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藝電視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佳藝電視有限公司
Commercial Television
公司類型
私人有限公司
成立
1975年9月7日 (1975-09-07)
結束
1978年8月21日 (1978-08-21)
(2年348天)
(香港本地免費電視頻道)
1978年10月19日 (1978-10-19)
(3年42天)
(公司)
代表人物
林秀峰、周梁淑怡、何佐芝等
總部
香港九龍廣播道1號A
標語口號
新台,新事,新構思(1975年-1978年)
产业
電視廣播
產品
佳藝電視台
員工人數
約1000人

佳藝電視有限公司英语:Commercial Television)簡稱佳視,是香港第三間免費商營電視台,1975年9月7日下午6時正(UTC+8)開台,[1]1978年8月21日倒閉。




目录





  • 1 歷史

    • 1.1 開台及發展


    • 1.2 七月攻勢


    • 1.3 倒閉


    • 1.4 復台「傳聞」


    • 1.5 後續



  • 2 發牌條件


  • 3 節目表


  • 4 發射頻道


  • 5 節目

    • 5.1 教育節目


    • 5.2 電視劇


    • 5.3 外購日劇


    • 5.4 外購動畫

      • 5.4.1 301部隊時段



    • 5.5 新聞節目



  • 6 主要演員


  • 7 參見


  • 8 參考資料及註釋


  • 9 外部連結




歷史



開台及發展


1973年,根據廣播發展工作小組的建議,港英政府決定增加兩間無線電視台[2],並在同年3月邀請有興趣者參加。同年8月10日,港英政府發出兩個無線電視經營權,佳藝電視獲得的是「中文電視台」經營權,麗的電視亦獲得新的「中英文電視台」經營權:這意味著佳藝電視跟其他兩間電視台(無綫電視及麗的電視)不同,只可以營辦一個中文台。


1975年春季,佳藝電視曾將一批工作人員送往台灣,接受光啟文教視聽節目服務社訓練三個月[3];這一年,中國電視公司節目部經理翁炳榮協助佳藝電視的創建。


佳藝電視的台徽是以六個成120度角之線條所組成的環狀六角形,代表古代中國儒家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而「御書數」被嘲成香港粵語俚語「預輸數」,意為「預料會失敗」[4]);無獨有偶,六角形亦正好代表佳視的六個主要股東:商業電台、怡和洋行、《星島日報》、《華僑日報》及《工商日報》。在佳視創台的六個股東當中,商業電台擁有最大的主導權,故由商台董事長何世義(即何佐芝)兼任佳視總經理(《工商日報》東主何世禮為其異母兄);直到1976年林炳炎家族入股,則改由林秀峰出任佳視總經理。商業電台更一度創辦「佳視足球隊」為佳視做勢,其後卻因佳視倒閉而作罷;值得一提,當時任職商業電台的伍晃榮曾為該隊的領隊。[5]


佳視總部「佳藝電視大廈」位於九龍塘廣播道1號A,(今「香港電台電視大廈」)。佳視啓播後,廣播道所在的小山丘集結了香港五間電子傳媒的總部,因此該處也被稱為「五台山」。[4]


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佳藝電視一推出《射鵰英雄傳》,就轟動全港;而俏麗可人的米雪因為演活了黄蓉一角,成為當時全香港最紅的女星,成為各大影視周刊最搶手的封面女郎,名氣日大,紅遍整個東南亞。佳視結束後,米雪旋即成為炙手可熱的女星,片約不絕,而當時亞洲電視與無綫電視都爭相邀請米雪拍劇;最後由於無綫電視出價極高,邀得米雪拍《絕代雙驕》。



七月攻勢




佳視於1978年7月發動「七月佳視」宣傳攻勢[4]


1978年初,佳視以高薪羅致無綫電視總經理周梁淑怡及其多名主要下屬,包括葉潔馨、劉天賜、盧國沾、林旭華、石少鳴,他們被統稱 「佳視六君子」。佳視又以高成本招請原任職於無綫電視的幕前及幕後人員效力,使全台職員人數由1978年初的約600人增加至800多人[6]


