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樓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赤嵌樓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Tainan Taiwan Fort-Provintia-01.jpg
赤嵌樓正面與贔屭碑


登錄名稱
赤崁樓
舊稱
普羅民遮城
其他名稱
赤嵌樓、次崁樓
登錄等級
國定古蹟
登錄類別
衙署
位置
 中華民國臺南市中西區
民族路二段212號
座標
22°59′51″N 120°12′10.12″E / 22.99750°N 120.2028111°E / 22.99750; 120.2028111坐标:22°59′51″N 120°12′10.12″E / 22.99750°N 120.2028111°E / 22.99750; 120.2028111
建成年代
Flag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svg1653年

詳細登錄資料

赤崁樓(闽南语:Tshiá-Khàm-Lâu),又作赤嵌樓,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中西區。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亦稱省城攝政城),紅毛樓,在地人稱為番仔樓(闽南语:Huan-á-lâu),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倾圮,僅留部分殘蹟。


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教廟祠,包括海神廟、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1],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崁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2]今列為國定古蹟。




目录





  • 1 沿革

    • 1.1 荷蘭統治時期


    • 1.2 鄭氏時期


    • 1.3 清代時期


    • 1.4 日治時期


    • 1.5 戰後至今



  • 2 「嵌」「崁」之爭


  • 3 實景


  • 4 交通運輸


  • 5 參考文獻


  • 6 相關


  • 7 參考


  • 8 外部連結




沿革


早期的臺南市西部是一片汪洋,稱之台江內海。內海西緣沙洲環繞,其中位居鯤鯓之首的一鯤鯓(即今安平區一帶),是南島人西拉雅族臺灣社的聚居地。臺江東岸則是平原區,是平埔族赤崁社所聚集的地方。赤崁城是荷蘭人在臺灣發展時修築的,他們先向西拉雅族赤崁社取得土地,建立普羅民遮市集,後來在市集北修築同名的城,在清帝國順治十年(西元1653年)完工。


明代中葉。當時已有一些倭寇、海盜,以臺南為基地,為禍附近海域,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與臺灣原住民皆深受其騷擾,明朝廷幾次派兵討伐,與原住民有了接觸。閩粵一帶陸續有居民因為逃荒、漁業、商業等目的而移居到臺南,在一鯤鯓、北線尾沙洲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荷蘭統治時期




普羅民遮城稜堡遺跡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海商李旦的调停下,和明朝福建巡抚南居益达成协议,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臺灣南部。首先興築商館並拓展其規模成為西式水岸堡壘,即為臺江西岸的一鯤鯓沙洲上的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稍後又在城堡東方,分別興建了「臺灣街」(於今延平街一帶)與「普羅民遮街」(今民權路)。前者因為歷史久遠,又曾是一條繁盛的商業街,故素有「臺灣第一街」之稱。至於後者,則是臺灣第一條有計畫興建的歐式街道。


荷蘭人在臺灣島上的統治,由於對從中國大陸引進漢人農工的百般苛徵、限制,終於招致漢人不滿,引爆1652年的郭懷一事件。該起義事件雖然最後被弭平,但荷蘭人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遂於普羅民遮街北方建造了普羅民遮城[3]。作為紀念1648年七省聯合共和國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簽訂《明斯特條約》,原西屬尼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獨立。普羅民遮即行省之意,臺灣閩南人則稱該城為赤崁樓或紅毛樓



鄭氏時期



1661年4月,鄭成功在任職荷蘭通事之客家漢人何斌的引導下,通過鹿耳門港道,越渡臺江內海,首先攻下普羅民遮城。之後鄭氏將臺灣赤崁定為東都明京,於普羅民遮城設承天府衙門,並頒佈諭告:「東都明京,開國立家,可為萬世不拔基業」,設一府二縣。9個月後,鄭成功再攻下熱蘭遮城,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38年的經營。


隨後,鄭成功改熱蘭遮城為安平城,做為延平郡王府邸,人稱「延平王城」;已改名承天府衙門的原普羅民遮城,則做為全島公家最高行政機構,俗謂赤崁樓。然而不到半年,鄭成功即病逝。其世子鄭經自廈門起兵返臺,打敗了其叔父鄭世襲而即位,在1664年廢東都,改稱東寧。承天府裁廢後,赤崁樓便成為儲藏火藥的場所。



清代時期


1721年,朱一貴起義反清,赤崁樓的鐵鑄門額被拆去鎔鑄武器。以後再加上人為的殘損,颱風飄蝕、地震顛搖,到後來,赤崁樓只餘下四周的頹兀城牆,呈現一片淒清荒涼的景象。


1786年乾隆晚年平定林爽文事件,清朝政府把福康安將軍平定過程刻成十塊長方形石碑,取「石全石美」之意,四面碑文以漢文撰寫、四面以滿文撰寫,兩面漢滿並用。其中一面漢滿並用碑文分贈諸羅(嘉義),放於縣城東門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後來石碑在1906年梅山地震後移到今新榮路三商百貨附近,之後再移到嘉義公園內存放。其餘九座立於今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1935年日方移往大南門甕城,民國49年後移到赤崁樓安置。又當年製作承載石碑的贔屭底座運抵臺灣府城時,其中一座不慎掉入港內,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即運往諸羅縣城),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發現,以白蓮聖母的名義供奉在南廠保安宮內 。


