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布莱恩·保罗·施密特 (英语:Brian Paul Schmidt ,1967年2月24日- ),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在澳洲國立大學(ANU)斯壯羅山天文台(Mount Stromlo Observatory)工作。
目录 1 经历 2 早年和教育 3 工作 4 荣誉 5 參考資料 6 外部連結 经历 出生於美國,27歲移民至澳洲,擁有美、澳雙重國籍,長年定居於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施密特著名於觀測超新星,他也是澳洲科學院(AAS)院士、澳洲研究委員會(ARC)桂冠會員。
2011年,施密特與亚当·里斯平分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獎金,另一半獎金由索尔·珀尔马特獲得,以表揚他們「透過觀測遙遠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1] 。
因「基礎性地發現與探索中微子震盪,顯示出超越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新領域」,施密特、里斯與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成員、珀尔马特與超新星宇宙學計畫實驗團隊共同榮獲2015年基礎物理學突破獎。[2]
早年和教育 施密特是家中独子,1967年2月24日生于蒙大拿山区,其父是渔业生物学家。在他13岁时他的家庭迁至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3] [4]
施密特进入安克雷奇的巴特莱特中学就读,1985年毕业。他曾说他“从5岁时”就想当一名气象学家,但“在美国国家气象局安克雷奇分部做了一些工作,并不很感兴趣。它的科学性不大,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好——例行公事的时候太多。我想之前对成为气象学家的意义看得太天真了。”他决定学习天文学,之前他仅将其看作“小消遣”,这个决定是在大学录取前做出的。[5] 1989年,他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理学士学位。[6] 1992年和1993年,他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施密特的博士论文由罗伯特·科什纳指导,用II型超新星来测量哈勃常数。
在哈佛他遇到了未来的妻子、澳大利亚人詹妮佛·A·戈登,当时她是经济学博士生。1994年他移居澳大利亚。[3] [6]
工作 1993-1994年,施密特任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研究员,1995年迁至澳洲國立大學斯壯羅山天文台。
施密特在2011年獲得諾貝爾獎後的演說表示,當時願意到澳洲國立大學(ANU)任教的主因是能在位于坎培拉郊區的斯壯羅山天文台工作,這個天文臺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研究機構之一。施密特:我來澳洲時才27歲,那時就能夠充分利用這裏的資源和條件並管理一個國際團隊,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十分感謝澳洲國立大學對我當時這樣一個年輕人給予的所有工作支持。[7]
1998年,施密特与里斯领导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与超新星宇宙学计划一起找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8] 被《科学杂志》称为“年度突破”。
施密特现在負責主導星圖家(SkyMapper)望远镜计划,并协助进行南天球调查。
2016年元旦,施密特就任澳洲國立大學第12任校長[9] 。
荣誉 2000年,施密特获得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马尔科姆·麦金托什奖、哈佛大学博克奖,2001年获澳洲科學院波西奖,2002年获印度天文学社Vainu Bappu奖章。2005年被选为马克·阿伦森纪念讲师,2006年与亚当·里斯、索尔·珀尔马特分享了邵逸夫天文学奖。[10] [11]
施密特和高红移队的其他成员、珀尔马特领导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超新星宇宙学计划因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分享了2007年的格鲁伯宇宙学奖,奖金50万美金。