周梁淑怡於1978年7月1日為佳視推出「七月攻勢」,並於香港進行大規模宣傳活動,包括連續多日於多份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又於尖沙咀碼頭派發錄音帶以宣傳新節目。七月攻勢包括多部重頭劇集:鄭裕玲、米雪主演的《名流情史》,徐克導演、余安安主演的《金刀情俠》,加上《推理劇場》、《急先鋒》,及當時於香港電視媒體首創的成人清談節目《哈囉夜歸人》等。


可惜,七月攻勢推出後,收效及收視率增長皆未如預期;同時又因花費大量資金,令佳視的營運資金迅速耗盡。周梁淑怡與佳視六君子迅即引咎辭職[6],周梁的呈辭於8月4日獲佳視董事局接納[7],並由李雪廬接替總經理一職[8]



倒閉




香港電台電視大廈(前佳藝電視大廈)


由於佳視不惜工本製作電視片集造成虧損嚴重,1978年8月21日早上,佳視突然發表聲明,宣佈因財政陷入困境而停止運作,並在總部大門外貼出告示,表示佳視當日起停播。同時有職員向法庭申請將佳視清盤。


1978年9月7日,最高法院委任破產管理官霍斯為臨時清盤官,接管佳視資產。同日下午,300多名佳視職藝員到港督府門外請願,以新聞部編輯兼首席主播何鉅華為首,向港督副官遞交請願信,並臂纏黑紗於港督府門外靜坐4個半小時,要求港英政府「追究一切有關佳視之責任承擔,盡速恢復電視台之播映,及保障電視專業人員之就業權益」[9]。佳視職員、藝員先後3次到港督府請願,但警方於10月3日清晨拘捕何鉅華、徐聖祺、朱克及林旭華,並對4人及全體職藝員提出「非法集會」的檢控[10]。結果佳視在同年10月19日被法庭頒令清盤。[11]


其實早在佳視倒閉前,公司組織上出現變動。尤其佳視消耗大量資金,於是引入林氏家族的資金注資至佳視;隨著林氏注資日增,令港英政府認為可能這與牌照條款有牴觸,因此總督會同行政局在1977年12月下令電視諮詢委員會調查。調查後,當局致函佳視,著令整頓若干與公司組織有關的事務;但不久佳視便宣佈倒閉。[11] 然而在2000年至2001年播出的亞洲電視劇集《電視風雲》裡,以影射方式把佳視倒閉原因歸咎於港英政府不容許中資入股香港電子傳媒。


佳視倒閉後,佳視的大批台前幕後精英分別加入無綫電視及麗的電視,為香港電視界日後的黃金時代寫下序幕。



復台「傳聞」




2007年在網路上流傳的「佳藝電視」台徽


在YouTube網站內的香港主權移交10週年紀念歌曲《始終有你》中及若干新聞短片,有着「佳藝電視寬頻一台」的標誌,更有人因此傳出佳視重開的傳聞。但實際上,該標誌純粹是中學生把現成電視節目剪輯後自行加插,並且放在他們的網頁上,對外宣稱是自製節目及佳視為其組織之附屬機構。[1]



後續


香港政府直到2013年再發出第三及第四個免費電視牌照之前,香港免費電視一直維持兩台(無綫電視及麗的電視,麗的電視於1982年股權易手、改組為亞洲電視)爭雄的局面,其後至今造成無綫電視「一台獨大」30年的局面。不過,隨著香港政府推出香港電台數碼地面電視及正式發出新電視牌照的決定,再加上亞視在2016年4月1日因為免費電視牌照不獲續期而停播,香港的電視界可能會有新發展。2016年4月2日凌晨,亞視旗下模擬及數碼電視頻道因為政府不為其免費電視牌照續期而停播;當晚,香港電台正式接管亞視的模擬電視頻道,而新數碼電視頻道ViuTV則在亞視停播後數天正式開台、接管部分亞視頻譜。


