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壘
在棒球中,盗垒指跑垒员在投手投球时提前离开原垒包成功占领前方垒包的动作。在统计中盗垒通常被计为SB。如果投手或捕手成功的通过传球将跑垒员阻杀,则称作盗垒失败(caught stealing,CS)。成功的盗垒不仅需要速度,还需要跑垒员对场上形势作出正确判断。
目录
1 背景
2 纪录保持者
2.1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2.2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3 战术与技巧
4 外部链接
背景
在19世纪时,只有跑者一次跑过不止一个垒包才被记作一次盗垒。例如从一垒成功上到三垒。苏格兰人胡格·尼克(Hugh Nicol)曾創下單季138次盜壘成功(按照当时的规则)。现代的盗垒定义从1898年开始实行,早期盗垒经常成功,各球队也经常使用,但现在一般只有在一方落后分数很多的情况下才会被迫实施。并且如果捕手无意将盗垒者杀出局,则不记盗垒,視為防守方的故意忽略(defensive indifference)。
纪录保持者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瑞奇·韓德森(Rickey Henderson)在大聯盟史上有1406次盜壘成功,保持着最高盗垒次数的纪录。第二名则是盧·布洛克(Lou Brock),有938次盜壘成功,落后468次。瑞奇·韓德森同時保持著單季最高盜壘紀錄,他在1982年有130次盜壘成功的紀錄。
在1983年赛季结束后,瑞奇·韓德森成为第一个在MLB连续2年盗垒100次以上的选手,而4年之后,温斯·科尔曼(Vince Coleman)更是完成了连续3赛季盗垒100次以上的奇蹟。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排名 | 球員 | 盜壘成功 | 盜壘率 | 球隊 | 備註 |
---|---|---|---|---|---|
1+ | 黃甘霖 | 295 | 0.747 | 統一獅 | 盜壘王五連霸 |
2+ | 林易增 | 290 | 0.689 | 味全龍→兄弟象 | 盜壘王五連霸 |
3 | 彭政閔 | 205 | 0.719 | 兄弟象 | 首位中職達成1000安+100轟+200盜的球員 |
4+ | 楊松弦 | 171 | 0.750 | 中信鯨→統一7-ELEVEn獅 | |
5+ | 闕壯鎮 | 160 | 0.748 | 中信鯨 | |
6+ | 黃忠義 | 159 | 0.646 | 俊國熊→興農牛 | |
7 | 張泰山 | 158 | 0.681 | 味全龍→興農牛→統一7-ELEVEn獅 | |
8+ | 大帝士 | 147 | 0.808 | 味全龍 | 成功率最高;單季71次盜壘成功紀錄 |
9+ | 紀俊麟 | 145 | 0.690 | 中信鯨 | |
10+ | 陳致遠 | 125 | 0.762 | 兄弟象 |
+為非現役球員,盜壘率=成功次數/盜壘次數
战术与技巧
盗垒者必须在投手出球的瞬间迅速起跑,如果提前起跑,投手可能会将球投向其他垒包以试图将跑垒者杀出局。在投手投球之前,跑垒者一般会离开垒包一段距离,以求将跑垒距离缩短,但同时距离不能过大,以防被投手牵制来不及回垒。盗垒常常结合打跑战术使用,即通过暗语沟通后打者确定出棒挥击,这样可以使跑垒员多跑垒包,但是打跑战术缺点在于如果打者并没有挥到球或是擊出飛球,便很可能造成双杀。
还有一种战术称为延缓盗垒,即等捕手将球传回给投手时实施盗垒,这一战术在MLB很少被使用,但在大学联赛中却屡见不鲜。
二垒是最容易盗垒成功的垒包,也是最常被盗垒的垒包。因为它离本垒最远并且中间隔了投手丘,捕手传二垒经常要为了避开投手而傳高抛球,这样就增加了球飞行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失误。三垒很难被盗,但经常有人成功。很少有人盗本垒,这需要过人的胆识。泰·柯布曾創下單季8次盜本壘成功的紀錄,生涯則有54次。
當一、三壘有人時,進攻方可能採取雙盜壘戰術,即一壘跑者先起跑,誘使捕手將球傳向二壘,使三壘跑者奔回本壘得分。當防守方察覺進攻方可能是採取雙盜壘戰術時,捕手大多仍會將球傳出,但會由投手攔截或是二壘手、游擊手趨前接球,以逼使三壘跑者回壘或爭取時間再傳回本壘阻殺跑者。
出现不死三振时打者上一垒的情况经常被视作盗垒,但紀錄上只记三振和捕逸。
在早期的棒球比赛中,跑者可以從二壘盜回一壘,试图讓防守方传球牺牲自己使位于三垒的跑者回本垒得分。现代棒球规则已经禁止了这种跑垒方式,所以现在不存在盗回一垒的战术。
盗垒是一项重要的技术,也是一种小型的战术,各队常常使用强打者与强盗垒者结合的方式,即使有时打跑战术不成功,成功盗垒的概率也是相当高的。
外部链接
- 美國職棒生涯盜壘排行榜
- 中華職棒生涯盜壘排行榜
台灣棒球維基館:盜壘(繁体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