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
Nicolae Ceauşescu

Nicolae Ceaușescu.jpg

第10任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任期
1965年3月22日-1989年12月22日
前任
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工人党第一书记)
继任
末任(政党解散)
第7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任期
1967年12月9日-1989年12月22日
总理
扬·格奥尔基·毛雷尔
前任
基伏·斯托伊卡
继任
末任
第1任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任期
1974年3月28日-1989年12月22日
总理
马尼亚·曼内斯库
伊利耶·维尔德茨
康斯坦丁·德斯克列斯库
前任
首任
继任
扬·伊利埃斯库(罗马尼亚总统)
个人资料
出生
(1918-01-26)1918年1月26日
 罗马尼亚王国奧爾特縣斯科爾尼切什蒂
逝世
1989年12月25日(1989-12-25)(71歲)
 羅馬尼亞登博維察縣特爾戈維什泰
死因
死刑
国籍
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政党
罗马尼亚共产党
配偶
埃列娜·齐奥塞斯库
儿女
瓦伦丁·齐奥塞斯库英语Valentin Ceaușescu
佐娅·齐奥塞斯库英语Zoia Ceaușescu
尼库·齐奥塞斯库
宗教信仰
无神论、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
签名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语:Nicolae Ceauşescu,1918年1月26日-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共产党政治家、罗马尼亚獨裁者。1965年至1989年任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1967年至1989年间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74年起兼任羅馬尼亞總統,為該國首任總統。


在齐奥塞斯库当政的第一个十年间,与冷战期间其他华约国家不同,罗马尼亚对西欧和美国实行了开放的政策。罗马尼亚前任领导人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于1958年成功使苏联军队撤出罗马尼亚。而齐奥塞斯库则继承了前任领导人的策略。[1]


在齐奥塞斯库统治的第二个十年,其獨裁政权变得愈发残酷和压迫,是东欧集团中斯大林体制最为严重的国家。其统治个人崇拜、民族主义泛滥,与西方国家和苏联关系恶化。齐奥塞斯库政权于1989年国内爆发革命被推翻,其本人及其妻子则被枪决。罗马尼亚政府在处决了齐奥塞斯库夫妇后立即宣布废除死刑。[2]




目录





  • 1 生平

    • 1.1 早年


    • 1.2 当选总书记


    • 1.3 独裁统治


    • 1.4 外交政策


    • 1.5 革命遭处决



  • 2 被处决后


  • 3 軼事


  • 4 有关图片


  • 5 參考資料


  • 6 参见


  • 7 外部链接




生平



早年




齐奥塞斯库的出生地




18岁的齐奥塞斯库因为反法西斯活动于1936年被捕,并在多夫塔纳监狱关押了两年。


齐奥塞斯库出生在罗马尼亚奥尔特县斯科爾尼切什蒂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9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他的父亲拥有3公顷(45亩)地和一些羊,還兼职做裁缝养家。在11岁时,齐奥塞斯库搬到布加勒斯特投奔姐姐,成为一名制鞋匠学徒。1932年初参加了当时非法的罗马尼亚共产党 ,并在1932年初第一次被捕。1933年罢工,为活动过程中,他再次被捕。1934年三次被捕,其中第一次是收集签名在铁路工人抗议审判,另外两次被捕是其他类似活动。这些逮捕使他在民众中赢得了“危险共产主义的鼓动者”的影响力,在对他的警察记录“共产主义和反法西斯主义的宣传活动传播者”中记载。然后,他转入地下,但被抓获,1936年6月6日被判处监禁两年。1936年又参加监狱反法西斯主义的活动,因藐视法庭罪被追加判刑半年。刑满释放后被指定监视居住一年。


获得自由后,齐奥塞斯库在1940年认识了身为纺织工人的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并与她在1946年结婚,埃列娜·齐奥塞斯库在未来几年将发挥其在政治生活中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不久再次因为阴谋破坏社会秩序罪,被收监入狱,在各家监狱度过了整个战争时期:Jilava (1940), Caransebeș (1942), Văcărești (1943), Târgu Jiu (1943).1943年转监Târgu Jiu拘留营,认识了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并成为密切的门生,乔治乌-德治组织狱中的党员开展自我批评运动。


