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法句經(梵語:धर्मपद Dharmapada;印度俗語、巴利語:धम्मपद Dhammapada),又譯為曇鉢經曇鉢偈[1],為佛教重要典籍;是佛陀所說偈頌的合集,也是傳播廣泛,相當知名的佛教經典。根據傳統說法,這些是佛陀在不同場合中所說的偈頌,其內容涉及有關佛教戒律和修行的清淨生活,為教導佛法戒、定、慧的言說[2],後來再經由佛教僧侶編定而成。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的《小部》保有 Dhammapada 的早期版本,計有26品423頌,由了參法師在1953年時譯成中文[3]。漢文大藏經收有支謙等人所譯出的《法句經》以及天息災譯出的《法集要頌經》。支謙本混編了維祇難以及竺將炎分別所出的偈頌,計有39品758頌[4]。天息災本則是譯自說一切有部譬喻師法救英语Dharmatrāta所編輯的33品梵語 Dharmapada(稱為《自說品》)。另外還有穿插譬喻故事的《法句譬喻經》以及《出曜經》兩個版本。




目录





  • 1 名稱


  • 2 起源


  • 3 版本


  • 4 內容


  • 5 組織


  • 6 註釋與引用


  • 7 外部連結




名稱


Dhammapada 這個標題為 Dhamma 「法」和 Pada「足」 組成的一個複合字,各自有幾個不同的字義與衍伸的意涵。大致來說, Dhamma 指「佛陀的教導」、「真理」、「公正」或「現象」[5]。此字的字根 pada 則意為「腳、足」和因此衍伸出的意涵「道」和「詩頌(韻腳)」,或同時包含這兩種意思;引申是句,故名為法句[6]。因為「法句」為佛所說,故將之歸為「經」類,稱之為《法句經》。



起源


《法句經》乃集錄自四阿含及其他經典中的佛陀自說偈,加以分類編輯而成[7],《經序》中說:






版本


現今存世的印度語系版本:


  1. 巴利《法句經》 Dhammapada, 簡稱Dhp, 全本,26品423偈。(了參法師在1953年譯為文言文)

  2. 犍陀羅語《法句經》 Gāndhārī Dhammapada,簡稱GDhp,現知犍陀羅語本有三本,都不全。于闐出土的那本法句經26品,以婆羅門品(Brammaṇa)為首,末後四品佚失不知其名,現存354偈,估計原有520-560偈[9]

  3. Patna《法句經》,複件存於巴特那地區的佛教混合梵語英语Buddhist Hybrid Sanskrit版本,原件來自西藏寺院,22品414偈,從雙品(Jama)至蛇品(Uraga)。

  4. 梵文《法句經》有以Udāna-varga(《自說品》)為名的版本,和說一切有部或根本說一切有部關係密切。其中Franz Bernhard所精校的《自說品》版本接近全本,33品。藏傳大藏經所收錄的法句經,以及漢譯的《出曜經》、《法集要頌經》都源出於此一系統。

漢譯有四個不同版本:


  1. 《法句經》,東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竺將炎所傳,由竺將炎、支謙共譯,是混編了維祇難及竺將炎分別所出偈頌的綜合本[10],序稱共39篇752章[11],實算則有758首偈頌。其39篇中有26篇,篇名和巴利本26品可相對應,不過偈頌數則有落差。另外,末後的吉祥品則對應收錄於小部經集英语Sutta Nipata的《吉祥經英语Mangala Sutta》;

  2. 《法句譬喻經》,又作《法句本末經》,西晉沙門法炬共法立譯,主要依從支謙編譯的《法句經》而增添譬喻故事,39品;

  3. 《出曜經》,僧伽跋澄執梵本,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33品(或分為34品,乃誤將第四品拆分為兩品)[12]

  4. 《法集要頌經》,北宋中印度惹爛駄囉國(Jalandhar)密林寺沙門天息災譯,33品。

現代中文的翻譯本有:


  1. 淨海法師《真理的語言:法句經》(正聞出版社,1974年)

  2. 周金言《法句經故事集》(新雨雜誌社,1996年)

  3. 敬法比丘《法句經》(高雄正覺學會,2000年)

  4. 孫一《白話藏傳法句經》(中華印經協會,2004年)

  5. 屈大成《法句經今注今譯》(新文豐出版社,2014年)


內容


根據上座部佛教論師覺音的說法,此經是佛陀和其僧團,在各個不同特定事件時所說偈頌的紀錄。他的《法句經註》(Dhammapada Atthakatha)描述了每一事件的詳細經過,這些也是關於「佛陀一生與其時代」傳說的豐富資源。通過閱讀《法句經》,可以學習佛教基本的生活之道,使大眾能於今世或未來世過上快樂而充實的生活,此外還指向了通往涅槃的重要修行方法。[13]



