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岛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爪哇岛
當地名稱:Jawa

Java Topography.png
爪哇岛的地形

地理
位置
东南亚
坐标
7°30′10″S 111°15′47″E / 7.50278°S 111.26306°E / -7.50278; 111.26306坐标:7°30′10″S 111°15′47″E / 7.50278°S 111.26306°E / -7.50278; 111.26306
群岛
大巽他群岛
面積
132,187 km2
面积排名
世界第13位
最高海拔
3,676米
最高點
赛马鲁火山


管轄

 印尼


雅加达首都特区、
万丹省、西爪哇省、
中爪哇省、东爪哇省、
日惹地方特区
最大聚居地
雅加达
人口统计
人口
1.41亿(2015年)
族群
爪哇人、巽他人、汉人、
滕格尔人英语TenggereseBaduy英语BaduyOsing英语Osing
Bantenese英语Bantenese, Cirebonese英语Cirebonese
北達威人英语Betawi people、马都拉人


爪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印尼語: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英语: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


爪哇岛全島面積138,800平方公里,面积与英格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国安徽省或鄂木斯克州相当,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包括其附屬島嶼),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1700萬,並還在持續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1]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西部。


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历史都发生在爪哇岛。它是强大的印度教 - 佛教帝国,伊斯兰苏丹国以及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核心中心。爪哇也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印尼争取独立斗争的中心。爪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主导着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八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有四个位于爪哇岛,包括烏戎庫隆國家公園、婆罗浮屠寺庙、普兰巴南寺庙以及桑義蘭早期人類遺址英语Sangiran




目录





  • 1 历史

    • 1.1 印度教和佛教王国


    • 1.2 穆斯林王国与荷兰殖民统治



  • 2 地理

    • 2.1 自然


    • 2.2 人文



  • 3 注释


  • 4 外部連結




历史


爪哇岛同时也以爪哇猿人而著名,直立人于约公元前100万年到达爪哇,在爪哇东部的布兰塔斯河附近曾经发现过直立人化石。两百万年之前,在巽他和迪古尔(Digul)高原充沛的降雨,使得大量热带植物生长繁茂,为很多史前文化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印度教和佛教王国


爪哇文化、语言,在很大程上受到了南亚次大陆语言文化的影响,很多历史遗迹都证明了这一观点,例如佛教圣殿遗址婆罗浮屠,和布兰班南印度教神庙。


  • 2世纪东汉孝顺皇帝永建六年(131年)叶调国派遣使东汉。“叶调”就是古代爪哇岛梵文名Yavadvipa的对音。

  • 5世纪东晋义熙八年(412年)高僧法显登陆耶婆提。耶婆提就是Yavadvipa, 就是古代爪哇。


  • 东汉到隋朝称为呵罗单


  • 唐朝称为诃陵阇婆。诃陵国亦称诃陵洲,或误为阿陵、波凌,初兴于中爪哇,另说诃陵位于东爪哇或马来半岛。一说即夏连特拉王朝。该国王族可能是来自南印度羯陵伽的贵族,6世纪初建立,王居。俗信佛教,国中出产玳瑁、黄白金、犀、象等,农业、手工业发达,时称最富。据中国史书记载,674—675年间,国人推女王悉莫登位为王。威令整肃,国势强盛,臣服了中爪哇和东爪哇28个小国。初都扎巴拉城(阇婆城,Japara),后迁都婆露伽斯(今锦石)。8世纪上半叶基本统一了爪哇,并向岛外扩张。先后多次向唐朝朝贡,贡方物五色鹦鹉、频伽鸟等,为海上丝路所经的重要地区。后受室利佛逝所逼,统治中心移往东部,建立马打蓝王国。一般学者认为,此国名源自梵文Kalinga,本指今印度奥里萨(Orissa),后移用于东南亚地区。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诃陵国分界,交趾郡为邻。[2]


  • 宋朝爪哇岛上有三个国家:塔鲁纳国在西部,馬打蘭在中部,諫義里在东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东爪哇国王穆罗茶(Dharmvamca)遣使朝贡。当时穆罗茶王已统一爪哇岛,势力扩展到巴哩岛、渤林邦、并和蘇門答臘岛上的三佛齐国交战。但东爪哇-三佛齐战争结果,东爪哇国兵败,国王穆罗茶(Dharmvamca)被杀。三佛齐势力扩展入爪哇岛。

  • 13世纪爪哇岛上信诃沙里国崛起。

  • 1290年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Kertanagara)将三佛齐逐出爪哇。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的女婿克塔拉亚萨(Kertarajasa)创立强大的满者伯夷王朝,以满者伯夷城为首都(在今泗水西南)。

