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號列車

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The name of the pictureClash Royale CLAN TAG#URR8PPP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自強號列車







TRA E1024 in Xike Station 2016-07-02.jpg
自強號的主力車型:推拉式自強號

概覽
系統代號
T.C.
營運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服務類型
城際列車
主要路線
西部幹線、東部幹線
次要路線
南迴線
技術數據
軌道標準
1,067毫米(窄軌)
列車编组

E1000
EMU100(已停駛)
EMU200(全數改為EMU1200)
EMU300
TEMU1000(太魯閣列車)
TEMU2000(普悠瑪列車)
DR2800
DR2900
DR3000


DR3100
运营信息
營運時期
1978年8月15日至今
日乘客量
每年33,540,878人次搭乘
运营单位
臺灣鐵路管理局

自強號列車,簡稱自強號,是臺灣鐵路管理局所轄車輛等級中等級最高的對號客車車種,也是該局四種收費等級標準中的最高收費級別。




目录





  • 1 簡介


  • 2 營運


  • 3 車型


  • 4 停靠站


  • 5 名稱


  • 6 缺失


  • 7 攝影集

    • 7.1 電氣化車型


    • 7.2 非電氣化車型



  • 8 備註


  • 9 相關條目




簡介


1978年4月25日臺鐵於臺灣西部幹線鐵路行駛的高級列車「觀光號」,因車輛老舊而停駛。除了由1970年開行的莒光號列車接替外,就是由英國製的EMU100接替。


1978年8月15日由EMU100行駛的「自強號」正式上路。當年以含稅的每公里1.32元新臺幣的費率,行駛於縱貫線臺北到臺中間(經海線),並隨電氣化工程完工路段推進,改經山線延駛嘉義及臺南。西部幹線電氣化完成後行駛於臺北至高雄的縱貫線。


1980年代後除了首度投入營運的EMU100(1979年)之外,臺灣鐵路管理局陸續將DR2800、DR2900、EMU200(1987至2004年間)、EMU300、DR3000、E1000、DR3100、TEMU1000、TEMU2000、EMU1200等等不同車型的鐵路客車編入自強號車種,因此臺鐵自強號呈現多種車型參與營運的情形,與莒光號連掛的商務車廂也收取自強號票價。


現行的自強號分成3種型態的車:


  1. 速度快、傾斜式、不賣站票的太魯閣號和普悠瑪號,皆為8輛編組。

  2. 速度較慢、比較舊的推拉式自強號(PP)、電聯車自強號EMU系列,在一般情況下,PP通常為12輛編組,EMU通常為9輛編組,少數西部班次為6輛。

  3. 柴聯自強號DR2800~DR3100,依照使用情況的不同,有6輛、9輛、12輛三種編組。

同一種車種和票價,卻有三種不同的列車與服務品質,會造成公平性的問題,所以臺鐵打算在2014年中臺東線鐵路電氣化通車之後,調整北迴線、臺東線的自強號票價,實施差別費率。


行駛於北迴線的普悠瑪、太魯閣號自強號列車,票價將與PP、柴聯自強號做出區隔,普悠瑪、太魯閣號將漲價5%,但舊柴聯自強號降價10%,希望以調整票價,讓不同等級的自強號達到旅客分流的效果,不再一窩蜂搶搭普悠瑪及太魯閣號。



營運




自強號


臺鐵自強號雖有不同車型,除某些特例外,費率都是相同的。莒光號的商務車廂也收此種票價。依照2014年的票價是每公里新臺幣2.27元為計算單位,臺北到(西部幹線以南)高雄是843元、到屏東是891元;臺北到(北迴幹線以東)花蓮是440元、到臺東是783元。


自強號雖定位於城際長途列車,但多卡通、定期票也能搭乘此車種,因此也是被臺灣民眾用來通勤的車種之一。


自強號停站數少、車程所耗時間少,因此最受臺灣旅客喜歡。即使不是區間車,自強號的每年搭乘總人次卻佔臺鐵搭乘人次的兩成。


自強號會因停靠站多寡而影響行駛時間,以下是以行車時間的長短計時,人潮擁擠時則行車時間不在此限。


縱貫線臺北-高雄的行車時間最短及最長[1]分別為:


  • 《臺北→高雄》
    • 3小時33分(127次)、3小時36分(111次) 普悠瑪號

    • 4小時10分(143次)超級直達自強號

    • 5小時10分(145次)


  • 《高雄→臺北》
    • 3小時36分(136次)、3小時33分(110次) 普悠瑪號

    • 5小時05分(112次)


縱貫線臺北-屏東的行車時間最短及最長分別為:


