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壠族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大武壠族(大滿族)
Taivoan

小林村大武壠族人參加夜祭.jpg
著傳統服飾參加夜祭的小林村大武壠族人。

總人口

推估超過 2 萬人。
分佈地區

臺南市、高雄市、花蓮縣、台東縣
語言

大武壠語、閩南語、現代標準漢語
宗教信仰

祖靈信仰、道教、佛教、基督宗教
相關民族

  • 和「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在語言上有親緣關係,詳見大武壠語。

大武壠族(大武壠語:Taivoan)或稱大滿族,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清朝文獻稱之為「四社熟番」,原鄉在臺南玉井盆地一帶,現今主要分佈在台南、高雄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如:原 2009 年八八風災前,高雄縣小林村曾為台灣大武壠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台灣東部的花蓮、台東也有來自西部遷入的平埔族群,其中多數為大武壠族。據簡文敏等學者以日治時期的種族登記推估,目前臺灣的大武壠族後裔可能超過 2 萬,是臺灣僅次於馬卡道族人數次多的未正名原住民族[1]


2013年11月15日在花蓮縣富里鄉鄉長正式認定當地包括大武壠族在內的平埔族群為「鄉定原住民」,成為全台第一個認定平埔族群為「鄉定原住民族」的鄉鎮。[2]




目录





  • 1 族名由來


  • 2 族群分類

    • 2.1 我族認同


    • 2.2 語言差異


    • 2.3 信仰差異


    • 2.4 服飾差異


    • 2.5 人種特徵



  • 3 起源與分佈

    • 3.1 口述傳統


    • 3.2 荷蘭時期記載


    • 3.3 清朝以降記載


    • 3.4 近代族群分佈

      • 3.4.1 高雄


      • 3.4.2 臺南


      • 3.4.3 花蓮



    • 3.5 人口推估



  • 4 語言

    • 4.1 荷蘭文獻


    • 4.2 歷史語言差異


    • 4.3 香蕉白話



  • 5 文化

    • 5.1 信仰


    • 5.2 節日

      • 5.2.1 夜祭

        • 5.2.1.1 高雄


        • 5.2.1.2 花蓮


        • 5.2.1.3 臺南



      • 5.2.2 查某暝


      • 5.2.3 大武壠歌舞文化節



    • 5.3 神話傳說

      • 5.3.1 變成千軍萬馬的向水


      • 5.3.2 逃走的太祖


      • 5.3.3 荖農生




  • 6 重大事件

    • 6.1 莫拉克風災



  • 7 知名人物


  • 8 知名團體


  • 9 參考資料


  • 10 外部連結




族名由來


由於大武壠族自稱 Taivoan 或 Taibowan,音近閩南語之「大滿」、「台窩灣」、「台灣」,加之族人發源自臺南,也的確曾建立台歐灣社(Taiouwang),故林清財、陳耀昌等部分學者及文史工作者認為大武壠族的自稱或其社名即為「台灣」一名之由來[3][4]。然翁佳音等其他學者並不認同此說法[5]


楊森富進一步認為,Taivoan、Tevorangh 等自稱或社名,是大武壠語「月社」或「月世界」之意,按大武壠語「月亮」為 buanvoanbulan,因部落位於群山環抱之丘陵,仿若月世界,二說為玉井盆地為高原,類月世界。[6][7]然數世紀前族人如何有月世界的概念,此說法值得保守觀之。



族群分類




小林村族人的十字繡作品,採用了針狀花等甲仙地區大武壠族人特有的圖紋,形成足以與其他族群區別的鮮明文化。


大武壠族過去一度被分類為平埔族群,小川尚義等學者認為是西拉雅族的分支,但澳洲國立大學的文化人類學暨語言學家費羅禮(Raleigh Farrell)則透過 17 世紀荷蘭文獻的紀錄,將大武壠族獨立出來,認為當時台灣西南部平原至少有五支原住民族:[8]


  • Siraya(西拉雅族)

  • Tevorang-Taivuan(大武壠族)

  • Takaraian(塔加里揚人,現屬於馬卡道族)

  • Pangsoia-Dolatok(放索人,現屬於馬卡道族)

  • Longkiau(瑯嶠人,現屬於馬卡道族)

