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
本条目需要擴充。(2012年6月15日) |
安徽大学 | |
---|---|
Anhui University | |
校训 | 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 |
创建时间 | 1928年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
党委书记 | 李仁群 |
校長 | 匡光力 |
教师人數 | 1522名 |
学生人數 | 22190名 |
校址 | 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
隶属 | 安徽省教育厅 |
网站 | http://www.ahu.edu.cn/ |
安徽大学位于中国安徽省会合肥市,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入選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计划,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计划,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现任校长为匡光力。
学校目前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在中國大陸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学府,該校在计算机、電能质量管理、材料科學、電子科學、信號處理、控制科學、漢語言、哲學、法學、英語語言文學等幾方面的實力較為突出。安徽大学在读/在职教职工分布情况为:研究生6826人,本、专科生23217人,成人教育学生5463人,留学生544人,教职工总数2636人,学生及教职工总数达38686人。[1]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校园环境
3 学科专业
4 院系设置
5 历任校长
6 知名校友
7 知名历史人物
8 毛泽东题写校名及合芜省会之争
9 参考文献
10 外部链接
历史沿革
现时的安徽大学的前身是敬敷书院和在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安徽大学堂。1928年经当时安徽籍政界、学界名人提议,于安庆市创建安徽省立大学。1930年6月更名为省立安徽大学。七七事变之后,安徽大学一度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大学于安庆市复校,并援河南大学例,改为国立大学,定名国立安徽大学。
1949年12月迁至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恢复校名安徽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部分系科调往华东地区有关院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最终设师范、农学两个学院。
1954年2月,学校农学院迁往合肥组建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留在芜湖的师范学院则改名为安徽师范学院(现安徽师范大学),原安徽大学建制取消。
1956年,安徽省政府筹划在合肥建立一所综合性大学,后拟定名为“合肥大学”。1958年7月,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绝大部分并入合肥大学,学校也于当年开始招生。同年9月16日,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合肥大学校长曾希圣在毛泽东来合肥视察时,请他为学校题写校名。毛泽东说:“合肥没有名气,还是‘安徽大学’好。”于是就将原来的合肥大学改名为安徽大学。
2013年8月,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共建安徽大学协议。
校园环境
安徽大学龙河校区教学主楼 | |
---|---|
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 |
所在 | 蜀山区肥西路3号 |
分类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时代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编号 | 6-162 |
登录 | 2012年6月 |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最主要为龙河校区和磬苑校区,其中磬苑校区坐落在风景优美的翡翠湖公园旁,与合肥工业大学相邻,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建筑特色为仿徽派建筑,属于合肥大学城的一部分。除2017级始独立招生的互联网学院本科生以及文史哲类研究生于龙河校区培养外,目前理工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大多在磬苑校区学习。学校主要商业街为西门的九龙路商业街(现由于道路维修,九龙路经营商家数量有所减少[2]),主要交通为149路和128路公交车。
学科专业
学校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5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7个院(系、部)、91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现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有4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院系设置
- 数学科学学院
-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化工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法学院
- 经济学院
- 商学院
- 社会与政治学院
- 外语学院
- 管理学院
- 新闻传播学院
- 艺术学院
- 文学院
- 历史系
- 哲学系
- 文典学院
- 互联网学院
- 江淮学院(独立学院)
历任校长
- 省立安徽大学时期
- 刘文典
- 王星拱
- 杨亮功
- 程演生
- 何鲁
- 国立安徽大学时期
- 陶因
- 安徽大学时期
- 曾希圣
- 张行言
- 杨枫
- 孙陶林
- 刘永生
- 杜宜瑾
- 黄德宽
- 程桦
- 匡光力
知名校友
知名历史人物
刘文典、姚永朴、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陈望道、丁绪贤、郁达夫、周予同、吕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学执教或主持校政。
毛泽东题写校名及合芜省会之争
时任安徽大学(合肥大学)校长曾希圣请毛泽东题写校名。毛泽东于1958年9月16日为该校题写校名时,除了就学校校名表态之外,也借机在合(合肥)芜(芜湖)省会之争的问题上表明自己的看法。如今毛泽东的信件镌刻在“安徽大学”龙河校区南门的墙面上。
“ | 曾希圣同志: 校名遵嘱写了四张,请选用。沿途一望,生气蓬勃,肯定是有希望的,有大希望的。但不要骄傲,以为以为如何?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似较适宜,以为如何? | ” |
— 毛泽东, 1958年9月16日 |
参考文献
^ 2017年度安徽大学基本数据. xxgk.ahu.edu.cn. [2018-05-22] (中文(中国大陆)).
^ 合肥九龙路繁华大道至方兴大道段将改造 未来大学城片区将更畅通__万家热线-安徽门户网站. 365jia.cn. [2018-05-22].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安徽大学 |
- 安徽大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