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Multi tool use![Creative The name of the picture]()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本文介紹的是中國共產黨在二次大戰後在台灣建立的組織。關於2000年由台灣居民成立的組織,請見「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 (2000年)」。
提示:本条目的主题不是
台灣共產黨。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

|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委员
|
书记
| 蔡孝乾
|
---|
副书记
| 張志忠
|
---|
常委
| 蔡孝乾 張志忠 金尧如
|
---|
机构概况
|
上级机构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华东局
|
---|
机构类型
|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省级地方领导机构和地下工作机构
|
---|
授权法源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
常设机构
|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
---|
联络方式
|
总部
|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2),簡稱中共台湾省委、台湾省工委、省工委,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省級組織。由於台灣在日治時期曾有共產主義政黨(即台灣共產黨)存在,省工委成員中亦有一些前台灣共產黨的成員,但是省工委與日治時期的台灣共產黨並無繼承關係。[1]
历史
成立
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成立的起因在於1945年9月時中國共產黨命其黨員蔡孝乾(原台共黨員,彰化縣人)返台成立組織,1946年8月,蔡孝乾返台,於台北市林樑材家中與原台灣共產黨黨員集會,在會中蔡孝乾說出中國共產黨指示要在台灣成立黨的組織,於是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就此成立。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成立後,即陸續在新竹、台南、嘉義、高雄等地成立工委會與支部[2][3]。
活动
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成立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經歷戰亂的台灣,百廢待舉,問題眾多。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因軍政人員貪腐失政、紀律敗壞、壟斷民生物資買賣、扼殺民間貿易、掏空民生物資、濫印鈔票應付財政支出,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台灣各地反抗之聲頻傳。中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統戰宣傳和武裝推翻國民政府的行動,台灣省工作委員會遂在此背景下加強在台的工作。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中共台灣省工委尚屬於初期立足時期,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及各地支部所屬中共黨員七十餘人[4]。二二八事件當時,在嘉南起義,多人合組反抗陳儀政府的台灣自治聯軍,其中的張志忠與李媽兜即為中共臺灣省工委的成員[3]。另外,根據中共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2010年8月5日的報導,稱1949年中,省工委曾向中共中央報稱其地下黨員有1300人,並提出「攻台建議書」建議解放軍於1950年4月進攻臺灣。臺灣省工委在台北市發行《光明報》。
從1946年蔡孝乾在台北地區透過老台共廖瑞發成立中共台北市委,吸收郭琇琮將組織擴大到台灣大學、台大醫學院及宜蘭地區,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主要由外省李徐懋德領導,在北中南各區學校成立工作委員會,負責學生之統戰及學運,如聲援五二〇運動、反飢餓反內戰,導致四六事件,後期由李水井,北部地區原由張志忠領導,基隆由鍾浩東負責發展組織,後張志忠回到嘉義地區,桃園、海山地區由陳福星領導,洪幼樵負責中部地區,成立中共台中市委,另有武裝工作委員會,進行綁架勒贖、暗殺、搶劫等活動,以李漢堂、施部生、呂煥章為主[5],南部地區台南由李媽兜負責,高雄由劉特慎發展,香港會議後陳澤民擔任南部地區主要負責人,持續發展組織,主要以牛犁會鼓動在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時反抗地主,。[2][6]
覆灭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其在统治区内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军队随即加紧进占全中国各大省市,并积极筹划对在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然而,随着1950年韩战爆发,美国海军开进台湾海峡,中共军队被迫放弃跨海进攻台湾的计划。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组织活动,在中共解放军无力攻台的情势下,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低潮。
1949年8月,中共台灣省工委發行的《光明報》遭國民黨政府破獲。10月,省工委在成功中學、臺灣大學法學院、基隆中學等處的分部亦相繼被破獲,多名負責人被捕;10月31日,省工委高雄市工委會亦被偵破,書記陳澤民(化名老錢)、委員朱子慧被捕,對其組織構成重大打擊。其后相继爆发的基隆中學事件、鐵路組織案、竹南區委會案、楊梅支部案、松山第六機廠案、竹東水泥廠案、苗栗油廠案、佳東支部案、麻豆支部案打击了中共在这一地区的组织活动。1950年3月,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後變節,加入國民黨,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保密局設計委員會委員(後官拜少將軍銜),並供出中共在台人員,導致千餘人遭到株連[7][8]。工委山區游擊武裝1950年代初期在三義、大湖、三灣一帶活動,其竹子坑據點於1950年春被破獲。1950年5月,副書記張志忠被捕;蔣經國多次到獄中探望張志忠,勸降遭拒;張志忠於1954年3月遭到槍決。1950年5月,陳福星等人又重新整合組織,至1951年春天時,組織的領導機構又重新建立,但到了1952年4月時,陳福星、曾永賢等組織領導人被捕。1952年底,省工委位於石碇鄉鹿窟村的基地遭軍警特務包圍並掠捕村民,株連無辜民眾數百人,史稱鹿窟事件。在國民黨政府持續加強對臺灣的控制,以及對共產勢力的強力整肅下,省工委在臺灣再無組織性武裝反抗的實力。
組織