過往大武壠族被歸為西拉雅族其中一亞族,主要是根據荷蘭宣教士干治士(George Candidius)於 1628 年 1 月提到,大武壠社與新港社、蕭壟社等西拉雅族部落有相同的風俗、語言與信仰,但費羅禮在分析荷蘭時期各史料後發現這是個錯誤的分類,直指「大武壠族顯然是個在文化語言上,均顯著不同的族群」,也質疑干治士對大武壠社根本不了解,「幾乎可確定的是,他在 1628 年提出那段有名的說法(指干治士宣稱包含大武壠社在內的八個部落同屬西拉雅族)時,根本還未到過大武壠社。荷蘭人第一次拜訪大武壠社是在 1636 年 1 月⋯⋯。」[9]


除了費羅禮,馬淵東一及近代學者如、土田茲、李壬癸、劉益昌、簡文敏、胡家瑜及林清財等人也各從語言、文化等不同面向的差異、日治時期族人的自稱,乃至近代族人自我認同,都將大武壠族視為一支獨立的原住民族[10][11][12][7][13][14][15]



我族認同


根據 20 世紀初日人至各部落訪調紀錄,乃至當代部分仍保留我族稱呼之大武壠族部落,相較於西拉雅諸社族人自稱「Siraya」(西拉雅),馬卡道諸社族人自稱「Makatao」(馬卡道),荖濃、小林村及大庄等大武壠族部落族人,均自稱「Taivoan」(大滿)[7]


鄰近族群裡,例如布農族泛稱噶瑪蘭族以外之平埔族群為「Tangavulan」[16]、撒奇萊雅族稱「Tangabulan」[17]、阿美族稱「Tangabulan」、「Tangafodan」、「Tafangolan」[18],均可能與大武壠族人為除了噶瑪蘭族以外,乃上述族群在生活中接觸機會最多之平埔原住民有關。另卡那卡那富族過去亦稱小林村為「Ta'olang」,音極近「大武壠」。



語言差異


《熱蘭遮城日誌 III》明確指出大武壠族有自己的語言,與他族溝通需經過翻譯[19];李瑞源(2015)也據史料敘述,「即便是首任牧師甘治士以為流通新港語的大武壠社,後來也證實擁有自身大武壠語」,並認為大武壠社之所以能通行西拉雅語,「或許是與灣裏社共有獵場、密切交往有關」[20]


近年來,前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李壬癸博士並進一步根據新的語料,認為大武壠語、西拉雅語及馬卡道語三者之間至少有四種音韻演變的差異及一種構詞上的差異,推論西拉雅語、大武壠語及馬卡道語三者約在 3 千多年前就開始分化,只是17 世紀荷蘭人據臺後,採用臺南新港社西拉雅語作為通用語,造成各族群間語言逐漸同化[10][11]



信仰差異


清水純比較大武壠與西拉雅兩族信仰型態,認為各地大武壠族太祖信仰均呈現出「非常明顯的統一性」,是西拉雅族所未見的,包含[21]


  • 祭祀時間:固定於每年農曆 9 月 15 日之夜祭。

  • 祭祀空間:單房型公廨,公廨內設有「向柱」和「向神座」。

  • 祭祀對象:明確區分「太祖」與「老君」,且大部分太祖為姊妹。


服飾差異


胡家瑜(2014)於探討大武壠族服飾專書《大武壠平埔的衣飾收藏與刺繡工藝》中指出,大武壠族傳統服飾的繡紋裝飾、紋樣元素,「與其他周邊族群如鄒、布農、魯凱與西拉雅等族有明顯差異」,因而成為視覺辨識效果顯著的文化象徵[12]



人種特徵


荷蘭文獻《未刊檔長官書信集》(21 Februari 1636, VOC 1120, fol. 235.)曾提到,大武壠族人「跟沿海那些村社的人比較來,身體瘦小很多;他們的耳垂很長,在那耳垂中有個非常大的洞孔」,「他們結婚以後,跟他們的妻子、 孩子住在 1 個房子裡,跟我們的習俗一樣,跟其他村社的習俗不同」。由此可看出大武壠族與西拉雅族文化之差異。[22]



起源與分佈


關於大武壠族的發源地,目前有幾種說法[23]