佳視倒閉後,佳藝電視大廈曾一度成為無綫電視的製作分廠(Production Annex);1988年,無綫電視總部從廣播道遷到清水灣電視城後,佳藝電視大廈成為現在的香港電台電視大廈。


前廣播處長張敏儀表示,1975年商業電台董事長何佐芝創辦佳藝電視,一年後已將股份全售予他人;其後佳視突然結業,和何佐芝無關,但他站出來、慷慨地用自己的錢支付員工遣散費,「佢嘅仁厚精神,所有老闆都應該學吓」(他的仁厚精神,所有僱主都應該學習)。



發牌條件


佳藝電視在競投牌照時自動提出多項條件,包括:保證每一股東不會擁有超過15%之股權[6];星期一至五晚黃金時間播放兩小時教育節目(這個亦是佳視的死穴之一),下午5時至6時則播放香港電台製作之節目[12]


前佳藝電視總經理李雪廬於其回憶錄《李雪廬回憶錄》中指出,佳藝電視放棄開設英文台、並於中文台播放教育節目的安排,概念由馬評人簡而清提出;但這安排等於只是半個電視台,難以攤分製作成本[8]



節目表


佳藝電視開播當天(1975年9月7日)的節目表:






















播出時間
節目名稱
18:00
啟播錄
18:05
佳視節目巡禮
18:45
賀佳視開播特輯
19:15
佳視新聞及天氣報導
20:00
名作劇場:武當弟子
21:00
特備綜藝節目:佳視良辰
22:10
比利球王大賽
23:40
佳視新聞及天氣報導
23:45
彩色人生

佳藝電視開播初期的一週節目表:























































時間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8:00
節目預告
18:05
觀點與角度

警訊

少年警訊
「這一代」青年音樂節目
18:10
「三國演義」木偶劇
18:15

獅子山下
18:45
「一雀四鳳」歌舞趣劇
18:50
「錦標」遊戲節目 (上)
19:15
佳視新聞及天氣報導
佳視新聞及天氣報導
19:45
「錦標」遊戲節目 (下)
「錦標大賽」遊戲節目
20:00
名作劇場「武當弟子」
名作劇場「武當弟子」
20:30
「遊戲人間」諷刺劇
21:00
佳視劇場-全新手法電視劇
「佳視群英會」綜藝節目
「美齡與你」以陳美齡為中心的歌唱節目
21:30
教學電視
「歷刼鴛鴦」日本片集
22:00
週末劇場「歡天喜地」
22:30
太平洋戰史
23:30
佳視新聞及天氣報導
佳視新聞及天氣報導
23:35
「成年人時間」妙論人生百態
「迷離集」懸疑片集
23:40
「迷離集」懸疑片集


發射頻道


















































發射站
特高頻(UHF)頻道
頻率 (MHz)覆蓋範圍
慈雲山29535.25
港島北、九龍
青山46671.25
大嶼山北部、屯門至大欖涌、落馬洲、元朗、石崗
飛鵝山46671.25
觀塘、西貢
赤柱46671.25
赤柱
金山47679.25
荃灣、青龍頭、青衣、葵涌
南朗山47679.25
深水灣、黃竹坑、石澳
柴灣56751.25
柴灣
聶高信山56751.25
跑馬地、黃泥涌
九龍坑山57759.25
北區、大埔區、沙田
南丫島57759.25
薄扶林、淺水灣、南灣
琵琶山57759.25
蘇屋、長沙灣、深水埗


