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陽
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李夢陽 | ||
---|---|---|
大明江西按察使司提學副使 | ||
籍貫 | 河南扶溝縣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又名獻吉,字恩賜,號空同子 | |
出生 | 成化八年(1472年) 陝西慶陽縣 | |
逝世 | 嘉靖八年(1529年) 河南扶溝縣 | |
出身 | ||
|
李夢陽(1472年-1529年),字獻吉(一说又名獻吉,字恩賜),號空同子,明朝文学家、诗学家、诗人、政治家。籍貫河南扶沟,生于陝西慶陽(今甘肅),后又因事还归故里,家居十余年而卒[1]。他以作为前七子领袖统领文坛、掀起明朝文学复古运动而著称,与何景明并称“李何”,两人又与王世贞、李攀龙并称“李何王李”,是为“明朝文坛四杰”。
在诗文上,李梦阳竭力反对台阁体绮靡不实、千篇一律的诗风,主张通过“宗汉崇唐”的复古以臻风雅[2]。他以此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最终使得明朝诗风发生大变,掀起了持续一个世纪的诗文复古运动。
李梦阳以一生不畏权贵著称,亦因此而五次入狱,最终被朝廷除名,放归乡里,郁郁而终。郭卓茂因此評論他道:“中国古代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
作为明朝诗坛领袖与复古运动的主导者,李梦阳一直饱受争议。文学界历来对他评价不高,多以“剽窃套作”“诗作毫无灵魂”对其定论[3]。赞扬者则认为他的诗歌并不局限于拟古,多揭露现实、抒发真情的佳作[4],并称他为“晚明文学的先驱”[5]。
目录
1 生平
1.1 家世
1.2 早年
1.3 五次入狱
1.4 晚年
2 文学主张与成就
2.1 背景
2.2 文学主张
2.3 诗文创作
3 評價
4 軼事
5 家族
6 注釋
7 參考文獻
生平
家世
早年
五次入狱
晚年
弘治五年(1492年)中壬子科陝西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弘治六年(1493年)登癸丑科進士[6][7][8],弘治十一年(1498年)任戶部主事,後遷郎中。他為人剛毅,不畏權勢。弘治十八年(1505年)四月,彈劾壽寧侯張鶴齡,反被囚於錦衣獄,出獄後又鞭打張鶴齡,打落其兩齒。反對宦官劉瑾,正德元年(1506年)替時任戶部尚書的韓文[9]寫奏章彈劾劉瑾,謫山西布政司經歷,又因他事下獄,賴康海得釋。因其后又将康海归为刘瑾同党加以謫官,故给其人生留下败笔。
文学主张与成就
背景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对文人采用高压政策,大肆兴建文字狱,借故屠杀文人。高启即惨死在其手下。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钳制思想,朱元璋在选官制度上采取八股取士,以达到“撷英”与“禁锢”的双重目的。在这一系列措施下,明初文坛再难以企及更高成就,出现了以“三杨”为首、歌功颂德的台阁体诗作。
与此同时,明初思想、学术界上盛行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李梦阳登入文坛的年代,正是八股文与台阁体诗充斥文坛、程朱理学盛行于学术界的时代。台阁体的流行使得文人的诗华而不实、千篇一律,难以直面现实;八股文与理学的双重禁锢则使文人思想僵化,在创作中缺乏真情实感之作。在李梦阳之前,虽有李东阳等诗人反对台阁体,然而由于其才力不够深雄,收效甚微;而理学家陈献章、庄昶流传的“陈庄体”诗歌更是脱口而出,多用俗俚之语。
文学主张
诗文创作
总体上看,李梦阳的诗歌成就远高于其文章成就。由于诗歌在形式上更为注重艺术手法,因此在创作诗歌时,他“尺寸古法”的指导观点所带来的不足易通过其他手段的运用进行弥补,使得其作品仍不失佳构。然而在进行文章创作时,这一思想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李梦阳的文章多对秦汉时的文章亦步亦趋,以至于丧失了自己独立的思考,成了古文的仿制品;又通过使字句诘屈聱牙,来刻意接近秦汉的文风,不免有效颦之嫌[10]。
李梦阳的诗歌,以乐府诗与七言律诗成就最高。由于他寒微的出身,他对下层百姓的疾苦有较深的体会;又因为他受杜甫影响较深,其乐府诗多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明武宗在奸宦的怂恿下纵情犬马、荒废政事;又自封“威武大将军”,四处巡游,一路搅得鸡犬不宁。李梦阳在《君马黄》中予以揭露并进行了及其辛辣的讽刺:
“ | 君马黄,臣四骊。飞轩駊騀交路逵,锦衣有曜都且驰。 前径狭以斜,曲巷不容车。攘臂叱前兵,掉头麾后驱:毁彼之庐行我舆! 大兵拆屋梁,中兵摇楣栌。小兵无所为,张势骂蛮奴。 尔慎勿言谍者来,幸非君马汝不夷。 | ” |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则抨击了明朝边防修筑的劳民伤财,矛头直指昏庸无能的统治者:
“ | 朝饮马,夕饮马。水咸草枯马不食,行人痛哭长城下。城边白骨借问谁,云是今年筑城者。 但道辞家别六亲,宁知九死无还身。不惜身为城下土,所恨功成赏别人。 去年贼掠开成县,黑山血迸单于箭。万里黄尘哭震天,城门昼闭无人战。 今年下令修筑边,丁夫半死长城前。城南城北秋草白,愁云日暮鸣胡鞭。 | ” |
評價
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為明初研究唐詩的重要學者,樂府﹑歌行有相當成就,郭卓茂評論道:「有明一代研究唐诗的重要学者,中国古代文坛上胆大包天的诗人。」王維禎認為:“七言律自杜甫以後,善用頓挫倒插之法,惟夢陽一人。”[11]他主要貢獻在於詩歌理論批評,他所提出的“古體學習漢魏,近體學唐詩”的觀念,相當具有指標性。[12]他還提出“真诗乃在民间”的观点[13]。他與何景明“倡導復古,文自西京﹑詩自中唐而下,一切吐棄。操觚談藝之士,翁然宗之”[14]。
軼事
據說敘述東郭先生故事的《中山狼傳》是時人不齒李夢陽的行徑而作,康海寫有《讀中山狼傳》詩,詩曰:「平生愛物未籌量,那計當年救此狼」。但李东阳對夢陽赞扬道:“梦阳以文学为首解,登甲科,砥砺名行,表然见郎署。”[15]。
家族
曾祖父李恩、祖父李忠、父親李正,曾任教授。母高氏[16]。
注釋
^ 李梦阳.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中文(简体)).
^ 李梦阳,《答周子书》
^ 游国恩、王起等主编. 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 傅衣凌主编,杨国桢、陈支平著. 明史新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ISBN 7-01-001171-0.
^ 陈建华,《晚明文学的先驱》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朱保炯,谢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2485–2487.
^ 《明史·卷186》
^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
^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史》
^ 李梦阳《诗集自序》
^ 《明史‧文苑傳》
^ 李东阳《文后稿》卷十六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六年癸丑科進士登科錄》
參考文獻
-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史》,2004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吉川幸次郎:〈李梦阳的一个侧面——古文辞的平民性〉
明朝前七子 |
---|
李夢陽 - 何景明 - 徐禎卿 - 邊 貢 - 王廷相 - 康 海 - 王九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