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菩薩,即菩提薩埵(巴利語:बोधिसत्त转写:bodhisatta;梵語:बोधिसत्त्व转写:bodhisattva)之略稱,過去曾譯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Bodhi(菩提)意為「覺悟」,satto或sattva意為「有情」,譯成漢語的意思為註定走向覺悟的有情眾生。


菩薩在大乘義理中通常分為五十二位階,其中的登地菩薩已經斷煩惱結,具有了自在生死、救度眾生的能力,因此稱為大菩薩(梵語:bodhisattva mahāsattva),全稱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簡稱菩薩摩訶薩摩訶薩。一些早已成佛,而示現菩薩身的“倒駕慈航”聖者,也稱之為摩訶薩。


此外,受到佛教傳入的影響,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也常泛称非佛教的神明为菩薩。




目录





  • 1 南北傳佛教義理中的“菩薩”

    • 1.1 北傳大乘佛教觀點


    • 1.2 南傳上座部佛教觀點



  • 2 大乘佛教四菩薩


  • 3 大乘佛教四大菩薩


  • 4 大乘佛教八大菩薩


  • 5 大乘佛教二十五菩萨


  • 6 大乘佛教菩薩分類


  • 7 大乘佛教菩薩階位

    • 7.1 菩薩五十二階位



  • 8 註釋


  • 9 参考资料




南北傳佛教義理中的“菩薩”



北傳大乘佛教觀點





北齐时期的三菩萨石造像。


大乘佛教認為(根据《华严经》等经典),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娑婆三聖);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東方三聖)。佛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解脫於苦難、輪迴之中。


大乘佛教佛经称某些菩萨在远古已成佛,如观世音菩萨过去佛号正法明如来,他們以大慈悲心,为度众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教化救度。



南傳上座部佛教觀點




這尊中亞雕像刻畫了做菩薩時的悉達多·喬達摩(釋迦牟尼)。


上座部佛教南传菩薩道认为只有修行到發出至上願(abhinīhāra)、生起大善心(mahākusala-citt' uppāda),而被佛陀授記確信未來會證得佛果,才能獲得菩薩的稱號[1]。菩萨是在佛法失传之後,在未来成佛、重新开启正法之教的修行者。菩萨的主要修行内容就是十波罗密,經由修習四念處、七覺分,斷五蓋煩惱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义的菩萨也包括了一切发愿在未来成为辟支佛的修行者,即辟支菩薩。以及一切发愿在未来成为佛陀者。


  • 聲聞必須發願成為佛的聲聞聖弟子,經由聽聞佛法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3]及無常、苦、無我[4]然後證悟四道、四果、涅槃,四個道智會按照次第斷除对三界的所有貪愛,最後會脱离三界轮回,成為無漏的阿羅漢弟子。

  • 辟支菩薩必須必須發願成為獨覺,累積十波羅蜜修行最少兩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為辟支佛[5],辟支菩薩在最後一世成辟支佛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四道、四果、涅槃,辟支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3]及無常、苦、無我[4]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辟支佛。

  • 菩薩必須必須發願成為佛,累積十波羅蜜修行,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稱為菩薩,菩薩必須累積十波羅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為佛[6]。菩薩在最後一世成佛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四道、四果、涅槃[7],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3]及無常、苦、無我[4],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佛[8]

上座部教理主張菩薩直至最後一世成佛前,是沒覺悟沒證得道、果、涅槃的「異生凡夫」[7],尚未成為斷除煩惱的佛教聖者。菩薩最後會投生到人間,以人身成佛,而非在天界成佛[9]



大乘佛教四菩薩



四尊菩薩的組合,意義因宗派或依據經典而異。



大乘佛教四大菩薩



四大菩薩一般指:



  • 觀音菩薩;以大悲聞名,救度人間苦難。


  • 地藏菩薩:以大願聞名,主要拯救六道众生。


  • 文殊菩薩;以大智聞名,象徵智慧。


  • 普賢菩薩;以大行聞名,象徵實踐。


大乘佛教八大菩薩



關於八大菩薩有多種說法。彌勒、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虛空藏、金剛手、除蓋障等大菩薩,通常造像多依此而為。或有加入大勢至、無盡意、寶檀華、藥王、藥上等大菩薩者。