随着苏联红军追歼德军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进入罗马尼亚,他担任了罗马尼亚共青团书记(1944-1945)。


罗马尼亚工人党在1947年夺取政权後,他领導农业部,然后担任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领导下的武装部队副部长。1952年,在工人党的“莫斯科派”领导安娜·波克爾被整肅的幾个月后,乔治乌·德治提昇他到罗马尼亚工人党中央委员兼中央组织局委员。1954年4月20日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55年12月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主管组织工作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工作。1960年6月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上升到党内排名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3]



当选总书记


1965年3月,罗马尼亚最高领导人乔治乌·德治病逝以后,齐奥塞斯库当选罗马尼亚工人党的第一书记,当年,罗马尼亚通过新宪法,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他还将罗马尼亚工人党改名为罗马尼亚共产党,齐奥塞斯库当选总书记。上任初期,齐奥塞斯库注意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罗马尼亚全国的城市农村,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但此后开始实行独裁统治,民众的言論自由和人权被剥夺,他还任命亲戚为政府官员,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上手段狠辣。在外交方面,他保持独立自主,与苏联保持距离,与中国友好,曾与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美国总统尼克松见面,并和以色列保持外交关系,谴责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1日,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事件,齐奥塞斯库在共和国宫广场举行的首都居民集会上发表了讲话[4]





8月22日,齐奥塞斯库又在大国民议会非常会议上发表讲话[4]





齐奥塞斯库在反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也加强了军事准备,并在罗马尼亚全国成立了大规模的民兵组织—“爱国卫队”。此时,齐奥塞斯库坚持独立、反对外来干涉的立场受到全国的拥护,在国际上也得到了一定的赞许和支持。


在经济建设上,齐奥塞斯库为了摆脱前苏联的控制,逐步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齐反复强调,“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独立”,“没有高速度的发展,就不可能生存下去”。因此,罗马尼亚把发展国民经济看作是关系民族存亡的大事,并在努力探索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针对经济管理和计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罗共曾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一.改革行政区划,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发挥地方的积极性。1968年2月,罗马尼亚把全国16个州和两个直辖市重新划分为39个县(现为41个县)和一个直辖市,取消州和区的建制而建立县,由中央直辖,建立从中央到县、市和乡镇、农村的垂直领导体制,形成中央—县—乡村三级行政体系,提高市和乡的作用并扩大其权限,使中央领导接近基层单位,以便直接贯彻党和国家的决议。
二.建立工业中心,减少工业管理体制中的中心环节。把过去由工业部的高度集中领导和权力过分集中,改为相对分散的领导和权力适当下放,充分发挥了下面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及时解决问题,而且针对性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罗工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取消一长制,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吸收工人直接参加管理。这样激发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为工人发挥创造精神创造了条件。四.改进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和计划,扩大企业自主权。五.改革报酬制度,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六.重视国际经济合作和大力发展外贸,广泛对外开放,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本。
通过实施上述措施,不但对罗马尼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罗的国际地位。
[來源請求]



独裁统治


齐奥塞斯库提倡種族純潔,主張真正的罗马尼亚人是達契亞人的後裔。[5]为提高罗马尼亚的人口,增强综合国力,自1966年起废除了关于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了禁止堕胎的政策。并规定禁止离婚,使得1967年出生人口加倍,卻沒有政策照顧這些孩子。[6]生在普遍貧窮的罗姆人家庭的孩子最慘,孤兒院中80%是罗姆人,長大後面臨失業。[7]


