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主義
系列条目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
概念
|
变种
|
人物
|
著作
|
历史
|
相关主题
|
|
系列条目 |
马克思主义 |
---|
著作
|
哲学
|
经济学
|
社会学
|
历史
|
领域
|
变种
|
人物
|
共产主义主题 |
共产主义 |
---|
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经济學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 階級鬥爭 无产阶级专政 無階級社會 集体领导 公有制 工人自治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世界革命 |
特征 共產主義國家 共產黨(共产党列表) 共產主義革命 共產主義象徵 共產主義與宗教 共产主义运动 |
变种 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反修正主义(斯大林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霍查主义) 卢森堡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铁托主義 · 赫鲁晓夫主义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卡达尔主义 · 胡萨克主义 胡志明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左翼共产主义 · 無政府共產主義 宗教共產主義(基督教共產主義) 歐洲共產主義 · 世界共產主義 · 民族共产主义 · 無国籍共產主義 |
國際組織 共產主義者同盟 第一國際 第二國際 第三國際 第四國際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左翼国际政党组织列表 |
人物 马克思 恩格斯 羅莎·盧森堡 卡尔·李卜克内西 列寧 托洛茨基 斯大林 葛兰西 毛泽东 胡志明 金日成 铁托 霍查 菲德尔·卡斯特罗 切·格瓦拉 |
相關条目 反資本主義 反法西斯主義 左翼政治 新階級 · 新左翼 原始共產主義 科學共產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經濟學 後共產主義 反共主義 去共产主义化 反共大屠杀 對共產主義的批評 對共產黨統治的批評 |
共产主义主题 |
社會主義 |
---|
发展
|
理念
|
模式
|
流派
|
人物
|
组织
|
政治主题 经济学主题 |
托洛茨基主义(俄语:Троцкизм;英语:Trotskyism)是馬克思主義、列宁主义的一個流派,其名稱來自其最早的理論建立者、十月革命实际指挥者、苏联红军缔造者、第四国际精神领袖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自视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
目录
1 历史背景
2 概述
3 托洛茨基主义者
3.1 中國大陸的托派
3.2 香港的托派
3.3 台灣的托派
4 参见
5 参考資料
6 參考文獻
7 外部链接
历史背景
托洛茨基从他的“不断革命论”出发提倡无产阶级革命,认为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未取得彻底成功的国家(如1917年之前的俄国),无产阶级必须永久無间地坚持社会革命(“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革命)。托洛茨基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顶住来自怀有敌意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压力,除非社会主义革命能够迅速在其他国家展开。斯大林则于1924年建立了「一國社會主義」的理论,一方面为与帝国主义国家接触创造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则以此对抗当时领导群眾的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者自称真正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托派赞成在苏联实现民主,反对与帝国主义力量接触,鼓吹掀起跨越欧亚大陆的革命浪潮。托洛茨基领导的左翼反对派在1920年代的影响力日增,并于1928年被斯大林强力镇压。在被镇压后,该派仍在苏联国内秘密活动。托洛茨基最终流亡海外(土耳其、挪威、墨西哥)。
斯大林运用他在苏联的力量,于1928年控制了世界各地的共产党官僚机构,摧毁了这些以布尔什维主义基础以成為党内民主的政党,并对托派尽力驱逐。反对政党路线的人,都被贴上托洛茨基主义者、法西斯的标签。从托派的观点来看,共产党开始支持资本主义政府,并认为斯大林以此来显示自己并不会威胁到资本主义的规则,同时避免受到诸如十月革命那样的来自国内力量的威胁。
