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寧M1919中型機槍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白朗寧M1919機槍 | |
---|---|
类型 | 中型機槍 |
原产地 | 美國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19年—現在 |
参与战争 | 墨西哥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日戰爭 國共內戰 印度支那戰爭 冷戰 朝鮮戰爭 越南战争 柬埔寨內戰 古巴革命 柬越戰爭 寮泰邊境戰爭 中越邊境戰爭 蘇伊士運河危機 2011年利比亞內戰 敘利亞內戰 墨西哥毒品戰爭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19 |
生产商 | 岩島兵工廠 通用動力 伯明翰輕兵器公司 其他 |
生产日期 | 1919-1945 |
衍生型 | A1–A6; M37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4公斤 |
长度 | 964毫米(37.94英吋) |
操作人数 | 2至3名 |
子弹 |
|
口徑 | 7.62毫米/7.7毫米 |
枪机 | 後坐作用 |
射速 | 400–600發/分 |
枪口初速 | 853米/秒 |
有效射程 | 1,400米 |
供弹方式 | M9彈鏈供彈 |
瞄具 | 可調機械照門 |
白朗寧M1919(M1919 Browning machine gun),俗稱(Browning Machine Gun,30 Cal ),是由約翰·白朗寧在一戰後設計的機槍,主要是把水冷式M1917改為風冷式,採用.30-06 Springfield 步槍彈藥,被美國等多個國家用於中型機槍、同軸武器及航空機槍等用途。此機槍在二戰及朝鮮戰爭中被廣泛使用,當時已推出至M1919A4,同時美國人也把M1919A4加上兩腳架、提把和槍托變成M1919A6輕機槍,但和其他機槍相比仍然顯得笨重,因為槍身不計彈鏈已重達14.7公斤,故在1950年代後期被M60通用機槍取代。在部分北約成員國及其他國家中則服役至六、七十年代,甚至在某程度上仍在使用。
目录
1 变形
1.1 AN/M2航空機槍
1.2 白朗寧.303 MkII航空機槍
1.3 Ckm wz.32機槍
1.4 Mk 21 Mod 0機槍
2 M1919在中國
3 使用國家
4 流行文化
5 參考文獻
6 外部链接
变形
AN/M2航空機槍
白朗寧生產了一種特別的M1919A4的航空機槍變形,型號名AN/M2,這種航空機槍使用.30口徑子彈,同時槍管和供彈機壁也變得更薄以降低重量。為了不與M2重機槍的航空機槍衍生型(也被稱為AN/M2,型號全名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50, M2, Aircraft)發生混淆,AN/M2 .30航空機槍的型號全名為Browning Machine Gun, Cal. .30, M2, Aircraf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美國戰機上大量採用AN/M2 .30航空機槍。但隨著戰爭的發展,使用.30口徑子彈的武器越來越多地被作為訓練用,因此隨後被12.7毫米口徑的的M2重機槍的輕型槍管型號替代。另外柯爾特公司還生產了一種AN/M2 .30航空機槍的民用型,以MG40的名稱投入民間市場。
白朗寧.303 MkII航空機槍
英國皇家空軍採用白朗寧M1919機槍後,皇家空軍M1919機槍的生產就交由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和伯明瀚輕兵器公司,并定型為白朗寧.303 MkII航空機槍。白朗寧.303 MkII航空機槍發射「英式.303口徑子彈(英式7.7毫米口徑子彈)」,使用液壓開火,射速1150發/每分鐘,槍口初速將近811米/秒。該航空機槍被皇家空軍在戰鬥機機翼上,但也用做轟炸機和偵察機的機頭機槍。在戰爭臨近結束的時候,轟炸機上的機頭機槍被M2重機槍替換。[1][2][3]
Ckm wz.32機槍
波蘭的7,92毫米口徑型M1919機槍
Mk 21 Mod 0機槍
美國人在越南戰爭中的涉入加深為輕兵器創造了需求,尤其是新型的M60通用機槍。而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後遺留了大量的機槍,但使用的都是更早的.30-06 Springfield子彈,而不是新型標準彈藥 - 7.62×51mm NATO子彈。Mk 21 Mod 0機槍由此改進而來,這種機槍經過改進後能過發射7.62×51mm NATO子彈。主要改進為:機槍槍管、槍機、受彈機蓋被更換,增加了彈鏈退卸機、第二個彈鏈扣勾等,並在供彈裝置的前後增加了墊片,用以引導較短的7.62×51mm NATO子彈,阻止更長的.30-06 Springfield子彈的使用。此外,在槍口還增加了一個6英寸長的消焰器來降低射擊7.62×51mm NATO子彈時產生的槍口焰。[4]
