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閩南語 | |
---|---|
.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Bbánlám ggǔ / Bân-lâm-gú | |
发音 |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 [ban˨˨ lam˨˨ gu˥˧](廈門、臺灣第二優勢腔) [ban˨˨ lam˨˨ gɨ˥˥](泉州、臺灣海口腔) [ban˧˧ lam˧˧ gi˥˩](漳州、臺灣第一優勢腔)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中国大陆(福建南部;廣東東部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區、惠州地區、雷州半岛;海南島;广西、浙江、江西、江苏少數地區) 香港 澳門 中華民國(臺灣)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泰國 印尼 菲律賓 文莱 等东南亚華語地區及世界各地的閩南裔華語人士 |
区域 | 福建南部;臺灣,广东東部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区、惠州地區;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浙江、江西、江苏少數地區 |
母语使用人数 | 全球5018万[1](2015年) |
語系 | 漢藏語系
|
文字 | 臺語文 臺閩字、白話字或臺羅字 |
官方地位 | |
作为官方语言 | 中華民國 (臺灣)[2][3][4] |
承认少数语言 | 中華民國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5] 文莱國際機場播音語言之一 |
管理机构 | 中華民國教育部终身教育司阅读及语文教育科(非强制性机构)和台湾民间组织扮演重要角色 |
語言代碼 | |
ISO 639-3 | nan |
Glottolog | minn1241 [6] |
閩語支分布,閩南語為藍色 | |
深綠色:闽台泉漳片、龙岩片、头北片 淡綠色:潮汕片、海陆丰片 青色:大田片 咖啡色:浙南片 土色:中山片 |
閩南語(闽南语:
閩南語,白話字:
Bân-lâm-gú,臺羅:
Bân-lâm-gú,閩拼:
Bbánlám ggǔ),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閩語中的一種,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福建省南部),主要分布於中国福建南部、廣東東部和廣西、浙江部份地區、以及臺灣、還有菲律賓、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海外華語人士之間。狭义的闽南语指福建南部、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通行的闽台泉漳片闽南语。闽南语分支之下再分为潮汕片、海陆丰片、龙岩片、头北片、浙南片、大田片、中山片、雷州片和海南片等方言。闽台泉漳方言作为主流闽南语,是闽南语中影响力最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片分。在其原乡福建省和台湾,泉漳闽南语是闽语支中占最优势的汉语变体,流通程度仅次于现代标准汉语。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通行的雷州话,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但由於與闽台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8][9]
於2017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7000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閩南語人口(包括潮汕話、海南話)則是2710萬人(2013)[10]。全球閩南語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並非定值而會浮動,估計位居世界第20~30名之間。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少部分人則稱之為福佬話或学佬話。在香港,則稱之為福建話或鶴佬話(亦稱福佬話)。在臺灣,最常用臺語或臺灣話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o̍h-ló-uē)或「咱的話」(lán-ê-uē)。[11][12]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操華語人士,則稱之為福建話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此外,於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福建語的稱呼[13][14][15]。浙江南部的苍南、平阳、洞头一带亦稱之為福建話。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無法相通,因而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一種語言。[16][17]在中國大陸被認定為漢語方言之一,稱為閩南方言[18]。而在臺灣,認同語言說[19][20]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至於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也並非源自漢語。[21]有統計研究指出,閩南語的核心詞彙僅49%與華語同源,比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與德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10%。[22]
閩南語曾在鄭氏王朝與西班牙、英國等西洋國家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23][24][註 1]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後推行國語運動,使台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25]直到解嚴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26]2000年,中華民國頒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5] 中華民國於2018年12月通過《國家語言發展法》,使閩南語成為台灣的法定「國家語言」之一。
在中國大陸,泉州话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语的标准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后,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廈門話取代。[27]今日厦门话是闽南语的代表方言。[28]中國大陸采用厦门话作为閩南语广播的标准音。而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于台湾的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大,以及台湾闽南语电视节目和闽南语歌曲专门采用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闽南裔台湾人(尤其是城区地带)的闽南语腔调趋向于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
目录
1 歷史淵源及名稱
1.1 淵源
1.2 歷史
1.3 名稱
2 分布地区
3 現狀
3.1 中國大陸
3.1.1 闽南三地
3.1.2 潮汕地區
3.1.3 其他地区
3.2 香港
3.3 澳門
3.4 臺灣
3.5 新加坡
3.6 马来西亚
3.7 汶萊
3.8 印尼
3.9 菲律賓
4 閩南語教育
4.1 中國大陸
4.1.1 闽南三地
4.2 臺灣
5 譜系
5.1 歸類
5.2 方言及其亲近性
5.2.1 闽台泉漳片
5.2.2 潮汕片
5.2.3 海陆丰片
5.2.4 龙岩片
5.2.5 头北片
5.2.6 浙南片
5.2.7 大田片
5.2.8 中山片
5.2.9 瓊雷片
6 音素與詞彙
6.1 發音
6.2 子音
6.3 母音和聲調
6.3.1 变调
6.4 詞語
6.4.1 人称
6.4.2 指示代名詞
6.4.3 疑問詞
6.4.4 名詞
6.4.4.1 時間
6.4.4.2 人體器官
6.4.4.3 親屬稱謂
6.4.5 動詞
6.4.6 形容詞
6.4.7 副詞/助動詞/介詞/其他
6.4.8 量詞
6.4.9 倒置詞
6.4.10 古詞彙
7 借词
7.1 闽越语
7.2 日語
7.3 其他外來語
8 表記
8.1 漢字
8.2 音素文字
9 文學創作
10 文白異讀
11 注釋
12 參考資料
12.1 相關文獻
12.2 註解
13 参見
14 外部链接
歷史淵源及名稱
淵源
關於閩南語之淵源,有古商語與唐朝官話、河洛語、百越語等說。[29]
閩越語說:認為閩南語的組成與源起除了漢語以外,包含了有閩越語成分。[30]近代結合語言學及分子人類學之跨領域研究指出應該不是閩越人留下的成分,而更可能是從廣東和浙江重新流入的成分。[31]
商語說:臺灣作家陳冠學在1993年於《台語之古老與古典》一作中提出此觀點[32],而後業餘學家吳坤明[33]〈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29],及台灣民政府郭弘斌均採此說[34]。2010年統計學家邱顯聰用統計方法推論,主張河洛話基本上為三代之商語,而粵語為周語。[35][可疑 ][不可信賴的邊緣學說來源 ?]
齊語說:宋蜀華《百越》(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以及鄭張尚芳、潘悟云、李輝等語言學家主張之。
歷史
- 早期:秦滅六國後,始皇派屠睢攻打越人[36]。為便於為運送征服嶺南所需之軍隊和物資,命史祿修灵渠[37]。為揭嶺長,屯兵南海郡揭陽,其兵士多為宋魏降卒。首先帶來了源自於商語的宋魏地區語言。[38]
- 泉州話的形成:因漢末三国時代,吳國入閩設立建安郡,使福建地区除原有百越部落的語言以外,另外也带来了一部分的吳越楚地漢語語言。[39]而來自中原的移民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乱,福建的泉州晉江等流域一带有中原的衣冠八族(詹林黄陳鄭邱何胡)避难到此,帶來了当时的古汉语[40][41]。(例:有身、新妇、斟酌、鼎、箸、失礼),初步形成了日後的泉州话。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上古音(3世紀時中原的語言),為白話音主要的来源,早於文讀音。[原創研究?]
- 漳州話的形成:唐高宗儀鳳年間(約677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閩南漳州[42]。唐僖宗中和年間(885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43]。此兩次軍事行動所伴隨的移民[44],帶來了7世紀時中原之中古音,經過演變後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腔之基礎。[原創研究?]
