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 (中華民國)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甘肅省

 中華民國的省







1912年-1949年



甘位置



首府

皋蘭縣1912-1941
蘭州市1941-1949
武都縣1949

歷史

 - 成立

1912年
 - 廢除

1949年

面積
391,506 km²

人口
 - 估計
7,091,000 
     人口密度
18.1 /km² 

現隸屬於

甘肅省

甘肅省,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延續清朝制度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北六省之一。簡稱為「」。




目录





  • 1 省名由來


  • 2 管轄範圍


  • 3 人口


  • 4 歷史沿革


  • 5 行政區劃

    • 5.1 省、縣之間的行政區

      • 5.1.1 道制


      • 5.1.2 行政督察區



    • 5.2 縣級行政區



  • 6 政府體制

    • 6.1 省會


    • 6.2 構成


    • 6.3 省政府首長



  • 7 注释


  • 8 参考文献




省名由來


因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而得名。元朝至元二十三年,陝西四川行省改名為甘肅行中書省。「甘肅」一詞從此做為一個正式行政區劃的名稱開始使用。



管轄範圍


民國初,轄境約相當於今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部,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貴南縣、共和縣、海晏縣、祁連縣及土爾根達坂山一線以東、以北區域,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東南部。民國18年(1929年),舊寧夏道、西寧道各縣劃屬寧夏省、青海省,轄境大幅減小。民國36年(1947年),全省土地面積為391,506平方公里,區域包括今甘肅省全境(瑪曲縣除外),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隆德、固原、海原、化平、西吉等縣。東接陝西省,北鄰寧夏省、蒙古地方,西界新疆省,南接青海省、四川省。



















































Mogao Caves.jpg
甘肃历史系列条目

史前時期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羌人 義渠 西戎 月氏



古羌人 義渠 西戎 月氏 羌方 密须



古羌人 義渠 西戎 月氏

春秋
戰國

西戎 秦国陇西郡 北地郡



陇西郡



涼州刺史部

三國

凉州



前秦 前涼 後涼 西涼 北涼 西秦

南北朝

北魏 西魏 北周



兰州总管府



关内道 陇右道 山南道

五代

定难节度使



西夏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宣政院辖地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沙州卫 吐鲁番汗国



甘肃省

中華民國

甘肃省

中華人民
共和國


甘肃省





















人口


以下依據中華民國實業部《中國經濟年鑑》(1934年出版)、內政部統計司編《民國十七年各省市戶口調査統計報告》(1931年出版)、主計處統計局編《中華民國統計提要》(1940年出版)、中華民國年鑑社編《中華民國年鑑》(1952年出版,頁19-21)所提供的人口數據:







































甘肅人口
調查年代戶數人口男性女性每戶平均人口性別比例
1912年
986,000
4,990,000
2,725,000
2,265,000
5.06
120.30
1928年

6,281,000




1936年
1,132,000
6,716,000
3,658,000
3,059,000
5.93
119.58
1947年
1,278,000
7,091,000
3,696,000
3,394,000
5.55
108.89

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於民國79年(1990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臺閩地區籍貫為甘肅省的人數為3844人,佔非臺灣省籍269萬4917人口當中的0.14%[1]



歷史沿革


宣統二年(1910年)冬,黃鉞受同盟會派遣,赴甘肅蘭州活動,取得陝甘總督長庚信任,被委為督練公所軍事參議。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陝西西安新軍起義回應,宣告陝西獨立。陝甘總督長庚派甘肅新軍分途進逼西安。黃鉞以阻擋四川民軍北上為詞,率所部開駐秦州(今天水市)。民國元年(1912年)3月10日發動秦州起義,宣佈甘肅獨立,並組織甘肅臨時軍政府,任甘肅都督。3月15日,蘭州也宣告“反正”,原甘肅布政史趙惟熙任甘肅都督。經調停,黃鉞取消都督名號,解散秦州臨時軍政府。後被袁世凱委任為大總統政治參議官、大總統軍事顧問官。