大乘佛教二十五菩萨




阿弥陀佛和二十五菩萨


二十五菩薩出自《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



  • 观世音菩萨:双手持莲台。


  • 大势至菩萨:双手合十。


  • 药王菩萨:手持幢幡。


  • 药上菩萨:手持玉幡。


  • 普贤菩萨:手持幡盖。


  • 大自在王菩萨:演奏腰鼓。


  • 狮子吼菩萨:手持乐器。


  • 陀罗尼菩萨:两手持天衣舞蹈。


  • 虚空藏菩萨:打台鼓。


  • 德藏菩萨:吹笙。


  • 宝藏菩萨:吹笛。


  • 金藏菩萨:弹筝。


  • 金刚藏菩萨:弹琴。


  • 山海慧菩萨:弹箜篌。


  • 光明王菩萨:弹琵琶。


  • 华严王菩萨:敲磬。


  • 众宝王菩萨:敲铙钹。


  • 月光王菩萨:敲振鼓。


  • 日照王菩萨:站在镜台前。


  • 三昧王菩萨:右手持一盆莲花,左手持花,作散花状。


  • 定自在王菩萨:敲大鼓。


  • 法自在王菩萨:即文殊菩萨,手持花鬘。


  • 白象王菩萨:吹竖笛。


  • 大威德王菩萨:手持曼珠。


  • 无边身菩萨:即地藏菩萨。右手持锡杖,左手持宝珠,现出家相。


大乘佛教菩薩分類


菩薩有三:


一果地菩薩。已經證得佛果,為了引度眾生,應化為菩薩身者;如觀世音、地藏王、彌勒。


二因地菩薩。因地菩薩者,依修行而得菩薩果位者。


三願地菩薩。願地菩薩者,謂發願願行菩薩道者。


金剛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前面菩薩指願地菩薩(即正在修菩薩行,但還未修成菩薩果位者),後面菩薩指因地菩薩(已經修到菩薩果位者)。



大乘佛教菩薩階位




麦积山石窟的菩萨像



菩薩五十二階位



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總共有五十二個菩薩的階位:



  • 十信位: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


  • 十住位: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定住


  • 十行位:歡喜行、饒益行、無違逆行、無屈撓行、無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難得行、善法行、真實行


  • 十迴向位:教護眾生相迴向、不壞迴向、等一切諸佛迴向、至一切處迴向、無盡功德藏迴向、入一切善根迴向、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真如迴向、無縛無著解脱迴向、入法界無量迴向

  • 十地

  • 等覺位

  • 妙覺位

初地的菩薩 - 歡喜地

斷除了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不再有執著恐怖、顛倒、夢想。不憂慮生活,不懼怕死亡,不怨人毀謗。進入初地的菩薩,等於生到諸佛如來的家中去了。助人為本,以布施為樂,能紹隆佛種,能弘法度生,因為分證了佛陀的法身,相應了菩提,歡喜踴躍,所以叫歡喜地。


二地的菩薩 - 離垢地

自己修行十善,也勸人勤修十善,不再誤犯微細的戒律,遠離垢染,獲得三業清淨,能夠廣行慈悲,饒益有情,所以叫離垢地。


三地的菩薩 - 發光地

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動心,精修定學,得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定,不再為貪瞋愚痴闇蔽,聖格昇華,像光明一樣,驅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發光地。


四地的菩薩 - 燄慧地

精進修習三十七道品,除了我執、法執,見解上沒有愚痴,思想上也無謬誤,不生愛染,不起瞋怒,智慧的光像火燄一樣的熾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燄慧地。


五地的菩薩 - 難勝地

不但修滿了禪定,而且更證悟真實的諦理,離諸戲論,證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是極難到達的階位,所以叫做難勝地。


六地的菩薩 - 現前地

圓滿了般若智慧,經常安住在滅盡定中,不起有漏心識分別,照見緣起性空,徹悟諸法自性,可說真實的佛法已現前,所以稱現前地。


七地的菩薩 - 遠行地

安住在滅盡定中,出定入定,隨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諸佛法,度眾生而有無限方便,遠大的目標,即將到達,所以叫做遠行地。