名稱
以下為常見閩南語之名稱:
- 福建話
臺灣話(臺語)
- 閩南語是臺灣這塊島嶼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因此亦被稱作「臺灣話」或「臺語」,從文獻上來看,「臺語」、「臺灣話」的名稱最遲於清末即已出現,目前所知,「臺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852年劉家謀的《海音詩》:「耗擲饔飧百口糧,如山狼籍不堪償;傷財翻被居財誤,浪說紅龜是吉祥。吉凶事,皆用「紅龜粿」;臺語「龜」若「居」,取「居財」之意也。每用,常數百箇;其棄之也如泥沙,暴殄甚矣。」;而「臺灣話」最早出現的文獻則是1874年《李文忠公選集》第一冊/同治十三年/上海探信(三月十二日)(附):『所有東洋興兵打臺灣生番地方之事,連日議論紛紛,頃由長崎信來,知日本派柄川宮(柄川名,宮即親王也)總督其事,李仙德參議。李即去年隨副島來過,本美國人,曾任福建領事,會說臺灣話。』
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將最多臺灣人(日本統治台灣後陸續擊敗東半部原住民部落並取得統治權,此時東半部原住民才併入臺灣)使用的語言定義為臺灣話。而「早期臺灣話」指未接受西洋、東洋(日本)和南洋等影響以前的臺灣話,兼指漳、泉、潮等閩南話。[45][46]不過,實際上日本語出版物是以「臺灣語」表記,非「臺灣話」,如小川尚義以總督府名義所著《臺日大字典》等著作。但「臺灣語」不符合一般人語音習慣,二戰後直至今日,民間臺灣人多數是以「臺灣話」(白話字: "Tâi-oân-ōe" ;臺羅:Tâi-uân-uē)或「臺語」(臺羅:Tâi-gí/gú/gír)稱呼此語。連雅堂於1929年在《臺灣民報》第288號發表〈臺語整理之頭緒〉一文(後收錄在《臺灣語典》自序)中就出現了「臺語」「臺灣語」「臺灣之語」之名稱。
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之初期也是用「臺語」一詞,譬如「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臺語方音符號》及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臺語會話》,之後因政治因素而改稱「閩南語」。[20]
- 河洛話
- 「河洛」一詞,被用來表記族群名稱,連雅堂曾用「河洛」來對應「ho11 lo53」一詞。[47],而「河洛話(語)」一詞的書寫則由於1955年吳槐發表〈河洛語中之唐宋故事〉後所使用。
- 河洛語或福佬語均源自「Hoklo」一詞。依據美國傳教士S. Wells Williams於一八七四年出版《漢英韻府》及Kennelly於一九0八年編譯的《中國坤輿詳誌》記載,「Hoklo」原為廣東本地人對廣東東部使用闽语的居民的稱呼,後來轉寫成「學佬」、「福狫」、「河洛」、「鶴佬」或「福佬」等不同漢字。此外,依據台灣總督府於一九三一年出版的《台日大辭典》,所謂Hô-ló(福佬)原为廣東人對福建人的稱呼。[12]
閩南語(閩南話)- 就目前所知(應當還有更早的文獻,待發掘),「閩南語」一詞最早出現於1935年5月6日上海《申報》〈廈門海盜騎劫鷺江輪〉:「......盜共二十餘人、中有三女性、皆衣學生裝、餘著長衫短裝不一、操興化語、間亦有操閩南語者......」。
中華民國政府在1950年代的台灣原先使用「台語」這個詞,譬如「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台語方音符號》及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台語會話》,後來以政治考量才推廣使用「閩南語」用法。
蔣為文指出解嚴以後具官方色彩的「國立編譯館」所編的詞典才稱「臺灣閩南語」,其餘辭典多稱「臺灣話」「臺語」,[48]但國立編譯館本質為學術機構,其所規定的名詞多數時候都與常用俗名不同。- 臺灣部分社團如台灣羅馬字協會、台灣母語教育學會、台文筆會等不喜「閩南語」此種用法。[49]。
- 近年來,部分臺灣語言學者提出以較無地域性的「咱人話」(闽南语:
Lán-lâng-ōe)一詞來泛稱海內外的閩南話。[20][50]實際上,以閩南語為母語的漳泉人士,多數自稱「咱厝話」(lán-tshù-uē)、「咱的話」(lán-ê-uē)。
- 白話
- 有的地方自稱「白話」(pe̍h-uē)。
- 下南話
- 閩東地區及浙南有稱「下南話」(ē-lâm-uē),最早是福州的方位看閩南的稱呼,源自福建八府,汀州府、延平府、邵武府、建寧府為上四府(內陸,閩西),福州府、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為下四府(沿海,閩東),「下南話」指的是「下四府」之南。
分布地区
閩南語的中心地區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閩南地區。闽西的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也說閩南語。闽东地區福清市以及宁德市福鼎一带的沿海部分地區,以語言島形式存在。
在浙江沿海、南部,以及西部与福建省、江西省交界地区,通行浙南閩語,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浙江省温岭市之石塘一帶,玉环县之坎門、陈屿,洞头县之本島、半屏島、元角、倪嶼,瑞安市之北麂島、大南鄉,平阳县之水头镇、腾胶镇、南麂島、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泰順縣之東南角,文成縣之東南角,苍南县之靈溪、矾山、桥墩、马站、渔寮、藻溪、赤溪、观美、南宋、霞关、大漁、望里、莒溪、浦亭等城鎮,以及长兴县、临安市、舟山群岛等地,都通行閩南語。衢州市、开化县、常山县等村镇地区存在许多孤立的闽南语语言岛,往往是按照姓氏分支。广东省东部沿海海陸豐地區、惠州地區,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平、北流等地皆通行闽南语。潮汕地区通行的潮州话,也是闽南语的一种方言。
此外,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与闽南语的泉漳片有很深的渊源。昔日被归为闽南语的琼文片方言,今日被划出闽南语,直接隶属于闽语支。[51]
除上述地区之外,江苏省宜兴市南部山區,安徽省宣州和徽州山區,江西省玉山县、铅山县、上饶、广丰县都有闽南语的使用者。
闽南语随着历史上闽南民系向外移民而传播到中國之外,成为在海外及东南亚華語社群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一种语言,稱為東南亞福建話。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 、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缅甸、老挝、菲律賓都有相当数量的闽南语使用者,以及傳播到同為東亞的台灣。在香港,也有不少说闽南语的人。
闽南语在臺灣的語言變體/方言被称为臺灣話。台語在台灣各縣市是年長閩南族群居民的母語,也是主要日常用語。台灣推行九年國教之後的各世代閩南族群,則除了母語閩南語之外,還能掌握國語(現代標準漢語)。不過閩南族群年輕一輩,學校與日常生活都在使用國語的環境,不少年輕人不能掌握閩南語得很好。其他族群(如客家族群、原住民族群、其他省份的族群、外籍族群),則通常在日常生活使用母語或國語,為了和閩南族群溝通交流,有的會特意去學習閩南語。
現狀
中國大陸
闽南三地
闽南三地(清代泉州府和漳州府地區)的闽南语使用人数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厦门情况最为严重。闽南语在它的原源地福建省的闽南三地受到压迫,以闽南语播放的电视节目和电台广播日趋减少,致使年轻一代闽南人失去母语环境,许多闽南独特文化无法有效地传承下去。
厦门是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市内近年来因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得比较快,因而迎来了许多外地人的青睐,选择在厦门定居。廈門本地政府刻意忽視本土語言的傳承及推廣,使得廈門在生活上的许多方面放弃使用闽南语而改用普通话。电视电台媒体方面以及一些公共交通的报站系统以及公交车上的电视节目也开始取消使用闽南语播音,转而只使用普通话。福建人比起其他省份移民人士更懂得入鄉隨俗。移民至广州或上海的外籍人士通常会学习广州话和上海话来和本地人沟通,不会强迫本地人说普通话,可是在廈門政府的冷處理下,厦门市的新移民一般不学习闽南语。现今的有些厦门年轻人的闽南语能力甚至不如某些东南亚的早期闽南移民后裔。
泉州地区闽南语普及和保护程度相对较好。泉州市民基本都通晓闽南语,年轻人闽南语水平虽有下降但仍能在日常沟通交流,外来人口闽南语掌握程度较其他闽南地区高。泉州本地的撑闽南话组织、闽南语正字促进会等民间组织扮演着保护闽南语的重要角色。但随着近年来的行政介入,普通话大行其道,而乡土语言被以“地方保护主义”严厉打压,尤其在教育机构中,泉州各中小学校多要求使用普通话,并要求学生回家“推普”,导致现在泉州市区内15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较少用闽南语沟通,儿童与家长有时甚至都用普通话交流,闽南语在泉州已经呈现出某些后继乏力的颓势。闽南语如果没有进入教育体系,可能会有灭绝的危险。
后来随着海西建设迅速发展以及台湾闽南文化对闽南地区的影响,中國大陸中央广电局于2007年批准设立以闽南语为特色的厦门卫视频道和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廈門地鐵的播音中也有閩南語廈門話的廣播。泉州的第一个全部采用闽南语播出的综合频道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其知名的闽南语节目《泉州讲古》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收视人群。近年,闽南人的文化意识有日趋强烈的状况。视频网站上经常有热爱闽南语的人们自制闽南语视频,包括闽南语教程、闽南语歌曲、甚至用闽南语配音的电影片段。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周长楫也极力推广闽南语,闽南语在本土的保护正在逐渐被重视。
潮汕地區
随着全球化的普及和其他語言的競爭,潮州话的母语使用者正在减少,而在廣東潮汕地區(清代潮州府地區),則受到粵語和普通話雙重擠壓,受到廣東省內共同文化和传媒影响,很多原以潮州话为母语的當地青少年,都转而说普通話或粵語。其中,普通話和粤语也渐渐取代潮州话,成为少部分年轻人的母语。潮州話在廣東省內的保護和傳承急需得到重視。
其他地区
除了中國大陸的闽南三地以外,也有许多闽南人的聚居地,如闽北地区、江西省玉山縣,浙南地区以及广东省的惠州东部、海丰与陆丰都有早期的泉漳移民,有些至今还在使用泉州或漳州口音的闽南语。
香港
香港人口中福建人共有165萬,約110萬是閩南人,單單泉州府人就有70萬,泉州的晉江人有40萬。而且香港還有80到100萬的廣東潮州人和鶴佬人,閩南語系總共約200萬人以上。由於香港粵語的盛行,如今會說閩南語多數是50歲以上的老一輩人口,有部份中年人說粵語時仍帶有不少閩南口音。年輕的一代因為教育、廣播、政府機構中只被允許使用粵語,并隨著與其他族群的通婚,普遍亦已改說中英夾雜的香港粵語。
澳門
澳門北區有相當一部分居民祖籍閩南地區的人能夠使用閩南語交談,因此閩南語在澳門北區可算通行;閩南語是澳門第三大語言,日常生活中使用閩南語者佔澳門人口的3.7%,而澳門人口中則有6.9%能講閩南語。
臺灣
在臺灣,多數為閩南裔族群,其中又以泉州裔與漳州裔佔絕大多數,另包含少數潮州裔(已被漳泉裔同化),泉州、漳州的閩南語口音,在臺灣出現相當程度的融合,是為台灣話,又稱臺語,屬於閩南語閩臺片。