民國初,廢除了清代的府、州、廳制。後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全省劃設為7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省的長官民政長(民國初期稱都督)為巡按使,道的長官道尹為觀察使(後改稱道尹),次年,又改巡按使為省長。


民國十四年(1925年)8月,馮玉祥率國民軍入甘肅省,甘肃督辦陸洪濤被迫下野。


北伐戰爭以後,民國16年(1927年),廢除道的建制,改縣的行政長官縣知事為縣長。隨著軍閥混戰局面的結束,國民政府對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調整。民國17年(1928年),劃甘肅省原西寧道所屬7縣置青海省;同時劃甘肅省原寧夏道所屬8縣和寧夏護軍使所轄的阿拉善額魯特、額濟納土爾扈特2部地置寧夏省。同年,马仲英叛乱,是为第四次河湟事变。


民國20年(1931年)期間,馬仲英於甘肅省張掖縣成立「河西省行政委員會」,自任「河西省主席」。轄有甘肅河西走廊的民樂、山丹、張掖、臨澤、高台、酒泉、鼎新、金塔、玉門、安西、敦煌11縣。隨後因馬仲英部加入了新疆內戰後而消失。從民國23年(1934年)開始,甘肅省在縣的行政建制之上,又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的輔助機關。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分別在四川、新疆、甘肅三個地區發展石油工業,但因技術與資金的問題,其成效有限。


民國38年(1949年)夏季的扶郿戰役,國軍遭受沉重打擊,共軍進軍甘肅,省會蘭州遭受威脅,甘肅省主席郭寄嶠見大勢已去,倉皇南逃。8月5日,甘肅省代主席丁宜中率人員西逃河西。8月20日,彭德懷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蘭州城外會合成東、西、南三面包圍之勢,發動蘭州戰役。8月26日解放軍進入市區,中華民國國軍馬步芳部被殲大部,馬步芳敗逃西寧,蘭州戰役基本結束。9月初,解放軍從蘭州出發,向河西進軍,河西各地望風而逃或紛紛投降,直至9月28日才結束河西地區追擊作戰。已西逃新疆的甘肅省代理主席丁宜中,宣布解散甘肅省政府,返回酒泉。11月25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少將,第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撤銷武都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省政府,原專署人員一律提升一級為省政府職員。省政府地址選定在武都師範學校(今武都第七中學)。國民政府希冀據守秦蜀咽喉,保住四川門戶,阻止共軍入川進軍西南。第119軍駐防武都後,副軍長蔣雲台不肯接受安排進駐武都城,而將部隊駐紮在武都城的要塞入口——安化。在中共甘南工委軍事委員龍一飛多次親自勸說、策動下,於12月9日,率第119軍投靠中共。中共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62軍先遣隊在第119軍732團的掩護下,於10日淩晨進駐武都。


1950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轄蘭州1地級市及慶陽、平涼、定西、天水、武都、武威、酒泉、臨夏、岷縣、張掖10個專區。



行政區劃



省、縣之間的行政區



道制


辛亥革命以後,廢除了清代的府、州、廳制。民國初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民國元年(西元1912年)全省共設7道,即蘭山道(治皋蘭縣,清蘭州府地)、寧夏道(治寧夏縣,清寧夏府地)、西寧道(治西寧縣,清西寧府地)、涇原道(治平涼縣,清平涼、慶陽府、涇州、固州、化平川廳地)、渭川道(治天水縣,清秦、階二州地)、安肅道(治酒泉縣,清肅州、安西二州地)、甘涼道。北伐戰爭以後,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除道的建制。


蘭山道
寧夏道
西寧道
涇原道
渭川道
安肅道


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全省劃分為7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4月,第一、四、五區轄境有所調整。民國30年(1941年)11月新置第八區,對第一、第四區轄境進行調整。民國33年(1944年)4月增設第九區,各區轄境略有變動,爾後除民國38年(1949年)11月第八區改由省政府直轄外,未再改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專區取代。


