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的是历史上名为
扬州 的行政区劃。關於其他的
扬州 概念,請見「
揚州 」。
扬州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區域名稱,使用於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长时间里以及620年到626年,并不是指现在中国江苏省的扬州市。
目录 1 行政區劃沿革 1.1 两汉十三刺史部中的扬州刺史部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扬州 1.3 隋唐时期的扬州 1.4 宋金元时期的扬州 1.5 明清时期的扬州 2 注释 3 参见 4 参考资料 5 外部链接 行政區劃沿革 两汉十三刺史部中的扬州刺史部 主条目:十三刺史部和苏州历史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长安和京畿七郡外,分天下为十三区,置刺史,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因为其中十一部沿用的是《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九州”名号,所以习惯上又称“十三州”,“扬州”也是其中之一,全称扬州刺史部 ,辖区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按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所载:“江淮北,谓广陵县、徐、泗等州。”说明汉代的广陵县并非像近代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今日扬州市的旧称,初时的广陵应当是处在淮河以北临近徐州的淮河、泗水交汇之处,况且在《宋书·州郡志》中“广陵郡”、“临淮郡”篇目之下,都同时载有广陵县,显然南广陵是往后之朝代因淮北地区之沦陷所侨置[1] 。所以处于今天的扬州市应当也属于扬州刺史部,而非属于另外一个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和当时的“扬州”并非一点关系都没有。
起初,十三刺史部(以前简称“州”)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只是监察区,而且没有固定的治所。郡虽然属于州,但却是名副其实的一级行政区,其长官太守比州的长官刺史地位高。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刺史为州牧,从此“州”成了十三刺史部的正式名称,也有了固定的治所(但史书上没有记载)。以后虽然又改州牧为刺史,但“州”的名称固定下来,刺史的正式称号变为“州刺史”。虽然如此,但州仍然只是监察区而不是行政区。
东汉时,扬州刺史部的治所在历阳县(今安徽和县)。黄巾起义后,汉灵帝为了防止农民起义再次发生,于中平五年(188年)又改部分州刺史为州牧,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位在太守之上,以随时镇压人民起义。由此,“州”正式取代了“刺史部”的名称(例如扬州不再叫扬州刺史部,而直接叫扬州),并凌驾于郡之上,成为全国一级行政区。
东汉末年,中央由曹操当政,他把扬州的治所移到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后又移到合肥县(今安徽合肥西北),但是扬州的大部分在江东孙氏政权(后来三国之一的吴国)控制下,并不由中央直接管辖。孙氏政权的都城原先在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后迁京口(今江苏镇江)、建业(今江苏南京)。扬州实际上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由曹氏政权控制,行政中心在寿春、合肥;一部分由孙氏政权控制,行政中心在吴县、京口、建业。直到曹魏、孙吴先后建国,扬州便正式分为两部分。
由于扬州在两汉的大部分时间里并不是行政区而只是监察区,所以其治所(如历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中心,也不是经济、文化中心。两汉时的扬州最发达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汉朝以前一样依旧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吴县在129年以前为会稽郡的治所,统辖大约今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全部,地广人多。吴县也曾是荆国和刘濞吴国的首都[2] ,是中国东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新莽末年以来,中原战乱不断,士大夫举族南迁,使吴县的人口激增,到东汉和帝时已成为仅次于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1],人口估计近10万。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以会稽郡过大,分故郡浙江(今钱塘江)以西为吴郡,郡治故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市);浙江以东仍为会稽郡,郡移治山阴县(今绍兴市)。是为“吴会分治”。尽管吴郡的辖区大大缩小,但这是人口增多的必然结果,丝毫不影响其中国东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汉末的孙坚、孙策和孙权父子就在吴郡发家,孙策更在吴县定都。孙氏父子依靠吴郡当地的世家大族(主要是吴郡四姓,即顾、陆、朱、张四姓),建立起江东孙氏政权,后发展为三国之一的吴国。后来孙权迁都京口(今江苏镇江),又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县的中国东南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渐被建业取代,但它作为孙吴集团的发家之地,仍为重要的经济中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扬州 主条目:建业和南京历史
220年曹丕篡汉献帝位,自立魏国;第二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蜀汉;第三年(222年),孙权接受魏国所封的吴王爵位,建吴国,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魏、吴两国都拥有扬州的一部分:魏国拥有扬州的小部分,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吴国拥有扬州的大部分,治所在其首都建业县(今江苏南京)。吴国的扬州是其大本营,相对稳定。而魏国的扬州处于魏、吴两国边界,战乱频繁,后期的毌丘俭、诸葛诞叛乱也都发生在这里。而今天的扬州市在三国时属于徐州廣陵郡,也是魏、吴两国互相对峙的战场,彼此争夺,多次易手。265年晋武帝代魏后,魏国的扬州成为晋朝的扬州,仍和吴国的扬州分置。
280年,晋武帝派兵攻克吴国首都建业,吴国灭亡,全国再次统一。西晋灭吴后,把晋、吴两国的扬州合二为一,治所设在原来吴国的首都建业,改名为建邺,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永嘉之乱后,晋皇室携公卿士大夫南迁江东(衣冠南渡),是为东晋。东晋定都建康,既是全国首都,也是扬州的治所。其后由于不断设立新的州(如江州、南徐州、东扬州等),扬州的辖地逐渐缩小,但东晋和南朝时,建康一直是扬州的治所[3] ,也是首都[4] 。而今天的扬州市在东晋、南北朝和隋朝统一全国前仍为廣陵郡,历属徐州、南兖州、东广州、吴州等,起初属南朝,侯景之乱以后所有江北地区归属北朝,广陵郡也随之归属北朝。整个六朝時期,除了孙吴外的其他漫长时期,今天的扬州市并不属于当时的“扬州”轄區。