19世紀後半葉,大士殿、海神廟、蓬壺書院、文昌閣、五子祠等建築,先後蓋在赤崁樓的原址上。這五座建築物,巍峨高聳,為破落的赤崁城址平添了壯偉氣派。



日治時期


臺灣的日治時期,日本人則以海神廟、文昌閣和五子祠當做醫院和學生宿舍。


1921年,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該址時,又重新發現了普羅民遮城的舊堡門,然後又發掘到東北角的荷蘭砲台殘蹟,以及通到堡壘地下室的門戶,因此將之為歷史館。戰後重加修繕,成為臺南市立歷史博物館。1974年又重修一次,而成今貌。


原先赤崁樓緊臨民宅,出入口設於今赤崁街側。二次大戰時期,總督府以防空為由,拆除民宅,闢建臺町地內1888坪的防空空地(疎開日语疎開空地)[4]


.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background:transparent;margin-top:0.5em.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collapsiblewidth:100%.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centermargin:0 auto.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titletext-align:center;font-weight:bold.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boxfloat:left;border-collapse:collapse;margin:3px.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box .thumb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color:#F8F8F8;padding:0;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r.gallery-mod-textvertical-align:top.mw-parser-output tr.gallery-mod-text .coredisplay:block;font-size:small;padding:0.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text .captionline-height:1.25em;padding:6px 6px 1px 6px;margin:0;border:none;border-width:0;text-align:left.mw-parser-output .gallery-mod-footertext-align:right;font-size:80%;line-height:1em


戰後至今


戰後,原本防空地一度成為攤販聚集地,隨後由市政府整頓環境後,將出入口改至防空空地側,即今民族路的售票處與廣場。而赤崁樓著名的地標:9塊贔屭碑,是在1960年由大南門遷來。


1983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宣佈赤崁樓為國家一級古蹟。



「嵌」「崁」之爭


1965年,臺灣省政府主席黃杰題字「赤嵌樓」時,有人提出異議應為「赤崁樓」,但經學者考證,明清史書均作赤「嵌」樓,是由平埔語的地名音譯而定,康熙字典亦只收錄「嵌」,而後官方採納學者意見,官方文書及民間刊物自此均用赤「嵌」樓[5]:115


然而2003年時,「本土文史人士」以「『崁』字較有本土意涵」建議臺南市政府將赤嵌樓、赤嵌街、赤嵌里改用「崁」字,正值市府推行本土化政策,而後臺南市官方文書改用「赤崁樓」,引發文史界反彈[5]:116-117



實景




從赤崁樓俯瞰入口處;這裏是在二戰時期所開闢的防空空地



交通運輸



  • 大台南公車[6]:赤崁樓站




























編號
路線 
營運單位
備註
3海東國小-竹篙厝府城客運
  • 部分班次延駛至全福新城、復興國中。
5桂田酒店-市立醫院府城客運
  • 部分班次延駛至大甲里。
77安平原住民文化會館-南紡購物中心
四方客運
88
台南公園(公園路)-觀夕平台
府城客運
  • 例假日部分班次繞駛臺南文化中心。
99台南公園(公園路)-七股鹽山
府城客運
  • 例假日部分班次僅行駛至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西環線台南火車站(北站)-台南火車站(北站)府城客運
  • 雙層觀光巴士。

  • 赤崁樓、安平漁人碼頭、孔廟。

  • 18:20後行駛星光路線,不經安平漁人碼頭。


  • 公共自行車T-Bike:赤崁樓站(32位置)


參考文獻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國立羅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nd,赤崁樓[online]。宜蘭縣羅東鎮:國立羅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引用於2004年11月6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 黃仕齊等,nd,赤崁生活區:赤崁樓簡介[online]。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引用於2004年11月7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 台南市西門國小鄉土教育團隊,nd,歷史源起,見安平[online]。台南:台南市西門國小。[引用於2004年11月7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nd,赤崁樓[online]。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藝術網。[引用於2004年10月2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相關


  • 安平區

  • 臺江內海

  • 熱蘭遮城

  • 郭懷一事件

  • 用牛皮量地


參考





  1. ^ 王浩一. 在廟口說書. 台北市: 心靈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301頁. ISBN 978-986-6782-47-3. 


  2. ^ 《臺灣地名辭書 卷廿一 臺南市》,97頁,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 ^ 許雪姬(2003),《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頁598,紅毛城條目。陳宗仁撰。


  4. ^ 總督府告示第1039號,昭和19年12月6日


  5. ^ 5.05.1 劉阿蘇. 古蹟行政與實務. 臺北市: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 2015年10月. ISBN 978-957-28309-7-0. 


  6. ^ 大台南公車 路線查詢



外部連結




赤崁樓,府城細細遊赤崁樓深入高階解說


  • 認識台南歷史 從這裡開始


  • OpenStreetMap上有關赤崁樓的地理信息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