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县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政和县

云根书院.jpg
云根书院
旧称
关隶县、松政县(与松溪县合并)

Nanping county-level divisions.png
政和县的地理位置
概览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隶属行政区
福建省南平市
区划类别

区划代码
350725
建置时间
北宋咸平三年(1000)置关隶县,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改政和县
政府驻地
熊山街道

乡级行政区数

10
- 镇数
4
- 乡数
5
- 街道数
1
方言
闽北语政和话
地理
中心坐标
27°19′0″N 118°59′0″E / 27.31667°N 118.98333°E / 27.31667; 118.98333
总面积
1,735 平方千米
人口及經濟
总人口(2009)
221,537[1]
人口密度
127.0人/平方千米
其它
时区
UTC+8(北京时间)
邮政编码
353600
电话区号
+86 (0)0599
车牌首号
闽H

網站:政和县人民政府

政和县(闽北语:Ce̿ng-uǎ-gṳ̄ing)是中国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闽浙两省交界处,与南平市的建阳区、建瓯市、松溪县,宁德市的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以及浙江省的庆元县相邻。


全县人口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5万人,汉族人口占99.4%;县政府驻熊山街道。




目录





  • 1 地理


  • 2 行政沿革


  • 3 行政区划


  • 4 教育与文化


  • 5 旅游


  • 6 特产


  • 7 参考文献




地理


境内东西最大距离7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位于中国东南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鹫峰山脉北段,低山和丘陵分别占全境面积82.8%和9.5%。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仅占全境面积7.7%。政和县为福建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6.8%。


  • 最高峰:香炉尖(海拔1597米),千米以上的高峰有400多座

  • 海拔最低点:石屯乡王山口(海拔为129米)

  • 主要河流:七星溪、松溪等,属闽江水系建溪支流

  •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行政沿革


参见“政和县志[2]”:



  • 五代,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属威武军长乐郡。


  •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属长乐府宁德县。


  • 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划宁德县关隶里置关隶镇,镇治设在西里(今镇前镇镇前村)天王寺北,属福州宁德县。

  • 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南唐兵克建州,闽王王延政投降,关隶镇属南唐。


  •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福州守将李仁达叛南唐归吴越,关隶镇属吴越。

  • 宋太平兴国三年(977年),吴越归顺于宋,关隶镇属宋。

  • 宋咸平三年(1000年),关隶镇升为关隶县,划建宁军建安县东北部东平里、高宅里、长城里、东衢里、感化里并入关隶县,隶属建宁军。县治移到感化里东岸口黄熊山麓。

  • 政和五年(1115年),因进贡白毫银针茶,关隶县改名为政和县。

  • 绍光三十二年(1162年),改建宁军为建宁府,政和县隶属建宁府。


  •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政和县隶属建宁路。


  •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改建宁路为建宁府。政和县隶属建宁府。

  • 景泰六年(1456年),划出政和县东部南里10都,北里11都、12都,东里13都、14都、15都归属寿宁县。


  • 清朝,政和县沿旧制,隶属建宁府。


  • 民国元年(1912年),改建宁府为建安道,道署驻建安,政和县属建安道。

  • 民国16年(1927年),废除道制,政和县直属福建省。

  • 民国23年(1934年)7月,福建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政和县隶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区署驻浦城。

  • 民国24年(1935)10月,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政和县隶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区署于民国27年8月由浦城移驻建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政和县隶属第一专区,区署驻建瓯。

  • 1950年4月1日,第一专区更名为建瓯专区,政和县隶属建瓯专区,区署驻建瓯。

  • 1950年9月,建瓯专区更名为建阳专区,政和县隶属建阳专区,区署驻建阳。

  • 1956年6月,建阳专区更名为南平专区,政和县隶属南平专区,区署驻南平。

  • 1959年7月,政和县改隶福安专区,区署驻福安。

  • 1960年2月,政和县与松溪县合并为松政县,县府驻松溪,隶属福安专区,区署驻福安。

  • 1962年8月,松政县分县,恢复政和县建制,隶属福安专区,区署驻福安。

  • 1970年7月,政和县与松溪县再度合并为松政县,县革命委员会驻松溪,隶属建阳地区。

  • 1975年3月,松政县再次分县,恢复政和县建制,隶属建阳地区。

  • 1988年1月,建阳地区行政公署改名为南平地区行政公署,公署驻南平市,政和县隶属南平地区。

  • 1994年9月,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同时改为延平区,政和县隶属南平市。


行政区划


辖1个街道、4个镇、5个乡:


  • 街道:熊山街道。

  • 镇:东平镇、铁山镇、镇前镇、石屯镇。

  • 乡:星溪乡、外屯乡、杨源乡、澄源乡、岭腰乡。

其中:


熊山街道辖6个社区、3个村委会:东门社区、南门社区、西门社区、北门社区、元峰庄社区、新南庄社区、解放村、胜利村、官湖村。   


东平镇辖1个社区、12个村委会:东平社区、东平村、金峰村、常布村、护田村、范屯村、新口村、碗厂村、凤头村、西表村、界溪村、苏地村、山溪村。


石屯镇辖9个村委会:石屯村、工农村、长城村、西津村、洋后村、王山口村、石门村、际下村、松源村。


铁山镇辖14个村委会:铁山村、南干村、东干村、李屯洋村、大红村、江上村、张屯村、向前村、高林村、半源村、凤林村、元山村、大岭村、罗家地村。


镇前镇辖22个村委会:镇前村、梨溪村、角坂村、下园村、际头村、半源村、南坑村、洋厝村、梨洋村、里洋村、宝岩村、横坑头村、茶溪村、湘源村、齐家洋村、下庄村、筠竹洋村、河山村、郢地村、蓬岭村、连坑村、西溪村。


星溪乡辖11个村委会:东峰村、东山村、念山村、富美村、梅坡村、林屯村、地平村、宝岱村、章口村、九蓬村、长际村。   


外屯乡辖9个村委会:外屯村、黄坑村、车潭村、稠岭村、下坪村、洋屯村、湖屯村、吴场村、溪头村。


杨源乡辖15个村委会:杨源村、桃洋村、上庄村、翠溪村、大溪村、富坂村、茶林村、禾洋村、岭头村、筠竹坑村、王大厝村、楼下村、坂头村、洞宫村、西岩村。


澄源辖22个村委会:澄源村、前山村、前村村、林山村、香溪村、富垅村、叶甘地村、路下村、上温洋村、黄坦村、石壁村、下温洋村、上洋村、北斗村、黄岭村、星溪头村、坑里村、新康村、赤溪村、牛途村、大梨溪村、双新村。


岭腰乡辖7个村委会:岭腰村、高山村、西坑村、横坑村、长垅村、前溪村、锦屏村。



教育与文化


教育:政和县古代教育兴盛于宋朝。北宋宣和年间,县尉朱松首创星溪书院和云根书院,其子大理学家朱熹常于云根书院讲学,因而政和县有“先贤过化之乡”的美称。全县书室、社学、书院、学宫等教育体系完善,历代共有进士17人,举人52人。清光绪末,书院先后改办为小学堂。民国7年(1918年),全县城乡有小学堂25所,建东师范学校在县城开办。民国14年(1925年),政和初级中学创办。民国17年(1928年)培淑女子小学创办。[3]1958年政和初级中学成立高中部,更名为政和一中,2005年秋由完全中学改制为高级中学,成为政和县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级中学。政和一中原校址位于城关东门文昌阁(今县委党校)内,现址位于城关北大路122号。


戏曲:2006年5月20日,杨源乡四平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政和县志》记载,四平戏是明末清初传入政和的,从"泳霓轩"四平戏班活动到现在的杨源四平戏业余剧团,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旅游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佛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洞宫山;宝岩;念山梯田等



特产


政和县先后获“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竹具工艺城”、“中国锥栗之乡”、 “中国楠木之乡”、“产茶明星县”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政和工夫”红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4]政和白茶。



参考文献




  1. ^ 20-3 年末户籍统计人口数(2009年). 福建统计年鉴—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5). 


  2. ^ 政和县志


  3. ^ 政和县志 跋 [永久失效連結]


  4. ^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实施以来批准的地理标志名录(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3-11.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倭马亚王朝

Gabbro

托萊多 (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