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h Royale CLAN TAG #URR8PPP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tmulti>.thumbinnerwidth:100%!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tmulti .tsinglefloat:none!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text-align:center
系列条目 马克思列宁主义 概念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反帝國主義 反修正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共產主義國家 民主集中制 計劃經濟 马列主义无神论 一党制 人民民主 人民阵线理论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理论 先锋队理论 变种
斯大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马列毛主义 胡志明思想 金日成主義 铁托主义 赫魯曉夫主義 卡斯特罗主义 格瓦拉主义 霍查主义 人物
列宁 斯大林 台尔曼 厄尔·白劳德 卡達爾·亞諾什 威廉·皮克 季米特洛夫 喬治烏-德治 哥特瓦尔德 铁托 霍查 陶里亚蒂 贝鲁特 赫鲁晓夫 毛泽东 胡志明 金日成 凯山·丰威汉 菲德尔·卡斯特罗 切·格瓦拉 苏赫巴托尔 乔巴山 马蒂厄·克雷库 阿戈什蒂纽·内图 萨莫拉·马谢尔 托马斯·桑卡拉 阿方索·卡诺 著作
《雇佣劳动与资本 》 《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怎么办? 》 《国家与革命》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游击战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 《帝国主义与革命》 历史
十月革命 苏联 第三国际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西班牙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华沙条约组织 希腊内战 第二次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古巴革命 去斯大林化 不结盟运动 中苏交恶 越南战争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黑人权力运动 尼加拉瓜革命 尼泊尔内战 相关主题
布尔什维克 反斯大林主义左翼 托洛茨基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中阿决裂 ,又称中阿分裂 ,是指1972年-1978年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外交关系逐渐恶化有关的一系列事件。
目录 1 背景 2 导火索 3 霍查与“三个世界”理论 4 完全决裂 5 后续 6 在流行文化中 7 参考文献 8 参见 背景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援助,而大规模援助则是在1961年阿苏关系破裂以后才开始提供,“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援阿达到高潮。
导火索 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作为总统特使秘访北京,确定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2月正式访问中国。阿尔巴尼亚最高领导人恩维尔·霍查得知这一消息后,于同年8月上旬,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的名义写了一封万言长信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全面阐述阿尔巴尼亚方面的立场,反对中国同美国改善外交关系,认为这是背叛世界革命事业的行径。随后,霍查等阿尔巴尼亚主要领导人对中方先进行内部指责,继则公开影射,进而阿尔巴尼亚媒体发表不点名批判文章,批评中国的外交政策。
霍查与“三个世界”理论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该理论一提出就遭到霍查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熄灭论”。此后,两国关系日益恶化。
至1976年,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分歧已经表面化,开始对其国内的一些中国人提出公开的批评。该年1月,阿尔巴尼亚政府逮捕数以千计支持中国的干部。同年9月,中国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去世後,阿尔巴尼亚和中国的关系更加紧张。
1977年7月7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党报根据霍查在阿劳“七大”上所作的报告的论调,撰写了长篇编辑部文章《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批判三个世界理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反革命的”,是国际共运中的“机会主义变种”,旨在熄灭阶级斗争,否认当代基本矛盾;说三个世界理论是宣扬和推行种族主义,要统治全世界,奴役全人类,是反革命和沙文主义的理论;说不结盟国家的理论主张是“中庸”路线,是“调和矛盾的路线”,“不结盟国家的理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帝国主义的两头怪物”,说“中国要当第三世界的领袖,坐不结盟的第一把交椅”。霍查还批判华国锋政府推行「修正主義」。作为还击,中国方面撰文抨击霍查为“托洛茨基分子”、“阿尔巴尼亚修正主义者”。
完全决裂 1978年,在时任中国副总理邓小平的指示下,中國對阿尔巴尼亚全面停止援助。该年7月7日,中方公布外交部照会。7月29日,阿劳中央和阿部长会议致函中共中央和中国国务院作为答复。该信标志着中阿关系的公开破裂。至此,中阿只剩下形式上的外交关系。[1]