節目



教育節目


當初佳視的發牌條件之一是,佳視需要在星期一至五每晚9:30至11:30的黃金時間播放兩小時的教育節目[12],教育節目時段內不得加插廣告;而其條件已漸漸應用於公開大學節目。佳視的教育節目主要以成人教育為主,並與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和基督教職業訓練學校合辦,[1] 課程包括汽車工程、簿記、室內設計、外語、繪畫和插花等等。以上的教育節目更設有課外導修及進行考試,合格的話可獲取文憑,儼如一間成人遙距教學學校。[13]


但教育節目的規定也是佳視未能取得收支平衡而導致佳視倒閉的原因之一,情況跟日本兩家商營電視台類似(朝日電視台和東京電視台的前身都是商營的教育電視台。然而這類牟利的教育電視台因為嚴重經營不善,兼且廣告收入比綜合電視台低,最終令它們在1973年11月放棄教育功能、轉作綜合電視台)。但佳視的情況就沒有它們幸運,猶如「宣告」商營教育電視頻道的「試驗」失敗。



電視劇


佳視曾經製作過很多被電視迷視為經典的電視節目,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佳視更是全世界第一間改編華文武俠小說成為電視劇的電視台;佳視更帶領潮流,率先改編金庸武俠小說作電視劇。一些著名電視幕後人員及演員如徐克、周梁淑怡、鄭裕玲都曾任職於佳視。



  • 隋唐風雲(演員:湘漪,鮑漢琳,劉丹,喬宏,馮淬帆,焦姣,秦沛)


  • 武則天(演員:湘漪、李通明、袁報華、陳琪琪、馮淬帆、伊達、秦沛、魏秋樺、劉丹、黄百鳴、景黛音、楊澤霖、鄭裕玲、古耀文、張鴻昌)


  • 頂爺(演員:劉丹)


  • 追虎擒龍(演員:劉丹,湘漪,石天,楊澤霖,陶敏明,魏秋樺)


  • 明星(演員:張瑪莉,曾江)


  • 賭國仇城(演員:歐嘉慧、劉丹、劉鶴年、丁茵)


  • 廣東好漢(演員:白彪,米雪,梁小龍)


  • 射鵰英雄傳(演員:白彪,米雪,梁小龍、孟秋)


  • 神鵰俠侶(演員:羅樂林、李通明、白彪、米雪、梁小龍、曹達華、楊澤霖)


  • 碧血劍(演員:陳強、文雪兒、李通明、石天、魏秋樺、林秀(元秋)、楊澤霖)


  • 獨行殺手 (演員:陳惠敏)


  • 雪山飛狐(演員:衛子雲、米雪、文雪兒、李通明、白彪、羅樂林、鄭雷、陳寶儀、甘婉霞、陳琬筠、曹達華)


  • 鹿鼎記(演員:文雪兒、程思俊、李通明、陳琪琪、馬海倫、魏秋樺)


  • 萍蹤俠影錄(演員:陳強、楊盼盼、李通明、梁小龍、魏秋樺、劉江、鄭雷)


  • 白髮魔女傳(演員:李麗麗、白彪、文雪兒、羅樂林、覃恩美、鄭雷、劉江、曹達華、鄭裕玲、魏秋樺)


  • 武林外史(演員:米雪,李通明,文雪兒、劉丹,劉江,魏秋樺)


  • 金刀情俠(演員:游天龍,余安安,鄭裕玲,魏秋樺,朱承彩,白彪,楊澤霖)


  • 名流情史 (演員:鄧碧雲,羅艷卿,白彪,米雪, 韋基舜,鄭裕玲、文雪兒)


  • 流星蝴蝶劍(演員:羅樂林,魏秋樺,劉江,楊澤霖,馬海倫、文雪兒)


  • 仙鶴神針(演員:羅樂林,馬海倫,覃恩美,楊盼盼,秦沛,李通明)


  • 紅樓夢(演員:伍衛國、毛舜筠、米雪、黃蕙芬、吳浣儀、朱瑞棠、楊澤霖、丁櫻、鄭雷、丁茵、朱承彩、劉丹、馬海倫、張寶之、陶敏明、文雪兒、李通明、劉江、林燕妮、鄭裕玲、魏秋樺、羅樂林、陳琪琪、白彪、陳寶儀、甘婉霞、陳琬筠、張鴻昌)


