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海国图志

Haiguotuzhi.jpg
全名
海国图志
撰者
魏源
文字
漢文
国家
清帝國
成书年代
1841年
卷数
100卷
版本
咸丰二年刊刻本
分类
四部分类集类

海国图志》是清朝人魏源所編撰的一本古籍,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為口号。




目录





  • 1 撰寫


  • 2 軼事


  • 3 影响


  • 4 参考文献




撰寫


林则徐做钦差大臣时,命人编译英国人慕瑞(Hugh Murray)所著《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但未及出版。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遣戍伊犁,将书稿全部交给魏源。希望他编撰《海国图志》。魏源以这些书稿为基础,搜集更多世界地理资料,一年后成书,初版五十卷于1843年1月刻印于扬州。1847年至1848年,魏源又将《海国图志》增补为60卷本;到1852年又扩充为百卷本。此書在中國未受到廣泛關注[1],“书成魏子殁,廿余载,事局如故”[2],流傳至日本後啟發明治維新及成為天皇和大臣必讀書籍。[3]


《海国图志》曾多次修改,因此出現所謂的50卷本、60卷本、100卷本,地理學家邹汉勋和江宁名士汪士铎皆曾协助校勘。1852年增为100卷后內容並無太大更動,“百卷本全书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42页”。其間魏源還與陈澧進行多次切磋[4],陈澧為此還寫了《书〈海国图志〉后呈张南山先生》,信中陳氏表示“以为最可议者莫如《议攻》篇‘以夷攻夷’之说”。


魏源在書中亦附上自撰《释五大洲》、《释昆仑》,一方面說明現今世界民情,另一方面又否定地球五大洲之说,认为是“强割为五为四”,“华夏文化的优越感、天朝上国的自负意识,仍然是魏源文化思想的基础,他并没有视西方为真正平等独立的国家”。[5]



軼事


旅美學人唐德剛曾翻譯過《海國圖誌》,當時他看到傳曰:“孰荒於門,孰治於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不知係出何典?他拿去問胡適先生。胡適說是《易林》,結果仍找不著。後來遂成公案。這個故事記載在《胡適雜憶》“國語·方言·拉丁化”一文中。此文可見於韩愈《琴操十首·越裳操》,越裳是古南海国名,白話文意思是“有谁会任自己的门庭荒芜,而去治理田园呢?只有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外国才会臣服。”



影响


该书对日本国产生了深远影响,1862年(文久二年)日本幕府派遣代表团到清朝考察,其成员之一高杉晋作在上海买书,询问书店是否有《海国图志》、陈化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的书,书店老板回答都没有;高杉晋作在日记里写下:“清人的思想和中华的正道相差太远,清朝知识分子陶醉空言,不尚实学。”的记录[6]



参考文献




  1. ^ 1847年9月广州出版《中国丛报》记载,“我们从未在广州的各家书店听说过有这么一部书,我们唯一见过的副本,就是下面的评价所据以作出的那一套。……它在北京和各省的政府高级官员中广泛发行,目的在于使他们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2. ^ 左宗棠:《海国图志》序,1875年重刊


  3. ^ 李汉武:〈论魏源思想对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影响〉,《求索》,1987


  4. ^ 李柏荣《魏源师友记》之“陈澧条”下:“吾邵魏默深著《海国图志》初成,中有可议者。澧论辨之后,默深至粤,见而大悦,遂与订交并改其书。”汪宗衍《陈东塾(澧)先生年谱》載:“魏源来粤,先生以旧作《书〈海国图志〉后》所说质之,源大悦,遂订交,并屡改其书焉。”


  5. ^ 章鸣九:《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比较研究》,近代史研究,1992


  6. ^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西方国家为何反而同情日本?. 雪珥. 凤凰网. [2012年4月30日] (中文(中国大陆)‎). 


  • 郭漢民、袁洪亮:〈近二十年《海國圖志》研究回顧〉。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海国图志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倭马亚王朝

Gabbro

托萊多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