隋唐时期的扬州 主条目:揚州 (隋朝)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隋军攻克陈朝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朝灭亡,全国统一。隋改陈朝的扬州为蒋州,又将本朝原来的吴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5] 改为扬州。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和“扬州”的名称沾上了边,但并没有从此就享有了“扬州”的专名,中间还有一段曲折。
隋炀帝大业初年改州为郡,扬州也随之改为江都郡。唐代隋后,唐高祖于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扬州为兖州,而在润州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即原来南朝的扬州治所)置扬州。武德六年,兖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改名为邗州。直到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即位,将治所在江宁县的扬州废除,并入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而邗州则再次改名为扬州。自此,今天的扬州市才享有了“扬州”的专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一度又改州为郡,扬州随之改为广陵郡,但“扬州”仍为通称;直到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改郡为州,才将广陵郡改回扬州;以后虽然在扬州名称前加府(明清时的扬州府)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扬州市)等,但扬州作为一个地名再没有改过;中华民国虽然废扬州府,改江都县,但一般仍称扬州。
关于今日的扬州市获得“扬州”之名的经过,近人江都学者徐谦芳在《扬州风土记略》中说:“广陵郡被扬州之名,肇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再见于唐高祖武德九年,三定于唐肃宗乾元元年。至是扬州之名,惟广陵得以专之。何则?隋称扬州(隋炀帝杨广本人就做过扬州总管),至炀帝大业元年而革(改江都郡);唐称扬州,至明皇天宝九年亦革(再改江都郡) ;唯肃宗定名以后,沿及于清,相因不改,民国政府,名始不存(改江都县)。然俗循旧习,犹称扬州。”
宋金元时期的扬州 北宋时(960年-1127年) ,富裕商人阶层和新兴的城镇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扬州府等主要城市成为新兴商业中心,成为富裕的代名词。
北宋时扬州大部属淮南东路,扬州只辖天长、江都两县。其他县分属真州(仪征市),高邮军(高邮市),楚州(宝应县属之)。宋朝时扬州科技文化也有长足发展,科学家沈括多篇科技文章在扬州地区完成,欧阳修、苏轼等人在扬州寓居,并兴建平山堂等人文名胜,“二十四孝”扬州天长人朱寿昌的事迹也成为儒家孝道的一个典范。
1126年—1129年,金国的军队攻占了包括江南东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北部和两浙路北部的大半个中国,赣州是其推进到的最南端,扬州在1129年也被金国军队攻占和屠杀。绍兴和议之后,淮水成为金国和赵宋的边界线。而今扬州市的北部郊县也成为了防御金国军队的前线。姜夔因此写作名篇《扬州慢》。
13世纪,大蒙古国攻占了中国全境。元朝时扬州属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明清时期的扬州 主条目:揚州府
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太宗迁都北平后,明清两代将近500年间中国的都城在北京,而农业经济中心在江浙和两湖两广地区,粮、盐的产量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大多数。因此造成了中国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割。连接中国政治中心的和经济中心的是两条水路: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扬州正好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扬州经济凭借京杭大运河这一中国经济的主动脉再次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城市。
明代,扬州被列为全国16个大城市之一[6] 。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4月,多铎铁骑南下,史可法据守扬州,5月20日城池被攻陷。清朝政局稳定后,扬州经济迅速恢复。明中后期活跃于扬州的山陕商人逐步被徽商代替,后者垄断了两淮盐业这一坐拥巨额利润的产业。盐业的垄断和漕运枢纽的位置,使得扬州经济在康乾盛世中达到唐朝之后的又一巅峰。两淮盐税在全国税收中长期占有40%以上的比例,“损益盈虚,动关国计”。与此同时,面对明清之际的兵祸,扬州当地士绅致力于根据典籍、并吸收苏州和徽州文化,重建清代扬州文化的新面貌。
财富、资本的高度集中,使得扬州在清朝成为高度繁华的消费型城市。大量依附于盐商的服务性行业的从业者挤满了城市,催生出独特而精致的饮食、休闲文化。而“贾而好儒”的徽商又以重金资助经学、出版、园林、绘画等文化活动,“海内文士,半集维扬”[7] ,“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于此”[8] 。这使得扬州在多个领域内(如戏曲)成为全国中心。
总体而言,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是:
漕运,主要是粮食的运输,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由京杭大运河运输到北京;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盐运,淮盐西运,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然后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城内有两淮盐运使衙门和大批盐商,這些商賈多來自安徽[9] ;富有的盐商在新城南河下一带和西北郊瘦西湖沿岸修筑许多精美的园林,当时公认的说法是:“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杭州以湖山胜”。 金融,由于扬州是全国官盐最大的集散地,大量盐商聚集于此,因此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以帮助盐商的周转投资,是整个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荣程度如同当今世界之伦敦、香港,仅次于同省的苏州;所谓“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 娱乐业、服务业,自隋唐以来娱乐业就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高级厨师、高级妓女、艺人、书画家、古董业者,从业者不计其数,康乾时期的扬州八怪便是其中之一。扬州与南北两京、苏杭二州一同被列为“士大夫必游五都会”,是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印刷、漆器、玉器制造等手工业。清代扬州代表了多重制造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有“和田玉,扬州工”之誉。注释 ^ 《江苏地方志》1996年第01期 :“刘宋临淮郡辖广陵县”应是“辖陵县” 作者:荀德麟 ^ 一说刘濞首都在广陵(今扬州市)。 ^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三:“扬州,元帝渡江历江左,扬州常理建业。” ^ 南朝宋、齐、梁、陈首都均在建康,和东吴、东晋合称“六朝”。 ^ 陈朝也有吴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隋灭陈后始改名苏州。 ^ 当时活跃于全国的徽商这样评价全国的各大城市:“今之所谓都会者,则大之而为两京,江、浙、闽、广诸省(会);次之而苏、松、淮、扬诸府;临清、济宁诸州;仪真、芜湖诸县;瓜州、景德诸镇……。”万历《歙志》卷一 ^ 谢堃《书画所见录》 ^ 《孔尚任诗文集》 ^ 陈去病在《五石脂》中说:“扬,盖徽商殖民地也,故徽郡大姓,如汪、程、江、洪、潘、郑、黄、许,扬州莫不有之,大略皆流寓而著籍者也。而徽扬学派,亦因以大通。” 参见 参考资料 《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 ISBN 7-81037-867-8/K·54 《辞海·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江苏历史》,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 7-5031-1389-8/G·793(课) 《苏州历史》,苏州市教委教研室编(内部资料) 《扬州建置笔谈》,吴子辉,江苏古籍出版社 ISBN 7-8064-364-6 外部链接 西汉行政区划