八地的菩薩 - 不動地

功德任運增進,願惱不再現行,不為名利所動和境風所誘,只有大願度生,所以叫做不動地。


九地的菩薩 - 善慧地

無相無功用行,自證的固然無功用行,為他說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淨法力,守護佛法寶藏,以純善的智慧開示眾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十地的菩薩 - 法雲地

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謂補處菩薩,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雲朵,嚴密護身,可以發為電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諸魔外,終成佛道。



註釋




  1. ^ 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 南傳菩薩道. 在他還未具備八條件時,他在許多佛面前所發的願主要是在內心裡,而且是不具足的,因此,那時他還不能夠成為菩薩......至上願是由於省察佛陀的不可思議之素質,以及對一切眾生的大悲心而生起的大善心。這大善心有特殊的能力,可以激使他圓滿波羅蜜、奉獻自己的生命與肢體來修捨離及善行以培育種種美德。當該大善心在菩薩的心中生起的那一刻,他已經踏上了朝向一切知智之道。由於他已肯定會證得佛果,從這一刻起他獲得了菩薩的稱號。 


  2. ^ 《雜阿含經》(四九八):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3. ^ 3.03.13.2 《雜阿含經》(四九):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4. ^ 4.04.14.2 《雜阿含經》(九):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5.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辟支菩薩(未來辟支佛)必須修習波羅蜜長達兩阿僧祇與十萬大劫。如果他們修習波羅蜜的時期少過兩個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他們是不可能成為辟支佛的。


  6.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在這部經的註釋中也有解釋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單只說到十波羅蜜中的佈施波羅蜜,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兩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萬次,或一千萬次,或十億次,或一千億次,或十萬億次就可成佛的。同樣地,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兩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萬天,或十億天,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或十萬億個月,或一年,或兩年,或十萬億,或一個大劫,或兩個大劫,或十萬億個大劫,或一阿僧祇大劫,或兩阿僧祇大劫,或三阿僧祇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羅蜜,即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捨也是同樣的情形。)事實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只有在這麼久的時間裡,非常恭敬、熱誠、認真、透徹與毫無間斷地圓滿諸波羅蜜之後才能成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這部經的疏鈔也強調只有至少修習諸波羅蜜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之後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他方法的。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7. ^ 7.07.1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然而,作為菩薩所修習的第四個波羅蜜的智慧,應該只是包括了道果智與一切知智之前的智慧。在此並沒有關係到菩薩在最後一世所證悟的智慧。在直到最後一世之前,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蜜只是到達觀智的行捨智的第一部份。後面部份的行捨智將會直接導向道智。所以在最後一世之前菩薩並不會嘗試去跨越第一部份,因為若他如此做,他就會證悟道果而成為聖者,以及證入涅槃。這樣他就不能成佛。因此我們應注意到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蜜只到行捨智的第一部份而已。


  8. ^ 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講記》:菩薩觀見三界內外一切法之生、滅,藉此修習毗婆舍那。所以佛陀說:菩薩觀五取蘊生滅,依序引發諸毗婆舍那智,接著,先以「預流道」,證知涅槃。其後,他以同樣的方式修習毗婆舍那,並藉由「一來道」證知涅槃。再者,他又繼續修習毗婆舍那,再依「不還道」證知涅槃。然後,他又繼續修毗婆舍那,以稱為「漏盡智」的「阿羅漢道」證知涅槃,成為具備「一切知智」的佛陀。


  9. ^ 《增壹阿含經》: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参考资料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菩萨



  • 《菩薩與羅漢的故事(上集)》,海濤法師編著,ISBN 957-29607-7-6

  • 《菩薩與羅漢的故事(下集)》,海濤法師編著,ISBN 957-29607-8-4

  • 《佛教的重要名詞解說》,全佛編輯部編著,ISBN 978-957-2031-53-7

  • 八木春生:〈隋代菩萨立像衣着饰物〉。

  • 村松哲文:〈中国南北朝时期菩萨像胸饰之研究〉。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