  • 《臺北→屏東》
    • 3小時50分(127次) 普悠瑪號(停靠站:南港.松山.台北.板橋.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屏東.潮州)

    • 4小時32分(143次) 逢周五及連續假日前一日行駛(停靠站:七堵.汐止.松山.台北.板橋.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鳳山.屏東.潮州)

    • 5小時34分(103次)


  • 《屏東→臺北》
    • 3小時51分(110次) 普悠瑪號(停靠站:潮州.屏東.高雄.台南.台中.新竹.板橋.台北.松山.南港)

    • 5小時30分(112次)


北迴線臺北—花蓮的行車時間最短及最長分別為:


  • 《臺北→花蓮》
    • 2小時(408、426次)太魯閣號(停靠站:樹林.板橋.台北.松山.花蓮.玉里.台東(408次終點).知本(426次終點))

    • 3小時06分(246次)


  • 《花蓮→臺北》
    • 2小時(421、441次)太魯閣號(停靠站:知本(441次起點).台東(421次起點).玉里.花蓮.松山.台北.板橋.樹林)

    • 3小時13分(407次)


東幹線臺北-臺東的行車時間最短及最長分別為:


  • 《臺北→臺東》
    • 3小時30分(408、426次)太魯閣號

    • 4小時24分(418次)


  • 《臺東→臺北》
    • 3小時30分(421、441次)太魯閣號

    • 5小時58分(407次)


南迴線高雄—臺東的行車時間最短及最長分別為:


  • 《高雄→臺東》
    • 2小時07分(303次)

    • 2小時55分(313次)


  • 《臺東→高雄》
    • 2小時13分(324次)

    • 3小時00分(306次)


  • 1991年7月6日至1992年3月31日間曾於少數班次實施商務車廂,但因賣座狀況不佳而草草結束。部分莒光號商務車(BCK)以自強號票價收費


車型




臺鐵非電化區間及電化區間自強號的主力車型:DR2800(左側)及E1000自強號,攝於花蓮車站




EMU100的第一份時刻表


至2017年自強號共以下列車型行駛:



  • 推拉式自強號:1996年9月開始營運。亦稱推拉式電車(Push-Pull, P.P.),動力車主體由南非聯邦鐵路客貨車(Union Carriage & Wagon Company,UCW)製,電機系統為法國阿爾斯通(Alstom)製。兩台機車同步運轉,加上拖車(南韓現代重工製車體,臺灣唐榮重工負責內裝)後被稱為推拉式電車組。自強號現行主力車型,主要行駛西部幹線、東部幹線區間。不過因轉向架品質與車廂輕量化之緣故,高速行駛時會有抖動共振的現象;後雖陸續經過更新避震彈簧來解決,仍無法完全解除抖動情況。

  • 電聯車

    • EMU1200型:2002年開始營運。台灣車輛製,主要行駛於縱貫線 (南段)及屏東線,是因應EMU200型設備老舊以及各種缺失改造而來的,由於車況差且數量稀少,所以常用推拉式自強號代替行駛。2016年改點後僅行駛在彰化與潮州之間。


    • EMU300型:1989年開始營運。義大利 米蘭工業製造(Societa Costruzioni Industriali Milano,SOCIMI)製,主要行駛於縱貫線 (北段)、海線及縱貫線 (南段),現因原廠倒閉而逐漸減少行駛次數及里程。雖然設計營運時速為130公里,但在轉向架更新後已無法達到,2016年改點後最南僅行駛至斗南。


  • 傾斜式列車,本車種限有劃位的旅客始得搭乘

    • TEMU1000型:2007年開始營運。日本日立製,傾斜式列車,以「太魯閣號」列車名稱營運,2007年首航。主要行駛東部幹線區間,2016年10月改點後西部幹線最南僅行駛到員林。


    • TEMU2000型:2013年開始營運。日本日本車輛製,傾斜式列車,以「普悠瑪號」列車名稱營運,2013年首航,2013年春節投入正式營運,主要行駛東部幹線區間,2016年改點後西部幹線最南行駛到潮州。


  • 柴聯車

    • DR2800型:1982年6月開始營運。日本東急車輛製(電系為日立),亦稱為DR2800柴聯車。


    • DR2900型:1986年12月開始營運。日本日立製作所製,亦稱為DR2900柴聯車。


    • DR3000型:1990年5月開始營運。日本日立製作所製,亦稱為DR3000柴聯車。


    • DR3100型:1998年8月開始營運。日本日本車輛製第一組列車(電系為日立),其餘第2組至第10組在技術移轉下由臺灣車輛製造,亦稱為DR3100柴聯車。

上述DR2800、DR3100柴聯車配屬於花蓮機務段,而DR2900、DR3000柴聯車則配屬於臺東機務分段與高雄機務段(潮州=枋寮區間車,新左營=枋寮區間快),主要行駛於東部幹線與南迴線,柴聯自強號在臺鐵自強號中故障率也是最低的。