都城:京兆长安县
行部 郡、王國
司隸校尉部
三輔 渭南郡→右内史→京兆尹 | (河上郡+中地郡)→左内史→(左馮翊 +右扶風 )
三河 河南郡 | 河東郡 | 河內郡 | 弘農郡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 (韓國) | 汝南郡 | 梁國 (碭郡、呂國) | 沛郡
兗州刺史部 淮陽國 (陳郡) | 陳留郡 (濟川郡、濟陽國) | 定陶國 (濟陰郡) | 山陽郡 (昌邑國) | 東郡 | 東平國 (濟東國、大河郡) | 泰山郡 | 城陽國 (劇郡)
青州刺史部 齊郡 | 濟南郡 (博陽郡、呂國、濟川國) | 濟北國 | 平原郡 | 千乘郡 | 菑川國 | 高密國 (膠西國) | 北海郡 | 膠東國 | 東萊郡
徐州刺史部 東海郡 | 泗水國 | 楚國 (彭城郡) | 魯國 (薛郡) | 琅邪郡 | 江都國 | 東陽郡 | 廣陵國 | 臨淮郡
冀州刺史部 趙國 (邯鄲郡) | 魏郡 | 廣平郡 (平干國) | 鉅鹿郡 | 信都郡 (廣川郡) | 河間國 | 清河郡 | 真定國 | 恆山郡→恆山國→常山郡 | 中山國
幽州刺史部
廣陽國(燕國) | 涿郡 | 勃海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右北平郡 | 遼西郡 | 遼東郡 | 蒼海郡
朝鲜 樂浪郡 | 玄菟郡 | 真番郡 | 臨屯郡
并州刺史部 太原郡 (韩国) | 代郡 | 上黨郡 | 雲中郡 | 雁門郡 | 定襄郡
朔方刺史部 朔方郡 | 五原郡 | 西河郡 | 上郡 | 北地郡
涼州刺史部
隴右 隴西郡 | 天水郡 | 安定郡 | 金城郡 | 西海郡
河西 酒泉郡 | 張掖郡 | 敦煌郡 | 武威郡
益州刺史部 蜀郡 | 巴郡 | 漢中郡 | 廣漢郡 | 武都郡 | 犍為郡 | 越巂郡 | 汶山郡 | 沈黎郡 | 牂柯郡 | 益州郡 | 象郡
荊州刺史部 南郡 (臨江國) | 南陽郡 | 衡山郡 | 江夏郡 | 長沙國 | 桂陽郡 | 武陵郡 | 零陵郡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荆國、吳國) | 丹楊郡 (鄣郡或故鄣郡) | 九江郡 | 淮南國 | 廬江郡 | 六安國 | 豫章郡
交趾刺史部 南海郡 | 蒼梧郡 | 合浦郡 | 鬱林郡 | 交阯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珠崖郡 | 儋耳郡
其他郡、国 太常郡 | 廣德國 | 廣世國(廣川國) | 廣宗國
西域 西域都护府
注1:本模板列出西漢郡国制下所有見於史籍的郡、王國。帶
下划线 者為西汉末期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的103個郡、國当时的名称。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以其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並括注曾用名稱。郡、國同名者,只列出最後使用的名稱。
注3:漢初尚存的西楚所封諸國、西域諸國從略。
東漢行政區劃
都城:洛陽 → 長安 → 洛陽 → 许昌
行部 郡、王國
司隸校尉部
三輔 京兆尹 | 左馮翊 | 右扶風 | 左內史郡# | 漢興郡#(漢安郡)
三河 河南尹 | 河內郡 | 河東郡 | 弘農郡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 | 汝南郡 | 梁國 (梁郡) | 沛國 (沛郡) | 陳郡 (淮陽國→陳國→陳郡) | 魯國 (魯郡) | 西平國 | 譙郡
冀州刺史部 魏郡 | 鉅鹿郡 | 常山國 (常山郡) | 中山國 (中山郡) | 安平國 (信都郡、樂成國) | 河間國 | 清河國 (甘陵國) | 趙國 (趙郡) | 勃海郡 | 廣川國 | 廣平國 | 博陵郡
兗州刺史部 陳留郡 | 東郡 | 東平國 (東平郡) | 任城國 | 泰山郡 | 山陽郡 | 濟陰郡 (濟陰國) | 濟北國
徐州刺史部 東海郡 (東海國) | 琅邪國 (琅邪郡) | 彭城國 (楚郡、楚國) | 廣陵郡 | 下邳國 (臨淮郡) | 利城郡 | 城陽郡 | 東莞郡 | 東安郡 | 東城郡
青州刺史部 濟南郡 (濟南國) | 平原郡 (平原國) | 樂安國 (千乘郡、千乘國) | 北海國 (北海郡) | 東萊郡 | 齊國 (齊郡) | 樂陵郡 | 長廣郡
荊州刺史部 南陽郡 | 南郡 (江陵國) | 江夏郡 | 零陵郡 | 桂陽郡 | 武陵郡 | 長沙國 (長沙郡) | 章陵郡 | 南鄉郡 | 襄陽郡 | 宜都郡 | 新城郡 | 漢昌郡 | 臨江郡 | 西陵郡 | 固陵郡
揚州刺史部 九江郡 | 丹楊郡 | 廬江郡 (六安國) | 會稽郡 | 吳郡 | 豫章郡 | 新都郡 | 臨川郡 | 鄱陽郡 | 廬陵郡 | 彭澤郡
益州刺史部 漢中郡 (漢寧郡) | 巴郡 (巴西郡) | 廣漢郡 | 蜀郡 | 犍為郡 | 牂柯郡 | 越巂郡 | 益州郡 | 永昌郡 | 廣漢屬國 | 蜀郡屬國 (漢嘉郡) | 犍為屬國 (朱提郡) | 巴東屬國 | 上庸郡 | 房陵郡 | 永寧郡(巴郡) | 固陵郡(巴東郡) | 梓潼郡 | 汶山郡 | 江陽郡
涼州刺史部
隴右 隴西郡 | 漢陽郡 (天水郡) | 武都郡 | 金城郡 | 安定郡 | 北地郡 | 南安郡 | 新平郡 | 永陽郡 | 西平郡
河西 武威郡 | 張掖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張掖屬國 | 張掖居延屬國 (西海郡) | 西郡
并州刺史部 太原郡 | 上黨郡 | 上郡 | 西河郡 | 五原郡 | 雲中郡 | 雁門郡 | 定襄郡 | 朔方郡 | 新興郡 | 樂平郡
幽州刺史部 廣陽郡 | 涿郡 (分高阳郡) | 代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右北平郡 | 遼西郡 | 遼東郡 | 樂浪郡 | 玄菟郡 | 遼東屬國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 | 蒼梧郡 | 合浦郡 | 鬱林郡 | 交趾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高涼郡
雍州刺史部 武威郡 | 張掖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西海郡 | 西平郡 | 西郡
西域 西域都护府 → 西域长史府
注1 :列出東漢時期所有的州及郡、國。加下劃線者為《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的州及郡、國。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括注曾用名。
三國行政區劃
曹魏
司隸
河南郡 | 弘農郡 | 河東郡(河东國 222-225) | 平陽郡 | 河內郡 | 魏郡 | 廣平郡(廣平國 222-223) | 陽平郡 | 原武郡 | 野王郡 | 滎陽郡 * | 朝歌郡 *
幽州
涿郡 | 燕國(廣陽郡 220-232) | 漁陽郡 | 右北平郡 | 上谷郡 | 代郡 | 遼西郡 | 昌黎郡(遼東屬國 244-?) | 遼東郡 | 玄菟郡 | 樂浪郡(樂浪國 233-237) | 帶方郡
冀州
鉅鹿郡 | 趙國(趙郡 220-232) | 安平國(安平郡 220-264) | 博陵郡 | 中山國(中山郡 220-232) | 河間郡(河間國 222-224) | 勃海郡 | 常山郡 | 平原郡(平原國 222-226) | 樂陵國(樂陵郡 220-244) | 清河郡(清河國 222-223) | 曲陽國 * | 章武郡 *