托洛茨基后期发展了他的理论。他认为,苏联工人国家已经变成了「官僚主义地退化了的工人国家」。他认为,资本家的政权并没有重新掌权,列宁领导下的工业国有化和计划经济良好运行。然而,国家政权已经被官僚主义的等级制度所控制,而这与工人阶级的利益是相抵的。托洛茨基为苏联辩护,抵制来自帝国主义势力和来自内部的反革命势力的攻击。他还号召在苏联内部进行一次政治革命,重建社会主义民主。他说,如果工人阶级不从斯大林主义官僚们手中夺回政权,那么官僚主义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重建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大多数的托洛茨基主义者来说,这正是苏联当局在提倡開放政策和新思维之后所出现的事实。也有一些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反革命复辟。托洛茨基在他的著作《被背叛的革命》[1]中对斯大林主义大肆批评。
1937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针对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清洗。斯大林还在清洗活动中处决了大批苏联的高级将领,包括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托洛茨基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在内,因为这些将领被认为是受到托洛茨基影响的德国间谍。
“托洛茨基主义”被斯大林主义者视为叛徒,在西班牙内战中,如果一个人被亲苏分子叫做“托派”、“托洛茨基主义者”或者“托派分子”的话,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被暗示是一个法西斯间谍或者破坏分子。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经在他的书《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和文章《不小心说漏了西班牙的秘密》中描写了这段历史。奥威尔写道,斯大林主义者们不但没有参与反对法西斯的战争,而是通过清剿托洛茨基主义者和从西班牙撤出苏联的军队,从而让佛朗哥掌权,给法西斯帮了大忙。在他以俄罗斯革命为原型的寓言小说《动物庄园》中,奥威尔用“雪球”这个角色代表了托洛茨基,而用“拿破仑”的形象代表了斯大林。
斯大林将军队撤出西班牙,是为了跟英国和法国取得和睦的外交关系。他后来还跟希特勒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很多人认为,正如托洛茨基指出的那样,斯大林通过出卖俄国革命,保护了苏联内部的精英阶层。
斯大林在审判了托洛茨基後,清洗了几乎所有托洛茨基的亲属。苏联政府的密探拉蒙·麦卡德在1940年在墨西哥刺杀了托洛茨基。
概述
托洛茨基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毛主义、霍查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认为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不斷革命。托洛茨基否认可以在一国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断言苏联的建设离开不了外部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的援助,从而反对苏联实行五年计划。托洛茨基主张工业专政,依靠剪刀差获得工业建设资金的积累,提高工业品价格。
1938年9月,国际托派在巴黎组建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通称第四国际)。
1953年,在對史達林主義與東歐政權看法分歧,第四国际发生大分裂,由巴布洛(Pablo,本名為拉普蒂斯 Michalis Raptis)、曼德爾、弗朗克(Pierre Frank)領導的第四國際國際書記處與坎農的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分裂,坎農與希利(Gerry Healy)領導的英國支部革命共產黨、朗貝爾(Pierre Lambert)為代表的法國支部國際共產黨,另組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
1963年,原第四国两个主要派别(第四國際國際書記處與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重新统一,組成第四國際联合書記處,在召開「重新統一大會」前,在阿爾及利亞革命問題上,巴布洛、曼德爾、弗朗克產生分歧,親巴布洛的阿根廷的波薩達斯(Juan Posadas)退出第四國際,大會之後,巴布洛被開除,重新合併的第四國際,美國與歐洲成員彼此之間仍然存在著矛盾,實際上是鬆散的組織。