1947年當時,中共台湾省工委黨員只有七十餘人,在台灣尚不構成氣候。1949年底,黨員人數尚不滿千人(根據蔡孝乾的供述)。1950年3月,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被捕後向國民黨供出中共在台黨員,因而被捕入狱的人數有1800多人,加上其它逃走如金堯如等人,推測1950年當時中共在台黨員最少2000人以上。省工委主要的成員有蔡孝乾、張志忠(1946年加入)、陳福星(1946年加入)、金堯如(1947年加入)、廖瑞發(1947年加入)、張明顯(1947年加入)、簡吉(1949年加入)等人。蔡孝乾擔任省委書記為主要領導人,張志忠擔任省委副書記兼武工部長,金堯如擔任省委常委兼宣傳部長。
中共台湾省工委在台设立全省性組織和地區性組織。全省性組織包括台湾省邮电党支部、台湾省铁路党支部和学生工作委员会(簡稱中共台湾省學委)。地區性組織則有中共基隆市委、中共台北市委、中共台中市委、中共台南市委、中共高雄市委等各區組織。
参考文献
^ 戰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1946-1950) 王漢威 彰師大 碩士論文
^ 2.02.1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蔡孝乾、陳澤民、洪幼樵、張志忠、許敏蘭等履歷書. 國家檔案管理局. 1950.
^ 3.03.1 陳正茂. 臺灣早期政黨史略(一九○○─ 一九六○). 秀威資訊. 2009-03-01.
^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 日據時期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九州出版社. 2010-11-01.
^ 國防部情報局. 劉志敬供詞.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0-12-31.
^ 陳英泰. 《回憶,見證白色恐怖》. 唐山出版社. 2005-06-15.
^ 思想編輯委員會. 思想(5)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 聯經出版公司. 2007-04-24.
^ 謝常彰. 特別報導:壯志迷失的蔡孝乾. 太平洋時報. 2015年11月12日.
參見
台灣共產黨、劳动党 (台湾)
- 中共在台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中國共產黨台北市工作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基隆市工作委員會、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學工委臺大醫學院支部
中国共产党
|
---|
|
理论
|
---|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马克思主义 · 列宁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
| 毛泽东思想 | 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人民民主专政 · 統一戰線 · 人民战争 · 为人民服务 · 实事求是 · 整风 · 新民主主义 · 土地改革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反右运动 ·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三个世界
|
---|
| 华国锋时期指导思想 |
一纲两目(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安定团结) · 两个凡是(汪东兴)
|
---|
| |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四项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猫论 · 摸论 · 三个有利于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大讨论)
|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主要內容 · 保持先进性
|
---|
| 科学发展观 | 以人为本 · 全面、协调、可持续 · 和谐社会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國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
|
---|
| 其他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清除精神污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社会主义荣辱观
|
---|
|
| |
制度
|
---|
| 章程、入党誓词 · 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 · 党旗、党徽 · 党费、党产 · 党报、党刊 · 纪律检查机关/“双规”→留置 · 民主集中制 ·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
中央组织
|
---|
|
全国代表大会 | | 中央委员会 |
最高负责人 (历史沿革) | 1921 中央局(书记) → 1922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 1925 总书记) → 1927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1945 主席 → 1982 总书记)
|
---|
| 中央政治局 |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秘书长
|
---|
| 议事协调机构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 · 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全国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工作小组(办公室) ·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中央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领导小组 ·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 · 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 中央修改国家宪法工作领导小组(非常设)
|
---|
| 直属机构 | 中央办公厅 · 中央组织部(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牌子) · 中央宣传部(加挂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中央文明委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由中央宣传部代管) · 中央统战部(保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 · 中央外联部 · 中央政法委 · 中央政策研究室 · 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 ·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 中央外事办 · 中央编委中央编办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保留中央编译局牌子) · 《人民日报》社 · 《求是》杂志社 · 《光明日报》社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