台灣中年以上的閩南裔本省人一般都还具有相当强的母語沟通能力。然而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遷臺後兩次推行國語運動,學校先後使用日語和國語教學,使得臺灣年輕人彼此間慣用國語溝通,導致當今年轻世代平均母語能力顯著降低。許多閩南裔青年都改以國語來交談,尤其在未受國語教育的老一輩離世之後,這種情況在臺北很常見,中高齡者和較鄉村、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的住民的台灣話會比北部及都會區的住民流利。
由於臺灣普遍通行臺語,國語族群有時會在對話中加入臺語字詞或穿插句子;而閩南語族群,有時也會摻入國語字詞或句子,這種情況在臺灣相當常見。同時,許多電影、電視劇、音樂、書籍和報章雜誌等偶而會使用臺語字詞,使之更貼近使用臺語的觀眾、聽眾及讀者。
此外,由於台灣的閩南語音樂、電影及電視劇較為發達,許多台灣以外的人,為了學習閩南語,會接觸臺灣的閩南語音樂和閩南語電影、電視劇。中國大陸福建闽南地区闽南人、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許多闽南籍華人或華裔,為了學好自己的母語──閩南語,而接觸臺灣的電影、電視劇及音樂來學習閩南語,希望延續自身自己的文化。
新加坡
新加坡福建話廣播以廈門話為標準。但在新加坡1979年的讲华语运动实行后,严厉地管制福建話以及其他汉语言在电视节目以及电台广播中所占的百分比。但许多新加坡人还是对福建話有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所以经常会在有线付费电视频道中观看臺灣的閩南語电视连续剧,或者在网上寻找福建話视频观看,以便跟自己的文化保持联系。
在现今的新加坡社会里,依然有许多人使用闽南语方言。新加坡三大最盛行的闽南语方言包括新加坡福建话,厦门话和台湾话。早期的泉州、漳州移民现今已经融合为一体,所说的新加坡福建話口音為泉漳混合音,比较偏向廈門話或泉州同安話。讲新加坡闽南话变体(即参杂马来语借词的新加坡福建话)限于多数的老一辈和一些中年人。相比之下,一些受高等教育的中年人以及年轻人,由于受到台湾闽南语的文化媒体的影响加上在网上学习厦门话,都普遍讲厦门话或台湾话。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境内也有许多福建話方言岛。主要地区有柔佛州、槟城、吉打、吉兰丹、登嘉樓、砂撈越、马六甲、霹靂州北部等州。南部与北部的福建話有差异,南部福建話方言在口音上接近新加坡福建话,但稍微偏泉州話或同安腔。北部的福建話發音上接近漳州话,但調值與漳州話有顯著差別。大致上说,马来西亚南部因地理上靠近新加坡,其福建話也偏向閩臺片闽南语语法。福建话是继马来语,英语、華語后的主要语言之一,有些马来人,印度人都懂得讲福建话。在槟城,官方警察、外国移民都学习福建话,以便与人们沟通。
汶萊
汶萊華裔大部分為閩南泉漳族群,來自福建廈門和金門的閩南人占了大部分的汶萊華人人口,汶萊閩南話口音偏向廈門和金門的同安腔。
印尼
印尼许多地区都有華裔福建閩南人分布,尤其在苏门答腊的棉兰市、廖内群岛、以及东爪哇省的泗水市。早期印尼政府曾经禁止華人移民在印尼境内学习中文,因此许多福建閩南移民以及其后裔丧失中文能力,他们的福建話也成为了无文字语言,只能说简单的口语。也因为缺乏跟其他闽南地区的联系,印尼的福建話经过多年的孤立,已发展为一个夹杂许多印尼语词汇的混合语。混合的程度在每个地区都不同。比方说,棉兰市的福建閩南人多数是第三代华裔,因此他们的福建話能力相对比较强,其福建話也较接近闽南本土(尤其是漳州)的口音。廖内群岛的福建話比较接近新加坡福建话以及南马福建话的口音。泗水市的福建移民多数是第六代福建閩南移民后裔,他们的闽南语能力相对比较弱,口语方面也夹杂大量印尼语成分。
菲律賓
咱人话(Lán-nâng-ōe)或称咱儂話是菲律宾的一种福建话变体,源自閩南語泉州話中的晋江話,现今还保存着很重的晋江腔。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約有九成以上屬福建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福建話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的三邑(晉江縣、惠安縣、南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原屬泉州府同安縣(今廈門市和金門縣)和漳州府龍溪縣、海澄縣(今合併為龍海市),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地區的宿霧等地,和民答那峨島各處。
閩南語教育
中國大陸
闽南三地
1949之前中國大陸民國時期,福建閩南地區的學校分為官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官辦學校主要採用新式國語教育,而民辦學校(私塾)採用閩南語教育。當時,多數人所接受的是私塾教育,也就是閩南語教育,因此有許多人只會講閩南語,不會講國語。這可以從今日許多70歲以上的高齡閩南人所驗證。閩南地區的私塾所教授的四書五經都是以閩南語進行教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0和1960年代仍保持官辦和民辦教育。197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在南方開始推廣普通話,導致全部的閩南學校開始改採普通話教學。因此,福建閩南地區於1980年代之後才是真正全面開始學習普通話。 由於閩南語教學在閩南學校遭到中斷,1980後出生的福建閩南人多數只能講閩南語,而不會讀寫閩南文,因為他們所接受的是普通話教育。那些會閱讀閩南文的人士多數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家裡或從民間學習閩南文。由於學校閩南語教育之終止和普通話強勢語言影響之緣故,閩南地區出現了閩南語式微的情況,甚至出現有新一代的閩南人不會講閩南語。為搶救和扭轉閩南語頹勢的情況,福建閩南地區的學校於2010年又開始恢復閩南語教學,同時也開始培養閩南語師資[52] 。但是,面臨30年語言教學的斷層,保留或復興閩南語出現了嚴峻的挑戰。
臺灣
臺灣在日治時期,其官辦教育系統使用的教學語言為日語。但是,當時民間仍有許多民辦私塾漢文學校是以閩南語進行教學。因此,許多接受私塾漢文教育的閩南裔台灣人都通曉閩南語, 接受四書五經的閩南語教育。民間較沒有接受教育的鄉下人也都是講闽南話。當時只有少數台灣文人通曉漢語官話(屬北京官話系)。由於日本當時在臺灣開展“國語”(日語)教育,因此多數的臺灣精英也都通曉日語。
1945年台灣戰後時期,國民政府開始在台灣推行國語教育。因此,1945年之後,臺灣才是真正全面開始學習國語。戒嚴時期,民辦學校的閩南語教育一度終止,而官辦國民學校則全面採用國語教學,沒有教授閩南語,在校園內進行“少講方言”的教育政策,甚至有類似日治時期方言札的歧視作法。在臺灣戰後出現「講臺灣國語(臺語式國語)會被嘲笑」、「同學講臺灣話要罰款或帶狗牌當眾羞辱」之情形。在這大環境下,社會上出現過歧視講闽南语語的現象。許多熱衷於保護母語文化的知識分子及社會精英對當時的教育語言政策極為不滿。
解嚴後,自1990年代後族群平等和多元文化意識興起之後,臺灣的學校儘管大部分科目仍然使用國語教學,但同時開設了部分臺灣閩南語、臺灣客家語、福州話和臺灣原住民族語的課程。中斷了將近40年的閩南語鄉土語言教學終恢復。 民間也出現了學習台灣闽南语的民辦學校。
臺灣本土語言(舊稱「台灣鄉土語言」)[註 2],自1993年修訂發布實施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增列「鄉土教學活動」起納入正式課程,民國90學年度(2001年)起依照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定,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等三種本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中部分,則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閩南語教育在台灣的學校全面恢復。[53]
然而,除了該課程外的其他所有課程(如物理、數學等)仍然使用國話教學,因此臺灣閩南語的使用率依舊逐漸下降。至今,復興台湾闽南语的工作仍面臨嚴峻的挑戰。
譜系
歸類
從語言系統來講,閩南語被多數中國大陸語言學家認為是一種汉语方言。中華民國學者則認同語言說[20]或方言說者皆有,然而西方學者大多不認同方言的說法。理由如下:
- 關於現今的不同漢語,其到底是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一直在學界有爭議。由於使用不同漢語的人之間,彼此基本上並無法用口语進行溝通,[54]因此多數西方學者認為,這些不同的漢語,基本上是「語言和語言」的關係,而不是「方言和方言」的關係。[16][17]
- 若以閩南語為討論主軸,閩南語與其他漢語差異甚大。[55][19]
以上述研究為基礎,部分學者將閩南語的結構和基本詞彙,與南島語系和侗台語系聯結,而論證其他非漢語語言對閩南語的強大影響。[56][57][58][59]其指出,閩南語可視為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而不是方言。廈門話、泉州話、漳州話等,則是閩南語的方言。
多數中國大陸的語言學家將閩南語視為漢語的一種方言,有別於西方學者視閩語、粵語、吳語等為獨立的語言。而口語差異很大的方言非僅存在於漢語,德語各地區方言,其差異程度也不小,但仍被視為德語的方言。由於是方言連續體的關係,獨立語言之荷蘭語和德荷邊境被分類成德語方言的低地德语,是接近的語言並能基本通話,仍分別隸屬於兩種不同語言。所以語言和方言的界定有國家及政治因素參伴,並不是單純把口語差異作方言和語言的評判標準。千年以來中國習慣以方言的概念來作區別境內語言,因此主張閩南話屬於漢語,是漢語的方言,以作為語言位階上的主從的關係。如下所示:
漢藏語系 ⊃displaystyle supset 漢語 ⊃displaystyle supset 閩語 ⊃displaystyle supset 閩南語
新進見解:
漢藏語系 ⊃displaystyle supset 漢白語族 ⊃displaystyle supset 齊語支 ⊃displaystyle supset 閩南語 [60]
以葡萄牙語為例,該語言在語言分類的系譜如下:
印欧语系 ⊃displaystyle supset 意大利语族 ⊃displaystyle supset 罗曼语族 ⊃displaystyle supset 意大利-西罗曼语支 ⊃displaystyle supset 西羅曼語支 ⊃displaystyle supset 高盧-西羅曼語支 ⊃displaystyle supset 伊比利亞-羅曼語支 ⊃displaystyle supset 西伊比利亞語支 ⊃displaystyle supset 葡萄牙-加利西亞語 ⊃displaystyle supset 葡萄牙語
方言及其亲近性
中國大陸的學者認定閩南语支系皆源于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时间的早晚、地理隔阂、漳泉音演变等因素,出现了不等的差异和变化。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中國大陸的學者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次方言:
闽台泉漳片
闽台泉漳片即「主流閩南語」[61] ,主要通行於闽南、臺灣及東南亞。內部高度一致,溝通大致無礙。不論何種口音的泉漳片,其源頭皆為泉州話与漳州話;二者音韵系统有别但对应整齐,语法及用词基本一致。泉州話與漳州話以不等比例混合的形式出現於內部個別口語當中,稱之為漳泉濫。明清以来出现的厦门话和臺灣話即屬之,在学术上普遍认定是现代标准闽南语空腔。
泉州話:分布于泉州市、厦门市部分地区(同安腔)及金门县(同安腔)。
漳州話:分布于漳州市。与龙岩话、海陆丰话较接近。
厦门话:分布于廈門市(厦门岛)。廈門市處泉漳交界地,深受二者影響。
龙岩話:分布于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因受到闽西客家的影响,含有不少客语的特点。