1966~1967年间,改進後的機槍進行了演示。M1919A4機槍改進後被重新命名為Mk 21 Mod 0 7.62mm機槍,並在供彈機側蓋上用1/4英寸大小的字母刻上型號名“Machine Gun, 7.62mm / Mk 21 Mod 0”,更換後的槍管則用1/8英寸大小的字母刻上“7.62mm NATO-G”,以區別M1919A4機槍或M60機槍槍管,其中字母“G”代表其使用的帶凹槽的槍管套。
Mk 21機槍供彈原理修改後衹能左側供彈。它同M60通用機槍不同的一點是其彈鏈必須背面朝上,這樣機槍才能抽出彈鏈。為了準備彈藥,機槍手不得不从M19A1彈藥箱取出兩條100发的彈鏈,再同時把它們連在一起,最後把連好的200发彈鏈倒置裝回M19A1彈藥箱,以確保其能夠正常供彈。[4]
Mk 21機槍使用M13彈鏈和M1彈鏈。由於美國海軍的7.62×51mm NATO子彈庫存量減少,因此美國海軍使用Mk 21機槍時通常選擇M80 7,62mm穿甲弹或M80 7,62mm穿甲弹和M62 7,62mm曳光彈以4:1的比例混合。
M1919在中國
中華民國陸軍主力武器並非美製機槍,早期M1919主要用戶是中華民國空軍,由於南京國民政府在1933年與美商合資興建中央飛機製造廠組裝各式美製飛機,也一併將美系機槍帶入空軍武備清單之列,M1919機槍幾乎是1930年代採購的所有美製戰機標準武器。也因此在7.92公厘子彈大興其道的1930年代中國,只有空軍使用7.62公厘子彈與美國原廠M1919機槍;而後美軍正式向軸心國開戰後,由於戰機上配備的多半是白朗寧M2重機槍,M1919在空軍規模上也日趨萎縮。
中華民國陸軍開始使用M1919始於1944年美軍協助訓練傘兵,因空降部隊不適合攜帶水冷式的二四式重機槍,美軍軍援一批M1919機槍配備給傘兵團,即便是美械部隊也屬罕見的武器;在豫東會戰時,國軍傘兵編成第三快速縱隊隸屬第七兵團,歸黃百韜指揮。在帝邱店戰鬥時,均有傑出表現。
國民政府敗退臺灣重整之際,也從美國獲得M1919機槍撥交給陸軍步兵單位運用,變成空軍淘汰但陸軍接續運用的狀況;兵工署60廠在1961年生產仿M1919A6的50式輕機槍,但因科技落後沒有大量配發。1961年,在採購美國機具生產的M60機槍(57式機槍)成軍後,M1919機槍遭到取代,但是金馬外島防禦據點的M1919可考者至少到1990年代仍在編裝列內。
使用國家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奥地利
比利時
伯利兹
巴西
布隆迪
柬埔寨
加拿大
智利
中華民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哥伦比亚
哥斯达黎加
丹麥
厄瓜多尔
埃及
薩爾瓦多
芬兰
法国
加彭
西德
加纳
希臘
危地马拉
海地
香港
印度
印尼
伊朗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
日本
约旦
肯尼亚
韩国
黎巴嫩
利比里亚
利比亞
卢森堡
毛里塔尼亚
墨西哥
摩洛哥
緬甸
尼泊尔
挪威
巴基斯坦
巴拿马
秘魯
葡萄牙
菲律賓
羅德西亞
塞拉利昂
塞爾維亞
南非
越南共和国
蘇聯
西班牙
瑞典
泰國
突尼西亞
土耳其
英國
美國
乌拉圭
委內瑞拉
越南
南斯拉夫
尚比亞
流行文化
M1919曾出現在二戰後拍攝的眾多電影、電視劇和遊戲當中,例如:
- 《太平洋 (电视剧)》
主角巴斯隆中士在瓜島、美國國內的新兵訓練營和硫磺島都有使用M1919的鏡頭。
- 《使命召唤:战火世界》:命名為“勃朗寧M1919”,單機模式中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所使用。聯機模式中可被所有陣營使用。
《魔鬼終結者3》(英語:Terminator 3:Rise of the Machines,終結者T-850(阿諾德·施瓦辛格飾演)在墓園扛著棺材攻擊警察警車時所使用
參考文獻
^ 白朗寧.303 MkII航空機槍
^ 白朗寧.303 MkII航空機槍
^ .303白朗寧機槍
^ 4.04.1 Ordnance Notes: Mk 21 Mod 0 7.62mm Machine Gun by Bob Stoner GMCM (SW) Ret.
- 國造槍械列傳,全球防衛雜誌社,作者:林佐乙
- 抗戰時期國軍輕兵器手冊,老戰友文化事業,ISBN986-80605-3-3
- Gresham, John D.「Weapons」. Military Heritage. December 2001.
外部链接
http://www.funf.tw/Picture_Content_id_29366.htm[永久失效連結]
(英文)—http://ww2db.com/weapon.php?q=5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