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于右任

Yu Youren.jpg


 中華民國第1任監察院院長

任期
1948年6月9日-1964年11月10日
继任
李嗣璁代理(1965年8月17日真除)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3任監察院院長

任期
1930年11月18日-1948年6月9日
前任
趙戴文
继任
行憲,任期延續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879年4月11日
 大清陝西省西安府三原縣
逝世
1964年11月10日(1964-11-10)(85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臺北榮民總醫院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 (清)辛丑舉人

  • 震旦學院


經歷


  • (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


  • 陝西省總司令


  •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委員

  • 國民黨北京政治分會委員


  • 國民政府委員
    (1925年7月1日-1947年)

  • (國民政府)審計院院長
    (1928年2月28日-1931年2月21日)

  • (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
    (1930年11月18日-1947年)

  • (國民政府)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委員
    (1929年6月28日-1946年7月9日)

  • (國民政府)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委員
    (1946年7月9日-1948年)

  • (國民政府)稽勳委員會委員
    (1941年)

  • (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
    (1929年1月31日-1932年)

  • (國民政府)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
    (1929年)

  • (國民政府)法官懲戒委員會委員
    (1928年)

  • (國民政府)預算委員會委員
    (1928年8月29日-1929年3月4日)

  •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7年10月19日-1928年)


  • 監察院(第一屆,第一任)院長
    (1948年6月9日-1964年11月10日)

  • 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


  • 監察院監察委員
    (1948年6月9日-1964年11月10日)


  •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委員


  • 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 國民大會(第一屆)代表


著作


  • 《右任詩存初二集》

  • 《右任近十年詩存》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陕西三原人,祖籍涇陽。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别署“髾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一。于右任早年係中國同盟會成員,民國成立之後長年在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擔任監察院院長長達34年,是歷史上在任最久的五院院長。同時也是中國近代知名的書法家。于右任長髯飄飄,是其一大特徵。




目录





  • 1 早年經歷


  • 2 报人生涯


  • 3 仕途


  • 4 晚年經歷


  • 5 逝世


  • 6 身後


  • 7 名言


  • 8 著作和成就


  • 9 軼事


  • 10 子女


  • 11 書法作品集錦


  • 12 参考资料

    • 12.1 腳註





早年經歷


于右任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1904年因刊印《半哭半笑樓詩草》譏諷時政被三原县令德锐和陕甘总督升允举发,遭清廷通緝,流亡上海,遂進入震旦公學。震旦学院肄业。同年4月到达日本,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报人生涯


于右任的報刊活動主要在1907年到1912年民國成立前5年當中。其中與1909年開始連續創辦三份報紙:《民呼日報》、《民籲日報》、《民立報》被稱為‘豎三民’。


1907年,於上海四馬路群學社書店創辦大型日報《神州日報》,雖未聲明是革命派言論機關,但實際上革命傾向非常明顯。創刊後僅80天,因鄰居失火,殃及報社,編輯、印刷、營業部均被燒毀,于右任無力恢復,自行辭退。離開後經幾個月的籌備,1909年5月15日創辦《民呼日報》,由於負面報導很快遭到清廷控告,被逐出租界,被迫停刊。停刊兩月後,於右任在法租界創辦《民籲日報》。很快由於報導時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遭朝鮮人安重根刺殺事件傾向性明顯遭到日方抗議,租界當局於1909年11月查封了《民籲日報》。後在沈縵雲資助下與1910年10月創辦《民立報》,積極宣傳民主革命。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于右任逃亡日本,《民立报》停刊。



仕途





1947年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國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投票


中華民國成立後,任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1917年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成立陕西靖国军,任驻陕总司令。1922年创办上海大学。1924年出席国民党一大。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赴京。


1926年,代表中國國民黨赴蘇聯促馮玉祥速回國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馮玉祥由蘇俄回國,督率所部橫越朔漠,經過寧夏,進入甘肅,以孫良誠為援陝總指揮[1]:8。于右任先由五原起行,兼程回陝西收集國民二軍及國民三軍餘部,組成聯軍,率領7個師大軍,東進援救陝西[1]:8