而希利與朗貝爾對1959年古巴革命看法與書記處分歧,故繼續維持第四國際國際委員會運作,直到1971年彼此又鬧翻各自成立組織。
泰德·格蘭特(Ted Grant),英國革命共產黨中奉行巴布洛的「打入主義」,1949年後進入工黨成為「戰鬥派」,1982年被工黨開除。
托尼·克里夫(Tony Cliff)為代表的團體,1951年被第四國際開除後組成社会主义评论团体,1960年成立《國際社會主義》雜誌,1977年建立社會主義工人黨。
目前,全世界有数目众多的团体仍将自己描述为托洛茨基主义者,并自视为坚持了托派的传统,尽管他们对托派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这些托派团体往往人数很少,而且经常因为理论上和行动策略上的分歧而不断分裂、重组(被称为“阿米巴”现象)。目前,全世界托派的总人数不超过二十万,却隶属于十几个托派国际组织(最主要的是总部设于巴黎的第四国际),数百个各式各样的托派团体。这些托派的政治主张和托洛茨基创建第四国际时秉持的政治理念已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托洛茨基主义的另一个主张是反对官僚体制和极权主义、提倡工人自治民主、主张性解放和伦理自由,认为无产阶级内部应当实行普选多党制。有些派别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例如工人国际委员会),另一些派别提倡生态社会主义(例如第四国际)。
斯大林主义者使用“托洛茨基主义”一词批判反对斯大林主义、苏联建设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主义政党的掌权者经常将被打倒的党内异己冠上“托派”罪名,即使他们和托派风马牛不相及。林彪集团、四人帮在被打倒后曾被称为“托派”。中阿决裂时,中国《人民日报》上刊登了葡萄牙共产党(马列)的党员撰写的数篇文章,其中称阿尔巴尼亚最高领导人恩维尔·霍查为“托洛茨基分子”。2007年,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党内开展“肃清新托洛茨基主义影响”的运动。
美国托派领导人詹姆斯·帕特里克·坎农在《美国托洛茨基主义史》一书中写道:“托洛茨基主义并不是新的运动、教条,而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恢复和再生,这种恢复和再生在俄国革命和早期的共产国际得到了详细的解释和演绎。”
除了托洛茨基外,托派历史上最有声望的理论家是第四国际前领导人、经济学家、比利时人厄内斯特·曼德尔,他系统阐发了著名的“晚期资本主义”及“长波”理论。
在1980年代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托洛茨基主义政党是美国的社会主义工人党,该党创办的探路者出版社曾为托洛茨基主义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该党还在美国各地开设了探路者书店,发行《战斗者》周报。1980年代,该党领导人巴恩斯认为世界革命形势已经发生变化,提出支持“加勒比三大革命中心”(古巴、尼加拉瓜、格林纳达)的主张,要求第四国际同古巴合作。当时的第四国际领导人曼德尔对此提议表示反对,于是社会主义工人党同第四国际决裂,并纠集分布在各国的支持者组成探路者倾向,支持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该党现已不被认为是托派。
1990年代以来,一些托派团体开始模糊自己的托洛茨基主义属性,同其他左翼团体合作,谋求泛左翼大联合。葡萄牙托派和毛派、霍查派、葡萄牙共产党取消派组成左翼集团。希腊托派同民主社会主义者、欧洲共产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者、毛派组建激进左翼联盟。原第四国际法国分支革命共产主义联盟同其它一些左翼团体组成新反资本主义党,不再自我定位为托派。突尼斯托派组织工人左翼联盟则参加霍查派工人党领导的争取实现革命目标人民阵线。
目前,世界上实力最强的托派政党是阿尔及利亚的工人党,该党在阿尔及利亚国民议会占有11个席位。由三个阿根廷托派政党组成的工人左翼阵线在阿根廷也有一定影响。爱尔兰有一个有一定民众支持度的托派选举联盟:团结-人民先于利润。斯里兰卡托派政党兰卡平等社会党在该国长期保有一定政治影响力,但该党已于1960年代因为参加“资产阶级政府”被第四国际开除。以上政党都不是第四国际分支,第四国际的分支中能真正参与到本国政坛中的只有丹麦的社会主义工人党和西班牙的反资本主义者,该两个党派分别是团结名单-红绿联盟和我们能的组成部分。起源于菲律宾共产党的革命工人党-棉兰老在2003年加入第四国际,该党在棉兰老岛拥有一支武装力量:革命人民军,第四国际向其派遣了政治顾问。叙利亚托派组织叙利亚革命左翼潮流在叙利亚内战中组建了自己的武装:人民解放派,并同自由叙利亚军结盟,但现已基本瓦解;一些阿根廷托派在叙利亚组建了列夫·谢多夫旅,约有100名成员,并参加黎凡特阵线,该组织可能也已瓦解[2][3][4][5]。
一些国际政要曾经加入过托派组织,如法国前总理若斯潘、南非前总统姆贝基。
托洛茨基主义者