齐奥塞斯库的獨裁政府限制言論自由,控制人民思想。为此在1980年,齐奥塞斯库颁布了《大罗马尼亚打字机法》。根据该法,每一个罗马尼亚的公民、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凡拥有打字机必须要得到警方的许可,领取使用执照;要成为打字员也必须照此办理,并且要将所打字的样品同时上报。如果打字机需要修理,其使用者及其打字机都需要更新执照。任何继承打字机的罗马尼亚人,都必须将此上交政府当局,或寻求取得使用它的资格;如果不把打字机的键盘上交警方,即使损坏的打字机也不得私自处理,否则严加处罚。[8][9]氣象報告的氣溫必須在可以工作的範圍之內。[10]1986年知名作家馬尼亞在作品經過冗長審查後,決定流亡西方。[11]




1974年,齐奥塞斯库从国会接过总统权杖


1970年代起,齐奥塞斯库居功自傲,越来越专横跋扈。1971年,伊利埃斯库(后来成为罗马尼亚总统)在国家发展等“意识形态”问题上,与齐奥塞斯库产生不同意见,后被贬到地方当出版社社长。


1974年,在齐奥塞斯库的策划下,罗马尼亚实行总统制,齐奥塞斯库成为总统,且拥有了直接颁布法律、任免政府成员的大权。此后齐奥塞斯库一人兼任了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爱国卫队总司令、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高委员会主席等党政军最高职务,成为罗马尼亚一切的主宰,甚至连该国一平方米种的玉米数都要由他决定。
[12]


1977年,罗马尼亚发生了大地震,此次地震给了齐奥塞斯库按照自己意愿重建首都的机会。齐奥塞斯库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活动,从而造成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的损毁。[13]



外交政策


齐奥塞斯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密切,他於1971年6月、1978年5月、1982年4月、1985年10月、1988年10月五次率團訪華[14],並於1985年10月访华时向邓小平授勋[15]。1978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應他的邀請訪問羅馬尼亞[14]


1984年,罗马尼亚参加了由美国主办的洛杉矶奥运会,该届奥运会遭到了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以及越南、朝鲜等国的抵制,而罗马尼亚成为当年参加奥运会的七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他为:中国、南斯拉夫、索马里、刚果、贝宁、莫桑比克)。罗马尼亚代表团入场时得到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欢迎。



革命遭处决





1986年的布加勒斯特街头,可以看到民众排队等候购买食用油,这说明了当时的罗马尼亚的经济水平较低。


尽管在外交上齐奥塞斯库有许多成就,但是他经济上的腐败无能使得罗马尼亚出现危机;而且齐奥塞斯库居住於宮殿的豪華建築物中,過著豪奢的生活,與人民的一般生活脫節。此外齐奥塞斯库還以秘密警察監視人民生活。[16]


在1989年春,罗马尼亚共产党六大元老——康斯坦丁·珀尔伏列斯库英语Constantin Pîrvulescu格奥尔基·阿波斯托尔英语Gheorghe Apostol亚历山德鲁·伯尔勒迪亚努英语Alexandru Bârlădeanu科尔内留·曼内斯库英语Corneliu Mănescu西尔维乌·布鲁坎英语Silviu Brucan格雷戈里·扬·勒强努英语Grigore Răceanu通过自由欧洲电台联名发表一封给齐奥塞斯库的公开信,批评齐奥塞斯库的现行政策。此举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此信在罗马尼亚家喻户晓,罗普通百姓对此信给予称赞,认为这封信说出了他们心里的话。面对齐奥塞斯库的独裁统治,连老干部都无法忍受,站出来说话了。[17]


