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融合反应或聚变反应,是指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極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此过程中,物质没有守恒,因为有一部分正在聚变的原子核的物质被转化为光子(能量)。核聚变是给活跃的或“主序的”恆星提供能量的过程。
两个较轻的核在融合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两个轻核在发生聚变时虽然因它们都带正电荷而彼此排斥,然而两个能量足够高的核迎面相遇,它们就能相当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以致核力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发生核反应,这个反应叫做核聚变。
舉例:两个質量小的原子,比方說兩個氚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會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中子和氦-3[1],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根据质能方程E=mc2,原子核之淨质量变化(反應物與生成物之質量差)造成能量的释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稱為核裂变,如原子弹爆炸;如果是由較轻的原子核变化为較重的原子核,稱為核聚变。一般來說,這種核反應會終止於鐵,因為其原子核最為穩定。
最早的人工核融合技術是氫彈,同時在20世纪50年代,人类开始认真地研究发展用于民用目的的受控热核聚变,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在经过60年从以前的实验中做出设计改进之后,采用激光约束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和采用磁约束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這两个主要项目的目標為在反应中产生的能量超過点燃反应所需要的能量。ITER还计划实现聚变“自持”。
目录
1 核聚变基本原理
2 核融合科技起源
3 條件
4 優點
5 進展
6 未來的核融合發電
7 参见
8 参考文献
核聚变基本原理
核聚变将诸如氢原子核一类的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较重的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故库仑力会阻碍原子核的结合。克服库仑势垒需要大量的能量。轻核所带的电荷少,因此它们聚变时需要克服的势垒越小,释放出的能量就越多。随着原子核质量的增加到一个临界点时,聚变反应所需克服的势能大于反应放出的能量,即没有净能量产生。这一临界点是铁-56。
氘核与氚核是核聚变的最佳燃料。它们都是氢原子核的重同位素。由于中子与质子比相对较高,它们的势垒也就较小。电中性的中子通过核力使得原子核中的核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氚核的中子与质子比(2个中子,1个质子)是稳定原子核中最高的。增加质子或减少中子都会使得克服势垒所需的能量变多。
一般条件下氘核与氚核的混合态不会产生持续的核聚变。由于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10fm才会有核力的作用,因此核子必须靠外部能量聚合在一起。就算在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太阳中心,平均每个质子要等待数十亿年才能参与一次聚变。[2]要使聚变能够实际应用,原子核利用率必须大幅提升:温度提升到10的8次方K,或施加极大的压强。实现自持聚变反应并获得能量增益的关于密度和压强的必要条件就是劳森判据。这一判据自1950年代氢弹爆炸成功而闻名,而在地球上实现劳森判据十分困难[3][4]。
核融合科技起源
核融合程序於1932年由澳洲科學家馬克·歐力峰所發現。隨後於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洲國立大學成立至今依舊活躍的電漿核融合研究機構(Australian Plasma Fusion Research Facility)。
條件
如果要進行核聚變反應,首先就必須提高物質的溫度,使原子核和電子分開,處於這種狀態的物質稱為「電漿」(plasma)。顧名思義,核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而其力量所及的範圍僅止於10−10~10−13米左右,當質子和中子互相接近至此範圍時,核力就會發揮作用,因而發生核聚變反應。
但由於原子核帶正電,彼此間會互相排斥,所以很難使其彼此互相接近。若要克服其相斥的力量,就必須適當地控制電漿的溫度、密度和封閉時間﹝維持時間﹞,此三項條件缺一不可。由於提高物質的溫度可以使原子核劇烈轉動,因此溫度升高,密度變大,封閉的時間越長,彼此接近的機會越大。
由於電漿很快就會飛散開來,所以必須先將其封閉。用來使電漿封閉的方法有許多種,太陽內部是利用巨大重力使電漿封閉,而在地球上則必須採取別的方法,磁場的利用便是其中一種。當電漿帶電時,電荷被捲在磁力線上,因此只要製造出磁場,就能夠將電漿封閉,使它們懸浮在真空中。
優點
相較於核裂变發電,核聚变產生的核廢料半衰期極短(低管理成本、核洩漏時總危害較低、最多只有一公里內需要撤退)、安全性也更高(不維持便會停止反應)。如氘和氚之核融合反應,其原料可直接取自海水,来源几乎取之不尽,因而是比較理想的能源取得方式。
核融合也是一種中子源,藉此可以觸發核分裂。利用中子源來觸發核分裂反應稱為次臨界核分裂,次臨界核分裂不但安全性接近核融合,且技術難度較核融合發電低(若是把核融合來當中子源觸發核分裂發電,技術需求也會比僅使用核融合的能量發電低)[5],還可以處理核分裂發電造成的核廢料及過多的原子彈、讓這些核廢料的半衰期由數萬年縮短為數百年。
因此絕大多數的反核能發電社會運動,都不反對核融合發電。
進展
目前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的爆炸;也可以觸發可控制核融合,只是輸入的能量大於輸出、或發生時間極短。但是要想能量可被人类有效利用,必须能够合理的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实现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而觸發核融合反應必須消耗能量(約1億度),因此人工核融合所產生的能量與觸發核融合的能量要到達一定的比例才能有經濟效應。科學家正努力研究如何控制核聚变,但是现在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主要的几种可控制核聚变方式:激光约束(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
2005年,部份科學家相信已經成功做出小型的核聚变[6],並且得到初步驗證[7]。首個實驗核聚变發電站將選址法國[8]。
根據2014年2月12日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電子版,美國能源部所屬國家研究機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英语: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團隊首次確認,使用高功率雷射進行的核融合實驗,從燃料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超出投入的能量。[9]