并州
太原郡 | 西河郡 | 上黨郡 | 樂平郡 | 雁門郡 | 新興郡 | 朔方郡 *
青州
北海郡(北海國 222-224,232-233) | 東萊郡 | 齊國(齊郡 220-235,239-254) | 濟南國(濟南郡 220-246) | 樂安郡 | 城陽郡
徐州
彭城國(彭城郡 220-232) | 下邳郡(下邳國 222-224) | 廣陵郡 | 東海國(東海郡 220-232) | 琅邪國(琅邪郡 220-232) | 東莞郡 * | 利城郡 * | 平昌郡 *
兗州
陳留國(陳留郡 220-222,224-232) | 東郡 | 濟北國(濟北郡 220-232) | 東平國(東平郡 220-223、224-232,壽張國 223-224) | 濟陰郡(濟陰國 222-224) | 泰山郡 | 山陽郡 | 任城郡(任城國 222-224,232-246)
豫州
潁川郡 | 汝南郡 | 弋陽郡(弋陽國 222) | 陳郡(陳國 223-224,232) | 魯國(魯郡 220-232) | 沛國(沛郡 220-232) | 譙郡(譙國 222-224) | 梁國(梁郡 220-232) | 襄城郡 | 汝陰郡 *
雍州
京兆郡(秦國 221-222、235-244,京兆國 222-225) | 馮翊郡 | 扶風郡 | 新平郡 | 北地郡 | 安定郡 | 廣魏郡 | 天水郡 | 南安郡 | 隴西郡 | 武都郡 | 撫夷護軍#
涼州
武威郡 | 金城郡 | 西平郡 | 張掖郡 | 西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西海郡
荊州
南陽郡 | 南鄉郡 | 襄陽郡 | 江夏郡 | 魏興郡(西城郡 220-221) | 上庸郡 | 新城郡 | 章陵國 * | 房陵郡 * | 義陽國 * | 錫郡 * | 襄陽南部都尉 *
楊州
淮南郡(九江郡 220-221,淮南國 221-223,楚國 232-249) | 廬江郡(廬江國 222-223) | 安豐郡 *
梁州
漢中郡 | 梓潼郡 | 廣漢郡 | 涪陵郡 | 巴郡 | 巴東郡 | 巴西郡 | 東廣漢郡 * | 陰平郡 *
益州
蜀郡 | 汶山郡 | 犍為郡 | 江陽郡 | 漢嘉郡 | 朱提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建寧郡 | 永昌郡 | 雲南郡 | 興古郡
西域长史府
西域
蜀漢
益州
蜀郡 | 汶山郡 | 犍為郡 | 江陽郡 | 漢嘉郡 | 廣漢郡 | 東廣漢郡 | 梓潼郡 | 巴西郡 | 巴郡 | 巴東郡(固陵郡 220-221) | 涪陵郡 | 涪陵屬國# | 漢中郡 | 武都郡 | 陰平郡 | 宕渠郡 *
庲降都督
朱提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建寧郡(益州郡 220-225) | 永昌郡 | 雲南郡 | 興古郡 | 南廣郡 *
孫吳
楊州
廬江郡 | 蘄春郡 | 丹楊郡 | 新都郡 | 吳郡 | 毗陵典農校尉 | 吳興郡 | 會稽郡(會稽國 258-260) | 東陽郡 | 臨海郡 | 建安郡 | 豫章郡(豫章國 264-265) | 鄱陽郡 | 廬陵郡 | 廬陵南部都尉# | 臨川郡 | 安成郡 | 彭澤郡 * | 臨川郡 * | 東安郡 * | 故鄣郡 * | 巴丘郡 * | 雲陽郡 *
荊州
南郡 | 宜都郡 | 建平郡 | 江夏郡 | 武陵郡 | 天門郡 | 長沙郡 | 衡陽郡 | 湘東郡 | 零陵郡 | 始安郡 | 昭陵郡 | 桂陽郡 | 始興郡 | 臨賀郡 | 西陵郡 * | 固陵郡 * | 武昌郡 * | 營陽郡 *
廣州
南海郡 | 蒼梧郡 | 鬱林郡 | 桂林郡 | 高涼郡 | 高興郡
交州
合浦郡(珠官郡 228-252?) | 合浦北部都尉# | 珠崖郡 | 交趾郡 | 新昌郡 | 武平郡 | 九真郡 | 九德郡(九真屬國 271-278) | 日南屬國# | 寧浦郡 * | 日南郡 *
注释
注1 :列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蜀漢炎興元年(263年)、孫吳天紀四年(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晉朝行政區劃
西晉
司州(司隶 265–280)
河南郡 | 滎陽郡 | 弘農郡 | 上洛國(上洛郡 265–314) | 平陽郡 | 河東郡 | 汲郡 | 河內郡 | 廣平郡 | 陽平郡 | 魏郡 | 頓丘郡 | 野王郡 # | 原武郡 # | 陽翟郡 #
兗州
陳留國 | 濮陽郡(東郡 265–277;濮陽國 277–289) | 濟陰國(濟陰郡 265–?) | 濟北國 | 東平國 | 任城國(任城郡 265–277) | 泰山郡 | 高平國 | 東燕郡#(東燕國 306–307) | 济阳郡#(济阳國 300–302) | 廣陽國 #
豫州
潁川郡 | 襄城郡 | 汝南國(汝南郡 265-270) | 汝陰郡(汝陰國 265-277,?-286,300-301) | 梁國 | 沛國 | 譙國 | 魯國 | 弋陽郡 | 安豐郡 | 新蔡國#(新蔡郡 ?-307) | 陳郡#(陳國 265-277) | 南頓國# | 西陽國#
冀州
趙郡(趙國 277-301) | 鉅鹿國 | 長樂國(安平國 265-284) | 平原國 | 樂陵國 | 勃海郡(勃海國 265-277) | 章武國(章武郡 265-277) | 河間郡(河間國 265-306) | 高陽國 | 博陵國(博陵郡 265-277) | 清河國(清河郡 265-277) | 中山郡(中山國 265-304) | 高陽國 | 常山郡(常山國 265–275?,291–301) | 中丘國# | 武邑郡#(武邑國 289-?) | 廣川郡#(廣川國 ?-307)
幽州
范陽國 | 燕國(燕郡 302-306) | 北平郡 | 上谷郡(上谷國 291-301) | 廣寧郡 | 代郡(代國 289–?;中都國 ?–306) | 遼西國(遼西郡 265–303) | 漁陽郡 #
平州
昌黎郡 | 遼東郡(遼東國 277–283) | 樂浪郡 | 玄菟郡 | 帶方郡
并州
太原郡(太原國 265–291?) | 上黨郡 | 西河國(西河郡 265–277) | 樂平郡(樂平國 280) | 雁門郡 | 晉昌郡(新興郡 265–290)
雍州
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扶風國 265–289;秦國 289–312) | 安定郡 | 北地郡 | 始平郡(始平國 277–289) | 新平郡
涼州
金城郡 | 西平國(西平郡 265–314) | 武威郡 | 張掖郡 | 西郡 | 酒泉國(酒泉郡 265–311) | 敦煌郡 | 西海郡 | 晉昌郡# | 武興郡 # | 晉興郡 #
秦州
隴西郡(隴西國265-296) | 南安郡 | 天水郡 | 略陽郡(廣魏郡265-266) | 武都郡 | 陰平郡 | 狄道郡# | 秦川郡 #
梁州
漢國(漢中郡 265–289) | 梓潼郡 | 廣漢郡(廣漢國 277–280) | 新都郡 (新都國 277–283) | 巴西郡 | 宕渠郡# | 新城國(新城郡 265–306) | 魏興郡 | 上庸郡(上庸國 ?–306)
益州
成都國(蜀郡 265–289) | 犍為郡 | 汶山郡 | 漢嘉郡 | 江陽郡 | 涪陵郡 | 巴郡 | 巴東郡
寧州
雲南郡 | 興古郡 | 建寧郡 | 永昌郡 | 朱提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晉寧郡#(益州郡 302–311)# | 平夷郡# | 夜郎郡# | 河陽郡#
青州
齊國(齊郡 302-303) | 濟南國(濟南郡 277–?) | 北海郡(北海國 265–277,283–302) | 樂安郡(樂安國 265–302) | 城陽郡(城陽國 269–273) | 東萊郡(東萊國 283–301) | 長廣郡 | 平昌郡# | 高密國# | 壯武國 #
徐州
彭城國 | 下邳國 | 東海國(東海郡 265–273,277–291) | 琅邪國 | 東莞郡(東莞國 265-277) | 廣陵國(廣陵郡 265-300) | 臨淮國(臨淮郡 280-308) | 廣陵郡(廣陵國 289-290) | 東安國#(東安郡 291-301) | 蘭陵郡(蘭陵國 291-306?)# | 淮陵國#(淮陵郡 297-301) | 堂邑郡#
荊州
江夏國(江夏郡265-306?) | 南郡 | 襄陽國(襄陽郡 265-300) | 南陽國(南陽郡 265-277,289-306) | 順陽國(南鄉郡 265-289) | 義陽郡(義陽國 265-301) | 建平郡 | 宜都郡(宜都國 301-?) | 南平郡(南平國 ?-301) | 武陵國(武陵郡 280-304) | 天門郡 | 隋國# | 新野國# | 竟陵國#(竟陵郡 299-307) | 建昌郡# | 成都國#