2011年,施密特、里斯和珀尔马特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0]
參考資料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1. Nobelprize.org. 2011-10-04 [2011-10-04 ] (英语) . ^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Laureates. Fundamental Physics Breakthrough Prize. Breakthrough Prize. ^ 3.0 3.1 "Restless experimenter", The Canberra Times , 6 April 2011, p 8. ^ "FACTBOX-Nobel physics prize winners", Reuters News , 4 October 2011. ^ "Star turn in global success", The Canberra Times , 1 July 2006, p B02. ^ 6.0 6.1 "SCHMIDT, Brian" in Who's Who Live (Australia), Crown Content Pty Ltd accessed 4 October 2011.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10/05/c_122121542.htm 諾獎得主施密特說在澳開展研究是獲獎關鍵 ^ Cosmology ABC Catalyst segment on Cosmology, with Brian Schmidt, Ray Norris, & Lawrence Kraus ^ Nobel Laureate Brian Schmidt to lead ANU Nobel ANU ^ 10.0 10.1 Nobel physics prize honours accelerating Universe find. BBC News. October 4, 2011. ^ http://www.abc.net.au/news/2011-10-04/australian-astrophysicist-wins-nobel-prize/3209216%7Ctitle=[永久失效連結 ] Australian Astrophysicist Wins Nobel Prize 外部連結 Brian Schmidt 個人網頁 Nobel Prize in Phyics 2011 Announcement 物理宇宙学
宇宙 · 大爆炸 · 宇宙的年龄 · 大爆炸年表 · 宇宙的终极命运
早期宇宙 大爆炸 普朗克时期 大一統時期暴脹夸克時期 電弱時期 (暴脹時期、再加熱、重子生成 、原初引力波背景)強子時期 輕子時期 中微子退耦(中微子背景)太初核合成 光子退耦(微波背景)膨胀宇宙 紅移 · 哈伯定律 · 哈伯體積 · 空间的度规膨胀 · 弗里德曼方程 · FLRW度规
结构形成 宇宙的形状 · 结构形成 · 再电离 ·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 大尺度結構 · 大尺度纖維狀結構 · 红移空间畸变
成分 ΛCDM模型 · 暗能量(候选:真空能、精质、恰普雷金气体 ) · 暗物质(候选:WIMP、惰性中微子、轴子、恰普雷金气体 )
时间表 宇宙学年表 · 大爆炸年表 · 膨胀宇宙的未来
实验 观测宇宙学 · 2度視場星系紅移巡天 · 斯隆数字化巡天 · COBE · 毫米波段氣球觀天計畫 · WMAP · 普朗克卫星 · 2016年2月引力波探测 · 暗能量巡天 · WFIRST · 平方公里阵 · Euclid
宇宙的终极命运 大擠壓 · 大撕裂 · 热寂
科学家 牛顿 · 爱因斯坦 · 德西特 · 弗里德曼 · 勒梅特 · 哈伯 · 彭齐亚斯 · 威尔逊 · 伽莫夫 · 迪克 · 霍金 · 里斯 · 泽尔多维奇 · 苏尼亚耶夫 · 鲁宾 · 彭罗斯 · 阿尔文 · 斯穆特 · 马瑟 · 怀特 · 弗伦克 · 埃夫斯塔希欧 · 戴维斯 · 冈恩 · 珀尔马特 · 里斯 · 施密特 · 古斯 · 林德 · 斯泰恩哈特 · 佩奇 · 皮布尔斯 · 约瑟夫·西尔克 · 皮考克 · 特纳 · 爱森斯坦 · 科尔 · 弗里德曼 · 泰格马克 · 胡 · 尼克·凯泽