  • 風雷第一刀(未完成拍攝)(演員:劉江飾演葉開,伍衛國飾演傅紅雪,文雪儿飾演丁靈琳,米雪飾演馬芳鈴,魏秋桦飾演翠濃,吳桐飾演馬空群,陶敏明飾演沈三娘)


  • 細魚吃大魚(演員:林偉圖、米雪、楊盼盼)


  • 精武門(演員:梁小龍、麥子雲、秦沛、張鴻昌、楊澤霖、魏秋樺)

  • 千王之王(已經由無線電視繼續拍攝)


外購日劇



  • 我家男住客日语雑居時代(原名:雑居時代)


  • 婚變之謎日语婚變之謎(原名:)


  • 妹妹大哂日语美人はいかが?(原名:美人はいかが?)


  • 過山虎日语狼・無頼控(原名:狼・無頼控)


  • 父女情深日语パパ愛してる!!(原名:パパ愛してる!!)


外購動畫



  • 百變龍(1976年XX月XX日 - 1977年7月10日)(原名:スーパーロボット マッハバロン)


  • 七星俠(1976年XX月XX日 - 1977年7月10日)(原名:ウルトラセブン)


  • 俏巴喇日语チビラくん(1976年XX月XX日 - 1977年11月12日)(原名:チビラくん)


  • 世界童話集日语まんが世界昔ばなし(1977年8月7日 - 1978年8月20日)(原名:まんが世界昔ばなし)

  • 大眼妹與波比

  • 急救組卡通


301部隊時段


(1978年7月1日 - 1978年8月19日)



  • 五勇士(原名:秘密戦隊ゴレンジャー)


  • 大鐵人日语大鉄人17(原名:大鉄人17)(註:大鐵人其後被轉往無線電視翡翠台播出,並易名作《無敵大鐵人》)


  • 冰河戰士日语氷河戦士ガイスラッガー(原名:氷河戦士ガイスラッガー)


  • 金剛飛天鑽(原名:鋼鉄ジーグ)(註:金剛飛天鑽於82至84年間轉往無線電視翡翠台播出,並易名作《磁力鐵甲人》)


新聞節目


佳藝電視每日提供兩節電視新聞,啓播初期分別於晚上7:15和11:30播出新聞及天氣報告,[1] 後來改為每日傍晚六時二十五分播放「佳視新聞」及晚上八時五十五分播出「新聞精華」。最初佳視由商業電台調派播音員楊廣培、尹芳玲、金剛等為主播,後來引入專業新聞人員,著名主播何鉅華(演員盧宛茵前夫,現移民美國邁阿密)曾長期為傍晚佳視新聞的主播,而蘇凌峰(前加拿大多元文化電視台新聞總編輯及主播)、梁家榮(現香港電台廣播處長)、趙應春(現有線電視新聞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則為新聞精華的主播。因為佳視在每晚九時起須播放教育電視節目,故此作為全日新聞總結的新聞精華節目,較其他兩台的夜間新聞時間早(當時無線的夜間新聞約為十時半,而麗的則在十點),直至倒閉前才在晚上十一時半重新加上最後新聞時段。


同時,佳視是香港首家會為本地重大時事製播特備節目的電視台,如在1977年的金禧中學學潮,佳視曾為此製作「金禧學潮論壇」節目,當時為金禧教師的現社民連骨幹成員劉子濂曾在該節目上表示,曾在報章撰文指學運遭「革命馬克思主義同盟」(革馬盟,四五行動前身)滲透是受校長指使的,而使學潮矛頭更傾向同情學生。



主要演員


  • 源自無線電視,佳藝電視倒閉後重返無線電視=

    • 林偉圖(移民美國三藩市)