  • 玉井盆地:以臺南市文獻委員盧嘉興說法為主。事實上,臺南玉井一名由來即為大武壠語的 Tapani,後再透過日語的音譯成為「玉井」(Tamai)。


  • 大內頭社:吳新榮認為大武壠族原鄉在今臺南市大內區大內頭社附近,後被西拉雅族的蕭壠社侵佔。


  • 善化:衛惠村認為大武壠族原鄉在今臺南市善化區(原善化鎮),後遷徙至大內、玉井。


口述傳統



根據口述傳統,大武壠族人原居今臺南安平之「臺窩灣社」(Taivoan),後進入臺南新化,建立「大目降社」與「大唪社」(今唪口社)。後受到西拉雅族人壓迫,分兩路遷徙至左鎮及山上,分別建立「木岡社」(今睦光村)及「隙仔口社」。後再次受西拉雅族人逼迫,乃沿著曾文溪溯上,於今臺南大內建立「頭社」(Nounamou)。最後大內頭社再次被西拉雅族人入侵,最後遷徙至今臺南玉井,建立了知名的大武壠族四社:大武壠頭社、霄裡社、茄拔社、芒仔芒社。[24]


17 世紀以降大武壠族各社群遷徙及分佈圖。




荷蘭時期記載


荷治時期記錄,大武壠族人曾在玉井盆地建立大武壠社、宵里社、茄拔社及芒仔芒社等四大部落,故過去文獻又稱為「四社平埔」或「四社熟番」:



  • 大武壠社(Tevorangh、Tevorang、Tivorangh、Tevurang),又稱大武壠頭社,包含:
    • 大武壠本社:又稱大年哖社,位於今臺南市玉井區竹圍里(原臺南縣玉井鄉鹿陶村)[23]

    • 台歐灣社(Taiouwang、Tajouhan)

    • 突西技社(Tusigit)。



  • 霄裡社(Sia-urie、Siyauri):又稱宵里社或蕭里社,位於今臺南市玉井區豐里里(原臺南縣玉井鄉豐里村口霄里)[25]


  • 芒仔芒社(Vogavon、Voungo Voungor):今臺南市玉井區三和里[25]


  • 茄拔社(Kapoa):今臺南市楠西區楠西里(原臺南縣楠西鄉楠西村)[23]


清朝以降記載




「玉枕火山碧雲寺募為緣業碑記」上的大武壠族遷徙紀錄:「⋯⋯大武壠派社番目荒埔園⋯⋯」


除以上四大社,根據康熙 61 年(1722 年)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一書及盧嘉興的紀錄,大武壠族應至少還有以下數個部落:


  • 噍吧哖社(Tapani):位於大武壠社之南[6],今玉井街區。

  • 大武壠二社:位於噍吧哖社之南[6],今玉井北極殿附近。

  • 木岡社:今臺南市左鎮區睦光里。

  • 茅匏社:又稱芋匏頭社,位於今臺南市玉井區九層林。

  • 夢明明社:今臺南市玉井區望明里(原臺南縣玉井鄉望明村)[23]

  • 大武壠派社:今臺南市白河區六溪里。1650 年代末期,部分大武壠社族人被荷蘭人勸令下山,遷居臺南白河、東山一帶,成為清代登錄於志冊上的「大武壠派社」[26],為現今之六重溪部落。而後乾隆年間,部分原居玉井盆地的大武壠族人又受到西拉雅族人的近逼,往北翻越六重溪南側的桶頭山與大凍山等山,到達哆囉嘓社東部山麓,加入大武壠派社。目前部落旁枕頭山上的碧雲寺入口處仍豎立一塊嘉慶 16 年(西元 1811 年)所刻的「玉枕火山碧雲寺募為緣業碑記」,上有「大武壠派社番目荒埔園」等字樣。

另根據日本東京大學語言學教授土田茲[7]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李壬癸[10]近年來的研究結果,以下區域原本應也屬於大武壠語區:



  • 灣裡:今臺南市善化區一帶。

  • 灣丘:今臺南市楠西區灣丘里。

  • 橋頭庄:今臺南市新市區一帶。


  • 麻豆:今臺南市麻豆區一帶。


近代族群分佈


鄭成功統治時期,在台南平原實施「軍屯」政策,加上清代初期的渡台禁令效果不彰,漢人一波波來台拓墾,對於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族造成相當大的生存壓力,導致族人開始往東方淺山丘陵移住,進而迫使當地的大武壠族人開始往其他山區移動[27][28]