托洛茨基主义者,簡稱“托派”,有时被不了解的人误以為是共产主义中的無政府主義者。托派认为自己的理念是在继承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托洛茨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维护与发展,不同于斯大林主义对于列宁主义的修正。在本质上,依然坚持阶级斗争的理念,依然坚持工人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这一达到社会主义方式的理论。當斯大林執政後,托洛茨基于1927年被流放,1940年被暗殺。蘇聯的托派人士也均于1927年开始被大肆逮捕。此外,任何国家的斯大林主义者都习惯把自己的政敌称为托派分子,“托派”一词在斯大林主义者、毛主义者和霍查主义者的眼里是极左或极右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个讽刺的名词。而这种严重的区分也使托派分子们觉得异常光荣,因为他们认为叛变者主动与自己区分,证明自己与他们不是一伍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信徒。與此同時,其它国家的托派人士的命運也很坎坷。
中國大陸的托派
中國大陸的著名托派人物有陈独秀、彭述之、郑超麟、朱其华、严灵峰、王凡西等。从历史渊源上看,中国托派实际上也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权力斗争的产物[6]。
在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上,斯大林主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而托洛茨基则“坚决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中山舰事件后,托洛茨基主张中共退出国共统一战线。四·一二事件后,斯大林无法解释他促成的国共统一战线的优越性,又不敢承担指导方针失误的责任,导致在苏留学的部分中国学生的强烈不满。而后那些拥护和追随托洛茨基的中国留学生被开除党籍和团籍,并被遣送回中国。
1928年12月,上述人等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托派组织——“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并选举产生了中央机构——“全国总干事会”,史唐任总干事长。这标志着托派在中国的形成。1929年4月,该组织机关刊物《我们的话》创办,因而这一组织也被称为“我们的话派”。
1929年9月,陈独秀创办托派组织“无产者社”。1930年1月1日,刘仁静牵头的托派组织“十月社”成立;1930年夏,赵济等人牵头的托派组织“战斗社”成立。
1931年5月,在陈独秀的号召下,无产者社、中国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十月社、战斗社等4个托派组织在上海召开了统一大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陈独秀为总书记。但由于内部人员告密,该组织成立不久便遭到中国国民党当局的严重破坏[7]。
1932年10月15日,由于托派内部叛徒的出卖,陈独秀被国民党特务捕获。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同盟”。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出狱后公开宣布:“我不代表任何人,我已不隶属于任何党派。”,以此撇清与托派的关系。失去了陈独秀的影响,中国托派出现严重分裂,一部分人死在狱中,一部分人投靠国民党特务机关,还有一部分为了生存流落社会,只有极少部分成员还挣扎着进行托派事业。
1942年,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分裂成以彭述之为首的多数派和以王凡西、郑超麟为首的少数派“国际主义派”。[8]
1948年9月,以彭述之为首的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多数派将其组织改组为“中国革命共产党”,产生了以彭述之为书记的中央机构,不久彭述之等人逃至香港,该党机关也随之迁移。1949年4月,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少数派也将其组织改组为“中国国际主义工人党”,选举王凡西为书记,郑超麟等为中央委员,党员100余人,不久该党也将机关迁往香港。逃亡香港的中国托派分子创办了《新方向》、《叛逆者》等刊物,继续从事托洛茨基主义的宣传活动。[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大林对毛泽东不放心,担心毛是“中国的铁托”,是“人造黄油”,而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需要斯大林的支持,不但宣布“一边倒”,而且采取行动证明给斯大林看。1952年12月22日,毛发动“大肃托”,留在中国大陆的托派分子500多人(一说1000多人)被逮捕关押,一些骨干分子被判刑。托派领导人郑超麟一直被关押到1979年6月,出狱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0][11]