組織






















































































































































































































































法句經對照表 [14][15][16][17]
巴利法句經
(26品423偈)
梵本法句經(自說品)
(33品1050偈)
漢譯法句經
(39品758偈)
出曜經法集要頌經
(33品930偈)
---01. Anitya(42頌)01. 無常品(21頌)01. 無常品(45頌)01. 有為品(40頌)
24. 愛欲品 Taṇhā (26頌)02. Kāma(20 頌)32. 愛欲品(32頌)02. 欲品(24頌)02. 愛欲品(21頌)
03. Tṛṣṇā(18 頌)03. 愛品(19頌)03. 貪品(19頌)
02. 不放逸品 Appamāda (12頌)04. Apramāda(38 頌)10. 放逸品(20頌)04. 無放逸品(40頌)04. 放逸品(40頌)
16. 喜愛品 Piya (12頌)05. Priya(27 頌)24. 好喜品(12頌)05. 念品(24頌)05. 愛樂品(25頌)
---06. Śīla(20 頌)05. 戒慎品(16頌)06. 戒品(20頌)06. 持戒品(21頌)
---07. Sucarita(12 頌)---07. 學品(12頌)07. 善行品(14頌)
---08. Vāca(15 頌)08. 言語品(12頌)08. 誹謗品(15頌)08. 語言品(17頌)
09. 惡品 Pāpa (13頌)09. Karma(19 頌)17. 惡行品(22頌)09. 行品(22頌)09. 業品 (17頌)
---10. Śraddhā(16頌)04. 篤信品 (18頌)10. 信品(15頌)10. 正信品(19頌)
25. 比丘品 Bhikkhu (23頌)11. Śramaṇa(15頌)34. 沙門品(32頌)11. 沙門品(16頌)11. 沙門品(17頌)
20. 道品 Magga (17頌)12. Mārga(20頌)28. 道行品(28頌)12. 道品(20頌)12. 正道品(23頌)
---13. Satkāra(18頌)33. 利養品(20頌)13. 利養品(18頌)13. 利養品(19頌)
17. 忿怒品 Kodha (14頌)14. Droha(16 頌)25. 忿怒品(26頌)14. 忿怒品(14頌)14. 怨家品(14頌)
---15. Smṛti(26頌)06. 惟念品(10頌)15. 惟念品(26頌)15. 憶念品(27頌)
---16. Prakirṇaka(24 頌)---16. 雜品(21頌)16. 清淨品(21頌)
---17. Udaka(12 頌)---17. 水品(12頌)17. 水喻品(13頌)
04. 花品 Puppha (16頌)18. Puṣpa(21頌)12. 華香品(17頌)18. 華品(19頌)18. 華喻品(29頌)
23. 象品 Nāga (14頌)19. Aśva(14頌)31. 象喻品(18頌)19. 馬喻品(12頌)19. 馬喻品(16頌)
17. 忿怒品 Kodha (14頌)20. Krodha(22 頌)25. 忿怒品(26頌)20. 恚品(20頌)20. 瞋恚品(19頌)
14. 佛陀品 Buddha (18頌)21. Tathāgata(18 頌)22. 述佛品(21頌)21. 如來品(17頌)21. 如來品(20頌)
---22. Śruta(19 頌)03. 多聞品(19頌)22. 聞品(15頌)22. 多聞品(21頌)
12. 自己品 Atta (10頌)23. Ātma(26 頌)20. 愛身品(13頌)23. 我品(21頌)23. 己身品(22頌)
08. 千品 Sahassa (16頌)24. Peyāla(30 頌)16. 述千品(16頌)24. 廣演品(18頌)24. 廣說品(33頌)
---25. Mitra(25 頌)---25. 親品(19頌)25. 善友品(21頌)
---26. Nirvāṇa(31 頌)36. 泥洹品(36頌)26. 泥洹品(30頌)26. 圓寂品(35頌)
---27. Paśya(41 頌)---27. 觀品(35頌)27. 觀察品(35頌)
09. 惡品 Pāpa (13頌)28. Pāpa(40 頌)17. 惡行品(22頌)28. 惡行品(33頌)28. 罪障品(32頌)
01. 雙品 Yamaka (20頌)29. Yuga(57 頌)09. 雙要品(22頌)29. 雙要品(44頌)29. 相應品(49頌)
15. 樂品 Sukha (12頌)30. Sukha(52 頌)23. 安寧品(14頌)30. 樂品(46頌)30. 樂品(46頌)
03. 心品 Citta (11頌)31. Citta(60 頌)11. 心意品(12頌)31. 心意品(46頌)31. 護心品(45頌)
25. 比丘品 Bhikkhu (23頌)32. Bhikṣu(82 頌)34. 沙門品(32頌)32. 沙門品(44頌)32. 苾芻品(64頌)
26. 婆羅門品 Brāhmaṇa (41頌)33. Brāhmaṇa(83頌)35. 梵志品(40頌)33. 梵志品(75頌)33. 梵志品(72頌)
05. 愚品 Bāla (16頌)---13. 愚闇品(16頌)------
06. 智者品 Paṇḍita (14頌)---14. 明哲品(17頌)------
07. 阿羅漢品 Arahanta (10頌)---15. 羅漢品(10頌)------
10. 刀杖品 Daṇḍa (17頌)---18. 刀杖品(14頌)------
11. 老品 Jarā (11頌)---19. 老耗品(14頌)------
13. 世品 Loka (12頌)---21. 世俗品(14頌)------
18. 垢穢品 Mala (21頌)---26. 塵垢品(19頌)------
19. 法住品 Dhammaṭṭha (17頌)---27. 奉持品(17頌)------
21. 雜品 Pakiṇṇak (16頌)---29. 廣衍品(14頌)------
22. 地獄品 Niraya (14頌)---30. 地獄品(16頌)------
------02. 教學品(29頌)------
------07. 慈仁品(18頌)------
------37. 生死品(18頌)------
------38. 道利品(19頌)------
經集英语Sutta Nipata·吉祥經英语Mangala Sutta---39. 吉祥品(19頌)------