物理宇宙学分类 · 天文学主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01–1925 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 / 1904年:瑞利 /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 1906年:汤姆孙 / 1907年:迈克耳孙 / 1908年:李普曼 / 1909年:马可尼、布劳恩 / 1910年:范德瓦耳斯 / 1911年:维恩 / 1912年:达伦 / 1913年:昂內斯 / 1914年:劳厄 / 1915年:劳伦斯·布拉格、亨利·布拉格 / 1917年:巴克拉 / 1918年:普朗克 / 1919年:施塔克 / 1920年:纪尧姆 / 1921年:爱因斯坦 / 1922年:玻尔 / 1923年:密立根 / 1924年:西格巴恩 / 1925年:弗兰克、赫兹
1926–1950 1926年:让·佩兰 / 1927年:康普顿、威耳逊 / 1928年:理查森 / 1929年:德布罗意 / 1930年:拉曼 / 1932年:海森堡 / 1933年:薛定谔、狄拉克 / 1935年:查德威克 / 1936年:赫斯、安德森 / 1937年:戴维孙、汤姆孙 / 1938年:费米 / 1939年:劳伦斯 / 1943年:施特恩 / 1944年:拉比 / 1945年:泡利 / 1946年:布里奇曼 / 1947年:阿普尔顿 / 1948年:布萊克特 / 1949年:汤川秀树 / 1950年:鲍威尔
1951–1975 1951年:考克饶夫、沃爾頓 / 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 / 1953年:泽尔尼克 / 1954年:玻恩、博特 / 1955年:兰姆、库施 / 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顿 /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 / 1958年:切连科夫、弗兰克、塔姆 / 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 1960年:格拉泽 / 1961年:霍夫施塔特、穆斯堡尔 / 1962年:朗道 / 1963年:维格纳、梅耶、延森 / 1964年:汤斯、巴索夫、普罗霍罗夫 / 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 / 1966年:卡斯特勒 / 1967年:贝特 / 1968年:阿尔瓦雷茨 / 1969年:盖尔-曼 / 1970年:阿耳文、奈爾 / 1971年:伽博 / 1972年:巴丁、库珀、施里弗 / 1973年:江崎玲於奈、贾埃弗、约瑟夫森 / 1974年:赖尔、休伊什 / 1975年:玻尔、莫特森、雷恩沃特
1976–2000 1976年:里克特、丁肇中 / 1977年:安德森、莫特、凡扶累克 / 1978年:卡皮察、彭齐亚斯、威尔逊 / 1979年:格拉肖、萨拉姆、温伯格 / 1980年:克罗宁、菲奇 / 1981年:布隆伯根、肖洛、西格巴恩 / 1982年:威爾森 / 1983年:钱德拉塞卡、福勒 / 1984年:鲁比亚、范德梅尔 / 1985年:克利青 / 1986年:鲁斯卡、宾宁、罗雷尔 / 1987年:贝德诺尔茨、米勒 / 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施泰因贝格尔 / 1989年:拉姆齐、德默尔特、保罗 / 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泰勒 / 1991年:德热纳 / 1992年:夏帕克 / 1993年:赫尔斯、泰勒 / 1994年:布罗克豪斯、沙尔 / 1995年:佩尔、莱因斯 / 1996年:李、奥谢罗夫、理查森 / 1997年:朱棣文、科昂-唐努德日、菲利普斯 / 1998年:勞夫林、施特默、崔琦 / 1999年:胡夫特、韦尔特曼 / 2000年:阿尔费罗夫、克勒默、基尔比
2001–今 2001年:康奈尔、克特勒、威曼 / 2002年:戴维斯、小柴昌俊、贾科尼 / 2003年:阿布里科索夫、金兹堡、萊格特 / 2004年:格娄斯、波利策、韦尔切克 / 2005年:格劳伯、霍尔、亨施 / 2006年:马瑟、斯穆特 / 2007年:费尔、格林贝格 / 2008年:南部陽一郎、小林誠、益川敏英 / 2009年:史密斯、博伊尔、高錕 / 2010年:海姆、诺沃肖洛夫 / 2011年:珀尔马特、施密特、里斯 / 2012年:阿罗什、瓦恩兰 / 2013年:恩格勒、希格斯 /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 / 2015年:梶田隆章、麥克唐納 / 2016年:索利斯、霍尔丹、科斯特利茨 / 2017年:魏斯、巴里什、索恩 / 2018年:阿什金、穆鲁、斯特里克兰