楊州
丹楊郡 | 宣城郡 | 淮南國(淮南郡 265-289,302-?) | 廬江郡(廬江國304-306) | 晉陵郡(毗陵郡 281-289,291-311,毗陵國 289-291) | 吳國(吳郡 280-289,300-301) | 吳興郡 | 會稽國 | 東陽郡 | 新安郡 | 臨海郡 | 歷陽郡# | 義興郡#
交州
合浦郡 | 交趾郡 | 新昌郡 | 武平郡 | 九真郡 | 九德郡 | 日南郡
廣州
南海郡 | 蒼梧郡 | 鬱林郡 | 桂林郡 | 高涼郡 | 高興郡 | 寧浦郡 | 晉興郡
江州#
豫章郡(豫章國 289-304,306-311) | 鄱陽郡 | 廬陵郡 | 臨川郡 | 南康郡 | 建安郡 | 晉安郡 | 武昌郡 | 桂陽郡 | 安成郡 | 尋陽郡#
湘州#
長沙國(長沙郡280-289,291-301) | 衡陽郡 | 湘東郡 | 零陵郡 | 邵陵郡 | 始安郡 | 始興郡 | 臨賀郡
東晉
楊州
丹楊郡 | 宣城郡 | 吳郡(吳國 317-418) | 吳興郡 | 會稽郡(會稽國 317-417) | 東陽郡 | 新安郡 | 臨海郡 | 永嘉郡 | 義興郡 | 晉陵郡 | 淮南郡 | 琅邪郡 (琅邪國 320-418) | 高平郡 (相377-420)
徐州
廣陵郡(相 317-420) | 海陵郡 | 盱眙郡 | 鍾離郡 | 山陽郡 | 秦郡
北徐州
彭城國 | 沛郡 | 下邳郡 | 東海郡 | 東莞郡(相 415-420) | 譙郡(譙國 317-402,405-415) | 梁郡(梁國 317-371,387-417) | 琅邪郡(琅邪國409-418) | 蘭陵郡 | 宿預郡 | 淮陽國
兗州
濮陽郡 | 泰山郡 | 高平郡 | 魯郡 | 東燕郡 | 陳留國 | 東平郡 | 濟陰郡 | 濟陽郡
豫州
汝南國 | 汝陰郡 | 新蔡國 | 陳郡 | 南頓郡 | 潁川郡 | 弋陽郡 | 歷陽郡 | 馬頭郡 | 晉熙郡 | 廬江郡 | 廬江郡 | 西陽郡
北青州
齊國 | 濟南郡 | 樂安郡 | 高密國 | 平昌郡 | 北海郡 | 東萊郡 | 長廣郡
司州
河南郡 | 滎陽郡 | 弘農郡 | 河北郡
北雍州
北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 | 咸陽郡 | 始平郡 | 安定郡 | 新平郡
荊州
南郡(相 360-403,412-420) | 南平郡(相 406-412) | 武寧郡 | 江夏郡(相 317-420) | 竟陵郡 | 襄陽郡 | 南陽郡(相 413-415) | 順陽郡 | 義陽郡 | 隋郡 | 新野郡 | | 建平郡 | 宜都郡 | 武陵國(武陵郡 371-387) | 天門郡 | 巴東郡 | 臨賀郡(相 348-360) | 始興郡(相 324-420) | 始安郡(相 329-420) | 長沙郡(相329-420) | 衡陽郡 | 湘東郡 | 零陵郡 | 營陽郡 | 邵陵郡 | 桂陽郡 | 新蔡國 | 河東郡
江州
尋陽郡 | 豫章郡(相 402-403,406-416) | 鄱陽郡 | 廬陵郡(相385-420) | 臨川郡(內史 384-420) | 南康郡(相385-420) | 建安郡 | 晉安郡 | 武昌郡(相 322-324) | 安成郡(相406-420)
梁州
漢中郡 | 魏興郡 | 新城郡 | 上庸郡 | 梓潼郡 | 晉壽郡 | 廣漢郡 | 遂寧郡 | 汶陽郡 | 巴郡 | 宕渠郡 | 新巴郡 | 北巴西郡 | 陰平郡
益州
蜀郡 | 沈黎郡 | 晉原郡 | 犍為郡 | 汶山郡 | 東江陽郡 | 越巂郡 | 寧蜀郡
寧州
建寧郡 | 牂柯郡 | 夜郎郡 | 朱提郡 | 平蠻郡 | 南廣郡 | 建都郡 | 興古郡 | 晉寧郡 | 西平郡 | 梁水郡 | 雲南郡 | 興寧郡 | 河陽郡 | 西河郡
廣州
南海郡 | 東官郡 | 蒼梧郡 | 晉康郡 | 新寧郡(內史 381-387) | 永平郡 | 鬱林郡 | 晉興郡 | 桂林郡 | 高涼郡 | 寧浦郡 | 義安郡
交州
交趾郡 | 合浦郡 | 新昌郡 | 武平郡 | 九真郡 | 九德郡 | 日南郡
注釋
注1 :列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永嘉五年(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注3 :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隋朝行政區劃
606年(大業二年)以前(州制)
雍州地區
雍州 | 同州 | 岐州 | 涇州 | 寧州 | 敷州 | 綏州 | 延州 | 慶州 | 原州 | 夏州 | 鹽州 | 靈州 | 勝州 | 豐州 | 秦州 | 渭州 | 蘭州 | 河州 | 廓州 | 鄯州 | 涼州 | 甘州 | 瓜州
梁州地區
梁州 | 金州 | 遷州 | 巴州 | 通州 | 渠州 | 成州 | 洮州 | 宕州 | 武州 | 扶州 | 鳳州 | 興州 | 利州 | 龍州 | 會州 | 始州 | 綿州 | 梓州 | 隆州 | 遂州 | 合州 | 渝州 | 信州 | 益州 | 雅州 | 眉州 | 陵州 | 資州 | 瀘州 | 戎州 | 西寧州 | 牂州 | 黔州
豫州地區
豫州 | 鄭州 | 宋州 | 亳州 | 曹州 | 汝州 | 許州 | 蔡州 | 陳州 | 潁州 | 商州 | 虢州 | 淅州 | 鄧州 | 淯州 | 顯州
兗州地區
兗州 | 鄆州 | 濟州 | 魏州 | 滄州 | 德州
冀州地區
冀州 | 貝州 | 相州 | 衛州 | 懷州 | 澤州 | 潞州 | 蒲州 | 絳州 | 晉州 | 汾州 | 南汾州 | 隰州 | 介州 | 石州 | 肆州 | 朔州 | 雲州 | 并州 | 邢州 | 洺州 | 趙州 | 恒州 | 定州 | 瀛州 | 幽州 | 易州 | 玄州 | 平州 | 营州
青州地區
青州 | 齊州 | 萊州 | 膠州
徐州地區
徐州 | 魯州 | 沂州 | 海州 | 泗州
揚州地區
苏州 | 西楚州 | 揚州 | 光州 | 蕲州 | 廬州 | 熙州 | 和州 | 南豫州 | 常州 | 東揚州 | 杭州 | 歙州 | 婺州 | 處州 | 閩州 | 睦州 | 饒州 | 撫州 | 吉州 | 虔州 | 袁州 | 洪州 | 廣州 | 循州 | 潮州 | 高州 | 端州 | 瀧州 | 成州 | 桂州 | 藤州 | 南定州 | 越州 | 崖州 | 安州 | 交州 | 愛州 | 德州 | 蕩州 | 農州 | 衝州 | 宜州
荊州地區
荊州 | 硤州 | 郢州 | 復州 | 辰州 | 武州 | 亭州 | 襄州 | 昌州 | 隋州 | 安州 | 衡州 | 申州 | 江州 | 澧州 | 巴州 | 湘州 | 郴州 | 永州 | 連州
607年(大業三年)以後(郡制)
雍州地區
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 | 安定郡 | 北地郡 | 上郡 | 雕陰郡 | 延安郡 | 弘化郡 | 平涼郡 | 朔方郡 | 鹽川郡 | 靈武郡 | 榆林郡 | 五原郡 | 天水郡 | 隴西郡 | 金城郡 | 枹罕郡 | 澆河郡 | 西平郡 | 武威郡 | 張掖郡 | 敦煌郡 | 鄯善郡 | 且末郡 | 河源郡 | 伊吾郡
梁州地區
漢川郡 | 西城郡 | 房陵郡 | 清化郡 | 通川郡 | 宕渠郡 | 漢陽郡 | 臨洮郡 | 宕昌郡 | 武都郡 | 同昌郡 | 河池郡 | 順政郡 | 義城郡 | 平武郡 | 汶山郡 | 普安郡 | 金山郡 | 新城郡 | 巴西郡 | 遂寧郡 | 涪陵郡 | 巴郡 | 巴東郡 | 蜀郡 | 臨邛郡 | 眉山郡 | 隆山郡 | 資陽郡 | 瀘川郡 | 犍為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黔安郡 | 明阳郡
豫州地區
河南郡 | 荥阳郡 | 梁郡 | 譙郡 | 濟陰郡 | 襄城郡 | 潁川郡 | 汝南郡 | 淮陽郡 | 汝陰郡 | 上洛郡 | 弘農郡 | 淅陽郡 | 南陽郡 | 淯陽郡 | 淮安郡
兗州地區
東郡 | 東平郡 | 濟北郡 | 武陽郡 | 渤海郡 | 平原郡
冀州地區
信都郡 | 清河郡 | 魏郡 | 汲郡 | 河內郡 | 長平郡 | 上黨郡 | 河東郡 | 絳郡 | 臨汾郡 | 龍泉郡 | 文城郡 | 西河郡 | 離石郡 | 雁門郡 | 馬邑郡 | 定襄郡 | 樓煩郡 | 太原郡 | 襄國郡 | 武安郡 | 趙郡 | 恒山郡 | 博陵郡 | 河間郡 | 涿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北平郡 | 安樂郡 | 柳城郡 | 遼西郡 | 襄平郡 | 遼東郡