  • 随后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被叛将贾亚卡特望(Jayakatwang,)杀害。

  • 1292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从福建行省泉州渡海,登陆爪哇,联合满者伯夷王克塔拉亚萨攻打信诃沙里国叛将贾亚卡特望,灭信诃沙里国。满者伯夷国王克塔拉亚萨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爪哇。《元史》称满者伯夷为“麻偌巴歇”,是爪哇国的国都。

满者伯夷被称之为最显赫的印度教王国,满者伯夷曾一度统治了今天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满者伯夷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教奉为神的满者伯夷桔树。到了16世纪,当穆斯林王国取代满者伯夷在西部岛屿的地位时,满者伯夷王国转移到了东面的巴厘岛。



  • 明朝称为爪哇。


  • 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过爪哇杜板、新村(Geiresik)、苏鲁马益、满者伯夷和漳沽(Changkir)。

在6世纪至7世纪,很多海洋势力王国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崛起,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水域。同时,伴随着与中国和印度兴盛的海上贸易往来,这些王国繁荣一时。在此期间,不少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者翻译了很多文学和宗教典籍。



穆斯林王国与荷兰殖民统治


最早的伊斯兰教传教者被称为“九位使节”(Wali Songo),他们其中的几个来自中国,并被认为与当时郑和远洋贸易在马六甲海峡的影响力有很大关系,其中很多传教者的墓葬至今保存完好。伊斯兰教被接受的同时,其教义也被融入了当地人长久以来的一些信仰,所以爪哇岛的伊斯兰教带有明显的本地特色。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今天的雅加达)建立了“贸易和行政管理总部”。在殖民统治时期,荷兰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雅加达和其他一些海滨城市,例如三宝垄和泗水。荷兰殖民者还通过一些归顺的本土势力,间接对这个多山的岛屿进行统治,例如爪哇岛中部的馬打蘭王国。


19世纪,荷兰政府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手上接管了东印度群岛,1830年荷兰统治者开始实行所谓“耕种制”(荷兰语cultuurstelsel en cultuurprocenten)的变相奴役制度,导致了大范围的饥荒和贫困。随即发生了各种政治和社会反抗运动,其中一位名叫Multatuli的荷兰作家写了一本名叫《Max Havelaar》的小说,以抗议当时的社会状况。迫于各种反抗运动此起彼伏,1901年荷蘭國會通過倫理政策(Etnisch beleid),客观上使一部份爪哇人接触到荷兰式教育,在这些人中,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印尼民族主义者,并且在二战后的印尼独立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理



自然




晨曦中的爪哇岛唐格尔山


爪哇岛位于爪哇海南面,北面是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西北面是苏门答腊岛,东面是峇里岛,东北面是苏拉威西岛,南面是圣诞岛(面积很小)。爪哇岛是全球第13大岛,盛产咖啡。


爪哇岛以山地、丘陵为主,火山112座,内活火山35座;最高峰塞梅魯火山,海拔3676米;北部沿海为平原。


爪哇岛基本上是由火山运动形成的,至少38圆锥形山表明它们是或者曾经是活火山。


岛上最长的河流便是梭罗河,全長约540公里,在爪哇的东部与北部。




梭羅河


島上也有很多自然生物資源,但人口大量增加使得生態圈的壓力巨大,已經有爪哇虎被證實滅絕,爪哇象與犀牛則是處於極危的狀態,數個國家公園已經被政府所設立,保護當地的生物資源得以世代延續。



人文


爪哇岛包括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以及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包括印尼文化中心日惹(或译周贾卡塔),佛教圣殿遗址婆罗浮屠和布兰班南印度教神庙。


爪哇同时也是印尼人口密度最大的岛屿,全国大约60%人口住在该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減緩人口壓力,将爪哇岛居民重新安置到其它人口较少的岛屿,印尼政府着手实行“移民计划”(transmigration program),结果遇到不少问题,包括造成了不少族群之间的矛盾,一些原住民与“新定居者”甚至发生了暴力冲突。




雅加達舊市區一景



注释




  1. ^ Indonesia: Urban Population of Cities -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Maps and Charts. citypopulation.de. [2018-09-13] (英语). 


  2.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道琳法师……鼓舶南溟,越铜柱而届郎迦,历诃陵而经裸国”。《旧唐书》卷197:“诃陵国,在南方海中洲上居,东与婆 利、西与堕婆登、北与真腊接,南临大海”。《新唐书》卷222·南蛮传下:“诃陵,亦曰社婆,曰阇婆,在南海中。”



外部連結








  • 印尼大学(印尼文)(英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