臺灣話:分布于臺湾岛及澎湖群島。分為海口腔(偏泉腔)、內埔腔(偏漳腔)及介于两者间的通行腔。[62]與福建的闽南语相比,其主要特色在于原住民语言、英語、荷語、日語等外來語以及現代標準漢語与外省方言的影響。[63]
東南亞福建話:主要分布于闽南裔华人聚居地的东南亚国家,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通行於东南亚之闽台泉漳片闽南语,並依所在地與當地語言和英语相互影響。
潮汕片
潮州話亦稱潮汕話,语法与泉漳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但在语音语调及漢字文白音選用上则差异較明显。在潮汕话和泉漳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如福建诏安、新加坡等。潮汕话除了分布于潮汕地区以外,还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众多潮人聚居地,如泰国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柬埔寨和寮國的大部分华人和越南的一部分华人社區。著名戏曲荔镜记(陈三、五娘跨越阶级性的爱情故事),来自潮汕地区,亦广传于闽南、台湾等地,以潮州府城话为标准。潮州話語音詞彙比較接近福建泉州話。
海陆丰片
分布于广东省汕尾市(海陆丰)及惠东县部分地区。海陸豐話是漳州話之域外變體。[64]
龙岩片
分布于龙岩市的新罗区、漳平市。受到客家话影响。
头北片
分布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后龙镇、峰尾镇以及南埔镇。受到莆仙语仙游话影响。
浙南片
明末清初,有大量的闽南人(主要是泉州府的南安、安溪、惠安、同安等地)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平阳、玉环、洞头一带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带。闽南话传入浙南、闽东地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浙南是南部吳語,闽东語是福州話類別)的影响,与泉漳片形成一定差别。与泉漳片比较,主要是入声韵、鼻化韵的退化以及用词方面的差别,但仍保留了其它特点。相对来说,比潮汕话更接近泉漳片,與泉州府城腔高度相似。
大田片
分布于福建省大田县及周边。
中山片
分佈于广东省中山市部分地区。受粤语影响明显,且有潮汕片及闽东语成分。
瓊雷片
除上述方言片之外,广东省雷州半岛一带通行的雷州話以及海南省通行的海南話長期被認為是闽南语的方言。20世紀70年代以後,才開始有人對海南話進行系統的調查。[65]此後,語言學界開始把海南話和雷州話自閩南語中劃出。1987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裡,正式將瓊雷話自閩南語中劃出。[66]
音素與詞彙
發音
音素 | 閩南語 | 海南語 (海口話) | 閩東語 (福州話) | 莆仙語 (莆田話) | 閩北語 (建甌話) | 閩中語 (永安話) | 閩贛語 (邵武話) | 客家語 (梅州話) | 粵語 (廣州話) | 現代標準漢語 | ||||
---|---|---|---|---|---|---|---|---|---|---|---|---|---|---|
泉漳片 | 大田片 (大田話) | 潮汕片 | ||||||||||||
泉州話 | 漳州話 | 廈門話 | 汕頭話 | |||||||||||
聲母數 | 14 | 14 | 15 | 17 | 18 | 16 | 15 | 15 | 20 | 15 | 15 | 18 | 18 | 22 |
韻母數 | 87 | 85 | 86 | 41 | 85 | 46 | 34 | 36 | 46 | 46 | 40 | 76 | 68 | 40 |
聲調數 | 8 | 7 | 7 | 6 | 8 | 8 | 6 | 7 | 6 | 7 | 8 | 6 | 9 | 4 |
註:海南話與泉漳片的閩南語有很大淵源,但卻存在較大差異。昔日被劃為閩南語的瓊文片方言,今日被劃出閩南語,直接隸屬於閩語支。
子音
上古漢語中與子音相關的各種語音現象,閩南語在其讀音中保存得很好,為相關的假設提供實證:
- 「非組」和「幫組」聲母,白讀讀法相同,例如「飛」(
[pue˦˦] / [pe˦˦] / [pə˦˦])、「蓬」(
[pʰaŋ˨˦])、「吠」(
[pui˨˨])、「微」(
[bi˨˦]),證明古無輕唇音,非組歸幫。 - 「知組」和「端組」聲母讀法相像,例如「豬」(
[ti˦˦] / [tu˦˦] / [tɯ˦˦])、「醜」(
[tʰiu˥˧])、「程」(
[tʰiŋ˨˦],作姓氏時讀
[tʰiã˨˦]),證明古無舌上音,知組歸端。 - 「精組」和多數正齒「莊組」字,連同部分「章組」字聲母讀法相同,例如「怎」(
[tsuã˥˧])、「捉」(
[tsʰiok˦])、「之」(
[tsi˦˦]),證明古無正齒音、照二归精。 - 很多「章組」的字聲母讀法和「端組」相同,例如「唇」(
[tun˨˦]),「振」(
[tin˥˧])「召」(
[tiau˨˨]),「注」(
[tu˨˩])。也有讀作「見組」的情況,如「支」(
[ki˨˨])。部分證明照三归端,也部分反映這一現象的例外——照三归見。 - 「雲」字讀
[hun˨˦],若「匣母」,證明喻三归匣。
母音和聲調
闽南话各片區之間聲調略有区别。閩南語有八個音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除调值不同以外,潮汕片保留有独立的阳上声调,因此潮汕片有8个声调,泉漳片則有兩種情況,泉州話、臺灣話偏泉腔、龍岩話、新加坡閩南語有陽上調,因此有8個聲調。漳州話、廈門話、臺灣話中的優勢腔和偏漳腔只有7个声调(古全浊上声同阳去不分)。厦门的情形又有不同,通常而言,7个声调的闽南话古次浊上声念阴上,不并入阳去,但厦门话古次浊上声白读为阳去,文读为阴上。需要注意的是,潮汕片的两个上声(阴上和阳上)跟《切韵》音系的上声不完全对应,有大量《切韵》音系中的去声字潮汕片念上声。
閩南語原只有6個辅音韻尾,其中[-p̚]、[-t̚]、[-k̚]是塞音,[-m]、[-n]、[-ŋ]是鼻音。但是在现代闽南语,「古」「咸」(除覃韵)(收-m/-p)、「山」(收-n/-t)、「宕」(收-ng/-k)、「梗」「摄」「二」等(收-ng/-k)的白读音都不念这些韵尾,这些韵部的韵尾已经弱化为鼻化元音和喉塞韵尾-h,只有文读音才念上述辅音韵尾。此外,潮汕片韵尾-n/-t已经并入-ng/-k,其他闽南话中念喉塞韵尾的字在雷州话念成開韵尾。同时,海南话、雷州话、莆仙话把泉漳片和潮汕片的鼻化元音都念成口元音。
变调
闽南话的变调规则是,前字变调,后字不变。变调单位是一个词组,可以是单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个语法单位。变调时,变调单位的最后一个字不變调,其余的字都要发生变调。
下表中,第一行的调值是单字调值,第二行的调值是变调的调值。
聲調 | 平 | 上 | 去 | 入 | |||||
---|---|---|---|---|---|---|---|---|---|
陰平 | 陽平 | 陰上 | 陽上 | 陰去 | 陽去 | 陰入 | 陽入 | ||
代碼 | 1 | 5 | 2 | 6 | 3 | 7 | 4 | 8 | |
東 tɔŋ1 | 同 tɔŋ5 | 董 tɔŋ2 | 動 tɔŋ6 | 凍 tɔŋ3 | 洞 tɔŋ7 | 督 tɔk̚4 | 毒 tɔk̚8 | ||
調值 | 廈門 | 44 | 24 | 53 | - | 21 | 22 | 32 | 4 |
22 | 22 | 44 | - | 53 | 21 | 4,53 | 32 | ||
臺北 | 44 | 24 | 53 | - | 11 | 33 | 32 | 4 | |
33 | 33 | 44 | - | 53 | 11 | 4 | 32 | ||
臺南 | 44 | 23 | 41 | - | 21 | 33 | 32 | 44 | |
33 | 33 | 44 | - | 41 | 21 | 44 | 32 | ||
漳州 | 34 | 13 | 53 | - | 21 | 22 | 32 | 121 | |
22 | 22 | 34 | - | 53 | 22 | 4,53 | 22 | ||
泉州 | 33 | 24 | 55 | 22 | 41 | 5 | 24 | ||
33 | 21 | 35 | 21 | 55 | 22 | 4,53 | 21 | ||
北马 | 44 | 24 | 54 | - | 21 | 21 | 21 | 44 | |
21 | 21 | 44 | - | 44,54 | 21 | 44,54 | 21 | ||
汕头 | 33 | 55 | 52 | 35 | 213 | 22 | 32 | 21 | |
33 | 11 | 35 | 11 | 32 | 21 | 4 | 1 |
[67][68]
詞語
現代許多方言,包括閩南語,都是從古語傳下來的。[69]因此閩南語的詞彙中,有許多上古漢語的成份,例如俗語「日時走拋拋,暗時點燈膋」中的「膋」就是那個時代的語言。(《诗经·小雅·信南山》有:「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
人称
- 注:本章节以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标注厦门话发音。
| 單數 | 眾數 | |||
---|---|---|---|---|---|
第一人稱 | 我 guá | 我 | 包括性 | 咱 lán | 咱們 |
排除性 | 阮 gún | 我們 | |||
第二人稱 | 汝/你/爾 lí | 你 | 恁 lín | 你們 | |
第三人稱 | 伊 i | 他/她/牠/它 | 𪜶/怹 in | 他們/她們/牠們/它們 |
所有格:人稱+其(古字為「丌」或「亓」)。[70]或以直接以複數格,即加鼻音尾之單數格表示。
指示代名詞
| 指近 | 指遠 | |||
---|---|---|---|---|---|
一般 | 單數 | 這 chit、這个 chit-ê | 這個 | 彼 hit、彼个 hit-ê | 那個 |
眾數 | 遮 chia、遮的 chia--ê | 這些 | 遐 hia、遐的 hia--ê | 那些 | |
空間 | 遮 chia、這跡 chit-jiah、這位 chit-ūi | 這裡 | 遐 hia、彼跡 hit-jiah、彼位 hit-ūi | 那裡 | |
時間 | 這陣 chit-chūn、這馬 chit-má、這下 chit-ē、這時 chit-sî | 現在;最近 | 彼陣 hit-chūn、彼個 hit-ē、彼時 hit-sî | 那時;當時 | |
状态 | 按呢 án-ni | 這樣 | 按呢 àn-ni、彼按呢 hit-án-ni | 那樣 | |
程度 | 遮 chiah、遮爾 chiah-nī | 這麼 | 遐 hiah、遐爾 hiah-nī | 那麼 | |
類型 | 這款 chit-khóan、這號 chit-hō、這種 chit-chióng | 這種 | 彼款 hit-khóan、彼號 hit-hō、彼種 hit-chióng | 那種 |
以上用字遵照中華民國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
疑問詞
- 什麼
- 啥(siáⁿ):也作「甚」,後可加名詞。如「啥人」(siáⁿ-lâng)(何人),「啥事」(何事),啥物(siáⁿ-mih,何物)。甚物(sim-mi̍h,什麼)。
- 物/乜(mih):物代(mih-tāi)(厦门话常用)。
- 底(tī):底时(何时)(厦门话常用),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處)[71],底時(何時),底個(潮瓊片同「乜個」)中古漢語已有用「底」表疑問。[72]
- 底典(潮瓊片之「誰」,在泉漳片是問對方「哪裡人」。)
- 焉怎/按怎(án-chóaⁿ)+動詞。有認為為非漢語者[73]
- 何:泉、潮片,如「在何」(在何處),音「值塊」。[64]但有指這詞語應作「底帶」。[67]
- 佗一
佗一/倒一/擇一(tó/tó-tsit)
- 佗一+名詞 例:佗一車?(哪一車?)