大武壠頭社族人最晚於 1744 年遷移至楠梓仙溪流域的甲仙埔、阿里關、四社寮及小林村等地,原大武壠頭社後為哆囉嘓社侵佔;茄拔社族人遷至杉林、甲仙一帶,原舊社為目加溜灣社所侵佔;霄裡社族人遷至杉林一帶,原舊社為西拉雅族 Tapaui 社佔據;最後以芒仔芒社為主的族人於乾隆中葉輾轉經杉林枋寮遷徙至荖濃溪流域的六龜里、下荖濃、頂荖濃等地,原舊社為漢人侵佔。[24]19 世紀初,部份高雄地區的大武壠族人再次沿著新武呂溪遷移至今花東縱谷關山、池上至玉里一帶。


台灣目前主要的大武壠族部落如下[4]




日光小林社區,是八八風災後部分小林村大武壠族人在高雄市杉林區的新居地。



高雄



  • 小林村: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屬於大武壠頭社系統。


  • 阿里關:高雄市甲仙區關山里,屬於大武壠頭社系統。


  • 匏仔寮:高雄市甲仙區寶隆里,原屬於茄拔社系統,在過去 100 年與小林村等地族人有長期通婚,現今當地許多族人來自小林村。


  • 大丘園:高雄市甲仙區大田里大坵園,屬於茄拔社系統。


  • 頂公館:高雄市內門區金竹國小西北,屬於茄拔社系統。


  • 下公館:高雄市內門區溝坪國小西北側,屬於茄拔社系統。


  • 杉林:高雄市杉林區杉林里,屬於霄裡社系統。


  • 枋寮:高雄市杉林區集來里金興社區,屬於芒仔芒系統。


  • 荖濃:高雄市六龜區荖濃里,屬於芒仔芒系統。


  • 六龜:高雄市六龜區六龜里,屬於芒仔芒系統。

2009 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小林村,族人被迫遷至三地重建家園:



  • 五里埔(小林一村):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小林社區。


  • 日光小林(小林二村):位於高雄市杉林區上平里日光小林社區。


  • 小愛小林(小林三村):位於高雄市杉林區月眉里小林大愛社區。


臺南



  • 六重溪:臺南市白河區六溪里,屬於大武壠頭社系統。[24]


  • 溪東:臺南市南化區溪東,屬於大武壠頭社系統。1980年代南化水庫開始興建,部落遭強制遷村,導致族人四散。


花蓮



  • 大庄: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主要居民為大武壠及馬卡道族,也有少部分西拉雅族人,但太祖信仰、歌謠等文化特徵主要為大武壠族[29]

除此之外,另花東地區之玉里、觀音山、馬加祿、萬寧、羅山、明里、富南、新開園、關山、城山、寧埔、竹湖、沙汝灣、小港等,亦為大武壠族於台灣東部之主要居地[30]



人口推估


根據中村孝志〈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荷治時期大武壠社人口數如下:[31]
























荷治時期大武壠社人口數資料
年代
1647
1648
1650
1654
1655
1656
人口數
1,004
1004
971
792
785
639
戶數
221
273
236
207
201
164

前高雄縣曾於 2009 年 4 月由各戶政事務所初步普查,平埔族群人數約 14,099 人,以六龜 3,853 人為最[32],多數為大武壠族人。緊接著花蓮縣富里鄉、高雄市等未正名原住民族以大武壠族為多之地方政府相繼在 2013 年開放「熟(番)」註記後,截至 2018 年為止之登記人數不超過千人[33],與 2009 年普查人數有差距,顯示多數族人仍未前往登記:
















當代大武壠族分佈地熟(番)註記人數

登記人數
資料時間
高雄市
237
2016 年 9 月 13 日
花蓮縣富里鄉
100
2016 年 8 月 25 日

總計
337

據簡文敏等學者以日治時期的種族登記推估,目前臺灣的大武壠族後裔可能超過 2 萬,是臺灣僅次於馬卡道族人數次多的未正名原住民族。僅小林村在全盛時期,人口就已近 2 千人,曾為台灣人口最多之大武壠族部落。[1]



語言





臺南六重溪部落大武壠族人以漢字拼寫大武壠語祭歌。 


過往部分文史工作者視大武壠族為西拉雅族分支,原因之一為荷蘭人以西拉雅語同時在包含大武壠社等八個部落傳教,大武壠族因而被視為西拉雅語使用者。然而這樣的觀念已從幾點證據與發現而逐漸被修正。