青州地區
北海郡 | 齊郡 | 東萊郡 | 高密郡
徐州地區
彭城郡 | 魯郡 | 琅邪郡 | 東海郡 | 下邳郡
揚州地區
江都郡 | 鍾離郡 | 淮南郡 | 弋陽郡 | 蕲春郡 | 廬江郡 | 同安郡 | 歷陽郡 | 丹楊郡 | 宣城郡 | 毗陵郡 | 吴郡 | 會稽郡 | 餘杭郡 | 新安郡 | 東陽郡 | 永嘉郡 | 建安郡 | 遂安郡 | 鄱陽郡 | 臨川郡 | 廬陵郡 | 南康郡 | 宜春郡 | 豫章郡 | 南海郡 | 龍川郡 | 義安郡 | 高涼郡 | 信安郡 | 永熙郡 | 蒼梧郡 | 始安郡 | 永平郡 | 鬱林郡 | 合浦郡 | 珠崖郡 | 儋耳郡 | 寧越郡 | 交趾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比景郡 | 海陰郡 | 林邑郡
荊州地區
南郡 | 夷陵郡 | 竟陵郡 | 沔陽郡 | 沅陵郡 | 武陵郡 | 清江郡 | 襄陽郡 | 舂陵郡 | 漢東郡 | 安陸郡 | 永安郡 | 義陽郡 | 九江郡 | 澧陽郡 | 巴陵郡 | 長沙郡 | 衡山郡 | 桂陽郡 | 零陵郡 | 熙平郡
唐朝行政區劃(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都城:京兆府长安
京畿道 关内道京兆府 | 華州 | 同州 | 坊州 | 丹州 | 岐州 | 邠州 | 涇州 | 隴州 | 寧州 | 原州 | 慶州 | 鄜州 | 延州 | 綏州 | 銀州 | 夏州 | 靈州 | 鹽州 | 豐州 | 會州 | 宥州 | 勝州 | 安北大都護府
都畿道 河南道河南府 | 鄭州 | 陝州 | 汝州 | 懷州 | 許州 | 汴州 | 豫州 | 陳州 | 亳州 | 潁州 | 宋州 | 曹州 | 濮州 | 鄆州 | 泗州 | 海州 | 兗州 | 徐州 | 沂州 | 密州 | 齊州 | 青州 | 淄州 | 萊州 | 登州 | 濟州 | 滑州
河东道 蒲州 | 虢州 | 絳州 | 晉州 | 汾州 | 慈州 | 潞州 | 澤州 | 沁州 | 儀州 | 太原府 | 代州 | 蔚州 | 忻州 | 嵐州 | 石州 | 朔州 | 雲州 | 隰州 | 单于都护府
河北道 衛州 | 相州 | 魏州 | 洺州 | 邢州 | 貝州 | 博州 | 德州 | 棣州 | 滄州 | 冀州 | 趙州 | 深州 | 恒州 | 定州 | 瀛州 | 莫州 | 易州 | 幽州 | 燕州 | 順州 | 歸順州 | 薊州 | 檀州 | 媯州 | 平州 | 營州 | 安东都护府
山南西道 梁州 | 鳳州 | 興州 | 利州 | 通州 | 洋州 | 合州 | 集州 | 巴州 | 蓬州 | 壁州 | 開州 | 渠州 | 渝州 | 閬州 | 涪州 | 果州
山南东道 鄧州 | 商州 | 金州 | 唐州 | 均州 | 房州 | 襄州 | 隋州 | 郢州 | 復州 | 荊州 | 硤州 | 歸州 | 夔州 | 萬州 | 忠州
淮南道 揚州 | 楚州 | 滁州 | 和州 | 濠州 | 壽州 | 光州 | 蘄州 | 申州 | 黃州 | 安州 | 舒州 | 廬州 | 沔州
江南东道 蘇州 | 常州 | 潤州 | 湖州 | 杭州 | 越州 | 明州 | 台州 | 婺州 | 衢州 | 睦州 | 歙州 | 括州 | 溫州 | 福州 | 建州 | 泉州 | 漳州 | 汀州
江南西道 洪州 | 江州 | 宣州 | 饒州 | 鄂州 | 撫州 | 袁州 | 吉州 | 虔州 | 岳州 | 澧州 | 潭州 | 衡州 | 永州 | 道州 | 郴州 | 連州 | 邵州 | 朗州
陇右道 秦州 | 成州 | 武州 | 渭州 | 岷州 | 宕州 | 曡州 | 洮州 | 蘭州 | 河州 | 鄯州 | 廓州
河西道 涼州 | 甘州 | 肅州 | 瓜州 | 沙州 | 伊州 | 西州 | 庭州 | 安西(大)都護府 | 北庭(大)都護府
剑南道 扶州 | 文州 | 松州 | 龍州 | 劍州 | 綿州 | 茂州 | 翼州 | 悉州 | 當州 | 靜州 | 柘州 | 恭州 | 奉州 | 維州 | 彭州 | 漢州 | 益州 | 蜀州 | 簡州 | 梓州 | 遂州 | 普州 | 資州 | 榮州 | 陵州 | 眉州 | 邛州 | 雅州 | 黎州 | 嘉州 | 戎州 | 瀘州 | 巂州 | 南寧州 | 姚州
黔中道 黔州 | 施州 | 思州 | 溪州 | 辰州 | 錦州 | 巫州 | 業州 | 充州 | 費州 | 夷州 | 珍州 | 溱州 | 南州 | 播州 | 應州 | 矩州
岭南道 廣州 | 潮州 | 循州 | 韶州 | 端州 | 岡州 | 新州 | 恩州 | 春州 | 勤州 | 瀧州 | 康州 | 封州 | 高州 | 窦州 | 辩州 | 潘州 | 羅州 | 雷州 | 崖州 | 儋州 | 萬安州 | 振州 | 白州 | 山州 | 廉州 | 欽州 | 陸州 | 桂州 | 蒙州 | 昭州 | 富州 | 梧州 | 賀州 | 藤州 | 義州 | 容州 | 禺州 | 牢州 | 黨州 | 平琴州 | 鬰林州 | 貴州 | 綉州 | 龔州 | 潯州 | 象州 | 柳州 | 融州 | 環州 | 宜州 | 芝州 | 澄州 | 嚴州 | 賓州 | 橫州 | 淳州 | 邕州 | 田州 | 籠州 | 瀼州 | 湯州 | 武峨州 | 武安州 | 長州 | 峰州 | 福祿州 | 交州 | 愛州 | 驩州 | 安南都护府
注:加粗 为道治所 另见: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藩镇节度使
五代行政區劃
後梁
留守
東都留守(開封府、崇德軍、宋州、亳州、輝州) | 西都留守(河南府、汝州)
節度使
宣武軍節度使(宋州、亳州、輝州、潁州) | 宣義軍節度使(滑州、鄭州、濮州) | 天平軍節度使(鄆州、曹州、齊州、棣州) | 泰寧軍節度使(兗州、沂州、密州) | 平盧軍節度使(青州、登州、萊州、淄州) | 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宿州) | 忠武軍節度使→匡國軍節度使(許州、陳州、蔡州) | 保義軍節度使→鎮國軍節度使(陝州、虢州) | 河陽節度使(孟州、懷州、澤州) | 佑國軍節度使→永平軍節度使(京兆府→大安府) | 匡國軍節度使→忠武軍節度使(同州、華州) | 感化軍節度使(華州、商州) | 保大軍節度使(鄜州、坊州、翟州→禧州) | 保塞軍節度使→忠義軍節度使(延州、丹州) | 朔方节度使(靈州、威州、雄州、警州、鹽州) | 義勝軍節度使→靜勝軍節度使(耀州→崇州、鼎州→裕州) | 靜難軍節度使(邠州、寧州、慶州、衍州) | 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府、晉州、絳州) | 定昌軍節度使(晉州、絳州) | 匡義軍節度使(潞州、澤州) | 荊南節度使(江陵府、歸州、峽州、復州) | 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均州、房州、鄧州、泌州、隨州、郢州、復州) | 宣化軍節度使(鄧州、泌州、隨州、郢州) | 宣威軍節度使(安州、申州) | 天雄軍節度使(魏州、博州、貝州、相州、澶州、衛州) | 昭德軍節度使(相州、澶州、衛州) | 保義軍節度使(邢州、洺州、惠州) | 武順軍節度使(鎮州、冀州、深州、趙州) | 義武軍節度使(定州、易州、祁州) | 義昌軍節度使(滄州、德州、景州)
後唐
留守
洛京留守→東都留守(河南府、汝州) | 永平軍節度使→西都留守(大安府→京兆府、金州) | 河東節度使→西京留守→北都留守→北京留守(太原府、忻州、嵐州、憲州、石州、汾州、儀州→遼州、沁州、代州、蔚州、府州、慈州、隰州、雲州、應州、朔州)
直屬京州
鄭州 | 耀州 | 鳳州 | 夔州 | 忠州 | 萬州 | 雲安監
節度使