1989年,许多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政权更迭,苏联的民主化进程也已经起步,与此相对照,齐奥塞斯库领导下的罗马尼亚却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还加强了全面控制。同年12月,出于对齐奥塞斯库统治的不满,罗马尼亚西部边境重镇蒂米什瓦拉发生了骚乱。17日,在齐奥塞斯库的指挥下,罗马尼亚军警在市内开枪,逮捕了一些闹事者,一度将骚乱平息。但蒂米什瓦拉事件被当时世界各国媒体报道成“忠于齐奥塞斯库的罗马尼亚保安部队在蒂米什瓦拉实施大屠杀,几千人丧生,上万人被捕或失踪”。18日,齐奥塞斯库照常前往伊朗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并向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宣称:“我们的形势是稳定的。”,这是齐奥塞斯库最后一次对外国事访问。但是,齐奥塞斯库在回国后蒂米什瓦拉的骚乱并未平息,自由欧洲电台对蒂米什瓦拉大屠杀血流成河的报道激怒了罗马尼亚人,局势一发不可收,引发了全国性的骚乱,很快发展到罗马尼亚军队倒戈军事进攻保安部队。[18]从15日蒂米什瓦拉发生动乱到25日齐奥塞斯库被处死,罗马尼亚10天内天翻地覆。21日,他决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群众集会,号召人民支持他在蒂米什瓦拉的镇压行动。该日中午12时,布加勒斯特中央广场10万人举行集会。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在中央大厦的阳台上出现,并进行演讲。期间突然有人在广场角落高呼:“打倒齐奥塞斯库!”同时进行的电视转播随即中断,齐奥塞斯库的右手在半空中停止。此后,“打倒杀人犯”的口号声和嘈杂声在广场散开,局势逐渐失控。头戴钢盔的武装警察将四周的街道包围,军官向人群喊话,命令他们散去。罗马尼亚国防部长米列亚亲自指挥,并下令“不准向人群开枪”。但布加勒斯特市长却到前线传达“最高统帅”的命令:“可以开枪,朝天开枪,先警告,如果不成,向腿部开枪!”米列亚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震动朝野。


22日上午10时,原本支持齐奥塞斯库的军队开始倒戈,罗马尼亚军队从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撤出,而罗马尼亚防暴警察无法阻挡游行队伍的冲击。此后,示威群众向齐奥塞斯库所在的党中央大厦汇集,并进行冲击,一些人将大厦窗户打破,并将齐奥塞斯库画像扔出。齐奥塞斯库看到情况不妙,调来直升飞机逃往布加勒斯特北郊[19] ,結果被罗马尼亚救国阵线英语National Salvation Front (Romania)逮捕,下午3点30分被逮捕并关押于一处军事设施内,直到审判。他和妻子埃列娜·齐奥塞斯库被控五项罪名成立:[20]


  1. 、大量屠杀人民,牺牲者超过6万名;

  2. 、利用秘密警察来对付人民和国家,损害了国家力量,构成了破坏政权罪;

  3. 、在各个城市制造爆炸事件,破坏建筑物和公共财产,构成破坏公共财产罪;

  4. 、把国家经济搞得一团糟,构成损坏国民经济罪;

  5. 、在国外银行存款超过10亿美元,并企图利用这笔款外逃。

齐奥塞斯库政權的四名高官在1990年受審時,對於屠殺689人認罪。[21]其他來源估計屠殺死亡人數約數百人。[22][23]


1989年12月25日,齐奥塞斯库夫妇在罗马尼亚南部登博维察县兵营厕所前一块空地上被处决。行刑队由三人組成:精英傘兵團隊長Ionel Boyeru,軍士長Georghin Octavian和Dorin-Marian Cirlan。[24][25]一種說法是齐奥塞斯库唱起了《国际歌》,被其夫人埃列娜打斷,“他們要把我們像狗一樣射殺!”埃列娜最後的遺言是“我不信!羅馬尼亞還有死刑嗎?”[26]另一說法是临刑前齐奥塞斯库高呼:“自由和独立的罗马尼亚万岁!”其夫人埃列娜则唱起了《国际歌》。在行刑队指挥官赶到之前,士兵已经开枪,齐奥塞斯库中弹倒地,后脑勺撞在厕所的墙上,死后仍睁着双眼。其夫人头部中弹,脑浆外溢,鲜血不断外流,[12]其所有财产也被没收。審訊及槍決過程的影片很快在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流傳,羅馬尼亞的電視台也曾播出。至此,长达25年的齐奥塞斯库政府宣告倒台,罗马尼亚共产党也随之消亡。