甘肅省政府直轄區

民國27年(1938年)4月,以第一區皋蘭縣劃為省政府直轄地。5月,增領蘭州市。民國30年(1941年)11月,第一區臨洮、榆中、洮沙、景泰、靖遠、定西、會寧、永登、康樂9縣劃為省政府直轄地,計轄1市10縣。民國33年(1944年)2月增領會川縣,計轄1市11縣。4月,臨洮、榆中、洮沙、定西、康樂、會川6縣劃屬第九區,轄境減為1市5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劃入蘭州市、定西專區、臨夏專區。

第一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臨洮縣,轄臨洮、皋蘭、榆中、洮沙、渭源、景泰、靖遠、定西、會寧、隴西、漳縣、臨潭、岷縣、永登14縣及康樂設治局。民國27年(1938年)4月,皋蘭改屬省直轄。民國28年(1939年)增領卓尼設治局。民國29年(1940年)8月康樂設治局改置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臨洮、榆中、洮沙、景泰、靖遠、定西、會寧、永登、康樂9縣劃屬省直轄,第五區夏河縣來屬,計轄岷縣、渭源、隴西、漳縣、臨潭、夏河6縣及卓尼設治局,專署改駐岷縣。民國33年(1944年)4月,渭源縣劃屬第九區,轄境減為5縣1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岷縣專區取代。

第二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平涼縣,轄平涼、華亭、化平、隆德、莊浪、靜樂、崇信、固原、海原9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增領西吉縣。抗戰結束後,固原縣改屬第三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平涼專區取代。

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慶陽縣,轄慶陽、涇川、靈臺、環縣、合水、寧縣、正寧、鎮原8縣。抗戰結束後,第二區固原縣來屬,轄境增為9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慶陽專區、平涼專區取代。

第四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天水縣,轄天水、甘谷、武山、禮縣、西和、秦安、通渭、清水、兩當、徽縣、成縣、武都、康縣、文縣、西固15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武都、文縣、西固、成縣、康縣5縣劃屬第八區,轄縣減為10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天水專區取代。

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臨夏縣,轄臨夏、永靖、寧定、和政、夏河5縣。民國30年(1941年)11月,夏河縣劃屬第一區,轄境減為4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臨夏專區取代。

第六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武威縣,轄武威、民勤、永昌、山丹、民樂、張掖、臨澤、古浪8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武威專區取代。

第七行政督察區

民國24年(1935年)8月置,專署駐酒泉縣,轄酒泉、金塔、鼎新、高喜、玉門、安西、敦煌7縣。民國26年(1937年)10月增領馬鬃設治局(後改名肅北設治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張掖專區、酒泉專區取代。

第八行政督察區

民國30年(1941年)11月以第四區武都、文縣、西固、成縣、康縣5縣置,專署駐武都縣。民國38年(1949年)11月改由省政府直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武都專區取代。

第九行政督察區

民國33年(1944年)4月,以省政府直轄地的臨洮、榆中、洮沙、定西、康樂、會川6縣及第一區渭源縣置,專署駐臨洮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臨夏專區、定西專區取代。


縣級行政區


民國初年將各府廳州改置為縣,下轄77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初,因部分縣名含有對少數民族不敬之意,為「以新觀聽」,決定改縣名,共計10縣。10月,劃甘肅省原寧夏道8縣、西寧道7縣屬寧夏省、青海省。後來增設了永靖、和政、永康(後改康縣)等縣。設治局先後設有拉卜楞(後改稱夏河縣)、康樂(後改稱洮西設治局,1940年改稱康樂縣)、卓尼、肅北等。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府遷臺前,全省轄有1市、69縣、2設治局、9行政督察區:

















































































































































































































































































