停靠站


  • 主要起點終點站:

基隆、七堵、樹林、新左營、屏東、潮州、花蓮、臺東。


  • 主要停靠站:

汐止、松山、台北、板橋、桃園、中壢、新竹、竹南、苗栗、豐原、臺中、大甲、沙鹿、彰化、員林、斗六、嘉義、新營、臺南、高雄、鳳山、潮州、枋寮、知本、宜蘭、羅東、瑞穗、玉里、池上、關山。


  • 次要停靠站:

八堵、南港、後龍、通霄、苑裡、清水、田中、斗南、善化、永康、岡山、九曲堂、南州、林邊、瑞芳、雙溪、福隆、頭城、礁溪、蘇澳新、南澳、新城(太魯閣)、吉安、志學、壽豐、鳳林、光復、富里、鹿野、大武、金崙、太麻里


  • 三要停靠站:

后里、二水、民雄、和平


  • 少數停靠站:

萬華(204次<6208逢週日行駛>、272次)、湖口(177次、272次)、竹北(147次、272次)、大肚(109次)、大林(170次)、貢寮(272次)、富源(407次、328次)、瀧溪(304次、313次、326次)、康樂(313次、326次<逢週五、日行駛>)、林榮新光(412次、222次(週日6222)、431次、225次(6225次))、楊梅(272次)



名稱




臺灣鐵路管理局各時期印製的自強號名片式車票;較早期的以橫式印刷,被車票收集者稱為「橫自強」[2]


自強號在時刻表或票證名稱上,曾有「電特快」、「自強特快」等別稱。臺鐵於1976年委託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以內部預定好的四十餘個名字及「對在電化工程完成後,與莒光號相同之優等電車,試擬命名,以那個最適當之反應」問題來隨機訪問旅客。這些名字中包含自強號、中正號、總統號、無敵號、知恥號、神州號、反攻號、東海號、平安號、禮義號、人權號、勝利號、自由號、復神號、踏實號、四維號等等。調查結果為自強號(1,115)、勝利號(987)及自由號(823)的票數各占三分之一。臺鐵把此結果呈報給臺灣省政府,經當時臺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裁奪後,該新型客車定名為自強號,希望這批車能「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且能「自強不息」[3][4]


2010年前,臺鐵官方資料把自強號譯成Tzu-Chiang,不過民間卻普遍譯成Tze-Chiang,少數車站亦有參照漢語拼音譯為Zi-qiang。惟該譯法已統一,例如統計年報之各項資訊已翻譯成Tze-Chiang[5][6]



缺失


依據台鐵內部的統計,2006年4月至7月,在復興號、莒光號、自強號等三種列車之中,自強號的準點率都是最低[7]


由於有兩種行駛條件、兩種電化自強號,造成一種票價三種服務(DR.PP.TEMU)的現象,但問題已解決,DR系列(以DR2800~DR3100列車開行之自強號)週一~週四票價97折,普悠瑪號、太魯閣號漲價5%(西線普悠瑪110、111、127、136次以原價計算)。



攝影集



電氣化車型



非電氣化車型



備註



  1. ^ 交通部鐵路管理局2018年10月14日最新頒布的參考數據


  2. ^ 謝明勳. 《臺灣鐵道車票圖誌》. 高雄市: 火車票房附屬博物館. 2001. ISBN 9579933529 (中文(台灣)‎). 


  3. ^ 壽俊仁主編. 《臺灣鐵路百週年紀念》. 臺北市: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87 (中文(台灣)‎). 


  4. ^ 《中國鐵路創建百年史》. 臺北市: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81 (中文(台灣)‎). 


  5. ^ 臺鐵:《臺灣鐵路統計年報》,2010年


  6. ^ 臺鐵:《臺灣鐵路統計年報》,2011年


  7. ^ 台鐵各列車準點率 自強號最低. 蘋果日報 (台灣). 2006-12-01 [2014-02-04] (中文(台灣)‎). 


相關條目


  • 普快車

  • 冷氣平快

  • 復興號

  • 莒光號

  • 太魯閣號

  • 普悠瑪號

  • 臺鐵電聯車

  • 推拉式自強號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用户:Ww71338ww/绘画

自由群

卑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