- 佗一+量詞 例:佗一台?(哪一台?)
- 佗一+量詞+名詞 例如:佗一台車?(哪一台車?)
- 敢(kám),
- 是否:
- 敢是+名詞 例:敢是伊?(是他嗎?)
- 怎麼,為什麼
- 敢+動詞 例:汝敢無欲去?(你沒有要去嗎?)
- 難道:
- 敢講 例:敢講是伊?(難道是他?)
名詞
時間
- 年(nî)、冬(tang):年,一年称「一年」或「一冬」
- 舊年(kū-nî):去年
- 今年(kin-nî):今年
- 新年(sin-nî)、明年(môa-nî/mê-nî)、下年(ē-nî):明年
- 月(ge̍h)、月日(ge̍h-ji̍t):月
- 頂月日(téng-ge̍h-ji̍t)、頂個月(téng-kò-ge̍h)、頂股月(téng-kó͘-ge̍h):上个月
- 這月日(chit-ge̍h-ji̍t)、這個月(chit-kò-ge̍h)、這股月(chit-kó͘-ge̍h):这个月
- 後月日(āu-ge̍h-ji̍t)、後個月(āu-kò-ge̍h)、下個月(ē-kò-ge̍h)、後股月(āu-kó͘-ge̍h):下个月
- 日(ji̍t)、工(kang):天、日
- 遜昨日(sùn-cho̍h--ji̍t)、大昨日(tōa-cho̍h--ji̍t)、落昨日(lo̍h-cho̍h--ji̍t):大前天
- 昨日(cho̍h--ji̍t):前天
- 昨日(cha-ji̍t)、昨昏(cha-hng):昨天
- 今仔日(kin-á-ji̍t):今天
- 明仔日(bîn-á-ji̍t)、明仔載(bîn-á-chài):明天
- 後日(āu--ji̍t):后天(此义须读轻声,否则意味着以后的某一天)
- 落後日(lo̍h-āu--ji̍t)、大後日(tōa-āu--ji̍t):大后天
- 一日之内
- 天未光(thiⁿ-bē-kng):统称凌晨之前
- 天欲光(thiⁿ-beh-kng)、拍殕仔光(phah-phú-á-kng):凌晨
- 早起(chá-khí)、頂晡(téng-po͘ )、頂晝(téng-tàu):早上、上午
- 中晝(tiong-tàu)、日晝(ji̍t-tàu):中午
- 下晝(ē-tàu)、下晡(ē-po͘ ):下午
- 暗晡(àm-po͘ )、欲暗仔(beh-àm--á):傍晚
- 暗頭仔(àm-thâu-á):入夜
- 暗暝(àm-mî)、下昏(ē-hng)、暝昏(mî-hng):晚上
- 半暝(pòaⁿ-mî)、暝半(mî-pòaⁿ):夜里、半夜
- 白天又统称「日時」(ji̍t--sî)、「天光」(thiⁿ-kng);夜晚又统称「暗時」(àm-sî)、「暝時」(mî-sî)。
- 夜间又细分做「頂半暝」(téng-pòaⁿ-mî)、「下半暝」(ē-pòaⁿ-mî)。
- 點鐘(tiám-cheng):小时,也简说成「點」(tiám)
- 外(gōa):表示比指定的数字更过一些,如「四點外鐘」指四个多小时、或四点多钟
- 半(pòaⁿ):半小时,不到半小时说成「未半」( bī pòaⁿ),接近半小时说成「欲半」(beh pòaⁿ)、半小时多说成「過半」(kuè pòaⁿ)
- 字(jī):分针在钟面所指的数字,意思是五分钟,如十分钟说成「两字久」,七点四十五分说成「七點九字」
- 其它
- 今旦日(kin-taⁿ-ji̍t):今日。現作「今仔日kin-á-ji̍t」。[74]
- 晏:音òaⁿ,漢初的《儀禮.士相見禮》:「問日之早晏。」「早晏」是「早晚」的意思,閩南語也有「早晏」一詞。《玉篇》:「晏,晚也。」《廣韻》:「晏,晚也。烏澗切。」文讀音àn,白話音òaⁿ。[74]閩南語的「晏」也可解作遲,如「晏起來」是遲起床,「晏來」是遲來、遲到。(粵語也有用「晏」表示晚、中午和遲的意思,例如:「晏晝」表示下午、中午,「喫/食晏晝」、「喫/食晏」表示吃午飯。)
人體器官
- 目珠(俗字作「目睭」):音 ba̍k-chiu,眼睛。
- 鼻仔:音 phiⁿ-á,鼻子。
- 喙:音 chhùi,嘴巴
- 腹肚:音 pak-tó͘,肚子。
- 跤:音 kha,腳。
- 跤頭趺:音 kha-thâu-u/hu,膝蓋。
- 肩胛頭:音 keng-kah-thâu,肩膀。
親屬稱謂
- 阿公:音 a-kong,爺爺、外公。
- 阿媽:音 a-má,奶奶、外婆。
- 爸:音 pah/pâ/pa,父親。阿爸:音 a-pah。老爸:音 lāu-pē。
- 母:音 bú/bó,母親。阿母:音 a-bú。老母:音 lāu-bú。此用法可在唐詩中看見,例如晚唐李商隱«瑤池»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裏,穆王何事不重來。
- 阿伯:音 a-peh,伯伯。
- 阿姆:音 a-ḿ,伯母。
- 阿叔:音 a-chek,叔叔。
- 阿嬸:音 a-chím,嬸嬸。
- 阿舅:音 a-kū,舅舅。
- 阿妗:音 a-kīm,舅媽。
- 阿姨:音 a-î,阿姨。
- 阿姑:音 a-ko,姑姑。
- 阿丈:音 a-tiunn,姨丈或姑丈。
- 兄:音 hiaⁿ,哥哥。阿兄:音 a-hiaⁿ。
- 姊:音 chí/ché,姐姐。阿姊:音 a-chí/a-ché。
- 弟:音 tī,弟弟。小弟:音 sió-tī。
- 妹:音 mōe/bē/bēr/moāi/māi/bōe,妹妹。小妹 sió-mōe/bē/bēr/moāi/māi/bōe。
動詞
註記:本章节以台湾闽南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标注厦门音。
- 行:音kiânn,走。
- 走:音tsáu,跑。
- 傱:音tsông,奔跑。
- 食:音tsia̍h,吃。
- 啉:音lim,喝。
- 睏:音khùn,睡觉。
- 拍:音phah,打。
- 徛/企:音khiā,站立。
- 倒:音tó,躺。
- 䖙:音the,坐躺、靠坐着。
- 跍:音khû,蹲。
- 越:音ua̍t,回(头)。
- 應:音ìn,回答。
- 揣:音tshē,寻找。
- 相:音siòng,尤指以目光打量。
- 挲:音so,搓。
- 汏:音thuā,以清水漂洗。
- 盪:音tn̄g,与「汏」近义。
- 曝:音pha̍k,晒。
- 覕:音bih,躲藏。
- 沃:音ak,浇,《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疏:「沃,謂澆水也。」《漢書.張良傳》:「沃野千里。」注:「沃者,溉灌也,言其土地皆有溉灌之利,故云沃野。」。[74]
- 翕:音hip,拍攝。
- 駛:音sái,開(車)。
- 搝:音giú,拉。
- 鼻:音phīnn,嗅。
- 臆:音ioh,猜測。
- 蹛:音tuà,居住。
- 詼:音khue,嘲諷。
- 提:音the̍h,拿。
- 夯:音giâ,舉。
- 予:音hōo,給予。
- 囥:音khǹg,放置。
- 耍:音sńg,玩耍。
- 掠:音lia̍h,抓。
- 驚:音kiann,害怕。
- 賰:音tshun,剩餘。
- 袋:音tē,包裝。
- 綴:音tuè,跟隨。
- 擲:音tàn,丟。
- 縛:音pa̍k,綁。
- 軁:音nng,鑽。
- 蔫:音lian,枯萎。
- 挵:音lòng,撞。
- 剾:音khau,刮(風)。
- 搣:音me,抓取。
- 刣:音thâi,殺。
- 捒:音sak,推。
- 襯:音tshīng,穿。
形容詞
- 好、歹:好、坏(「歹」为俗字,本字作否。)
- 頂、下:上、下
- 大、細:大、小
- 粗、若/幼:粗、细。
- 若:日本語漢字表留以「若」表示小、幼之意。
- 濟、少:多、少(用于表绝对的数量,如吃很多说成「食誠濟」)
- 济:參考成語「人才濟濟」。
- 加、減:多、少(用于表相对的数量,如多吃一点说成「加食淡薄」)
- 輕、重:轻、重
- 軟、橂:软、硬(「橂」民间俗写为「𠕇」,词义也作「硬」)
- 冗、絚:鬆、紧
- 懸、下 / 低:高、低(「低」为俗字,本字作「下」)
- 緊、慢:快、慢(「緊」义也说成「猛」)
- 狹、闊:窄、宽
- 長、短:长、短
- 厚、薄:厚、薄
- 躼、矮:高、矮(「躼」义也说成「懸」)
- 肥、㾪:胖、瘦
- 烏、白:黑、白
- 寒、熱:冷、热(小冷也说成「冷」)
- 燒、凊:烫、凉(「凊」义也说成「凝」)
- 媠、䆀:美、醜(「媠」义也说成「㜅」或「嫷」,「䆀」义也说成「漚」或「鄙」)
- 清、醪:清、浊
- 洘、漖:稠、稀
- 飽、枵:饱、饿
- 暢、氣:高兴、生气(「暢」义也说成「歡喜」、「爽」、「氣」义也说成「受氣」、「苦氣」、「袂爽」)
- 俗、貴:便宜、昂貴
- 光、暗:亮、暗
- 焦、澹:乾、溼
- 清氣、垃圾:乾淨、骯髒
- 巧、戇:聰穎、憨呆
- 恬、吵:安靜、吵雜
副詞/助動詞/介詞/其他
- 焉耳=焉爾=安爾=安耳=云爾:這樣子(而已)。《孟子.梁惠王》:「盡心焉耳」(盡心這樣而已)[75][76];亦有與苗語比較,認為非漢語成分者者。[73]中華民國教育部作「按呢」,為表音字。
- 有:可以加在形容詞之前以加強語氣:這粒西瓜有大(這個西瓜真大)、這個囝仔有勇(這個孩子真勇敢)這種用法跟《詩經》裡「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有蕡=真大)。《小雅.白華》: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77]
- 顛倒:反而。例:伊無欲來,阮顛倒較歡喜。(他沒有要來,我反而比較高興。)
- 橫直:反正。例:伊欲來無欲來攏無要緊,橫直阮欲去。(他要來不要來都沒關係,我反正要去。)
- 上無=尚無:至少。例:上無伊嘛應該愛會失禮。(他至少也應該說聲道歉。)
- 定定:經常。例:伊定定無佇咧。(他經常不在家。)
量詞
倒置詞
闽南语存在一些和现代汉语普通话构词方式相反的词汇,如「衫褲」、「人客」、「鴨母」、「鬧熱」、「頭前」等。
- 表動物之性別及物之陰陽者,一般以「公」、「母」二字附在其后,如雞母、狗公。个别动物也用「角」等字,如「雞角」表示雄鸡。[公/母也見於粵語,但母作「乸」]