東都留守→宣武軍節度使(開封府→汴州、曹州) | 宣武軍節度使→歸德軍節度使(宋州、亳州、輝州→單州、潁州) | 宣義軍節度使→義成軍節度使(滑州、濮州) | 天平軍節度使(鄆州、齊州、棣州、曹州) | 泰寧軍節度使(兗州、沂州、密州) | 平盧軍節度使(青州、登州、萊州、淄州) | 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宿州) | 匡國軍節度使→忠武軍節度使(許州、陳州、蔡州) | 鎮國軍節度使→保義軍節度使(陝州、虢州) | 河陽節度使(孟州、懷州) | 靜勝軍節度使→順義軍節度使(崇州→耀州、裕州) | 忠武軍節度使→匡國軍節度使(同州) | 感化軍節度使→鎮國軍節度使(華州、商州) | 靜難軍節度使(邠州、寧州、慶州、衍州) | 保大軍節度使(鄜州、坊州) | 忠義軍節度使→彰武軍節度使(延州、丹州) | 朔方節度使(靈州、威州、雄州、警州、鹽州) | 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均州、房州、復州) | 宣化軍節度使→威勝軍節度使(鄧州、泌州→唐州、隨州、郢州) | 宣威軍節度使→安遠軍節度使(相州、申州) | 昭義節度使→安義軍節度使→昭義節度使(潞州、澤州) | 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府、絳州) | 建寧軍節度使→建雄軍節度使(晉州、慈州、隰州、絳州) | 大同軍節度使(雲州、蔚州、應州、朔州) | 彰國軍節度使(應州、寰州) | 振武軍節度使(朔州、麟州、勝州、安北都護府、振武軍) | 天德軍節度使(豐州、天德軍、中受降城、西受降城) | 天雄軍節度使→東京留守→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魏州→興唐府、博州、貝州、相州、澶州、衛州) | 安國軍節度使(邢州、洺州、磁州) | 成德軍節度使→北都留守→成德軍節度使(鎮州、冀州、深州、趙州) | 義武軍節度使(定州、易州、祁州) | 橫海軍節度使(滄州、德州、景州) | 盧龍軍節度使(幽州、薊州、涿州、檀州、順州、瀛州、莫州、泰州、平州、營州、新州、媯州、儒州、武州) | 威塞軍節度使(新州、媯州、儒州、武州→毅州→武州) | 鳳翔節度使(鳳翔府、隴州、義州、乾州) | 彰義軍節度使(涇州、行原州→原州、行渭州、行武州) | 劍南西川節度使(成都府、漢州、彭州、蜀州、眉州、嘉州、陵州、榮州、資州、戎州、簡州、維州、茂州、雅州、邛州、黎州) | 劍南東川節度使(梓州、綿州、普州、劍州、龍州、閬州、果州) | 武信軍節度使(遂州、合州、渝州、瀘州、昌州、果州、徵州) | 寧江軍節度使(夔州、忠州、萬州、施州、歸州) | 山南西道節度使(興元府、渠州、開州、巴州、集州、通州、鳳州、興州、文州) | 昭武軍節度使(利州、巴州、集州、通州、閬州、果州、徵州) | 保寧軍節度使(閬州、果州、渠州、開州、蓬州) | 武定軍節度使(洋州、壁州、蓬州) | 武興軍節度使(鳳州、文州、興州、扶州) | 雄武軍節度使(秦州、階州、成州) | 武泰軍節度使(黔州、涪州、施州)
後晉
留守
宣武軍節度使→東都留守(汴州→開封府、曹州) | 東都留守→西京留守(河南府、汝州) | 北京留守(太原府、忻州、嵐州、憲州、石州、汾州、遼州、沁州、代州、蔚州、府州)
直屬京州
鄭州 | 耀州 | 青州 | 登州 | 萊州 | 淄州 | 襄州 | 復州 | 相州 | 鳳州
節度使
歸德軍節度使(宋州、亳州、單州、潁州) | 義成軍節度使(滑州、濮州、衛州) | 天平軍節度使(鄆州、齊州、棣州、曹州) | 威信軍節度使(曹州) | 泰寧軍節度使(兗州、沂州、密州) | 平盧軍節度使(青州、登州、萊州、淄州) | 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宿州) | 忠武軍節度使(許州、陳州、蔡州、申州) | 鎮安軍節度使(陳州) | 保義軍節度使(陝州、虢州) | 河陽節度使(孟州、懷州) | 西京留守→晉昌軍節度使(京兆府、金州) | 懷德軍節度使(金州) | 匡國軍節度使(同州) | 鎮國軍節度使(華州、商州) | 靜難軍節度使(邠州、寧州、慶州、衍州) | 保大軍節度使(鄜州、坊州) | 彰武軍節度使(延州、丹州) | 朔方節度使(靈州、威州、鹽州、雄州、警州) | 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均州、房州、復州) | 威勝軍節度使(鄧州、唐州、隨州、郢州、均州、房州) | 安遠軍節度使(相州、申州) | 昭義節度使(潞州、澤州、遼州、沁州) | 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府、絳州) | 建雄軍節度使(晉州、慈州、隰州 | 大同軍節度使(雲州) | 彰國軍節度使(應州、寰州) | 振武軍節度使(朔州、麟州、勝州) | 天雄軍節度使→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興唐府→廣晉府、博州、貝州、相州、澶州、衛州) | 永清軍節度使(貝州、博州、冀州) | 彰德軍節度使(相州、澶州、衛州) | 鎮寧軍節度使(澶州、濮州) | 安國軍節度使(邢州、洺州、磁州) | 成德軍節度使(鎮州→恒州、冀州、深州、趙州) | 義武軍節度使(定州、易州、祁州) | 橫海軍節度使(滄州、德州、景州) | 盧龍軍節度使(幽州、薊州、涿州、檀州、順州、瀛州、莫州) | 威塞軍節度使(新州、媯州、儒州、武州) | 鳳翔節度使(鳳翔府、隴州、義州、乾州) | 彰義軍節度使(涇州、原州、行渭州→渭州、行武州) | 雄武軍節度使(秦州、階州、成州)
後漢
留守
東京留守(開封府) | 西京留守(河南府、汝州) | 北京留守(太原府、忻州、嵐州、憲州、石州、汾州、遼州、沁州、代州)
直屬京州
鄭州 | 耀州 | 府州 | 勝州
節度使
歸德軍節度使(宋州、亳州、單州、潁州) | 義成軍節度使(滑州、衛州) | 天平軍節度使(鄆州、齊州、棣州、曹州、贍國軍) | 威信軍節度使(曹州) | 泰寧軍節度使(兗州、沂州、密州) | 平盧軍節度使(青州、登州、萊州、淄州) | 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宿州) | 忠武軍節度使(許州、陳州、蔡州) | 鎮安軍節度使(陳州) | 保義軍節度使(陝州、虢州) | 河陽節度使(孟州、懷州) | 晉昌軍節度使→永興軍節度使(京兆府、金州、商州) | 匡國軍節度使(同州) | 鎮國軍節度使(華州、商州) | 靜難軍節度使(邠州、寧州、慶州、衍州) | 保大軍節度使(鄜州、坊州) | 彰武軍節度使(延州、丹州) | 朔方節度使(靈州、威州、鹽州) | 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均州、房州、復州) | 威勝軍節度使(鄧州、唐州、隨州、郢州) | 安遠軍節度使(相州、申州) | 永安軍節度使(府州、勝州) | 昭義節度使(潞州、澤州) | 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府、絳州、解州) | 建雄軍節度使(晉州、慈州、隰州) | 天雄軍節度使(廣晉府→大名府) | 永清軍節度使(貝州、博州、冀州) | 彰德軍節度使(相州) | 鎮寧軍節度使(澶州、濮州) | 安國軍節度使(邢州、洺州、磁州) | 成德軍節度使(鎮州、深州、趙州) | 義武軍節度使(定州、易州、祁州、泰州) | 橫海軍節度使(滄州、德州、景州) | 鳳翔節度使(鳳翔府、隴州、義州、乾州) | 彰義軍節度使(涇州、原州、渭州、行武州)
後周
留守
東京留守(開封府) | 西京留守(河南府、汝州) | 北京留守(太原府、忻州、嵐州、憲州、石州、汾州、遼州、沁州、代州)
直屬京州
鄭州 | 濱州 | 兗州 | 沂州 | 密州 | 耀州 | 同州 | 華州 | 相州 | 申州 | 蘄州 | 黃州 | 漢陽軍 | 府州 | 勝州 | 莫州 | 雄州 | 霸州
節度使
歸德軍節度使(宋州、亳州、單州、潁州) | 義成軍節度使(滑州、衛州) | 天平軍節度使(鄆州、齊州、棣州、贍國軍、曹州) | 彰信軍節度使(曹州、單州) | 泰寧軍節度使(兗州、沂州、密州) | 平盧軍節度使(青州、登州、萊州、淄州) | 武寧軍節度使(徐州、宿州) | 忠武軍節度使(許州、陳州、蔡州) | 鎮安軍節度使(陳州、潁州) | 保義軍節度使(陝州、虢州) | 河陽節度使(孟州、懷州) | 永興軍節度使(京兆府、金州)、商州) | 匡國軍節度使(同州) | 鎮國軍節度使(華州) | 靜難軍節度使(邠州、寧州、慶州、衍州) | 保大軍節度使(鄜州、坊州) | 彰武軍節度使(延州、丹州) | 朔方節度使(靈州、威州→環州→通遠軍、鹽州) | 山南東道節度使(襄州、均州、房州、復州) | 威勝軍節度使→武勝軍節度使(鄧州、唐州、隨州、郢州) | 安遠軍節度使(安州、申州) | 永安軍節度使(府州、勝州、麟州) | 昭義節度使(潞州、澤州、遼州) | 護國軍節度使(河中府、絳州、解州) | 建雄軍節度使(晉州、慈州、隰州 | 靜塞軍節度使(代州) | 寧化軍節度使(汾州、石州、沁州) | 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大名府、貝州、博州) | 永清軍節度使(貝州、博州、冀州) | 彰德軍節度使(相州) | 鎮寧軍節度使(澶州、濮州) | 安國軍節度使(邢州、洺州、磁州) | 成德軍節度使(鎮州、深州、趙州、冀州) | 義武軍節度使(定州、易州、祁州、泰州) | 橫海軍節度使(滄州、德州、景州) | 鳳翔節度使(鳳翔府、隴州、義州、乾州) | 彰義軍節度使(涇州、原州、渭州、行武州→武州) | 雄武軍節度使(秦州、階州、成州、鳳州) | 淮南節度使(揚州、和州、楚州、泗州、濠州、海州、泰州、通州、建武軍→天長軍) | 忠正軍節度使(壽州、光州) | 保信軍節度使(廬州、滁州、舒州)