同年,霍查公开发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与革命》,猛烈抨击“毛修正主义”,认为“毛泽东的思想绝不是马克思主义”。霍查开足舆论工具的马力,他本人甚至不顾带病的身躯,亲自披挂上阵,对中国当时的内政外交进行全面抨击、全盘否定,对中国主要领导人指名道姓地进行批评,认为“中国是最危险的敌人,比苏联更危险,因为中国打着反修的旗帜,而实际上是真正的修正主义”。[2] 与此同时,世界上大部分“反修正主义”政党(如新西兰共产党、巴西共产党、加拿大共产党(马列)、哥伦比亚共产党(马列)、厄瓜多尔马列主义共产党)纷纷发表声明,拥护霍查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政治路线,反对毛主义及三个世界理论。霍查遂开始以国际共运领袖自居,并提出了霍查主义理论,还标榜阿尔巴尼亚是当时“唯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地拉那是“国际马列主义运动的中心”和“马列主义的橱窗”。[3]
后续 中国援助的停止使依赖中国援助多年的阿尔巴尼亚经济一时陷入困顿,但也迫使阿尔巴尼亚走上了自力更生發展经济的道路。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霍查谴责中国为“侵略者”。1983年后,中阿关系开始得到些许改善。1985年阿利雅上台后,中阿关系逐渐恢复正常。
在流行文化中 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于1988年在法国发表的作品《冬末的音乐会》描绘了中阿决裂。[4]
参考文献 ^ 邓小平为什么果断叫停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1-28. ^ 霍查生平简介 ^ Timothy Cheek,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ao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299 ^ 谁是伊斯梅尔·卡达莱 参见 冷战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共产主义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苏南冲突 中苏交恶 苏阿决裂 霍查主义 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
冷战
美國 ·
蘇聯條約組織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不结盟运动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华沙条约组织 · 欧洲煤钢共同体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争取进步联盟 · 中部公約組織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時間表
1940年代 雅尔塔会议 · 不可思議計畫 · 波茨坦会议 · 盟軍佔領德國 · 去纳粹化 · 古琴科事件 · 伊朗危机 · 印巴分治 · 希腊内战 · 科孚海峽事件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法越戰爭 · 印尼獨立戰爭 · 杜鲁门主义 · 亞洲關係會議 · 马歇尔计划 · 捷克斯洛伐克二月政變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蘇聯-南斯拉夫交惡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铁幕 · 東方集團 · 國共內戰 · 臺灣戒嚴 · 馬來亞危機 · 莫洛托夫計劃
1950年代 竹幕 · 羅森堡夫婦案 · 朝鲜战争 · 1953年伊朗政變 · 东德六一七事件 · 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 · 越南分裂 · 臺海危機 · 日內瓦高峰會 (1955年) · 阿尔及利亚战争 · 波茲南事件 · 匈牙利十月事件 · 蘇伊士運河危機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斯普特尼克危机 · 古巴革命 · 大跃进 · 厨房辩论 · 萬隆會議 · 布瑞克憲法修正案 · 哈尔斯坦主义
1960年代 土耳其政变 · 刚果危机 · 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苏阿决裂 · 美日安保條約 · 四一九革命 · U-2擊墜事件 · 東方一號 · 猪湾事件 · 柏林圍牆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古巴导弹危机 ·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 美軍佔領多明尼加 · 越南战争 · 南越政變 · 南非種族隔離(南非邊境戰爭 ) · 印尼九三〇事件 · 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 · 寮國內戰 · 阿根廷革命 · 希臘軍政府 · 普韋布洛號事件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埃以消耗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中印边境战争 · 布拉格之春 · 青瓦台事件 · 伊拉克政變 · 五月风暴 · 中苏边界冲突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EC-121击落事件 · 第一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阿波羅11號
1970年代 缓和政策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慕尼黑惨案 · 叙利亚校正革命 · 柬埔寨內戰 · 黑色九月 · 现实政治 · 乒乓外交 · 柏林四强协定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尼克松访华 · 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泰國學運 · 第一次石油危机 · 康乃馨革命 · 印尼佔領東帝汶 · 第二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安哥拉内战 · 莫三比克內戰 · 板门店事件 · 歐加登戰爭 · 衣索比亞內戰 · 黎巴嫩內戰 · 改革开放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中越邊境衝突)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兀鷹行動 · 骯髒戰爭 · 孟加拉战争 · 中阿决裂 · 南黎巴嫩衝突 · 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教皇