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物理学奖: 索尔·珀尔马特 - 亚当·里斯 - 布莱恩·施密特
化学奖: 丹·谢赫特曼
生理学或医学奖: 布鲁斯·博伊特勒 - 朱尔·A·奥夫曼 - 拉尔夫·斯坦曼
文学奖: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
和平奖: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 蕾曼·格鲍伊 - 塔瓦库尔·卡曼
经济学奖 註 : 托瑪斯·薩金特 - 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歷年諾貝爾獎得主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邵逸夫獎得主
天文學獎
2000年代
2004年:吉姆·皮布尔斯 2005年:傑佛瑞·馬西 米歇爾·麥耶 2006年:索尔·珀尔马特 亞當·里斯 布莱恩·施密特 2007年:彼得·戈德赖希 2008年:赖因哈德·根策尔 2009年:徐遐生 2010年代
2010年:查尔斯·本内特 莱曼·佩吉 大卫·斯伯格 2011年:恩里科·科斯塔 杰拉尔德·菲什曼 2012年:大衞·朱維特 劉麗杏 2013年:史蒂文·巴尔布斯 约翰·F·霍利 2014年:丹尼尔·爱森斯坦 肖恩·科尔 约翰·皮考克 2015年:威廉·J·博鲁茨基 2016年:朗纳·德瑞福 基普·索恩 莱纳·魏斯 2017年:西蒙·怀特 2018年:讓-盧普·皮熱
生命科學及醫學獎
2000年代
2004年:史丹利·N·科恩 赫伯特·博耶 簡悅威 理查德·多尔 2005年:邁克爾·貝里奇 2006年:王曉東 2007年:羅伯特·尼科威 2008年:伊恩·威尔穆特 基思·坎贝尔 山中伸彌 2009年:道格拉斯·科爾曼 傑弗理·弗理德曼 2010年代
2010年:戴维·朱利叶斯 2011年:朱尔·A·奥夫曼 鲁斯兰·麦哲托夫 布鲁斯·比尤特勒 2012年:弗朗茲-烏爾里奇·哈特爾 阿瑟·霍里奇 2013年:杰弗里·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什 迈克尔·扬 2014年:森和俊 彼得·瓦爾特 2015年:邦妮·巴斯勒 彼德·格林伯格 2016年:艾德里安·伯德 胡達·佐格比 2017年:伊恩·吉本斯 罗纳德·韦尔 2018年:瑪莉-克萊爾·金
數學科學獎
2000年代
2004年:陳省身 2005年:安德魯·懷爾斯 2006年:大衛·曼福德 吳文俊 2007年:羅伯特·朗蘭茲 理查·泰勒 2008年:弗拉基米爾·阿諾德 路德維希·費迪夫 2009年:西蒙·唐納森 克利福德·陶布斯 2010年代
2010年:辛康·布爾甘 2011年:季米特里奥斯·赫里斯托祖卢 理查德·哈密顿 2012年:馬克西姆·康采維奇 2013年:戴维·多诺霍 2014年:喬治·盧斯蒂格 2015年:格爾德·法爾廷斯 亨里克·伊萬尼克 2016年:奈杰尔·希钦 2017年:科拉尔·亚诺什 克莱尔·瓦赞 2018年:路易斯·卡法雷利
突破奖获得者
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2012年
尼马·阿尔卡尼-哈米德 阿兰·古斯 阿列克谢·基塔耶夫 马克西姆·孔采维奇 安德烈·林德 胡安·马尔达西那 内森·塞伯格 阿索克·臣 爱德华·威滕 2013年
特别奖
史蒂芬·霍金 彼得·熱尼 法比奥拉·吉亞諾提 (超環面儀器計劃)米歇爾·迪也·奈格亞 ,特金德·科迪 ,吉多·圖內利 ,約瑟·伊簡德拉 (緊湊緲子線圈計劃)連·埃文斯 (大型強子對撞機計劃)2014年
2015年
索尔·珀尔马特和超新星宇宙學計畫成员 布赖恩·施密特, 亚当·里斯和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成员2016年
王贻芳、陆锦标和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鈴木厚人和KamLAND 团队西川公一郎 和K2K/T2K团队 阿瑟·麦克唐纳和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团队 梶田隆章和超级神冈探测器团队特别奖
2017年
2018年
查尔斯·本内特 加里·欣肖 诺曼·雅罗西克 莱曼·佩吉 大卫·斯伯格 WMAP团队成员特别奖
2019年
生命科学突破奖
2013年
科妮莉亚·巴格曼 戴维·博特斯坦 刘易斯·坎特利 漢斯·克萊弗斯 蒂蒂亚·德朗厄 纳波莱奥内·费拉拉 埃里克·兰德 查尔斯·索耶斯 罗伯特·温伯格 山中伸彌 贝尔特·福格尔斯泰因 2014年
詹姆斯·艾利森 馬龍·迪隆 迈克尔·N·霍尔 罗伯特·兰格 理查德·P·利夫頓 亚历山大·瓦尔沙夫斯基 2015年