---|
| 直属机关 的下属机构
|
中央办公厅 下属机构 | 中央警卫局(中央警卫团) ·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 · 中保委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 · 中央密码办(国家密码管理局) ·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中南海业余大学(併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保留建制)
|
---|
|
---|
| 中央委员 (候补委员) | 二届(候补) · 三届(候补) · 四届(候补) · 五届(候补) · 六届(候补) · 七届(候补) · 八届(候补) · 九届(候补) · 十届(候补) · 十一届(候补) · 十二届(候补) · 十三届(候补) · 十四届(候补) · 十五届(候补) · 十六届(候补) · 十七届(候补) · 十八届(候补) · 十九届(候补)
|
---|
| 中央军事委员会 |
沿革 | 1925 中央军事部 → 1926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28 中央军事部 → 1930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31 中央军事部 → 1937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 1945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54 中央军事委员会
|
---|
| 负责人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央军委书记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央军委书记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革军委主席 → 中央军委主席 → 中央军委主席
|
---|
|
---|
| 中央顾问委员会
|
|
---|
| 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 |
沿革 | 1927 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4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1955 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7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
| 负责人 | 194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1955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 197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 1987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
|
---|
|
| |
地方组织
|
---|
| 地方各级党代会 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集体 · 台湾省工委 省委(省委书记、省委办公厅)、自治区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区委书记
|
| |
基层组织
|
---|
| 基层党代会 基层党委 · 党工委 · 党组 党支部 党小组
|
| |
附属组织
|
---|
|
社会团体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中国少年先锋队
|
---|
| 武装力量 |
北伐战争 | 葉挺獨立團 |
---|
| 十年内战 | 中国工农红军 |
---|
| 抗日战争 | 八路军 · 新四军 ·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 华南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大隊、琼崖纵队)
|
---|
| 三年内战 | 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华野) · 两广纵队
|
---|
| 建国以后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 中国民兵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
|
---|
| 直辖市 | |
---|
| 省 |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台湾
|
---|
| 自治区 | |
---|
| 特别行政区 | |
---|
| 註: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实际统治臺灣地區,参見臺灣問題與臺海現狀。 |
|
CAGzp,RVlCE3sT 0HkZ6l,6IMr9hUbm2Xlv,nExgNBzZ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你好~!欢迎来到萌娘百科! 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点这里加入萌娘百科! 欢迎具有翻译能力的同学~有意者请点→Category:需要翻译的条目← 如果您在萌娘百科上发现某些内容 错误/空缺 ,请 勇于 修正/添加! 编辑萌娘百科其实很容易! 觉得萌娘百科有趣的话,请推荐给朋友哦...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由兩個元素a, b 生成的自由群的凱萊圖 在數學中,一個群 Gdisplaystyle G 被稱作 自由群 ,如果存在 Gdisplaystyle G 的子集 Sdisplaystyle S 使得 Gdisplaystyle G 的任何元素都能唯一地表成由 Sdisplaystyle S 中元素及其逆元組成之乘積(在此不論平庸的表法,例如 st−1=su−1ut−1displaystyle st^-1=su^-1ut^-1 之類);此時也稱 Gdisplaystyle G 為集合 Sdisplaystyle S 上的 自由群 ,其群...
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卑尔根 Bergen 城市 Kommune av Bergen 旗幟 徽章 卑爾根在霍达兰郡的位置 卑尔根 卑爾根在挪威的位置 坐标: 60°22′N 05°24′E / 60.367°N 5.400°E / 60.367; 5.400 坐标: 60°22′N 05°24′E / 60.367°N 5.400°E / 60.367; 5.400 國家 挪威 郡 霍达兰郡 建立 1070年之前 政府 • 市長 Marita Moltu (KrF) 面积 • 城市 464.71 平方公里(179.43 平方英里) • 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