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5, 2018

淡水街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淡水街 たんすいまち 淡水郡的街 1920年-1945年 → 紋章 街長  - 1920年-1925年 洪以南  - 1941年-1945年 小副川猛 歷史  - 成立 1920年  - 廢除 1945年 面積  - 1938 68.50523 km² 人口  - 1938估計 26,796       人口密度 391.2 /km²  行政分區 23大字(1944年前) 19大字(1944年後) 現隸屬於 新北市淡水區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淡水街 假名 たんすいまち 平文式罗马字 tansuimachi 淡水街 (たんすいまち),為1920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北州淡水郡。今新北市淡水區。英國領事館亦設於此。 街庄原名 原屬芝蘭三堡之滬尾街、小八里坌仔庄、庄仔內庄、竿蓁林庄、沙崙庄、油車口庄、大庄埔庄、北投仔庄、三空泉庄、樹林口庄、小坪頂庄、興福藔庄、水梘頭庄、中田藔庄、頂圭柔山庄、蕃薯藔庄、草埔尾庄、林仔街庄、下圭柔山庄、興化店庄、灰磘仔庄、大屯庄、水碓仔庄 滬尾街改稱淡水 林仔街庄改稱林子 [1] 行政區劃 淡水街轄域內分為 淡水 、 小八里坌子 、 庄子內 、 竿蓁林 、 沙崙子 、 油車口 、 大庄埔 、 北投子 、 三空泉 、 樹林口 、 小坪頂 、 興福寮 、 水梘頭 、 中田寮 、 頂圭柔山 、 下圭柔山 、 蕃薯寮 、 草埔尾 、 林子 、 興化店 、 灰磘子 、 大屯 、 水碓子 23個大字。 1944年的淡水街轄域內分為 淡水 、 竿蓁林 、 油車口 、 大庄埔 、 北投子 、 三空泉 、 小坪頂 、 興福寮 、 水梘頭 、 中田寮 、 頂圭柔山 、 下圭柔山 、 蕃薯寮 、 草埔尾 、 林子 、 興化店 、 灰磘子 、 大屯 、 水碓子 19個大字。 淡水 大字下有「烽火」、「龍目井」、「砲臺埔」、「新店」、「福興」、「公館口」、「三層厝」、「協興」、「元吉」、「九坎」、「永吉」、「東興」、「暗街子」、「草厝尾」、「米市」、「新厝」、「后街子」、「 庄子內 」、「布埔頭」小字名 油車口 大字下有「油車口」、「沙崙子」、「中崙子」小字名 水碓子 大字下有「水碓子」、「林子」、「北投子」小字名 竿蓁林 大字下有「竿蓁林」、「 小八里坌子 」、「小坪頂」、「三究泉」、「

淡水郡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淡水郡 たんすゐぐん 台北州的郡 1920年-1945年 1930年淡水郡管內圖 首府 淡水街烽火5番地 郡守  - 1920年-1924年 藤代三九三  - 1944年-1945年 高野義武 歷史  - 成立 1920年  - 廢除 1945年 面積  - 1942 227.4052 km² 人口  - 1942估計 56,249       人口密度 247.4 /km²  行政分區 3街、3庄(1932年之前) 現隸屬於  新北市的石門區、三芝區、淡水區、八里區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淡水郡 假名 たんすゐぐん 平文式罗马字 tansui-gun 淡水郡 (たんすゐぐん)為台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之一。該郡隸屬台北州。 淡水郡役所設於淡水街,所址為今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淡水郡管轄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門庄。轄域即今淡水區、八里區、三芝區、石門區等地。 目录 1 統計 2 後續發展 3 參考來源 4 參考文獻與網站 統計 1942年本籍國籍別常住戶口 [1] 街庄名 面積 (km²) 人口(人) 人口密度 (人/km²) 本籍 國籍 計 臺灣 內地 朝鮮 中華民國 其他國家 淡水街 70.6565 27,475 1,181 5 345 10 29,016 411 八里庄 39.4933 7,279 32 0 18 0 7,329 186 三芝庄 65.9909 11,457 43 0 32 0 11,542 175 石門庄 51.2645 8,300 35 0 27 0 8,362 163 淡水郡 227.4052 54,521 1,291 5 422 10 56,249 247 後續發展 戰後,1945年3月重慶國民政府通過之台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中,將淡水郡與新莊郡合併為 淡水縣 ,為該地方政制的30個縣之一。1945年10月,因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認為該政制不符實際,因此「台灣接管計劃地方政制」並未實施,僅將 州廳-郡-街、庄 各級行政區改稱 縣-區-鎮、鄉 ,淡水郡改稱 淡水區 。1947年七星區撤銷,汐止、士林、北投、內湖改隸於淡水區。 參考來源 ^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編. 昭和17年末 臺灣常住戶口統計. 臺北: 臺灣總督官房企畫部. 1943.   參考文獻與網站 施亞

Kasaya (clothing)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Robes worn by fully-ordained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Monks from Central Asia and China wearing traditional kāṣāya. Bezeklik Caves, eastern Tarim Basin, 9th-10th century. Kāṣāya (Sanskrit: kāṣāya ; Pali: kasāva ; Sinhalese: කසාවත ; Chinese: 袈裟 ; pinyin: jiāshā ; Korean: 가사 gasa ; Vietnamese: cà-sa , Tibetan: ཆོས་གོས , THL: chögö ) are the robes of fully ordained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named after a brown or saffron dye. In Sanskrit and Pali, these robes are also given the more general term cīvara , which references the robes without regard to color. Contents 1 Origin and construction 1.1 Antarvāsa (Antaravāsaka) 1.2 Uttarāsaṅga 1.3 Saṃghāti 1.4 Additions 2 Indian Buddhism 3 Jiāshā in Chinese Buddhism 4 Kesa in Japanese Buddhism 5 References Origin and construction An early representation of the Buddha wearing kāṣāya robes, in the Hellenistic style. Buddhist kāṣāya are said to have originated in India as set of robes for the devotees of Gautama

抱歉,您访问的页面没有找到

Image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