2014年10月,洛克希德·馬丁宣布發明小型核融合反應爐,100兆瓦特反應爐縮小至7x10英呎大小,於1年之內能進行測試,10年內能正式運轉[10]。大部分科學家對此聲明表示懷疑,其小型反應爐與世上任何反應爐構造都不同。
目前正在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實驗性托卡馬克反應爐為法國南部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2016年12月央視報導中國率先研製成功最核心的核聚變材料部件,也就是必須承受過太陽溫度的D型環內壁材質,[11]高達每平方米4.7兆瓦熱量,由中核集團西南物理研究所研發,同月送往ITER工地測試。現階段許多托卡馬克裝置能產生核融合反應但只有很短瞬間就必須關停避免機組毀滅,所以只有實驗研究價值沒有實用性,內壁材質是托卡馬克是否具有商用價值的關鍵,成為各國攻關的重點。專家估計它將在2025年12月進行第一階段測試,若實驗成功,將協助第一批核融合發電廠在 2040年前投入運行,營運成本和核分裂反應爐相當。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宣佈在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EAST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實現一億度等離子體運行。[12]
氘-氚 (D-T)的核融合反應产生氦(He)与中子(n),期间釋放出的核能,在核融合發電中難度最低,是目前考慮中的未來主要能源。
質子-質子鏈反應是太陽和比太陽轻的恆星產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碳氮氧循環是比太阳重的恒星主要产能方式。
未來的核融合發電
反應物 | 產物 | Q | n/MeV | |
---|---|---|---|---|
第一代核融合發電燃料 | ||||
2 1H + 2 1H (D-D) | → | 3 2He + 1 0n | 3.268 MeV | 0.306 |
2 1H + 2 1H (D-D) | → | 3 1H + 1 1p | 4.032 MeV | 0 |
2 1H + 3 1H (D-T) | → | 4 2He + 1 0n | 17.571 MeV | 0.057 |
第二代核融合燃料 | ||||
2 1H + 3 2He (D-3He) | → | 4 2He + 1 1p | 18.354 MeV | 0 |
第三代核融合燃料 | ||||
3 2He + 3 2He | → | 4 2He + 2 1 1p | 12.86 MeV | 0 |
11 5B+ 1 1p | → | 3 4 2He | 8.68 MeV | 0 |
氘(D)融合總反應 (前四行反應的總和) | ||||
6 D | → | 2(4He + n + p) | 43.225 MeV | 0.046 |
目前最常用的核燃料 | ||||
235U + n | → | 2 核分裂產物 + 2.5 n | ~200 MeV | 0.001 |
燃料中的氘是穩定同位素、可以由海水獲得,氚的半衰期短、但可以用中子撞擊鋰-6來獲得 [18]
,氦-3可以是清潔核燃料,但地球的存量很少,必須要到月球或木星上透過宇宙採礦獲取。
D-T反應及D-D反應都會產生中子,而這會讓核融合設施帶有放射線,但這些核廢料比核分裂發電造成的好處理多了;而反應溫度更高的D-3He反應本身沒有產生中子,但因為反應物包含D,因此會附帶D-D反應、而產生中子;純3He的反應則只會產生質子、質子可以用電場處理、而且還可以用來直接發電(類似燃料電池的方法),11
5B + 1
1p反應的原料更好取得,但第三代核融合的技術難度又更高一截。
参见
- 核裂变
- 核衰变
- 聚变反應
- 核能
- 常温核聚变
- 核反应堆
- 氦-3
- 核爆炸
- 恒星核融合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
國家點火設施(NIF)
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AST)
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JET)- 核合成
- 中子源
- 元素周期表
- 質子﹣質子鏈反應
- 氢弹
- 3氦過程
参考文献
^ 氦-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8-03-18 (中文).
^ FusEdWeb | Fusion Education. Fusedweb.llnl.gov. [2013-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
^ 杨福家. 原子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76. ISBN 978-7-04-022994-3.
^ http://www.scienceworldreport.com/articles/5763/20130323/lawson-criteria-make-fusion-power-viable-iter.htm
^ 央視- 中國人造太陽夢
^ Robert Nigmatulin. Nano-scale thermonuclear fusion in imploding vapor bubbles. ScienceDirect. 2005年2月16日 [2010年2月6日].
^ Emil Venere. Purdue findings support earlier nuclear fusion experiments. Purdue University. 2005年7月12日 [2010年2月6日] (英语).
^ France wins bid for world first fusion plant. Xinhua.net. 2005年6月28日 [2010年2月6日] (英语).
^ 美首次實證雷射核融合 放出超量能量. 新頭殼newtalk. 2014-02-13.
^ Lockheed says makes breakthrough on fusion energy project, Reuters, 15 October 2014, Andrea Shalal
^ 央視-中國領先世界研發成功核聚變內壁
^ [1]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再创佳绩—EAST装置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成果]
^ Inertial Electrostatic Confinement Fusion. [2007-05-06].
^ Nuclear Fission and Fusion. [2007-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4).
^ The Fusion Reaction. [2007-05-06].
^ John Santarius. A Strategy for D – 3He Development (PDF). June 2006 [2007-05-06].
^ Nuclear Reactions. [2007-05-06].
^ Hanaor, D.A.H.; Kolb, M.H.H.; Gan, Y.; Kamlah, M.; Knitter, R. Solution based synthesis of mixed-phase materials in the Li2TiO3-Li4SiO4 system.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14, 456: 151–161. doi:10.1016/j.jnucmat.2014.09.02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