- 其他:韆鞦、童乩、氣力、結氣、棄嫌、寸尺、板模、胃腸、慢且、久長、加添、養飼、落衰、菜蔬、利便、運命(来自日语)、進前、紹介(也说介紹)、臭酸、嚇驚、恐驚、布帆、暝日、銜頭、下底。
古詞彙
- 鼎(tiáⁿ):以煮食用具為例,古代稱為「釜」的,華北人、官話語區稱為「鍋」,吳語、粵語和客家話稱「鑊」,閩南語稱為「鼎」。閩南語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漢尚可了解的一種用法。[77]今贛語也保留「鼎」,稱尖底炊具為「鼎罐」。[78]
- 牙(gê)、齒(khí):「虎象有牙,人馬有齒。」例,馬齒、齒科大夫(非牙科大夫),齒膏(非牙膏),暴牙,象牙。[76]
- 細膩(sè-jī):做事小心謹慎,也解作客氣。音同「世二」[74](福州話也有此二義。)
- 狡獪(káu-kòai):頑皮,狡滑。[79]
- 夕暴雨:午後雷陣雨。[80]此詞彙尚保留於日本。[a]
- 痴欲(chhi-ko):一见女人便顾盼爱慕的轻佻男子。在明代潮州戏文《金钗记》中就有「宋金为人太风梭(骚),说话甚痴欲(哥)」的台词,可见「痴哥」这词在明代的潮汕方言中已经产生。[81]。佛經多作「痴欲」,表性欲、色欲。俗作「豬哥」。
- 湛(tâm):溼。《詩經·召南》「湛湛露斯」[82]
- 身(sin):閩語系(如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皆稱「懷孕」皆為「有身」(ū-sin),而「身」字於甲骨文中即畫一個人腹中有物。(粵語也保留,稱「身己」或「有身己」表示「懷孕」。普通话也说身孕。)
- 箸(tī):筷子。日語表記漢字同。廣東和平縣仍有人保留稱「箸」表示「筷子」。
- 糜(môai):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称之。
- 衫(saⁿ):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論是否及於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長衫(長袍)。(粵語也保留)
- 先生(sian-seⁿ):粵語、日語、韓語亦保留此用法。今官話謂「某老師」,閩語謂「某先生」。如「張先生」乃指「張老師」,指一些學有專精者,如醫生,教師,律師等。
- 悾(khong)/悾悾(khong-khong):心思空空,傻瓜。《論語》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冊(tsheh)古代稱編綴竹簡成書為冊,《書經·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與韓語冊(책)同音,韓語仍有此用詞
- 企(khì),踮著腳尖,把腳後跟提起來。《漢書·卷一·高帝紀上》:「吏卒皆山東之人,日夜企而望歸。」,《荀子.勸學》篇也有:「吾嘗企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 譙(kiau),責備。《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
- 目睭(ba̍k-tsiu),眼睛。《淮南子·兵略訓》深哉睭睭。
- 地動(tē-tāng),地震。《呂氏春秋.季夏紀》有:「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動。」可見閩南語保留了秦朝以來的說法。
- 乞食(khit-tsia̍h),閩南語稱乞丐為「乞食」《戰國策.晉策》:「其容為乞食人而往乞。」
- 走(tsáu),閩南語的「卡緊走」,在古語表示「跑」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也有:「填然而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 後生(hāu-sinn),閩南語稱兒子為「後生」,《詩經.商頌.殷武》:「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
- 枵(iau)閩南語稱肚子餓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梓慎曰:『今茲宋、鄭其饑乎!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玄枵,虛中也。﹖』,保留了古語「枵」表示「餓」的本意。
- 脯(póo)閩南語今日稱「肉鬆」、「魚鬆」」為「肉脯」《周禮.天官.冢宰》:「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管子.輕重甲》:。魚以為脯,鯢以為殽」
- 痀(ku)指駝背的背瘤「痀」又可作「佝」,古語中「佝僂」也是駝背之意,《莊子.達生》篇有:「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一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可見「痀」表駝背已見於戰國時代。
- 眠床(mn̂g-tshn̂g)」又睡覺的床稱「眠床」見於《南史.虞愿傳》:「弘有眠床一張。」
- 阿母(a-bú)媽媽、母親,表面看來帶「阿-」一稱謂早在漢朝就有了,如樂府詩《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上堂啟阿母。」「阿」的本義是「山阿」,古代曾尊稱商朝名臣伊尹為「阿衡」,可見和閩南方言中以詞頭「阿-」,其來源甚為古老。
- 交關(kau-kuan) 閩南語稱生意交往為「交關」,這一詞語自《後漢書.西羌傳》:「臣愚以為宜及此時,建復西海郡縣,規固二榆,廣設屯田,隔塞羌胡交關之路,遏絕狂狡窺欲之源。」
- 虯(kiu2)捲屈,杜光庭《虯髯客傳》:「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虯。」
- 鬧熱(lāu-jia̍t)閩南語將「熱鬧」倒說成「鬧熱」,這可見於唐朝,如白居易〈雪中晏起偶詠所懷〉:「又不見西京浩浩唯紅塵,紅鬧熱白雲冷,好於冷熱中間安置身。」
- 參詳(tsham-siông)表示商量之意則見於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匈奴列傳》:不參詳終始利害也。」
借词
闽越语
据厦门大学闽南语学者周长楫教授与李如龙教授考证,现今的闽南语保留了一些古代百越语的底层成份,例如:
- ka-cháu(虼蚤或蟉蚤,「跳蚤」)[b]
- ka-cho̍ah(虼蠽或蟉蠽,「蟑螂」)
- ka-lēng(鵁鴒或鵁閵,「八哥」)
- thô͘-kâu(土猴,「螻蛄」)
- tō͘-ún(杜蚓或土蚓,「蚯蚓」)
- káu-hiā(蚼蟻或狗蟻,「螞蟻」)[73]
- ka-lún/nńg/líng-sún(交懍損、加懍損、交懍恂或加懍恂,「打冷顫」)
- phah-kha-chhiùⁿ(拍咳啾,「打噴嚏」)
- tio̍h-ka-cha̍k(著咳嗾,「嗆到」)
诸多残留在日常词汇中的底层成分,也与现存侗台语系中的代表泰语、壮语、布依语等显示出明显的关联,比如:“男子”称作“查埔”(tsa-poo),“女子”称“查某”(tsa-bóo),与壮语中的daxboh(父)和daxmeh(母)相关。而称呼“妻子”为“某”,则可能与壮语中的baw同源于古代百越语。另外,诸如“叨位”(tó-uī/toh-uī,「哪裡」)、“古锥”(kóo-tsui,「可爱」、「小巧」)等词汇亦在百越语后裔语言中有迹可循。某些词汇甚至可以展现出原始欧亚语言的源流。[83]
最明顯的例子是「肉」,其文白二讀差異甚大:文讀 [jio̍k] 泉音/d͡ʑiɔk̚/ 漳音/ʑiɔk̚/ 對應其中古漢語發音「日屋合三入通」(IPA: /ȵʑi̯uk/、/ɲjuk/、/ʑjuk/),在《廣韻》等屬日母字,白讀則為[hi̍k]。(對照現代標準漢語 [ròu] /ʐɤʊ/,粵語 [juk6] /juːk̚/);但閩南語口語中俗讀做[bah] /baʔ/,如南洋華人將「肉骨茶」拼寫作 Bak-Kut-Teh。比較語言如下:
侗台語:壯族土州話: b[¬]k,
泰國語:Lue: m[a()n, Sui: man (油), Li: mam*
壯族廣西天等、德保、靖西:ba:i, ma:i, w*
阿爾泰語系蒙古語:max
日語
由於日語保留了若干中古漢語的詞彙,加上日語的漢字音之音讀多是在南北朝至唐朝時從漢地中原傳入,因此有不少詞彙發音與閩南語几乎完全一致。例如:
- 世界
sè-kài - セカイ(sekai),中古汉语:[
ɕiɛi kˠɛi] - 开始
kai-sì - カイシ(kaisi),中古汉语:[
kʰai ɕĭə] - 世纪
se-ki - セイキ(seiki),中古汉语: [
ɕiɛi kɨ]
尤其在韵脚上更有相当多的例证,如「宇宙」、「运动」、「便当」、「全部」、「了解」等詞彙。
此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半世紀(1895年-1945年),因此臺灣話的日常用语有不少日語詞彙,例如:
o͘-bá-sáng - おばさん,中年、年長女性,「歐巴桑」
o͘-jí-sáng - おじさん,中年、年長男性,「歐吉桑」
另亦有以臺灣話(閩南語)發音讀出之和製漢詞,例如:
- 離緣(離婚)
- 注文(下訂單)
寄付(捐獻)- 口座(帳戶)
- 出張(出差)
- 水道水(自來水)
此外也有不少日治時期游用自今的外來詞如下(中文 - 日語假名 日語羅馬拼音 - 日語漢字):
- 大哥、老兄 - あにき aniki - 兄貴
- 阿給、油豆腐 - あげ a ge - 揚げ
- 問候、打招呼 - あいさつ ai sa tsu - 挨拶
- 黴菌、細菌 - ばいきん bai kin - 黴菌