荷蘭文獻



《熱蘭遮城日誌 III》p.6-8 明確指出大武壠族有自己的語言,荷蘭人與 Cannacannavo 族(卡那卡那富族)領袖交談,需先翻譯為新港語(西拉雅語),再經過 Tarroequan 語(可能為某魯凱語方言或某排灣語方言)及大武壠語的轉譯:


「在 Cannacannavo(卡那卡那富):(領袖)是 Aloelavaos,跟他交談,必須用新港的語言、Tarroequan(大路關)的語言和 Tevorang(大武壠)的語言翻譯⋯⋯」



歷史語言差異


根據前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李壬癸博士與日本語言學家土田茲研究,大武壠語、西拉雅語及馬卡道語三者之間至少有四種音韻演變的差異及一種構詞上的差異:[10][11]


  1. 西拉雅語和馬卡道語的 r 對應大武壠語的 h 或消失,如西拉雅語的 turu(三)對應大武壠語的 tuhu,或西拉雅語的 rima(五)對應大武壠語的 hima

  2. 西拉雅語和大武壠語的 l 對應馬卡道語的 n、l 或 r,如西拉雅語的 wali(牙齒)對應馬卡道語的 wari

  3. 西拉雅語的 s 對應大武壠語的 r 或 d,如西拉雅語的 sa(和)對應大武壠語的 ra 或 da,或西拉雅語的 raos(西邊)對應大武壠語的 raur

  4. 西拉雅語在元音之間的舌根音 k 和 g 在大武壠語已脫落,如西拉雅語的 ako-saij(沒有)對應大武壠語的 au-saij,或西拉雅語的 dagogh(價錢)對應大武壠語的 daoh

構詞上,西拉雅語表示「未來」的動詞後綴為 -ali、-ili(新港社)或 -ati、-ili(卓猴社),而大武壠語是 -ah(灣裡社、麻豆社),馬卡道語則是與西拉雅語同源的 -ani(下淡水社)。


整理如下:

































南部三種平埔語言的主要差異

西拉雅語
大武壠語
馬卡道語
古南島語
音韻演變(1)
r
Ø~h
r
< *l
音韻演變(2)
l
l
n
< *N
音韻演變(3)
s
r, d
r, d
< *D, *d
音韻演變(4)
-k-

-g-


Ø

Ø


-k-

----


< *k

< *S


構詞差異

(表「未來」詞綴)


-ali
-ah
-ani

由各地語料上的差異規律,李壬癸發現麻豆社與灣裡社有相同的音韻與構詞變化,應同屬大武壠語,而非西拉雅語;而荷蘭時期最重要的「西拉雅語」語料《The Formulary of Christianity in Formosan Siraya Dialect》及《馬太福音》也應有半數以上由大武壠語寫成,而非西拉雅語。新港文書中採集自大武壠社及麻豆社的語料也應為大武壠語[34]


李壬癸推論南部平原西拉雅語、大武壠語及馬卡道語約在 3 千多年前就開始分化,只是17 世紀荷蘭人據臺後,採用臺南新港社西拉雅語作為通用語,造成各族群間語言逐漸同化。



香蕉白話



高雄甲仙小林村、阿里關、匏仔寮、台南白河六重溪等部落的少數大武壠族人,至今仍會使用香蕉白話,一種以特定子音及母音穿插於原本母語中,而所形成的密語,據說與 20 世紀初期族人抗日有關,為了不讓外人明白對話,因而發展出[4]


例如以下為小林村、匏仔寮一帶的香蕉白話:


































翻譯
來源語
原文
香蕉白話
歡迎、請坐
大武壠語
Miunun
Misiunsununsun
謝謝、再見
大武壠語
Makahanru
Masakasahansanrusu

閩南語
guá
guasua

閩南語

lisi

閩南語
i
isi
公廨
閩南語
kon-kài
konsonkaisai

閩南語
tshiú
tshiusiu


文化



信仰




 高雄小林村大武壠族人於夜祭當天著傳統服裝情形。

高雄小林村大武壠族人於夜祭當天著傳統服裝情形。


「向」唸 hiang,在大武壠語裡與法術、巫術、禁忌有關,例如受太祖祈福過的酒水分別為「向酒」(Mimaw Rarum)、「向水」(Mimaw Palinlin);立於公廨前的竹為「向竹」(Malubiw);而公廨中央為「向神座」(Kogitanta Agisen),是太祖的所在。