被处决后




齐奥塞斯库墓地


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处决5天后,二人尸体被秘密埋葬在根恰公墓。此后,罗马尼亚官方一直未确认二人的墓地所在,而其家属也因此对所谓墓地拒不承认。2008年,布加勒斯特上诉法院终审决定,要求罗马尼亚国防部出示齐奥塞斯库夫妇被埋在根恰公墓的证据。经过多年的法庭之争,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家属终于获得根恰公墓有关墓地的所有权,这为开棺验尸扫清了障碍。在齐奥塞斯库夫妇唯一在世的儿子瓦伦丁·齐奥塞斯库英语Valentin Ceaușescu及女婿奥普雷安的要求下,罗马尼亚国家法医学院于2010年7月21日开启了二人墓穴并进行开棺验尸。[27]后经DNA检测,根恰公墓中的尸体确系齐奥塞斯库夫妇的尸体。[28]


2008年10月14日,罗马尼亚议会参众两院举行联席会议,以97票赞成、13票反对和58票弃权,通过了关于齐奥塞斯库国外存款的调查报告[29]。调查委员会主席萨宾·库塔什英语Sabin Cutas指出该委员会在成立的两年内进行了大量调查取证,结果“所有调查证人无一例外地都认为齐奥塞斯库在国外没有存款”,究其原因,齐奥塞斯库当时对自己在国内的领导地位非常有信心,没有在国外存巨款的理由。罗马尼亚保守党英语Conservative Party (Romania)议员德拉戈什·杜米特鲁甚至在议会发言中指出,齐奥塞斯库是一个“诚实的人”,与当今那些逍遥法外的“硕鼠”们相比,齐奥塞斯库不知要“诚实”多少倍。[30][31]據美聯社報導,兩人的墳墓上長滿野草。[32][33]



軼事


齐奥塞斯库曾授予他飼養的黑色拉布拉多犬“考布”陸軍上校軍階。[34][35][36]



有关图片



參考資料




  1. ^ Johanna Granville, "Dej-a-Vu: Early Roots of Romania's Independence," East European Quarterly, vol. XLII, no. 4 (Winter 2008), pp. 365-404.


  2. ^ Boyes, Roger. Ceausescu looked in my eyes and he knew that he was going to die. The Times (London). 24 December 2009. 


  3. ^ Nicolae Ceausescu. www.ceausescu.org. (英文)


  4. ^ 4.04.1 《齐奥塞斯库选集1965—1968》


  5. ^ Ian Hancock. Ceauşescu’s Master Race and his Romani “Robot work Force”. Patrin Web Journal. 1997-03-01. (英文)


  6. ^ Gail Kligman. The Politics of Duplicity: Controlling Reproduction in Ceausescu's Roma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83–100. ISBN 978-0-520-91985-3. (英文)


  7. ^ Alexandra Nacu. POVERTY, ETHNICITY, AND IDENTITY IN ROMANIA: REFLECTIONS ON THE STATUS OF THE ROMA. Radio Free Europe. June 11, 2003. (英文)


  8. ^ The personality cult of Elena Ceausescu. ceausescu.org. (英文)


  9. ^ Vladimir Tismaneanu. Behind The Facade Of The Ceausescu Regime. June 28, 2008. (英文)


  10. ^ R. J. Crampton. Eastern Europ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and After. Routledge. 1997: 247. ISBN 978-0-415-16423-8. 


  11. ^ 褚钰泉. 悦读MOOK(第二十二卷).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Esphere Media(美国艾思传媒). 1 June 2011: 80–81. ISBN 978-7-5391-6538-7. 


  12. ^ 12.012.1 罗马尼亚前总统齐奥塞斯库覆亡 绝对权力致腐败. 2010-08-03. 


  13. ^ 齐奥塞斯库强拆毁掉罗马尼亚首都


  14. ^ 14.014.1 王莉. 中國/羅馬尼亞關係大事記. 中國網. 2004年6月7日. 