國民政府北伐統一全國后,于右任歷任审计院、监察院院长,是国民政府重要决策人物,前後共任監察院院長34年。


1932年秋,籌備建設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並就任首任校長。



晚年經歷


1948年4月19日,在當年3月的總統選舉過後,曾参选副总统選舉,然而根據當時的國民大會秘書處所公布副總統候選人簽署代表人數:于右任獲得512票的簽署支持,僅次於孫科。在4月20日下午的首輪投票中,于右任只獲得了493票,卻在同時競選的六人中排名第四,而無法進入第二輪投票。


1948年6月,于右任當選為監察院院長,劉哲當選為副院長[2]


1949年,随中華民國政府遷居台灣台北市青田街官邸。于右任寓居臺灣十五年,台灣書法風氣首次出現碑學壓倒館閣帖的趨勢。



逝世


1962年1月12日,于右任日記寫道:「我百年後,願葬於玉山或阿里山樹木多的高處,可以時時望大陸(旁邊自注:山要高者,樹要大者)。遠遠是何鄉,是我之故鄉。我之故鄉是中國大陸。」[3]


1月24日,于右任於日記中寫下《思鄉歌》:“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海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不得大陆,不能回乡,大陆乎,何日光复?”[4]


1964年8月12日,于右任因病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住院治療,後於11月10日20:08病逝[5],墓位於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巴拉卡公路上。



身後



外部圖片链接

于右任銅像原貌,1991年攝



三峽行修宮內于右任書「忠心昭日月,義氣貫乾坤」,1964年1月




于右任雕像


于右任去世後,中華民國政府在玉山主峰樹立其雕像,計3公尺高,本意在補足4,000公尺高度(玉山當時測量數據為海拔3,997米),並有尊重于右任遙望大陸遺願「葬我於高山兮,望我大陸」之意。唯銅像1995年、1996年二次遭到破壞;其中參與1995年11月1日第一次「砍頭」的「元兇」葉博文(前建國廣場成員、前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核四公投促進會執行長)在追訴期過後的2007年2月12日首次公開承認破壞行為並引以為榮,而另二位破壞者為林長安(前綠色和平電台主持人)與陳朝順(綠黨2002年台北市第六選舉區市議員候選人),三人破壞的理由為「還我玉山原貌」;在首次被「斷頭」經修復後不久,在1996年5月初被整個拆除、丟入山谷,不知所終,這次破壞迄今無人出面承認說明。[6]


台北市仁愛路與敦化南路交叉處的仁愛圓環設有于右任銅像,後來在陳水扁市長任內藉元宵節燈會佈置之便破壞銅像基座,並以此為由遷移至國父紀念館。[7]


位在基隆市的崇右技術學院為于右任所提議創設,並於1964年開始招生,學校名稱有崇敬于右任之意涵。


2012年,位於陽明山的于右任墓被定為新北市三級古蹟。


2014年3月,臺灣爆發佔領國會事件,于右任題寫的“立法院”匾額被示威群眾拆下,台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20日表示,匾額已取回,先暫存分局內。[8]


2014年,于右任逝世50周年紀念大會12月17日在臺北舉行,兩岸逾百位人士出席。中華民國副總統吳敦義出席,並認為:于右任先生參與革命有成,在任監察院長期間端肅政風,更在書法上取得很大成就。


為紀念于右任逝世50周年,其祖籍陝西涇陽和出生地三原近日都舉行了紀念儀式和家祭。于右任的侄孫女于媛與中國大陸鄉親60余人近日還前往位於臺北陽明山的于右任墓園,以古禮獻上了來自家鄉的泥土、水和五穀等祭品。



名言


《亡国三恶因》:


  1. 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

  2.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

  3. 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著作和成就


于右任精书法,尤擅草书,首創“標準草書”,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書聖”。于右任被列為「民國四大书法家」[9],其为楷书谭延闿、草书于右任、隶书胡汉民、篆书吴稚晖。


于右任1932年在上海創辦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整理、研究與推廣草書,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響深遠,至今仍在重印。著作《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牧羊兒的自述》(1953)等。



軼事


于右任擔任監察院長時看到員工隨處小便,遂提筆寫下「不可隨處小便」公告張貼,因墨寶珍貴被人偷去收藏;又因于的標準草書字字可分離,後人便重新組裝成「小處不可隨便」[10]



子女


長子,于望德(1910-?),早年赴英國留學,先入愛丁堡大學,獲法學士學位。後入倫敦大學,獲政治學博士學位。期間曾任國民黨英國愛丁堡支部書記。返國後歷任重慶大學、中央大學教授。國民政府行政院憲政計劃委員會法制組專門委員、經濟會議政務組副主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後在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十三期和國防研究院受訓。1945年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47年5月,任駐哥倫比亞全權公使;6月兼駐委內瑞拉全權公使;7月兼駐厄瓜多爾全權公使。1948年當選爲行憲國民大會代表。1954年11月,任駐巴拿馬大使。1955年兼任駐洪都拉斯公使。1956年卸任,從巴拿馬返回台灣,任外交部顧問、行政院顧問、外交領使人員講習所顧問、中國文化學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國防研究院首席講座等。1984年于望德捐贈「南宋影青印花水草紋蓋盒」給國立故宮博物院。


次子,于彭(1916年9月9日-),字仲芩,金陵大學肄業後,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獲碩士學位,後在哥倫比亞大學任國際關係研究員。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美洲司專門委員。1956年3月,任中華民國駐秘魯大使館參事。1962年10月,任駐牙買加大使館代辦。1967年2月起,先後任外交部情報司副司長、簡任秘書兼國外經濟文化事務委員會執行秘書、研究設計委員會委員兼執行秘書、行政院參議等職。1971年7月,調任中華民國駐菲律賓大使館公使。1976年1月,任外交部領事事務處處長。1980年1月起,擔任中華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2016年于彭捐贈所藏18件其父法書珍品給國立故宮博物院[11],2017年6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3個月的「自然生姿態-于右任書法特展」[12],當中主打選件就為于彭捐贈之精品。



書法作品集錦



参考资料




  • 《标准草书》,于右任编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ISBN 978-7-80569-228-9/J·99


腳註




  1. ^ 1.01.1 王禹廷. 〈一、楊虎城一頁滄桑史〉. 《細說西安事變》. 臺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89-10-01. 


  2. ^ 陳布雷等編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78-06-01: 55. 


  3. ^ 于右任的晚年生活. 


  4. ^ 古遠清. 《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 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 台北: 秀威出版. 2013-07-01: 101. ISBN 9789863261292. 


  5. ^ 黨國痛失元老 于院長昨逝世 住院三月肝病轉劇終捐館舍〉. 《中華日報》. 1964-11-11: 第一版.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6. ^ 玉山于右任像斷頭 元凶說始末. 《自由時報》. 200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7. ^ 元宵燈架惡意破壞銅像基座圖. 


  8. ^ YouTube上的20140319 立法院中山南路匾額被拆


  9. ^ 自然生姿態-于右任書法特展,國立故宮博物院


  10. ^ 記者葉素萍電. 不可隨處小便 于右任墨寶重現. 中央社. 台北. 2011-10-01. 


  11. ^ 于右任18件傳世寶 于彭全都捐給故宮


  12. ^ 自然生姿態—于右任書法特展_展覽概述








官衔

中華民國監察院

首任

監察院院長
第一任
1948年6月9日 - 1964年11月10日

繼任:
李嗣璁代理
1965年8月17日真除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前任:
趙戴文

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
第三任
1930年11月18日 - 1948年6月9日


行憲,任期延續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