每年農曆9月15日夜祭後的半年期間是大武壠族之「開向」期間可以狩獵、婚嫁,並可吟唱許多祭歌;直至來年農曆3月15日後開始「禁向」,直至當年農曆9月15日,期間不可狩獵、婚嫁,並禁唱部分祭歌,族人需務農、辛勤工作。


開向與禁向表現了過往大武壠族部落以禁忌拘束族人需隨四季作息、永續生態的表現。



節日




花蓮大庄部落大武壠族人於農曆9月15日舉辦夜祭情形



夜祭



小林部落之守護神稱為太祖(又稱番太祖),設有公廨供奉,故老一輩族人會稱太祖為「Kuba 祖」[24]Kuba 為「公廨」之大武壠語),訂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舉行部落「太祖夜祭」,


在信仰上,大武壠族與鄰近族群如西拉雅族及馬卡道族最大的差異如下:


  • 每年夜祭日期均為農曆9月15日,當日「開向」後直至隔年農曆 3 月 15 日,再進行半年的「禁向」,直至當年農曆9月15日再次開向。

  • 夜祭當晚獻給太祖的歌舞慣稱「牽戲」(unaunaw),而非「牽曲」(西拉雅族)或「趒戲」(馬卡道族)。另相較其他兩族均以女子為舞者,大武壠族牽戲男女皆可牽,且領唱者必定為男子。

  • 傳統大武壠族人不拜壺,也不相信祖靈棲於祀壺裡,而是在公廨中央設有「向神座」(包含一根向柱(Kayu)及一具向笴(Agicin)),除了放置獻給太祖的供品,更相信向神座是太祖的所在。

  • 公廨前有向竹,每年夜祭當日更換。向竹上根據每部落太祖數目的不同紮有對應數量的「天梯」,並繫上一大束稻草,代替過往繫在向竹上的人頭。

目前每年仍定期舉辦夜祭的大武壠族部落如下,均在農曆9月15日:



高雄


  • 小林村(五里埔)

  • 阿里關

  • 荖濃


花蓮

  • 大庄

臺南

  • 六重溪


日光小林大武壠族人於 2014 年復振查某暝情形,女性耆老於現場玩「甩菜袋」。



查某暝


查某暝是小林村大武壠族人的特有節日,於每年農曆元月十五晚上舉行,是女性專屬的節日。當晚部落婦女會精心打扮,化妝、綁頭巾,帶著自製的鑼鼓上街敲打,並且可以盡情戲弄部落男子,要紅包或討酒喝,而男人無論如何都不行拒絕或惱怒。


部落耆老表示,自 1940 年代開始,就有日本國小老師或警察開始規勸族人勿再參與查某暝,自此開始中斷。直到 2014 年,日光小林族人才又嘗試復辦此節日[35]



大武壠歌舞文化節


日光小林族人自 2015 年開始,於每年農曆 3 月 15 日「禁向」前夕於日光小林社區舉辦「大武壠歌舞文化節」,除了增加各地大武壠族人的族群認同,推動族群正名,也藉此推廣大武壠族歌舞文化。



神話傳說



變成千軍萬馬的向水


小林村大武壠族人篤信太祖及其祈福過的向水的神力,除了過往部落男子從軍前會到公廨求向水,以佩戴在身上保平安外,據說族人在日治初期的噍吧哖事件等抗日事件逃難時,也曾灑出向水,變出千軍萬馬,協助族人抵禦日本人。[36]



逃走的太祖


傳說匏仔寮部落過去仍有公廨及太祖信仰時,當地 7 位太祖的形象為 7 個珠子,只有當每年夜祭之時,尪姨吟唱祭歌,這 7 顆珠子才會再度飛回公廨,一起參與祭典。平日若族人冒犯了太祖,珠子就會鑽進該人的皮膚裡,使得族人痛苦不堪,直到族人至公廨悔過,或由會處理的人唱歌以安撫太祖,珠子才會離開犯錯族人的身體。


後國民政府來台,一次來自屏東某寺廟的神祇出巡至匏仔寮,認為該部落的太祖太兇、太會捉弄人,便收服了祂們,族人也拆了公廨。只是據說當時最小的太祖僥倖逃走,至今仍在匏仔寮某棵樹上安歇。[24]