香港的托派
雖然托派在世界各地都遇到不幸,但這種思想却在香港這個過去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土地奇蹟地掙扎求存。1970年代,是香港「火紅的年代」。當時的大學生由於在「中共極左派」安排的「回鄉探親」時看到中國親友在生活上的「大逆轉」,認為當時中共版本的共產主義是未來世界的出路,所以當時一些香港大學生都以奉行社會主義為正宗。也有為數不多的大學生都自發的去認識共產主義思想,而當中亦有一些人認同托洛斯基的思想。他們一般都在集會中舉起黑旗,以作識別。後來這些人還在香港成立了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同盟(簡稱“革馬盟”)。當年的革馬盟在香港大學生中頗為知名,當時組織中的不少人,后来均成為香港的著名人物,包括:梁國雄、梁耀忠、施永青、吳仲賢、岑建勳、刘山青。但革馬盟被左派、右派和親英美派共同排斥,且是警局常客。因此除梁國雄外,其他人先后離開该組織。后来,梁國雄参与创建了四五行動,还担任过社会民主连线主席,但社会民主连线只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自2005年起,梁國雄开始自稱民主社会主义者,但他又宣称自己仍坚持托派理想。
香港的托派人士雖然在1970年代不斷受到其他親北京人士的排擠,但一直都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包括歷屆的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儘管不少人其實對他們的政治背景一無所知。所以,到了已回歸中國的今天,托派人士仍得以在香港生存下去。只是組織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土之中。2010年,受梁国雄影响的社民连成员邓美晶成立了托派组织社会主义行动,作为工人国际委员会香港支部。该组织人数极少,但活躍於各大型民主和勞工抗爭運動。每兩個月出版一期的《社會主義者》為香港少有的馬克思主義刊物之一。而第四国际中国支部中国革命共产党(1974年起该党以“十月评论社”的名义公开活动)仍由少数老人维持,出版刊物《十月评论》。香港还有其它几个小型托派组织,如1980年分裂自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同盟的先驱社。[12]
台灣的托派
台湾的托派组织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成立的中国共产主义同盟台湾支部。1999年,杨伟中等人创建了托派组织工人民主協會,其政治立场接近于第四国际和香港的先驱社;2007年后,由于内部矛盾,该组织的活动基本停止。目前,台湾还有一个托派组织:国际社会主义前进(工人国际委员会台湾支部)。[13]
参见
- 第四国际
- 工人国际委员会
- 国际社会主义倾向
- 国际马克思主义倾向
- 各国托洛茨基主义组织列表
- 托洛茨基主义国际政党组织列表
参考資料
^ 'The Revolution Betrayed'
^ https://syriafreedomforever.wordpress.com/
^ Negotiations at behest of the bourgeoisie?
^ Revolutionary Left Current in Syria: Syria,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alition intervention led by the USA
^ Revolutionary Left Current in Syria
^ 祝彦. 谈谈历史上的“中国托派”. 北京日报. 2010-12-20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8).
^ 刘平梅. 中国托派党史. 新苗出版社. 2005. ISBN 9789627529194.
^ 马克思主义与教派主义──争论的总结与教训
^ 谈谈历史上的“中国托派”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3-18.
^ “托派”骨干刘仁静1949年后的遭遇
^ 鲜为人知的另类革命家:中国托派的苦难
^ Leftist Parties of the World China
^ 1941年至1946年的温州托派简况
參考文獻
《托洛茨基主義》 阿列克斯·卡林尼科斯,臺灣唐山出版社,2015年。
《托洛茨基主義》
外部链接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托洛茨基主义。 |
- 第四國際
- 工人国际委员会 中国
- 工人國際委員會 台灣
- 国际马克思主义倾向
- 国际共产主义联盟(第四国际主义者)
- 马克思主义文库
-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