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 | |||||||||
---|---|---|---|---|---|---|---|---|---|
瓦尔密战役(1792年9月20日) | |||||||||
| |||||||||
参战方 | |||||||||
神聖羅馬帝國
普鲁士王国(1792–1795)[注 2] (海地革命) (准战争) 美國 (1798–1800) | 法兰西王国(至1792)[注 6]
丹麦-挪威(1797年5月16日行动)[注 10] 迈索尔王国(第四次英国-迈索尔战争) | ||||||||
指挥官和领导者 | |||||||||
弗朗茨二世 杜桑·卢维杜尔 约翰·亚当斯 | 路易十六 克里斯蒂安七世 蒂普苏丹 † |
法国大革命战争(法语:Guerr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目录
1 历史概述
2 主要战役
2.1 第一次反法同盟
2.2 埃及远征
2.3 第二次反法同盟
3 参见
4 注释
4.1 脚注
4.2 参考来源
历史概述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的出逃失败被捕,加剧了法国人民对外国干涉的担心,也激化了欧洲君主对共和国的敌视。1792年4月20日,法国对奥地利宣战;8月,奥地利与普鲁士联军进逼巴黎,要求恢复路易十六的自由与统治。共和国的生存一度面临危机。但9月20日,临时组织的法军凭借“保卫共和国”的高昂热情,在瓦尔密战役中出人意料的击败了训练有素的普鲁士军队,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民公会以叛国罪为由,处死了路易十六。这一行动激怒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君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以及德意志和意大利诸邦都加入了反法同盟,共和国再度面临危机。卡诺将军对法国军制做出了重大改革,实行全国普遍徵兵制,成年法国人都加入了军队。军事改革还包括:就地解决补给,多兵种混合编成。战术上的改进包括:使用步兵纵队代替步兵横队,以利于快速机动;大量使用散兵;大规模集中使用炮兵。经过改革的法国军队成了一支足以和欧洲各国职业军队抗衡的大军。法国和反法同盟在各条战线上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1797年1月14日,拿破仑·波拿巴指挥法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法国赢得了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胜利。
1799年,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国再次结成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在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但1800年俄国退出同盟给了法国以喘息之机。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重组政府和军队。1800年6月14日,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取得了马伦哥之役的胜利,瓦解了第二次反法同盟。
1802年3月27日,亚眠和约签订,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法国大革命战争结束,欧洲获得了短暂的和平,但很快就卷入了规模更大的拿破仑战争。
主要战役
第一次反法同盟
- 瓦尔密战役
- 土伦战役
- 皮埃蒙特战役
- 洛迪战役
- 卡斯奇里恩战役
- 里沃利战役
埃及远征
- 金字塔战役
- 尼羅河之役
第二次反法同盟
- 马伦哥之役
参见
- 法国大革命
- 拿破崙战争
- 奇尔德斯号事件
注释
脚注
^ 奥属尼德兰和米兰公国属奥地利直辖。其他一些意大利国家(包括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托斯卡纳大公国)与哈布斯堡王朝关系密切。
^ 2.02.1 1795年巴塞尔和约后中立。
^ 3.03.1 1801年1月1日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 几乎所有意大利国家(包括中立的教皇国和威尼斯共和国)都在1796年拿破仑入侵后背征服,成为其附庸国。
^ 多数武装力量逃离,未同法军交战。1795年巴塞尔和约后,巴达维亚共和国同法国结盟。
^ 1792年4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在国民会议上向奥地利宣战,是时王国仍在名义上存在。8月10日杜伊勒里宫暴动后君主政权已近覆灭,1792年9月21日君主制被正式废除。
^ 1798年爱尔兰叛乱开始反抗英国统治。
^ 1795年波兰被瓜分后来到法国。
^ 第二圣伊尔德丰索条约签订后作为法国盟友重新加入战事。
^ 名义上中立,但丹麦舰队于哥本哈根战役中受英国攻击。
参考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