注釋
注1 :列出後梁龍德三年(923年)、後唐清泰三年(936年)、後晉天福十一年(946年)、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十國行政區劃
吳
淮南節度使→直隸地區
揚州→江都府 | 和州 | 楚州 | 泗州 | 海州 | 濠州 | 壽州 | 光州 | 廬州 | 滁州 | 舒州
節度使
清淮軍節度使(壽州、光州、濠州) | 廬州都團練觀察使→德勝軍節度使(廬州、滁州、舒州) | 鎮海軍節度使(昇州→金陵府→江寧府、潤州、常州、宣州、池州、歙州) | 宣州都團練觀察使→寧國軍節度使(宣州、池州、歙州) | 鄂岳都團練觀察使→武昌軍節度使(鄂州、黃州、蘄州、岳州) | 鎮南軍節度使(洪州、饒州、信州、袁州、吉州、撫州、江州) | 昭武軍節度使(撫州) | 奉化軍節度使(江州) | 百勝軍節度使(虔州)
南唐
直隸地區(東都)
江都府 | 和州 | 泰州 | 靜海軍 | 建武軍→雄州 | 濠州 | 楚州 | 泗州 | 海州 | 雄武軍
直隸地區(西都)
鎮南軍節度使→直隸地區(南都)
洪州→南昌府 | 信州 | 袁州 | 吉州 | 筠州 | 饒州
節度使
清淮軍節度使(壽州、光州) | 定遠軍節度使→濠州觀察使(濠州、泗州、海州、漣州→雄武軍) | 德勝軍節度使(廬州、滁州、舒州) | 永泰軍節度使(舒州) | 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常州) | 寧國軍節度使(宣州、池州、歙州) | 武昌軍節度使(鄂州、黃州、蘄州) | 昭武軍節度使(撫州) | 奉化軍節度使(江州) | 永平軍節度使→安化軍節度使(饒州) | 百勝軍節度使(虔州) | 武安軍節度使(潭州、衡州、道州、永州、邵州、全州) | 忠義軍節度使(建州、汀州、劍州、鐔州) | 清源軍節度使(泉州、漳州→南州)
前蜀
直隸地區
成都府 | 漢州 | 彭州 | 灌州 | 蜀州 | 眉州 | 嘉州 | 陵州 | 榮州 | 資州 | 戎州 | 簡州 | 維州 | 茂州 | 金州
節度使
劍南東川節度使→天貞軍節度使→劍南東川節度使→武德軍節度使(梓州、綿州、普州、劍州、龍州) | 武信軍節度使(遂州、合州、渝州、瀘州、昌州) | 永平軍節度使(雅州、邛州、黎州) | 巴渠開都團練觀察使(巴州、渠州、開州) | 雄武軍節度使(金州、巴州、渠州、開州、通州、潾州) | 鎮江軍節度使(夔州、忠州、萬州、安州) | 武泰軍節度使(黔州、涪州、施州、溱州、南州) | 山南節度使→天義軍節度使→山南節度使(興元府、集州、巴州、渠州、通州、開州、潾州、興州、文州、扶州) | 利閬節度使→利州都團練觀察使→昭武軍節度使(利州、蓬州、果州、閬州、徵州、陵州、榮州) | 武定軍節度使(洋州、壁州、蓬州) | 天雄軍節度使(秦州、階州、成州、鳳州) | 武興軍節度使(鳳州、文州、興州、扶州)
後蜀
直隸地區
成都府 | 漢州 | 彭州 | 灌州 | 蜀州 | 眉州 | 嘉州 | 陵州 | 榮州 | 資州 | 戎州 | 簡州 | 維州 | 茂州 | 雅州 | 黎州 | 邛州
節度使
劍南東川節度使→武德軍節度使(梓州、綿州、普州、劍州、龍州) | 武信軍節度使(遂州、合州、渝州、瀘州、昌州) | 永平軍節度使(雅州、邛州、黎州) | 寧江軍節度使(夔州、忠州、萬州、施州) | 武泰軍節度使(黔州、涪州) | 山南節度使(興元府、興州、文州) | 昭武軍節度使(利州、巴州、集州、通州) | 保寧軍節度使(閬州、果州、蓬州、渠州、開州) | 武定軍節度使(源州、壁州) | 鳳州節度使→威武軍節度使(鳳州、文州、興州) | 雄武軍節度使(秦州、階州、成州) | 鳳翔節度使→岐陽軍節度使(鳳翔府、隴州、義州、乾州) | 永寧軍節度使(果州、通州)
閩
威武軍節度使→直隸地區
福州→長樂府 | 泉州 | 漳州 | 汀州 | 建州 | 鐔州 | 鏞州
節度使
鎮安軍節度使→鎮武軍節度使(建州)
楚
節度使
武安軍節度使(
潭州→
長沙府→潭州、衡州、
郴州→
敦州→郴州、連州、永州、
邵州→
敏州→邵州、全州、桂陽監、
岳州)
| 永順軍節度使→武順軍節度使→武貞軍節度使→武平軍節度使(朗州、澧州、岳州、辰州) | 靜江軍節度使(桂州、宜州、嚴州、柳州、象州、融州、昭州、賀州、梧州、蒙州、龔州、富州、思化州→思唐州→思化州、溥州) | 寧遠軍節度使(容州、藤州、義州、竇州、禺州、順州、白州、廉州、行岩州、牢州、黨州、鬱林州、繡州)
羈縻州
辰州 | 敘州 | 溪州 | 錦州 | 獎州 | 懿州→洽州
南漢
直隸地區
廣州→興王府 | 循州 | 潮州 | 端州 | 春州 | 勤州 | 恩州 | 潘州 | 辯州 | 羅州 | 雷州 | 瀧州 | 康州 | 封州 | 瓊州 | 崖州 | 儋州 | 萬安州 | 振州 | 新州 | 韶州 | 高州 | 齊昌府 | 禎州 | 英州 | 敬州 | 郴州 | 連州 | 桂陽監
節度使
禎州節度使(禎州) | 雄武軍節度使(韶州、雄州) | 興寧軍節度使(齊昌府) | 寧遠軍節度使(容州、藤州、義州、竇州、禺州、順州、白州、廉州、行岩州→常樂州、牢州、黨州、鬱林州、繡州) | 建武軍節度使(邕州、賓州、澄州、貴州、潯州、橫州、巒州、欽州) | 靜江軍節度使(桂州、宜州、嚴州、柳州、象州、融州、昭州、賀州、梧州、蒙州、龔州、富州、思唐州、溥州) | 交州刺史(交州、峰州、武定州、諒州、陸州、蘇茂州、武安州、郡州、長州、愛州、演州、驩州、唐林州)
吳越
節度使
鎮海軍節度使(杭州→钱唐府、睦州、開元府、秀州、衣錦軍、蘇州→中吳府、湖州) | 中吳軍節度使→平江军节度使(蘇州) | 宣德軍節度使(湖州) | 鎮東軍節度使(越州→会稽府、明州、台州、處州、衢州、溫州、婺州) | 靜海軍節度使(溫州) | 武勝軍節度使(婺州) | 奉国军节度使(明州) | 德化军节度使(台州) | 威武軍節度使→彰武軍節度使(福州)
北漢
直隸地區
太原府 | 忻州 | 嵐州 | 憲州 | 遼州 | 隆州 | 麟州 | 代州 | 汾州 | 石州 | 沁州
節度使
雁門節度使(代州) | 汾州節度使(汾州、石州、沁州)
注釋
注1 :列出吳天祚三年(937年)、南唐開寶八年(975年)、前蜀咸康元年(925年)、後蜀廣政二十七年(964年)、閩天德三年(945年)、楚保大八年(950年)、南漢大寶十四年(971年)、南平建隆三年(962年)、吳越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北漢廣運六年(97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南京行政区划史
先秦
秦汉
县
秣陵县(秣陵侯国 · 宣亭县)
丹阳县(丹阳侯国)江乘县 溧阳县 棠邑县→棠邑侯国→堂邑侯国→堂邑县 胡孰县(胡孰侯国)→湖熟县
六朝
州
郡
丹阳郡 南丹阳郡 建兴郡 琅琊郡(南琅琊郡)堂邑郡 兰陵郡 (南兰陵郡 )东海郡 (南东海郡 ) 东平郡(南东平郡)魏郡 广川郡 高阳郡 淮南郡 陈留郡(北陈留郡)秦郡 齐郡 县
秣陵县 建业县→建邺县→建康县 湖熟典农都尉→湖熟县 江乘典农都尉→江乘县 溧阳屯田都尉→溧阳县 临江县→江宁县 丹阳县(丹阳侯国)同夏县 怀德县→费县临沂县 即丘县 阳都县 开阳县 兰陵县 承县 谯县 兰陵县 合乡县 乘县 肥乡县 元城县 博陆县 北新城县 于湖县 当涂县 繁昌县 秦县 尉氏县 义城县 临涂县 平丘县 外黄县 雍丘县 浚仪县 昌国县 临淄县 西安县 益都县 平虏县 齐安县 堂邑县
隋唐
州郡
蒋州→丹阳郡→扬州→蒋州→扬州→广陵郡 方州→江都郡润州 江宁郡→昇州→金陵府→江宁府宣州 县
江宁县→归化县→金陵县→白下县→江宁县→上元县江宁县 溧水县 溧阳县 六合县 安业县 丹阳县
宋元
明清、太平天国
省、道
府郡
县
上元县(尚元县)江宁县 溧水县 六合县 句容县 江浦县 高淳县
中华民国至今
省、道
市
南京府→江宁县→南京特别市→首都特别市→南京市→南京直辖市→南京市区县
第一区→新一区→玄武区 第二区→新二区→白下区 第三区、第四区→新三区→秦淮区 第五区→新四区→建邺区 第六区→新五区→鼓楼区 第七区→新六区→下关区 第八区→新七区→浦口区 第九区→新八区→燕子矶区 第十区→中山陵园区 第十一区→新十区→雨花台区 第十二区→新十一区 第十三区→新九区→栖霞区第十四区 第十五区 大郊区 江东区 大厂区 江宁县→江宁区 江浦县→江浦区 六合县→六合区 溧水县→溧水区 高淳县→高淳区
注:以今南京市境为准。下划线标识的行政区划无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