阿里姆·路易·本納比 查尔斯·戴维·阿利斯 维克托·安布罗斯 加里·鲁夫昆 詹妮弗·杜德纳 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 2016年
愛德華·博伊頓 卡尔·代塞尔罗思 約翰·哈迪 海倫·霍布斯 斯万特·帕博 2017年
斯蒂芬·埃利奇 哈里·F·諾勒 羅依·努塞 大隅良典 胡達·佐格比 2018年
喬安·佐利 彼得·瓦尔特 森和俊 金·內史密斯 唐·W·克里夫蘭 2019年
莊小威 陈志坚 C·法蘭克·班尼特 亞德里恩·R·克里拿 安格利卡·阿蒙
数学突破奖
2015年
西蒙·唐纳森 马克西姆·孔采维奇 雅各·卢里 陶哲轩 理查·泰勒 2016年
伊安·阿高爾
2017年
让·布尔甘
2018年
2019年
Category:突破奖获得者
格鲁伯宇宙学奖获得者
2000年代 2000年:艾伦·桑德奇 吉姆·皮布尔斯 2001年:马丁·里斯男爵 2002年:薇拉·鲁宾 2003年:拉希德·苏尼亚耶夫 2004年:阿兰·古斯 安德烈·林德 2005年:詹姆斯·冈恩 2006年:约翰·马瑟 宇宙背景探测者 (COBE)团队2007年: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 超新星宇宙学计划 布莱恩·施密特 索尔·珀尔马特 2008年:J·理查德·邦德 2009年:温迪·弗里德曼 罗伯特·肯尼克特 杰里米·莫尔德 2010年代 2010年:查尔斯·C·斯泰德尔 2011年:西蒙·怀特 卡洛斯·弗伦克,马克·戴维斯 乔治·埃夫斯塔希欧 2012年:查尔斯·本内特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团队2013年:维亚切斯拉夫·穆哈诺夫 阿列克谢·斯塔罗宾斯基 2014年:西德尼·范登贝赫 扬·埃纳斯托 肯·弗里曼 R·布伦特·塔利 2015年:约翰·卡尔斯特罗姆 耶利米·保罗·欧斯垂克 莱曼·佩吉 2016年:朗纳·德瑞福 基普·索恩 莱纳·魏斯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发现团队2017年:珊德拉·法贝尔 2018年:纳扎雷诺·曼多莱西 让-卢普·皮热 普朗克卫星团队Category:格鲁伯宇宙学奖获得者
马克·阿伦森纪念讲座得主
1980年代 1990年代 1990年:肯·弗里曼 1992年:約翰·修茲勞 1993年:尼克·斯科维尔 1994年:温迪·弗里德曼 1996年:J·安东尼·泰森 1998年:约翰·马瑟 1999年:玻丹·帕琴斯基 2000年代 2001年:埃温·范迪斯胡克 2002年:傑佛瑞·馬西 2004年:莱曼·佩吉 2005年:布莱恩·施密特 2007年:安德烈娅·M·吉兹 2008年:米高·E·布朗 2010年代 2010年:J·戴维·柯克帕特里克 2012年:彼得·范·多克姆 2014年:愛麗絲·沙普利 2015年:Vasily Belokurov Category:马克·阿伦森纪念讲座得主
UNSW狄拉克奖章和讲座得主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81年:约翰·克莱夫·沃德 1983年: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1985年:戴维·派因斯 1987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1988年:克劳斯·冯·克利青 1989年:卡洛·鲁比亚 肯尼斯·威尔逊 1990年代 1990年:诺曼·拉姆齐 1991年:赫伯特·豪普特曼 1992年:沃尔夫冈·保罗 1996年:埃德温·萨尔皮特 1998年:戴维·多伊奇 2000年代 2002年:海因里希·霍拉 2003年:Eduard Wladimirowitsch Schurjak 2004年:Iosif Khriplovich 2006年:罗杰·彭罗斯 2008年:哈拉尔德·弗里奇 2010年代 2010年:E. C. George Sudarshan 2011年:Lord May of Oxford 2012年:布赖恩·施密特 2013年:迈克尔·佩珀 2014年:塞尔日·阿罗什 2015年:Subir Sachdev 2016年:肯·弗里曼 2017年:鲍里斯·阿尔特舒勒 Category:UNSW狄拉克奖章和讲座得主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GND: 106486113X ISNI: 0000 0003 5461 6612 LCCN: no2007038980 MGP: 115798 ORCID: 0000-0002-8538-9195 VIAF: 5146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