- 風呂、洗澡、浴桶 - ふろ furo - 風呂
- 羊羹 - ようかん yookan - 羊羹
- 母親 - かあさん kaasan - 母さん
- 芥末(山葵醬) - わさび wasabi - 山葵
- 運將、運匠(司機) - うんちゃん unchan - 運ちゃん
- 鋁 - アルミ a ru mi
- 阿摩尼亞 - アンモニア an mo ni a
- 出局 - アウト au to
- 汽油 - ガソリン gasorin
- 飯店、旅社 - ホテル hoteru
- 窗簾 - カーテン kaaten
- 小費 - チップ chippu
日本語中之臺灣話(閩南語)借詞:
ビーフン:米粉 bí-hún
レンブ:蓮霧(オオフトモモ)lián-bū
サバヒー:虱目魚(和名)sat-ba̍k-hî
レンヒー:鰱魚(レンギョ之別名)
ヌンチャク:兩節(棍)nn̄g-chat
タンキー:童乩 tâng-ki(道教之薩滿)
キョン:羌
其他外來語
從唐朝開始,泉州已發展為東方第一大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和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閩南,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詞彙進入闽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份。五口通商后,各國與廈門的來往十分密切,因此廈門話多了許多英語、日語藉詞,有些亦擴散至閩南其他地方。此外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統治,東南亞等國也曾經歷歐洲列強統治,臺灣、東南亞等地區都曾是歐洲列強在亞洲貿易的重要據點,無形中當然也會將外來語融入,例如:
pa-sat(巴刹)
chi-ku-la̍t(芝車力 <巧克力>)
chu-lu̍t(雪茄)
phia̍t-á(碟子)
tōng-kat(拐杖,語源為馬來語的「tongkat」。)
si̍p-pán-á(铁板手)
ba̍k-thâu(商标)
àu-sài(outside,出界)
sat-bûn(肥皂,語源為馬來語的「sabun」,源自葡萄牙語的「sabão」。)
te̍k-sî(的士,臺灣慣稱「計程車」kè-thîng-chhia)
pa-sū(bus,遊覽車、公車,但臺灣對於市區的公用巴士亦稱「公車」)
má-tih(死亡,語源為馬來語的「mati」。)
gō͘-kha-kī(骑楼过廊)
ka-po̍k/
ka-pò͘-mî(木棉,馬來語借词「kapas」,语源为古梵语「karpasa」。)
ko-pi(咖啡,語源為馬來語的「kopi」。)
表記
文字系統,又稱書記系統,是指使用「相同類型的符號」在叢集;表記系統、又稱書寫系統,在除主要文字,尚有次要文字、拼法、標點符號、字體、……。由於實際情況一個表記系統通常包括了不同的文字系統,語言及字元非一對一。下列關於閩南語之表記方式,以其主要文字系統介紹如下:
漢字
- 闽南語可以用漢字书写。漢字本身形、音、義皆備,但目前閩南語正字(台閩字)、本字尚未完全考證出來或缺乏共識。目前而常見替代、解決方案有:添加方言字;或是漢羅並陳。另外,主要通行地區,目前有正體、簡體之差異。
- 其中最重要之事件是如中華民國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是通行地區中第一次以官方之力所進行之整理,但引發之爭議亦不小,立法院據此提出多次質詢。如:
- 2009-10-12立法委員陳亭妃質詢教育部公布第三批推薦用字。
- 2010-01-24(TVBS報導)立委李慶安:「教育部長杜正勝,你搞一些很奇怪的字,很困難的拼音之後,說都說不出來了,本來家裡媽媽還會教,到學校一學不會講了,結果我們用教會拼音,通用拼音、托羅巴拼音,結果不會唸,那你研究了半天,在研究什麼啊!」
- 2011-04-26(自由時報)立委管碧玲表示,語言採集成文字,要注重其「原始意涵及歷史淵源」,而非採用音譯法即可,音近但無意義,日本人也曾編過日台辭典,取原始意義建立文字資料。
音素文字
闽南語及台語之音素文字書寫系統,有以下之方案:
- 泉漳片
除方音符号和臺灣語假名外,都是基于拉丁字母的文字。
- 臺灣字
- 白話字
- 閩南拼音
- 方音符号
- 臺羅拼音
- 臺通拼音
- 臺語現代文
- 臺灣語假名
- 潮汕片
- 潮州话白话字
- 潮州话拼音方案
- 其他
浙南閩語、大田话没有成为标准的表音文字;
文學創作
文白異讀
閩南語中的文白歧讀(或稱文白异读)現象遠大於其他漢語。語言學家罗常培曾於《厦门方言研究》中粗略统计《方言调查字表》所舉 3,758 個漢字當中,有 1,529 個有歧讀現象,比例約佔 40.6%。歧讀漢字中,絕大多數文讀白讀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又約 90% 屬之。其餘則有多種讀法。
以1~10的數字讀音為例:
漢字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文讀 | it | lī | sam | sù | ngóo | lio̍k | tshit | pat | kiú | si̍p |
白讀 | sann | sì | gōo | la̍k | pueh | káu | tsa̍p |
- 註1:/tsi̍t/tsi̍k/ 常被視作「一」的白讀,實際上本字是「蜀」,今多把/ tsi̍t/tsi̍k/直接視作「一」的訓讀[c]。
- 註2:/nn̄g/ 常被視作「二」的白讀,實際上本字是「兩」。
- 註3:如今廈門話已失落 j- 聲母);。
使用文讀或白讀以場合而定。例如數字白讀絕大多數用在計數,而當序數、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不需進制時使用文讀。又例如「成」字有多個文白歧讀:「成功」中讀sêng,「幾成」讀siâⁿ,「成做」(成為)讀chiâⁿ,「成家」讀chhiâⁿ,不能相淆。
文讀與白讀具有辨義作用,可以區別字詞的不同意思。例如「大人」的文讀音tāi-jîn是對官員或者長輩的敬稱,白讀音tōa-lâng是指成年人。對於非閩南母語人士而言,閩南語何時該為文讀或白讀的辨別極為困難,這在地名中尤為最。例如臺灣高雄依地理可分為岡山、旗山、鳳山三區,但前兩區以行政區理解時,山讀作san(音讀)、而鳳山的山則讀作soaⁿ(語讀)。又例如相鄰的臺東與屏東兩縣的「東」讀音亦不同,前為tang(白讀)、後為tong(文讀)。
注釋
^ 查按閩南語「夕」字,僅得sik8、siah8二音,中古漢語所對應之聲調亦為入聲(邪母昔韻),與sai一音不合。「夕暴雨」一說是否有更多文獻支持,有待商榷。 詳細部分可參考教育部閩南語字典「夕」字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index.html)
^ 张霄峰指出,虼蚤是全国通用词,山东话也有之,未必是南岛语。[來源請求]
^ 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閩南語本字研究專案計畫》將/chi̍t/的本字視為「蜀」,並列為正字;「蜀」古代通同「獨」(《方言》、《爾雅》),獨有一個之意[84]。但新版的教育部辭典已將/chi̍t/的正字改為「一」,視之為訓讀字,而「蜀」改列為異用字。[85]
參考資料
^ Chinese, Min Nan | Ethnologue.
^ Draft nation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ct clears legislative floor. ltn.com.tw.
^ 立院三讀《國家語言發展法》 公廣集團可設台語電視台. ltn.com.tw.
^ 《國家語言發展法》立院三讀!政府得設台語專屬頻道. ltn.com.tw.
^ 5.05.1 《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民國89年(2000年)3月31日立法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编). 閩南語.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 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 - First Language Speakers.
^ 《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 侯精一主編,《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38頁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Ethnologue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連雅堂. 〈臺語整理之頭緒〉. 臺灣民報. 1929-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9).
^ 12.012.1 蔣為文. 《喙講台語‧手寫台文》.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語文測驗中心 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2014. ISBN 9789869102001.
^ 李獻璋. 福建語讀本. 1941.
^ 福建語法序說. 1950.
^ 王育德. 福建語研究卷. 2002.
