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路 (上海)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广东路
西
E Guangdong Rd.
W

2015年广东路河南中路以东街景
2015年广东路河南中路以东街景

















道路总长度:
1.447公里
行车线数量:
2
所在地区:

上海市黄浦区
起点:

中山东一路
终点:

西藏中路
道路命名日期:
1865年
命名缘由:

广州及广东
道路旧名:
北门街、宝善街
东正丰街、西正丰街

广东路,是上海市黄浦区一条东西向马路。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达西藏中路,全长1447米,为沥青路面。此路曾称为北门街、宝善街、正丰街等。1865年起改称Canton Road,但由于清朝時「廣州市」被仍然稱作「廣東省城」(廣州市市政廳1921年2月15日成立),英文為“Canton”,遂中文常为人略写作广东路并沿用至今。[1]




目录





  • 1 简史


  • 2 沿街建筑


  • 3 交会道路


  • 4 参考文献




简史


在上海开埠前,通向黄浦江共有四条土路,广东路所在的位置便是其中一条土路。1845年,在签订第一次土地章程之时规定“商人租定基地内,前议留出浦大路四条……一在四分地之南……”[2],该条土路得以保留,并在1846年以后被改筑为现代道路,最初设计为二丈宽[3]。由于该路靠近上海县城的北门,故最初称为北门街。


1850年代起,英租界道路码头委员会将道路逐渐延伸。到1862年,马路的最西端已经到达今天浙江中路的位置。其中今天河南中路至福建中路的一段被称为宝善街,一度成为戏院、茶馆、青楼业聚集的中心[4]。福建中路至浙江中路的一段则称为正丰街。街道名称来源于开设在其上的正丰酱园[5]


1862年,随着第二跑马场的拆除,马路再度延伸到泥城浜。新筑的一段因此称为西正丰街,而原先的则被称为东正丰街。1865年,为了改变混乱的租界道路名称,公共租界工部局将北门街、宝善街、正丰街统一命名。当时工部局将东西向道路统一使用中国的主要城市作为名称,该路遂被命名为Canton Road,俗称五马路。由于清朝时並未有「廣州市」,“Canton”一词是指「廣東省城」,因此后来在翻译中被译作广东路,并沿用至今。[1]


早期,广东路东段多是洋行的堆栈。原宝善街的部分则在1870年代前后便成为主要的娱乐业中心。原东正丰街的部分,则有上海第一个公用电话亭,并配有专线直接十六铺。1920年代初,广东路东部则出现了三菱洋行、日清汽船会社等机构,而西段则以商业和居住区为主。[1]



沿街建筑


  • 51、59号:大来大楼

  • 93号:永年人寿保险公司

  • 94-102号:三菱洋行、美孚洋行

  • 306号:原洋行大楼,现维拉斯酒店

  • 西藏路口:原东方饭店大楼,现上海工人文化宫


交会道路


与广东路交汇的道路由东向西分别为:


  • 中山东一路

  • 四川中路

  • 江西中路

  • 河南中路

  • 山东中路

  • 靖远街

  • 福建中路

  • 湖北路

  • 浙江中路

  • 平望街

  • 广西北路

  • 云南中路

  • 西藏中路


参考文献




  1. ^ 1.01.11.2 黄浦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黄浦区地名志.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370. ISBN 7805152993. 


  2. ^ 上海旧政权建置志>>附录>>一、上海土地章程.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1845-11-29 [2011-09-03]. 


  3. ^ 万勇. 近代上海都市之心--近代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功能与形态演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285. ISBN 9787208121669. 


  4. ^ 黄浦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黄浦区地名志.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437. ISBN 7805152993. 


  5. ^ 黄浦区人民政府. 上海市黄浦区地名志.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435. ISBN 7805152993.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