1980年代 阿富汗戰爭 ·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 福克蘭群島戰爭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 仰光爆炸事件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 团结工会 · 两伊战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優秀射手演習 · 星球大战计划 · 美軍入侵格瑞那達 · 革新開放 · 人民力量革命 · 六月民主运动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 緬甸民主示威 · 智利公投 · 六四天安門事件 · 美国入侵巴拿马 · 东欧剧变(波羅的海之路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新思维(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1990年代 天鵝絨分離 · 蒙古民主革命 · 也門統一 · 南斯拉夫解體 · 海湾战争 · 兩德統一 · 苏联解体
情報組織 中央情报局 · 联邦调查局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萨德 · 對外安全總局
競賽 军备竞赛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杜鲁门主义 · 马歇尔计划 · 圍堵政策 · 艾森豪威尔主义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甘迺迪主義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三個世界 · 新東方政策 · 詹森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尼克森主義 · 烏布利希主義 · 卡特主義 · 里根主义 · 推回
意識形態
资本主义 反共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帝国主义 · 凯恩斯主義 · 货币主义 ·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撒切尔主义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左翼共产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曉夫主義 · 铁托主义 · 霍查主义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胡萨克主义 · 新左翼 · 欧洲共产主义
其它 不結盟主義 · 錫安主義 · 三民主義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解放神學
宣傳 積極策略 · 《消息报》 · 《真理报》 · 自由歐洲電台 · 塔斯社 · 美国之音 ·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铁幕 · 竹幕 · 台灣問題 · 朝韩关系 · 红色恐慌 · 末日之鐘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东战争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相关人物 · 分類 · 主題 · 時間表
“文革” 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及国际形势
理论 世界革命 ·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 美帝国主义 ·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 · 三个世界理论 · 人民外交 · 援外医疗队 · 援外建筑
事件 中苏交恶(九評蘇共) · 中苏边界冲突 ·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越南战争(抗美援越) · 美越和谈 · 非洲独立运动 · 坦贊鐵路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1971年印巴战争 · 孟加拉国解放战争 · 乒乓外交 · 尼克松访华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石油危机 · 中东战争 · 雅典事件 · 西沙之战 · 印度吞并锡金
人物
社会主义阵营 勃列日涅夫苏 · 杜布切克捷 · 铁托南 · 哥穆尔卡波 · 齐奥塞斯库罗 · 卡达尔匈 · 泽登巴尔蒙 · 卡斯特罗古 · 切·格瓦拉拉美 · 霍查阿 · 金日成 朝
印度支那三国 胡志明越 · 黎笋越 · 阮友寿越 · 富马亲王老 · 苏发努冯亲王老 · 凯山·丰威汉老 · 西哈努克柬 · 波尔布特柬
东南亚 缅甸:吴奈温 |印尼:苏加诺 · 蘇哈托 | 马来西亚:东姑阿都拉曼 · 拉扎克 | 新加坡:李光耀
南亚 英迪拉·甘地印 · 阿尤布·汗巴 · 阿里·布托巴 · 拉赫曼孟 · 班达拉奈克夫人斯 · 马亨德拉尼 · 比兰德拉尼 · 查希尔阿 · 达乌德阿
美国 约翰逊 · 尼克松 · 基辛格 · 福特
西欧 戴高乐 · 蓬皮杜 · 德斯坦 · 威爾遜 · 希思 · 勃兰特 · 施密特 · 哈特林
英联邦国家 惠特拉姆澳 · 特鲁多加
日本 佐藤榮作 · 田中角荣 · 三木武夫 · 大平正芳
中东北非 纳赛尔 · 薩達特 · 巴列维 · 阿拉法特 · 梅厄夫人 · 苏乃伊 · 尼迈里 · 布迈丁 · 达达赫 · 马卡里奥斯 · 戈翁 · 鲁巴伊
非洲 恩克鲁玛 · 塞拉西一世 · 尼雷尔 · 卡翁达 · 邦戈 · 蒙博托 · 马谢尔 · 特拉奥雷 · 史蒂文斯 · 埃亚德马 · 桑戈尔 · 曼德拉
拉美 阿连德 · 皮诺切特 · 埃切维里亚
联合国 吳丹 · 瓦爾德海姆
国际友人 宫本显治 · 安娜·路易丝·斯特朗 · 埃德加·斯诺 · 伯纳德·蒙哥马利 · 西泽隆二 · 松山芭蕾舞团 · 朱莉·尼克松 · 戴维·艾森豪威尔
外交人员 陈毅 · 姬鵬飛 · 乔冠华 · 王海容 · 唐闻生
影响 毛主义 · 五月风暴 · 反越战运动 · 缅共 · 红色高棉 · 日本左翼运动 · 日本赤軍 · 光辉道路 · 尼共(毛) · 印共(毛) · 菲共 · 美革共 · 日共(左派) · 印尼共 · 中阿决裂 · 霍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