甘肅省
所屬督察區及盟部
代碼
縣市局
駐地
沿革
省直轄地區
20001蘭州市民國三十年(1941年)5月析皋蘭縣城區置。
20002皋蘭縣清代為蘭州府附郭皋蘭縣,民國二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北洋時期為蘭山道治所。
20003景泰縣寬溝
一條山
大蘆塘
民國二年(1913年)4月析皋蘭縣置紅水縣。因境內有明萬曆年間所建紅水堡,故名。北洋時期屬蘭山道。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改名。
20010靖遠縣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8會寧縣會師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56永登縣清代為平番縣,北洋時期屬甘涼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名,因六朝時期舊縣名得名。
第一行政督察區
20014隴西縣清代為鞏昌府附郭隴西縣,民國二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5漳縣清代為隴西縣漳縣丞轄地,因人口眾多,又為產鹽之地,民國二年(1913年)4月析置為縣。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6臨潭縣清代為洮州廳,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縣並改名,因古縣名得名。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7夏河縣民國十五年(1926年)析導河縣、臨潭縣及循化縣置拉卜楞設治局。因境內有拉卜楞寺,故名。北洋時期屬西寧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置縣,稱夏河縣,因地處大夏河濱,故名。
20019岷縣清代為岷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72卓尼設治局卓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以卓尼土司管轄地置。
第二行政督察區
20035平涼縣清代為平涼府附郭平涼縣,民國二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北洋時期為涇原道治所。
20036華亭縣東華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37[註 1]
靜寧縣清代為靜寧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38[註 2]

隆德縣[註 3]
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39莊浪縣南湖民國二年(1913年)4月析隆德縣莊浪地區置。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6崇信縣錦屏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50海原縣海喇都堡清代為海城縣,因與奉天省縣名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縣境有海都原,故名。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51化平縣香水清代為化平川直隸廳,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69西吉縣穆家營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析固原、海原、隆德3縣交界處穆家營地方置,以當地回族宗教活動中心「西吉灘」為名。
第三行政督察區
20040慶陽縣慶城清代為慶陽府附郭安化縣,民國二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因與湖南、廣西、貴州3省縣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因清代府名得名。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1寧縣新寧清代為寧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2正寧縣羅川
山河鎮
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3合水縣合水城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4環縣環城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5涇川縣清代為涇州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因與安徽省縣名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因漢舊縣名得名。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7鎮原縣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8靈臺縣中臺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20049固原縣清代為固原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北洋時期屬涇原道。
第四行政督察區
20020天水縣清代為秦州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因古郡名得名。北洋時期為渭川道治所。
20028甘谷縣清代為伏羌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今名,因宋代舊縣名得名。
20021秦安縣興國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2清水縣永清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3徽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4兩當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5禮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6通渭縣平襄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7武山縣清代為寧遠縣,因與奉天、山西、新疆、湖南4省縣名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縣境有武城山、故名。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29西和縣漢源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第五行政督察區
20005臨夏縣清代為河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導河縣。北洋時期屬蘭山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名,因瀕臨大夏河,故名。
20007寧定縣太子寺民國六年(1917年)7月析導河縣地置。因宋代設羌城、元代設定羌縣於此,故名。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08永靖縣蓮花城民國十八年(1929年)4月析臨夏縣地置。
20009和政縣寧河堡民國十七年(1918年)4月析臨洮縣及臨夏縣部分地置。
第六行政督察區
20052武威縣北洋時期為甘涼道治所。
20053永昌縣北洋時期屬甘涼道。
20054民勤縣清代為鎮番縣,北洋時期屬甘涼道。因縣名不雅馴,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名,取「勤奮創業」之意。
20055古浪縣北洋時期屬甘涼道。
20057張掖縣清代為甘州府附郭張掖縣,民國二年(1913年)4月裁府留縣。北洋時期屬甘涼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58民樂縣洪水堡清代為東樂分縣管轄區,民國二年(1913年)4月置東樂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6月改名。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59山丹縣北洋時期屬甘涼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0臨澤縣蓼泉清代為撫彝廳,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撫彝縣並改名。北洋時期屬甘涼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名,因漢代舊縣名得名。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第七行政督察區
20061酒泉縣肅州清代為肅州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酒泉縣,以古地名得名。北洋時期為安肅道治所。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2金塔縣王子莊原為肅州王子莊分州,因地域廣大,民國二年(1913年)4月置縣,以縣治東南方有金塔寺,故名。北洋時期屬安肅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4鼎新縣毛目屯民國二年(1913年)4月析高臺縣置毛目縣。北洋時期屬安肅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名。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3高臺縣北洋時期屬安肅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5安西縣淵泉清代為安西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北洋時期屬安肅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6敦煌縣北洋時期屬安肅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67玉門縣東達里圖北洋時期屬安肅道。民國二十年(1931年)期間曾短暫歸屬馬仲英私設的「河西省」。
20071
肅北設治局[註 4]
公婆泉
將軍臺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析安西、玉門2縣北部馬鬃山一帶置馬鬃設治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改名。因地處肅州西北,故名。
第八行政督察區
20030武都縣清代為階州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縣並改名,因漢代郡名得名。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31西固縣西固清代為階州西固州轄境,民國二年(1913年)4月置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32康縣白馬關
岸門口
民國十七年(1928年)析武都縣東部置永康縣。因與浙江省縣名重名,民國十八年(1929年)4月改今名,因古康州得名。
20033文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20034成縣北洋時期屬渭川道。
第九行政督察區
20004臨洮縣清代為狄道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改稱狄道縣。北洋時期屬蘭山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改名,因元代置臨洮府於此,故名。
20006洮沙縣沙泥城清代為狄道州沙泥分州,民國二年(1913年)4月置沙縣。因與福建省縣名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因縣在洮水之東,由沙泥分州改置,故名。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1榆中縣清代為金縣。與奉天省縣名重名,卻遺漏未改。民國八年(1919年)8月改名金城縣,因晉代為金城郡治,故名。同年10月改今名,因漢舊縣得名。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2渭源縣清源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13定西縣清代為安定縣。因與陝西省縣名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名。北洋時期屬蘭山道。
20068康樂縣豐臺堡
新集堡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析臨洮、岷、臨潭3縣地置洮西設治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月改名康樂設治局。因宋置康樂寨於此,故名。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改置縣。
20070會川縣官堡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2月析臨洮、岷、臨潭、漳、渭源5縣及卓尼設治局縣境交界處置。因大、小南川河交匯於此,故名。