^ 16.016.1 (de Francis, 1984)
^ 17.017.1 (Chao, 1976)
^ 林寶卿 《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廈門,2007年10月. ISBN 978-7-5615-2903-4
^ 19.019.1 董忠司 (编).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年12月1日. ISBN 957-01-0024-9.
^ 20.020.120.220.3 蔣為文. 〈是「台語」kap「咱人話」,m̄是「閩南話」!〉 (219). 台文通訊網報. 2012-07. ISSN 2227-5142.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用字原則. 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文(繁體)).
^ 平山久雄. 從語言年代學看閩語的地位. (编) 丁邦新、張雙慶. 閩語硏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 2002: 4 (中文(繁體)).
^ 23.023.1 賴永祥. 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 《臺灣文獻》. 1965年. 缺少或|url=
为空 (帮助)
^ 24.024.1 Donald Keene(金冬楠). The Battles of Coxinga, Chikamatsu's Puppet plays, its background and importance(國姓爺合戰-近松淨琉璃). 1951年. 缺少或|url=
为空 (帮助)
^ 杜文靖. 光復後臺灣歌謠發展史. 文訓. 1995, 89 (119): 23–27.
,引自張婉琪, 蕭泰然管弦樂曲《1947 序曲》之社會意涵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 79, 2005
^ 洪惟仁, 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 淡江大學, 2002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7) (論文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
^ 泉州市志 卷五十第一章
^ 福建概览 方言
^ 29.029.1 吳坤明. 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 (PDF). 臺灣學研究第五期. 臺灣學研究中心: 54–73. 2008年6月.
^ 董忠司 (编). 1.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年12月1日. ISBN 957-01-0024-9. 註記:本書中並無清楚解釋何謂「閩越族」,使用引用之語例,跨侗泰及苗傜語系
^ 李輝〈分子人類學所見歷史上閩越族群的消失〉,《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
^ 陳冠學. 《台語之古老與古典》. 高雄市: 第一出版社. 1993年1月1日. ISBN 957-80-1484-8.
^ 吳坤明閩南話字典 學生如獲字寶. 自由時報. 2010-01-18 (中文(台灣)).
^ 郭弘斌 (编). 台灣史記. 台北市: 台灣歷史真相還原協會. 2004: 129. ISBN 9789572973219.
^ 邱顯聰. 商語皆周語字音發音之關係. 中央研究院: 54–73. 2010年4月7日.
^ 中國時報. 大膽奇葩!秦始皇指派南征 他竟跑去越南當皇帝!.
^ 《史記·秦始皇本紀》
^ 江仁台. 閩方言的源流 (PDF). 2009.
^ 周長楫. 《閩南語的形成發展及在臺灣的傳播》. 台北市: 台笠. 1996. ISBN 957-98-8611-3.
^ 詹琲. 《全唐詩》卷七百六十一‧《永嘉亂,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憶昔吟》.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憶昔永嘉際,中原板蕩年。衣冠墜塗炭,輿輅染腥膻,國勢多危厄,宗人苦播遷。南來頻灑淚,渴驥每思泉。
^ 梁克家等人(南宋). 淳熙三山志/卷26. 維基文庫.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閩,陳、鄭、林、黃、詹、丘、何、胡,昔實先之。
^ 劉枝萬、宋龍飛. 開漳聖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5).
^ 陳鵬雄. 參加福州第五屆閩王文化節 馬祖王氏宗親聯誼會啟程. 馬祖日報.
^ 陳承溢. 陳姓入閩. 中華姓氏文化網.
^ 董忠司 (编).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12-01: 12. ISBN 957-01-0024-9.
^ 董忠司 (编).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12-01: 25. ISBN 957-01-0024-9.
^ 洪惟仁. 台灣禮俗語典. 自立晚報. 1993-01-01. ISBN 978-957-596-036-0.
^ 蔣為文. 〈「台灣話」意識ê形成kap伊正當性ê辯證〉. 《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 (臺南市: 國立成功大學). 2007年6月.
^ 邱燕玲、林曉雲、黃文鍠. 社團痛批/馬政府去臺灣化 台語改稱閩南語. 自由時報 (自由電子報). 2011年5月24日.
^ Kang, Peter. "On the Romanization Archives of Lán-lâng Language". Journal of Taiwanese Vernacular (萊頓: Leiden University). 2013, 5 (1): 99–108 (英语).
^ 中国语言地图集
^ 李奕佳. 海沧将在学校开设闽南语课 "种子教师"培训已展开_厦门新闻_厦门网. news.xmnn.cn.
^ 提升國民中小學暨幼兒園本土語言教學成效實施計畫. 連江縣政府教育局. 連江縣本土教育資源網.
^ 《明史·李廷機傳》云:“閩人入閣者,自楊榮、陳山後,以語言難曉,垂二百年無人。”
^ 林修澈; 台灣教授協會. 〈臺灣是一個多民族的獨立國家〉. (编) 施正鋒. 《臺灣民族主義》. 台灣民族主義研討會. 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23–98. 1994年12月.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趙加. 〈試探閩方言中的狀侗語底層〉. 《貴州民族研究》. 詞匯的歷史變化與接觸: 45–46. 1991.
^ 董忠司 (编). 《臺灣閩南語語音教材: 初稿》.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6. ISBN 957-00-8546-0.
^ 酒井亨. 《台灣新論》. 王淑華、鄭伊玲、李宏澤(譯). 台北市: 玉山社. 2002-01-21. ISBN 957-82-4673-0.
^ Chin-an Li 2000等
^ 宋蜀華. 《百越》. 長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
^ 周长楫;欧阳忆耘 (编),《厦门方言研究》, 页 3; 211,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 董忠司 (编).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年12月1日: 140–143. ISBN 957-01-0024-9.
^ 許成章. 《台語研究》. 《許成章作品集》第八冊. 高雄市: 春暉出版社. 2000年6月: 21,37,307,361. ISBN 957-93-4765-4.
^ 64.064.1 洪惟仁. 《台灣方言之旅》. 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1992.
^ 侯精一 (编). 現代漢語方言概論.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 2002: 247.
^ Stephen Adolphe Wurm; 李榮; Theo Baumann; Mei W. Lee. 中国语言地图集. 香港: 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 1987: 247. ISBN 978-962-359-085-3.
^ 67.067.1 周長楫. 《閩南方言大詞典》. 福州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17, 28. ISBN 978-721-103-896-1.
^ 董同龢. 〈四個閩南方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台北市: 中央研究院). 1959, 30: 729-1042.
^ 董同龢. 《漢語音韻學》. : 8. ISBN 978-957-547-681-6.
^ 吳守禮; 陳麗雪. 《台語正字》之三. 三重市: 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2005年7月: 36. ISBN 957-97-5924-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石遇瑞〈潮汕方言:底‧底事‧底地‧底处〉
^ 志村良治. 楊榮祥(譯). 〈論中古漢語疑問詞「底」〉 (PDF). 《鄂西大學學報》. 1988, 2. [永久失效連結]
^ 73.073.173.2 董忠司 (编). 《福爾摩沙的烙印:臺灣閩南語概要》(上冊). 鄉土文化專輯 1. 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1年12月1日: 132. ISBN 957-01-0024-9.
^ 74.074.174.274.3 施炳華〈《荔鏡記》的用字分析與詞句拾穗〉第一節
^ 許成章 (编). 《台灣漢語詞典》. 台北市: 自立晚報. 1992.
^ 76.076.1 陳冠學. 《高階標準臺語字典》. 台灣語言研究叢書. 台北市: 前衛出版社. 2007年8月15日. ISBN 978-95-7801544-9.
^ 77.077.1 丁邦新. 〈漢語方言史和方言區域史的研究〉.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1998: 203–206.
^ http://www.gxfxwh.com/viewthread.php?action=printable&tid=16901[永久失效連結]
^ 吳守禮; 陳麗雪. 《台語正字》之三. 三重市: 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2005: 53. ISBN 957-97-5924-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 陳冠學《台語之古老與古典》267至269頁、日本語版維基〈夕立〉條目
^ 余流《「痴哥」与「咧腮哥」》
^ 林金鈔. 《閩南語探源》. 新竹: 竹一出版社. 1980.
^ 李佐腾. 闽南话中百越语底层词汇初探. 紐約: 钟书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4. ISBN 978-1-6260-9148-1.
^ 教育部閩南語字彙-【蜀】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3-14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一
相關文獻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林春地. 《河洛話的根及本》. 臺北縣蘆洲鄉: 東展文化. 1987: 92 (中文(繁體)). ,臺大
黃炳煌. 《喔!原來如此。漫談台灣閩南語之美與優》. 台北市: 高等教育. 2012-11-12: 118. ISBN 978-986-266-053-9 (中文(繁體)).
李佐腾. 《闽南话中百越语底层词汇初探》(Min Nan Hua Zhong Bai Yue Yu Di Ceng Ci Hui Chu Tan). 钟书国际文化出版社. 2014 (中文(简体)).
註解
^ 根據賴永祥之《臺灣鄭氏與英國的通商關係史》中英國商館的原文紀錄及諸多外語文字顯示,其中以拼音紀錄之語音為漳泉閩南語。[23]金冬楠亦指出鄭氏使用之語言即為廈門方言。[24]
^ 97年修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時,己將「鄉土」一詞改為「本土」。
参見
- 閩南語維基百科
- 厦门话语音系统
- 泉州話
- 廈門話
-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 臺灣話
-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 臺灣閩南語用詞
- 白話字
- 臺閩字
- 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
- 潮州话
- 潮州話拼音方案
- 海陆丰话
- 新加坡福建话
- 槟城福建话
- 吳守禮
- 周长楫
- 洪惟仁
- 許成章
- 陳冠學
- 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闽南语 |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閩南語會話手冊 |
维基百科提供如下语言版本: 闽南语维基百科 |
维基词典有此种语言版本: |
维基文库有此种语言版本: |
维基孵育场的維基教科書語言試驗版: 闽南语試驗版 |
維基學院中的相關研究或學習資源: |
- 當代泉州音字彙
中華民國教育部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文)(閩南文)
台語線頂字典 (中文)(閩南文)
中央研究院數位資源網:閩南語典藏[永久失效連結]- 厦门音线上查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