  15. ^ 1988年10月17日 邓小平会见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 人民网. 


  16. ^ 羅馬尼亞暴君覆滅記,劉志俠著,1990,百姓,香港


  17. ^ 七日革命:枪决齐奥塞斯库,网易奥运,2008-12-25 09:57:55


  18. ^ 网易历史:蒂米什瓦拉事变


  19. ^ 齐奥塞斯库夫妇之死


  20. ^ 杜君立:将不戴皇冠的独裁者送上断头台只要七天. 明镜网. 2013年3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0月17日). 


  21. ^ 4 Top Ceausescu Aides Admit Complicity in Genocide : Romania: They are the first senior officials of regime to go on trial before a military court. The four are said to have confessed to all charges. Los Angeles Times (Bucharest, Romania). Reuters. January 28, 1990 [16 October 2013]. (英文)


  22. ^ John B. Quigley. The Genocide Convention: An International Law Analysis.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6: 38. ISBN 978-0-7546-8029-1. (英文)


  23. ^ William Schabas. Genocide in International Law: The Crimes of Cri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92. ISBN 978-0-521-78790-1. (英文)


  24. ^ Árpád Szőczi. Timisoara: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Romanian Revolution. iUniverse. 5 March 2013: 333. ISBN 978-1-4759-7940-4. 


  25. ^ ‘I'm still nervous,’ says soldier who shot Nicolae Ceausescu. 衛報. 2-14-12-06.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26. ^ David Quammen. Monster of God: The Man-Eating Predator in the Jungles of History and the Mind. W. W. Norton. 17 September 2004: 227–228. ISBN 978-0-393-07630-1. (英文)


  27. ^ 齐奥塞斯库墓开棺纪实:尸身上大衣裤子布满枪眼. 2010-08-02. 


  28. ^ 罗马尼亚前总统齐奥塞斯库夫妇确葬在根恰公墓


  29. ^ Raportul final al Comisiei parlamentare de anchetă pentru investigări şi clarificări referitoare la conturile lui Nicolae Ceauşescu(罗马尼亚文)


  30. ^ 价值10亿美元,齐奥塞斯库的海外存款之谜


  31. ^ Raport parlamentar: Nicolae Ceausescu nu a avut conturi in strainatate(罗马尼亚文)


  32. ^ Ex-Romanian Dictator Ceausescu Exhumed for Tests. 美聯社 (CBS新聞). 2010-07-21. (英文)


  33. ^ Victor Matus. On the Disposal of Dictators. (英文)


  34. ^ Geoffrey Regan. The Guinness Book of Historical Blunders.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 1994. ISBN 978-0-85112-785-9. (英文)


  35. ^ Caligula and Ceausescu


  36. ^ Cats are in, dogs are out, men are nowhere. 獨立報. 1997-02-02. (英文)



参见


  • 齐奥塞斯库家族

  • 描述西奧塞古執政後期兩個大學生設法非法墮胎的影片4月3週又2天。


外部链接


  • 齐奥塞斯库的纪念网站


  • Andrei Ujica 導演. Autobiografia lui Nicolae Ceausescu [齐奥塞斯库自傳] (電影). 罗马尼亚: ICON production. 2010 (罗马尼亚语). 

  • 共产主义时期罗马尼亚的人口统计政治

  • 1989年的政治变革


  • 谢文:齐奥塞斯库的悲剧,南都周刊,2011.05.27(简体中文)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Transcript of the closed trial of Nicolae and Elena Ceauşescu












政党职务
前任:
格奥尔基·乔治乌-德治
(工人党第一书记)


Coat of arms of PCR.svg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65年-1989年
繼任:
末任
(政党解散)

官衔
前任:
首任

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Romania.svg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1974年-1989年
繼任:
扬·伊利埃斯库
(罗马尼亚总统)

前任:
基伏·斯托伊卡

Coat of arms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Romania.svg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1967年-1989年
繼任:
末任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