荖農生


荖濃部落流傳一則故事:一位稱為「阿生」之男性族人因妻子喪生於鄰近敵對部落出草事件,因此以巨大的草鞋施計,讓敵對部落以為荖濃部落之中有巨人勇士,因而從此成功嚇阻了兩部落的互相出草。[37]



重大事件




八八風災後,靜靜沈睡在獻肚山下的小林村現址。



莫拉克風災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前大部份大武壠族人口居住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9至18鄰小林聚落聚落地區,居民務農為主,該處大部分為日治時期由台南南化、玉井一帶遷至該處的大武壠族人,以及透過婚嫁而遷進之少數西拉雅族、馬卡道族及閩南人[38]


莫拉克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造成小林部落被五層樓高的土石掩埋,將近 500 名大武壠族村民慘遭活埋死亡。八八水災之後,小林村的居民在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小林社區、杉林區上平里日光小林社區、杉林區月眉里小林大愛社區等三個地方進行重建,做為遷村安置村民的地方。[39]


屬於舊小林村的五里埔設有全國第一座平埔文化館[40]



知名人物



  • 王天路:國寶級工藝師,來自高雄市甲仙區舊小林村,2008年過世。


  • 李文瑞:台灣專營深度部落人文旅遊的瘋馬旅行社總經理,來自花蓮高寮。


  • 孫業琪:致力原民工藝文化研究與推廣數十年,來自臺南六重溪。


知名團體




大滿舞團受邀於大愛電視台演出。



  • 大滿舞團:由日光小林村大武壠族人於 2011 年底成立,初衷為重建災後部落居民的心靈,現已成為傳承大武壠族古謠的重要團體,傳唱包含《Kalawahe》、《Lawkhema》及《祭品之歌》等大武壠語重要古調,繼 2015 年中赴日本311地震重建區義演後,2017 年 8 月再次獲「亞洲原住民族聯盟」(AIPP)邀請,前往馬來西亞「雪蘭莪國際原住民族藝術節」演出。[41]


參考資料




  1. ^ 1.01.1 「大武壠族列高雄市定原住民」連署書. 看見小林 ‧ Mahanru Taivoan. [2017年10月2日]. 


  2. ^ 首例鄉定原住民富里西拉雅族正名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2-03.


  3. ^ 陳, 耀昌. 古今「大員」人. 財訊. 2017: 36. 


  4. ^ 4.04.14.2 種回小林村的記憶 : 大武壠民族植物暨部落傳承400年人文誌. 高雄市: 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2017年11月. ISBN 978-986-95852-0-0. 


  5. ^ 翁, 佳音. 大灣大員福爾摩沙. 台北市: 貓頭鷹. 2016: 130–133. ISBN 978-986-262-276-6. 


  6. ^ 6.06.16.2 楊, 森富. 臺南縣平埔地名誌. 臺南縣政府. 2003: 120. 


  7. ^ 7.07.17.27.3 Tsuchida Shigeru, Yamada Yukihiro, Moriguchi Tsunekazu. Linguistic Materials of the Formosan Sinicized Populations I: Siraya and Basai.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niversity of Tokyo. 1991: 8, 29. 


  8. ^ Raleigh Ferrell. Aboriginal Peoples of the Southern Taiwan Plain.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71, (32): 217-235. 


  9. ^ Raleigh Ferrell. Aboriginal Peoples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Plain.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971, (32): 217-225. 


  10. ^ 10.010.110.210.3 李, 壬癸. 珍惜台灣南島語言. 台灣本鋪:前衛出版. 2010: 159–182. ISBN 978-957-801-635-4. 


  11. ^ 11.011.111.2 李, 壬癸. 新港文書研究.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2010: 1–10. ISBN 978-986-02-3342-1. 


  12. ^ 12.012.1 胡, 家瑜. 大武壠平埔的衣飾收藏與刺繡工藝.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2014: 2–10. ISBN 978-986-04-1415-8. 


  13. ^ 劉益昌、顏廷伃. 臺灣史前史專論.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 2015: 258. ISBN 978-986-04-6324-8. 


  14. ^ 日光小林. 陳菊,我們也是原住民!小林村大武壠歌舞文化節籲早日正名. Mata Taiwan. 2016-04-12 [2016-06-16]. 