政府體制




省會


民國三十年(1941年)以前駐皋蘭縣,此後駐蘭州市,均為今甘肅省蘭州市區。因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夏季國軍於扶郿戰役遭受沉重打擊,蘭州遭受威脅,省政府於8月前遷駐肅南的武都縣。



構成


甘肅省政府委員會設委員9至11人,其中主席1人。省政府正式成立後,下設秘書處及民政、財政、教育、建設、軍事、司法、農工、土地等廳。



省政府首長


甘肅臨時軍政府都督
  • 黃鉞
甘肅都督府都督

  • 趙惟熙(署)


  • 張炳華(護)


  • 張廣建(署)

甘肅行政公署民政長
  • 趙惟熙

  • 張炳華(護)

  • 張廣建

附:加將軍銜督理甘肅軍務 甘肅巡按使公署巡按使
  • 張廣建
附:甘肅督軍府督軍
  • 張廣建


  • 蔡成勳(未到任前陸洪濤護)

  • 陸洪濤

附:督辦甘肅軍務善後事宜
  • 陸洪濤


  • 馮玉祥(劉郁芬代)


  • 李鳴鐘(劉郁芬代)

甘肅省長公署省長
  • 張廣建

  • 蔡成勳(未到任前陳誾護)

  • 潘齡皋


  • 林錫光(護)

  • 林錫光(署)

  • 陸洪濤


  • 楊思(代)


  • 薛篤弼(未到任前楊思護)

甘肅省政府主席

  • 劉郁芬(孫連仲代)


  • 孫連仲(馮玉祥任命)


  • 馬鴻賓(代)

  • 馬鴻賓

  • 邵力子

  • 朱紹良

  • 于學忠

  • 朱紹良(未到任前賀耀組代)

  • 谷正倫

  • 郭寄嶠

  • 馬鴻逵


注释



  1. ^ 行政院主計處著《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誤列為華亭縣的代號。


  2. ^ 行政院主計處著《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誤列為靜寧縣的代號。


  3. ^ 行政院主計處著《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誤遺漏此縣。


  4. ^ 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誤作「肅化設治局」。



参考文献




  1. ^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編. 中華民國79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 臺北市: 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1992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