註釋與引用




  1. ^ 《法句經》卷1:「曇鉢偈者,眾經之要義;曇之言法,鉢者句也。」(CBETA, T04, no. 210, p. 566, b15-16)


  2. ^ ethical sayings,雖然 ethical 意為「倫理的、倫理學的、道德的」,但是初期歐美佛教學者的翻譯是以「ethical」來代表「戒律的」。細讀漢巴《法句經》詩頌,不能說是全部與「戒律」或「道德教導」有關,很多詩偈是佛法定、慧相關的教導。參考:http://yifertw.blogspot.tw/2016/12/dhammapada-and.html


  3. ^ 南傳法句經. cbeta. 


  4. ^ 除了與巴利《法句經》品名對應的「核心26品」之外尚有13品,這13品不是譯自巴利《法句經》,即使是「核心26品」,1995年起,法光法師等人的著作也指出無法單純論列「核心26品」譯自巴利《法句經》。(Ven. Dhammajoti, K. L., Bhikkhu, (1995), The Chinese Version of Dharmapada,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Annotation, University of Kelaniya, Sri Lanka.)


  5. ^ 法 Dhamma--K. R. Norman 的解釋. 


  6. ^ Wisdom Library. Pada, aka: Pāda; 12 Definition(s). 


  7. ^ 釋傳道. 法句經講記. 


  8. ^ 《法句經》校勘與標點. [2016-12-25]. 


  9. ^ Miroslav Rozehnal. The Dharmapada. 


  10. ^ 《出三藏記集》:「法句經二卷 右一部。凡二卷。魏文帝時。天竺沙門維祇難。以吳主孫權黃武三年齎胡本。武昌竺將炎共支謙譯出……始者維祇難出自天竺。以黃武三年來適武昌。僕從受此五百偈本。請其同道竺將炎為譯……昔傳此時有所不出。會將炎來。更從諮問受此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挍往故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為一部。」


  11. ^ 〈《法句經》序〉說:「第其品目合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10_001#0566c24; CBETA, T04, no. 210, p. 566, c24-25,印順法師及黃懺華等人已經指出實際計數的偈頌數目並非 752頌,原因未明。


  12. ^ 僧叡《出曜經序》:「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繫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


  13. ^ Ven. Balangoda Ananda Maitreya Maha Nayaka Thero在《真理的寶藏--法句經》的序。


  14. ^ 蘇錦坤. 〈法句序〉與《法句經》重譯偈頌 (PDF). 正觀. 2014, 72: 102-104. 


  15. ^ Ānandajoti Bhikkhu.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Dhammapada. 


  16. ^ 《法句經》、《出曜經》與《法集要頌經》偈頌對照表. 


  17. ^ 南北傳《法句經》的對照表.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法句譬喻經



  • 法句經

  • 法句經研究

  • 法句經 多譯本對讀(段層次)


  • Detailed word-by-word translation of the Dhammapada, including explanation of grammar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