  15. ^ 牛奶魚小姐. 老師告訴孩子「你不是原住民」,但我們會繼續正名,找回我們在世界的位置!. Mata Taiwan. 2016-04-17 [2016-06-16]. 


  16. ^ 花蓮縣布農族線上詞典-巒社、丹社. 一串小米. [2018-10-18]. 


  17. ^ 撒奇萊雅語千詞表 (PDF).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8-10-18]. 


  18. ^ 南勢阿美語千詞表 (PDF).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8-10-18]. 


  19. ^ 熱蘭遮城日誌. 1629-1662: 6–8.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20. ^ 李瑞源. 從單社到社群:十七世紀 Sideia 之形成. 臺南市: 國際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2015-06-30. 


  21. ^ 清水純. 小林的公廨和大武壟的祭祀. 


  22. ^ 江樹生(計畫主持人)。《未刊檔長官書信集》(荷蘭時期大員(臺灣)長官 H. Putmans (A.D. 1629-1636) 呈巴達維雅城總督書信原檔翻譯計畫)。


  23. ^ 23.023.123.223.3 張, 溪南. 白河鎮志. 臺南縣白河鎮公所. 1998: 57. 


  24. ^ 24.024.124.224.324.4 劉, 正元; 簡, 文敏; 王, 民亮. 大武壠——人群移動、信仰與歌謠復振. 高雄市: 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18. ISBN 978-986-05-7482-1. 


  25. ^ 25.025.1 玉井北極殿. 玉井簡史. [2017年10月2日]. 


  26. ^ 翁佳音. 初次噍吧哖事件──文獻再解析的必要. 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5年8月 [2017年10月2日]. 


  27. ^ 林, 明源. 甲仙人群移住與產業變遷. 2016: 2–3. 


  28. ^ 洪, 麗完. 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 以清代哆囉嘓社人遷徙白水溪流域為中心.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1: 4. 


  29. ^ 林清財、浦忠成. 返來做番:原住民族的文化複振與正名. 新北市: 斑馬線文庫. 2017. ISBN 9789869390897. 


  30. ^ 張, 振岳. 大庄平埔西拉雅族文物圖說與民俗植物圖誌. 花蓮縣: 花蓮縣文化局. 2010-12. ISBN 978-986-02-5684-0. 


  31. ^ Tonio, Andrade. 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 臺北: 遠流. 2007. ISBN 9789573259404. 


  32.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西拉雅平埔族註記、高市熟男266人.熟女207人. 2016-09-13 [2018-12-29]. 


  33. ^ Mata Taiwan. 呼應蔡英文平埔政策!花蓮富里首開「鄉定原民」先例,2年過去卻不滿百人登記是發生啥事呢?.. Mata Taiwan. 2016-08-25 [2018-12-29]. 


  34. ^ 翁, 佳音; 黃, 驗. 解碼臺灣史1550-1720.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7: 289. ISBN 9789573280330. 


  35. ^ 元宵夜揪竟發生什麼事,讓女人不睡瘋整夜!. 看見小林 ‧ Mahanru Taivoan. [2017年10月3日]. 


  36. ^ Mata Taiwan. 「向」的神力帶來千軍萬馬,是否也能帶回大武壟族人的笑容?. Mata Taiwan. 2013年9月9日 [2017年10月2日]. 


  37. ^ 潘, 麗華. 荖濃生. 高雄市: 高雄市荖濃平埔文化永續發展協會. 2018. ISBN 978-986-97226-0-5. 


  38. ^ 呂理德. 環境殖民到環境難民-小林村滅村啟示 (PDF). 國家與社會第九期. 2010-12 [2013-04-18] (中文(台灣)‎). 


  39. ^ 記者蘇福男/高縣報導. 八八災後小林一分為三 學者憂對立. 自由電子報. 2010-10-26 [2013-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9) (中文(台灣)‎). 


  40. ^ 小林平埔夜祭,蘇福男,2008-10-27,小地方新聞網


  41. ^ 大滿舞團. 大滿舞團. Facebook. [2018-12-29]. 



外部連結



  • 大滿舞團

  • 中央研究院南島語數位典藏

  •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 甘治士的《台灣略記》:17世紀西拉雅族的人類學報告書

  • 看見小林!Mahanru Taivoan!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