    • 楊盼盼(轉職電影界)


    • 伍衛國(曾往麗的,後重返無綫)

  • 源自麗的電視(今亞洲電視),佳藝電視倒閉後重返麗的電視(今亞洲電視)

    • 江圖(曾多次往返無線與麗的,轉往內地發展)
  • 源自無線電視,佳藝電視倒閉後轉投麗的電視(今亞洲電視)

    • 余安安(先麗的,其後重返無綫,再一次轉投亞洲電視,現轉職電影界)


    • 鮑漢琳 (先麗的,其後轉職電影界,已去世)

  • 源自麗的電視(今亞洲電視),佳藝電視倒閉後轉投無線電視

    • 劉丹(轉投無線,曾再加盟亞視,其後再一次重返無綫)


    • 黃韻詩(曾多次往返無線與麗的,其後移民加拿大)


    • 毛舜筠(現轉職電影界)

  • 佳藝電視出身,倒閉後轉無線電視

    • 黃錦燊(轉職法律界,現任遼寧省政協委員)


    • 秦煌 (佳視時用本名梁日成,現轉往無綫電視,佳視及無線拍攝射鵰英雄傳都是扮演老頑童一角。)

    • 鄭裕玲

    • 陳榮峻

    • 麥子雲

  • 佳藝電視出身,倒閉後轉投麗的/亞洲電視

    • 梁小龍 (現轉職電影界)
  • 佳藝電視出身,倒閉後轉投無綫及麗的/亞洲電視

    • 白彪 (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現轉投香港電視網絡)


    • 米雪(先無綫後麗的,再重返無線)


    • 魏秋樺 (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亞洲會會長,現已息影)


    • 張鴻昌(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移民澳大利亞坎培拉)


    • 劉江(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


    • 李麗麗 (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


    • 馬海倫 (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


    • 文雪兒 (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


    • 楊澤霖(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已離開娛樂圏)


    • 曹達華(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再重返麗的,已去世)


    • 鄭雷(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移民加拿大多倫多)


    • 秦沛(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再加碼亞洲電視,又重返無線,現主要內地發展)


    • 羅樂林(先麗的,其後轉投無綫)


    • 李通明(息影,移民美國邁阿密)


    • 麥天恩(已去世)


    • 湘漪(先無線後亞視,已淡出影視圈)


參見


  • 佳視六君子


參考資料及註釋




  1. ^ 1.01.11.2 《工商日報》1975年9月7日佳藝電視廣告


  2. ^ 《Hong Kong 1974, Report for the year 1973》Hong Kong Government, 1974: page 149


  3. ^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暨電視叢書編纂委員會 編纂,《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一輯:民國五十年至六十四年》,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年5月30日出版,第206頁。


  4. ^ 4.04.14.2 無綫電視《由1967開始:破舊立新的1975》,2009年11月30日


  5. ^ 《波係圓嘅:阿盲44年傳媒生涯回憶錄》,伍晃榮著,經濟日報出版社2005年10月初版,ISBN 962-678-297-8


  6. ^ 6.06.16.2 工商日報,1978年9月22日,第1頁


  7. ^ 工商日報,1978年8月5日,第8頁


  8. ^ 8.08.1 《李雪廬回憶錄》,李雪廬,三聯書店(香港),2010年,ISBN 9789620429231


  9. ^ 華僑日報,1978年9月8日


  10. ^ 大公報,1978年10月5日


  11. ^ 11.011.1 《1977年香港年報》。香港政府,1978年:第143至144頁


  12. ^ 12.012.1 大公報,1978年10月20日,第1張第4版


  13. ^ 《1976年香港年報》。香港政府,1977年:第150頁



外部連結


  • 1978年「七月佳視」宣傳聲帶(第一段)(粵語)

  • 1978年「七月佳視」宣傳聲帶(第二段)(粵語)


  • 三台鼎立消失逾30年,《明報》,2009-07-29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